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念奴娇 送陈正言

南来数骑,问征尘、正是江头风恶。nán lái shŭ qí,wèn zhēng chén、zhèng shì jiāng tóu fēng è。

耿耿孤忠磨下尽,惟有老天知得。gĕng gĕng gū zhōng [mó,mò] xià jìn,wéi yŏu lăo tiān zhī dé。

短棹浮淮,轻毡渡汉,回首觚棱泣。duăn zhào fú huái,qīng zhān dù hàn,huí shŏu gū léng qì。

缄书欲上,惊传天外清跸。jiān shū yù shàng,jīng [chuán,zhuàn] tiān wài qīng bì。

路人指示荒台,昔汉家使者,曾留行迹。lù rén zhĭ shì huāng tái,xī hàn jiā shĭ zhĕ,céng liú xíng jì。

我节君袍雪样明,俯仰都无愧色。wŏ jié jūn páo xuĕ yàng míng,fŭ yăng dōu wú kuì sè。

送子先归,慈颜未老,三径有余乐。sòng zĭ xiān guī,cí yán wèi lăo,sān jìng yŏu yú lè。

逢人问我,为说肝肠如昨。féng rén wèn wŏ,wèi shuō gān cháng rú zuó。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该词是作者羁留北方,送陈正言南归时所作。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正月,临安被元军攻破。南宋被迫乞降。家铉翁以参知政事的身份,充元任祈请使,先后奔赴元大都和大都,从此被扣留于北方,直至八十二岁高龄时,才被放归,此时南宋早已灭亡,已是至元三十一年了。以“南来数骑,问征尘”二句起笔,写作者对南方形势的关心,所以碰到从南宋来的人就向他询问消息。但询问的结果,却是“江头风恶”,即形势不好。家铉翁北赴之后,南宋流亡小朝廷继续坚持斗争,这里,作者关心的,可能就是这种反元斗争形势 。“耿耿”两句,写出作者(也可能包括陈正言在内)的孤忠与气节 。“磨不尽”三字,指耿耿孤忠如磐石一般的坚固,同时也包含了他在北方所受的种种磨难。磨难愈重,他的志向就愈加坚定,作者的精神品质由此可见,但因为作者身在北地,远离祖国,其孤忠不被人知,故云“唯有老天知得”。“短棹”五句,则转入对丙子(1276)之难的回忆。这五句所写乃是南宋临安被破的过程 ,其惨痛之情状 ,令作者终身难忘铭心。“短棹浮淮,轻毡渡汉”,是写元军南下。元军渡淮 ,揭开了亡宋战争的序幕;而元军(元人戴毡笠,故这里以“轻毡”称之)渡汉水,则直接导致了临安的陷落。元军在襄樊战役之后,立即潜兵入汉水,水陆并进,与渡淮元军互相呼应,势如破竹,于是在德祐二年正月 ,兵临临安城下。“回首觚棱泣”是写作者在北赴途中回望京城宫阙而失声痛哭。“觚棱”,即觚稜 ,本指殿堂屋角上的瓦脊形状,这里代指宫阙。家铉翁作为其中之一的祈请使登舟北赴时,宋帝后还没有出降。但他刚至大都,还没来得及向南宋朝廷报告祈请情况 ,三宫被掳北迁的惨剧随即发生 。词中“缄书欲上、惊传天外清跸”,指的是这一历史事件。“清跸 ”,指皇帝出行时,清道戒严,这里指宋三宫北迁。事变大而迅速,故加“惊”字。大都、临安相距三千余里 ,故云“天外”。以上这五句,写事变接踵而起,连用“短棹 ”、“轻毡”、“回首”、“欲上”、“惊传”等语词,语气急促,有倏忽千里之势,作者在回忆这段历史时心头的压抑悲怆,历历在目。词的下片写作者被扣留北方后所经受的种种磨难。以及作者慨然面对 ,毫不动摇的气节风骨 。“路人”五句,写作者引苏武自喻。“昔汉家使者”,指苏武,由“路人指示荒台”句看 ,苏武“曾留行迹 ”的“荒台”,正在作者眼前。所以,“曾留行迹”,既是写苏武的经历,也是写作者自己遭际。以喻作者与苏武当年处境相同 。“我节”两句,是将自与苏武并提并论,苏武持节漠北,最终不改初衷,而作者也同样是“我节君袍雪样明”。作者是奉南宋朝廷的使命北上的 ,与当年的苏武一样,也是持“节”而行,而且,最终也同苏武一样 ,虽羁留北方而忠节不改。也同苏武一样,“君袍 ”,这里是指南宋的服装,他至上都之后,不改变服装,而且得到了元朝皇帝的批准。家铉翁身处绝域,不变节,不易服,贞如冰雪,故云“雪样明”;其心迹行事,对得起天地,对得起国家和人民,所以说“俯仰都无愧色 ”。结处“送子”五句,是送别陈正言的话,意思有两层,一是趁您堂上“慈颜未老”,正可回去与家团圆承欢,并享三径馀乐。“三径”,即指隐居故园,是用蒋诩故事。西汉末,王莽专权,兖州刺史蒋诩辞官回归故里,院中辟有三径,只与求仲、羊仲往来。二是表示自己不易其节。这层意思是通过回答故人询问的形式来表现的,一片赤城之心寓于委婉的言辞之中 ,虽不是表面上的铿锵有力 ,掷地有声,但读来却更令人感慨不已,由衷叹赞。从家铉翁的《则堂集》看,大约凡友朋回南,他送别时总要表达同样的心情。此词上片虽从眼前现状落笔,但主要还是写对过去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的回忆,多用赋笔的手法,下片则重在抒写自己的心情与气节。在异域之中送别具有同样遭遇的友人回到也同样为自己所朝思暮想的地方,最容易让人激动感伤。同时也激励他人,作者送别友人,只能依旧在北国羁留,心中的愁苦可谓至深。然而作者却并未伤悲沉沦,而是以此自励,鼓动起感动天地的忠节气慨。这种词,是一般送别词所无法比拟。至今读之,依旧觉其中蕴藏着一种坚如磐石的沉稳和不可征服的坚韧力量,不禁为之掩泣,为之勉励。

