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鄱阳分水岭

转山五七里,涉磵十百所。zhuăn shān wŭ qī lĭ,shè jiàn shí băi suŏ。

碎石铁蒺藜,锐石木龃龉。suì shí tiĕ jí lí,ruì shí mù jŭ yŭ。

岂但行人难,亦复念我马。qĭ dàn xíng rén nán,yì fù niàn wŏ mă。

水涸尚自可,况乃值过雨。shuĭ [hé,hào] shàng zì kĕ,kuàng năi zhí guò yŭ。

正月春气动,江南异北土。zhēng yuè chūn qì dòng,jiāng nán yì bĕi tŭ。

崖溜一已滴,奔湍怒如鼓。yá liū yī yĭ dī,bēn tuān nù rú gŭ。

缅怀十载前,荆蜀及湓渚。miăn huái shí zăi qián,jīng shŭ jí pén zhŭ。

大阃走铃檄,杂遝混民旅。dà kŭn zŏu líng xí,zá tà hún mín lǚ。

此驿既已废,十步九榛莽。cĭ yì jì yĭ fèi,shí bù jiŭ zhēn măng。

军行不赍粮,所至赖钞掳。jūn xíng bù jī liáng,suŏ zhì lài chāo lŭ。

中产得几家,迁避入深坞。zhōng chăn dé jĭ jiā,qiān bì rù shēn wù。

穷户无一物,草棘障环堵,前冈二客来,望我百步许。qióng hù wú yī wù,căo jí zhàng huán dŭ,qián gāng èr kè lái,wàng wŏ băi bù xŭ。

意其为武夫,疾走蔽险阻。yì qí wèi wŭ fū,jí zŏu bì xiăn zŭ。

人情既可见,避兵如避虎。rén qíng jì kĕ jiàn,bì bīng rú bì hŭ。

矧肯治私道,筑削费杵斧。shĕn kĕn zhì sī dào,[zhù,zhú] [xuē,xiāo,xuè] fèi chŭ fŭ。

丛篁鸣野鸟,黯黯天欲雨。cóng huáng míng yĕ niăo,àn àn tiān yù yŭ。

老矣为此游,作诗记良苦。lăo yĭ wèi cĭ yóu,zuò shī jì liáng kŭ。

诗人简介

方回(1227年至1307年),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1262年)进士,廷试原为甲科第一,为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历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为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为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1276年),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为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面见}颜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为“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为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为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为韵》),即为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2636篇诗文

诗文推荐

潜岭岧峣副祝融。

昨夜报春来,的皪岭梅开雪。

携手玉人同赏,比看谁奇绝。

阑干倚遍忆多情,怕角声呜咽。

与折一枝斜戴,衬鬓云梳月。

飞辔络绝景,访我同心人。

解驾三秀岭,濯足玉华津。

晤言会良契,携手凌高晨。

扬旌出阊阖,羽节趣群真。

入宴明霞馆,回軿过始青。

音灵散空洞,逸响萦云营。

倏忽九万里,流目低蓬瀛。

玉妃款清话,偃盖希林庭。

顾此失彼彼簪缨客,宠辱劳汝形。

神仙有真诀,胡不希长龄。

红蓓珠圆,素蕤玉净,南荒已报春还。

便迤逦,云开五岭,雪霁群蛮。

喜见东君信息,应不管、潘鬓新班。

凭谁寄,心萦秋水,目断春山。

长记小桥斜渡,潇洒处,苇篱茅舍三间。

肯伴我、风光赏遍,月影疑残。

好为调羹结子,玉弦冷、金鼎空闲。

北枝畔,谁念嶰律犹寒。

面目森严,语言希差。

不出飞猿岭,道声蔼天下。

活懒庵不传之宗,死衲僧虚头话霸。

五坐道场,丛林增价。

稽首拜手,虚空贴卦。

右墄独登温树密,前旌双抗岭云高。

旅人乏愉乐。

薄暮增思深。

日落岭云归。

延颈望江阴。

乱流灇大壑。

长雾匝高林。

林际无穷极。

云边不可寻。

惟见独飞鸟。

千里一扬音。

推其感物情。

则知游子心。

君居帝京内。

高会日挥金。

岂念慕羣客。

咨嗟恋景沉。

一头却过六七岭,两足几乎百十斤。

恰喜故人能下榻,檠窗樽酒细论文

杖策冲寒不作难,弓刀结束笑谈间。

便从幕府清民讼,已佐戎车靖蜑蛮。

负雪幸无千里路,江湖才隔数重山。

荆南桃李新开么径,屈指春融及早还。

岭暮清猿急,江寒白鸟稀。

高高华亭,有鹤在屏。

削玉点漆,乘轩姓丁。

暮云冥冥,双垂雪翎。

晨光炯炯,一直朱顶。

含音俨容,绝粒遗影。

君以为真,相期缑岭。

凄凄恻恻又微嚬。

欲话羁愁忆故人。

薄酒旋醒寒彻夜,好花虚谢雨藏春。

萍蓬已恨为逋客,江岭那知见侍臣。

未必交情系贫富,柴门自古少车尘。

旅人心长久。

忧忧自相接。

故乡路遥远。

川陆不可涉。

汩汩莫与娱。

发春托登蹑。

欢愿既无并。

戚虑庶有协。

极目睐左阔。

回顾眺右狭。

日末涧增波。

云生岭逾叠。

白芷竞新苕。

绿苹齐初叶。

摘芳芳靡谖。

愉乐乐不爕。

佳期缅无像。

骋望谁云惬。

香雪弄春妍,柳外黄昏池阁。

要看月华相映,卷东风帘幕。

更倾壶酒伴芳姿,名字胜桑落。

直与岭梅兄弟,是醍醐酥酪。

下坡黐堕,上坡风鷁退。

历险虽末势,未易忘叹慨。

散人吏隐心,下上不云悔。

摩眼见南山,众岭莫谋大。

云阴巧蔽亏,日御颇隔阂。

谁规山一凹,千室作阛阓。

岚影暝竹柏,吾庐良好在。

言归休吾劳,啸咏山与对。

恰恰无绫缝,明明不覆藏。

鹫岭岂传迦叶,少林那付神光。

现成处处合头句,是足人人知见香。

虚空说法森罗听,不挂唇皮解举扬。

采樵沿岭,提水傍溪归。

个般无山豁,七佛不曾师。

行穷十里岭。

逸僧戛碗为龙吟,世上未曾闻此音。

一从太尉房公赏,遂使秦人传至今。

初戛徐徐声渐显,乐音不管何人辨。

似出龙泉万丈底,乍怪声来近而远。

未必全由戛者功,真生虚无非碗中。

寥亮掩清笛,萦回凌细风。

遥闻不断在烟杪,万籁无声天境空。

乍向天台宿华顶,秋宵一吟更清迥。

能令听者易常性,忧人忘忧躁人静。

今日铿锽江上闻,蛟螭奔飞如得群。

声过阴岭恐成雨,响驻晴天将起云。

坐来吟尽空江碧,却寻向者听无迹。

人生万事将此同,暮贱朝荣动还寂。

山头种石悬苍云,山下急流风卷纹。

何年荒碑当岭立,龟趺圭首犹鳞皴。

神龙驱毫鬼输墨,羊公精神荆楚色。

想当意匠经营初,已尽东南烟雾迹。

从来登览非真游,襄人正乐吴人愁。

尊前邹湛亦不恶,江山千古同悠悠。

君不见征南后来人姓杜,自喜作碑心更苦。

祗留陈迹笑痴迷,行客何曾泪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