查看拼音

题黄大痴天池石壁图

黄大痴,滑稽玩世人不知。

疑似阿母傍,再谪偷桃儿。

平生好饮复好画,醉后洒墨秋淋漓。

尝为弟子李少翁,貌得华山绝顶之天池。

乃知别有缩地术,坐移胜景来书帷。

身骑黄鹄去来远,缟素飘落流尘缁。

颍川公子欣得之,手持示我请赋诗。

我闻此中可度难,玉枕秘记传自青牛师。

池生碧莲花,千叶光陆离。

服食可腾化,游空驾云螭。

奈何灵迹久蠙藏,荒竹满野啼猩狸。

寻真羽客不肯一相顾,却借释子营茅茨。

我昔来游早春时,雪残众壑销寒姿。

磴滑不敢骑马上,青鞋自策桃筇枝。

上有烟萝披拂之翠壁,下有沙石荡漾之清漪。

晴天倒影落明镜,正似玉女晓沐高鬟垂。

饮猿忽下藤袅袅,浴鹤乍立风澌澌。

匡庐有池我未到,未省与此谁当奇。

扫石坐其涯,沿洄引流卮。

醉来自照影,俯笑知为谁。

落梅扑香满接綍,暮出东涧钟鸣迟。

归来城郭中,复受尘土欺。

十年胜赏难再得,恍若清梦一断无由追。

朝来观此图,恻怆使我悲。

当时同游已少在,我今未老形先疲。

人生扰扰嗟何为,不达但为高人嗤。

汉南已老司马树,岘首已仆羊公碑。

惟应学道悟真诀,不与陵谷同迁移。

仙岩洞府孰最好,东有地府西峨嵋。

高崖铁锁不可攀援以径上,仰望白云楼观空峨危此山易上何乃遗,便与猿鹤秋相欺。

欲借太乙舟,夜卧浩荡随风吹。

洞箫呼起千古月,照我白发凉丝丝。

倾玉醪,荐瑶芝,招君来游慎勿辞,无为漫对图画日夕遥相思。

诗人简介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845篇诗文

诗文推荐

夙世冤憎,聚头合脑。

面面相看,说个甚麽。

此大武者,二十八蹄。

茂树之下,丰草萋萋。

牧童且嬉,夕阳未西。

何如桃林,归去来兮。

灵均侈山林之乐,薄笼绡袴,幽放檀心。

妖舞春风身醉香,力难扶也。

快磨三尺剑,欲斩佞臣头。

半壳含黄,双螯擘紫,风流浑是芦花。

江头秋老,谁了酒生涯。

玉质金相如许,怎消受、明月寒沙。

橙香也,不闲左手,除是付诗家。

草泥,行郭索,横戈曾怒,张翰浮夸。

笑鲈鱼虽好,风味争些。

醉嚼霜前松雪,江湖梦、不枉归槎。

停杯问,余其负腹,是腹负余耶。

小姝先行,老爷踵去。

无意奔丧,急寻死路。

哭泣煞孤孀这老娘,钁头边事难分付。

萧萧木叶下西山,便觉莼兴不闲。

莫踏长虹千尺去,孤帆正在暮云间。

柳烟羃浪粼粼,脱体无依尚染尘。

辊得通身是泥水,小儿戏剧诳谁人。

张南周北。

谩说清漳摇绀碧。

何似幽栖。

甥舅相望共一溪。

璇题沙版。

不用买邻糜百万。

余户增辉。

庭列芝兰户戟枝。

万里岐路多,一身天地窄。

(见张为《主客图》)

空山暮雨,枯木晓霜。

此处闻声,若为断肠。

山图之白云兮,若巫山之高丘。

纷群翠之鸿溶,又似蓬瀛海水之周流。

信夫人之好道,爱云山以幽求。

玉帐传心如镜,青龙绕指成轮。

尘中多少白头人。

干里寻壬难认。

世事说来都了,鬼神见也须瞋。

迷槎问我是何津。

向道先生昼困。

禅既强名,会亦妄立。

一火无知,打棚杂剧。

百样乔妆诳世人,千般怪语瞒天日。

若是本色行家,不打这般鼓笛。

画影图形转弗堪,丛林千古成狼籍。

不狼籍,留与仁禅遮破壁。

宇宙一杯酒,暝色倚重湖。

青山杳杳何处,烟水泻愁予。

别岸风涛喷薄,半夜鱼龙悲啸,能撼我诗无。

李白醉不醒,唤起问何如。

是耶非,天莽苍,雪模糊。

苍颜白发如此,空复笑今吾。

寄语鹭朋鸥侣,好在风飧水宿,底处不烟芜。

吾亦从此逝,从我者谁欤。

仙翁眼力信非凡,到处偏工鉴别山。

消得好乌巢屋上,旋移空翠入窗间。

平生万卷端能合,从此三杯不等閒。

莫讶倏来犹属意,野有相日用实相关。

大小痴禅,对谈甚底。

背后人听,不能夺耳。

切莫求安古佛名,当头便触贤侯讳。

其说谓洪崖者,三皇时有道之士,唐明皇时张氲召见,即其人。

端明洪公舜俞集中有此诗,予不敢信。

今俗画非止一本。

荷锄居士隐云庄,竹屋茅堂瞰小江。

祗这逍遥是知己。

人间天上更无双。

忆得沈香歌断后,深宫客梦迢遥。

研池残墨溅花妖。

青山人独自,早不侣渔樵。

石壁苍寒巾尚挂,松风顶上飘飘。

神仙那肯混尘嚣。

诗魂元在此,空向水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