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有客,爰来爰止。
秉直司聪,于惠百里。
餐胜如归,聆善若始。
匪惟谐也,屡有良由。
载言载眺,以写我忧。
放欢一遇,既醉还休。
实欣心期,方从我游。
[说明]柴桑县是陶渊明的家乡,柴桑县令刘程之于元兴二年(403)弃官归隐,接替他的便是诗题中姓丁的县令。由此可以推知此诗约作于义熙元年(405)前后,陶渊明约四十一岁左右。这首诗分为两章,首章颂扬丁柴桑的贤良美德,其中也寄寓了诗人的殷切期望;次章写他们在一起开怀畅游的情形和情酣意畅的心态,浓郁的情意之中,透露出和谐的喜悦。有客有客,爰来爰止(2)。秉直司聪,于惠百里(3)。餐胜如归,聆善若始(4)。匪惟谐也,屡有良由(5)。载言载眺,以写我忧(6)。放欢一遇,既醉还休(7)。实欣心期,方从我游(8)。[注释](1)酬:以诗文相赠答。如唱酬,酬对。(2)爱:乃,是。宦:做官。止:语助词。(3)秉直:秉公持正。秉:持。直:正直。司聪:为朝廷听察民情。司:掌管。聪:听闻。惠:恩惠,好处。百里:指一县所管辖的区域。(4)飡冶:同“餐”,吃。胜:胜理,至言,指正确的道理、中肯的言论。飡胜如归:意思是采纳正确的意见就像回家一样喜悦。聆:听。始:开始,这里有“新鲜”的意思,表示认真的态度。(5)匪:同“非”。匪惟:不只是,不仅仅。谐:和谐,融洽。良游:指愉快地游赏。(6)载:且,又。写:宣泄,抒发。(7)放欢:放开欢畅的胸怀。(8)心期:两心契合,知心。[译文]有客来自他乡,来到此地做官。秉公正,察民情,恩惠遍及乡县。欣然采纳至理,虚心听取善言。彼此岂只投缘,常常携手畅游。且欢言,且眺望,消除内心烦忧。放开欢畅胸怀,不醉怎能罢休?知音令我欣慰,愿得与我共游。-----------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我见苏州昆山金城中,金城柱上有二龙。
老僧相传道是僧繇手,寻常入海共龙斗。
又闻蜀国玉局观有孙遇迹,盘屈身长八十尺。
游人争看不敢近,头觑寒泉万丈碧。
近有五羊徽上人,闲工小笔得意新。
画龙不夸头角及须鳞,只求筋骨与精神。
徽上人,真艺者。
惠我双龙不言价,等闲不敢将悬挂。
恐是叶公好假龙,及见真龙却惊怕。
不是花开常*酒。
只愁花尽春将暮。
把酒酬春无好问。
春且住。
尊前听我歌金缕。
醉眼看花如隔雾。
明朝酒醒那堪觑。
早是闲愁无着处。
云不去。
黄昏更下廉纤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