诗人简介

家铉翁(约1213~1297)号则堂,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人。家铉翁身长七尺,状貌奇伟,威严儒雅。以荫补官,累官知常州,迁浙东提点刑狱,入为大理少卿。咸淳八年(1272),权知绍兴府、浙东安抚提举司事。德祐初,权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迁户部侍郎,权侍右侍郎,兼枢密都承旨。二年(1276),赐进士出身,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元兵次近郊,丞相贾馀庆、吴坚檄天下守令以城降,铉翁独不署。奉使元营,留馆中。宋亡,守志不仕。元成宗即位(1294),放还,赐号处士,时年八十二,后数年以寿终。《宋史》有传。有《则堂集》六卷,《彊(强)村丛书》辑为《则堂诗馀》一卷。词存三首收于《全宋词》中。► 113篇诗文

诗文推荐

紧头上立,问如何、犹向清溪盘礴。

应为春妨须熟局,且借轻裘弹压。

野聚晴炊,烟波暖唱,尽出江南北。

从容归衮,三年功满棋柝。

真个福比南山,谁无富贵,无此团F45F乐。

锦瑟瑶琴清对处,青紫诸郎参错。

楚楚孙枝,温温婿玉,帘幕欢声拍。

抠衣小子,寿公也趁龟鹤。

玲珑枝枝,斗妆金粟。

此翁双手,顿闲处、且把香篝笼袖。

西掖北门辞不要,肯要南柯太守。

小小亭台,些些竹木,何必灵和柳。

地行仙里,合推侬做班首。

取次著绝交书,续归田录,谁掣先生肘。

莫遣朝衣梅醭了,留祝南山之寿。

苍妓上厅,老僧封院,得似樗庵叟。

虚名身后,生前且一杯酒。

东南锺秀。

记当年、玉麟坠地,风云奔走。

别驾风流才展骥,未快经纶大手。

风月平分,吏民胥庆,松李阴浓昼。

满城灯火,崧高神降时候。

好是今夕华筵,水沉烟里,竹径松姿瘦。

闻道君王仄席,尺一凤凰飞诏。

堤筑新沙,印垂大斗,毡复貂蝉旧。

麒麟勋业,庄椿难计眉寿。

烘帘昼暖,正飞花堆锦,风迟烟暮。

绿叶成阴春又老,甲子谁能重数。

梅已青圆,雪深犹记,曾捻疏枝否。

须知物外,这些光景常驻。

闻道江水东头,同门相过,不作儿女语。

醉墨凌波歌数阕,心迹都忘逆旅。

胸次扶摇,壶中光景,肯与人同趣。

栖尘功就,浩然俱待飞去。

禁烟过也,正东风浓拂,来禽奇绝。

翠叶修条千万点,轻染微红香雪。

霁景烘云,暖梢吹绽,浩荡春容阔。

棠阴已静,此花标韵终别。

犹记宝帖开缄,如何青李,与佳名齐列。

秀实甘芳莫待看,叶底匀圆堪折。

且赏琼苞,繁英插鬓,淡伫留风月。

宜将图画,有时凝想重阅。

鸳帏睡起,正飞花兰径,啼莺琼阁。

对镜梳妆,愁见那、怯怯容颜瘦弱。

一任仙郎,题诗寄简,屡订西厢约。

墙花拂影,独眠何事如昨。

谁怜潘果空投,贾香难与,愁肠安托。

带眼轻拴须看取,杨柳腰肢如削。

珠履玲珑,罗衫雅淡,件件无心着。

何时厮近,得偿今日萧萦。

晓村深处,记当年、轻被东风吹别。

重得相看春雨屋,心事从头细说。

深院灯寒,流苏帐暖,曾梦梅花月。

如今何在,消凝分付啼鴂。

亭馆飞入腥烟,残香惟有,数朵酴醿雪。

旧燕寻巢来又去,也觉双飞声咽。

泛梗生涯,空花世界,且做杯中活。

可人兰玉,风光还有时节。

垂弧纪节,正尧天日永,蓂飞双绿。

岳渎锺灵来瑞世,孕出精神冰玉。

九曲溪山,一船烟雨,物外谁拘束。

钓头香饵,只愁牵动周卜。

好是红藕池边,双房毓秀,瑞霭浮崑轴。

记得君家流庆远,几见祥开陆续。

来岁花时,西湖十里,叶映恩袍绿。

竹林小阮,不妨傍借馀馥。

修夸人物,元如许、谁把屏星留却。

弄破峨眉山月影,似作平分消息。

卷雾名谭,翳云长袖,未称三池客。

且然袖手,人间烦暑方剧。

分手未见前期,风前耿耿,目断斜阳角。

亦欲乘风归去也,问讯故山猿鹤。

_鼓催鸡,挥弦送雁,转首成乖各。

愿加飡饭,书来频寄新作。

脉脉此情难识。

朝来佳气,郁葱葱,报道悬弧良节。

绿水朱华秋色嫩,景比蓬莱更别。

万缕银须,一枝铁杖,信是人中杰。

此翁八十,怪来精彩殊绝。

闻道久种阴功,杏林橘井,此辈都休说。

一点心通南极老,锡与长生仙牒。

乱舞斑衣,齐倾寿酒,满座笙歌咽。

年年今日,华堂醉倒明月。

双峰叠障,过天风海雨,无边空碧。

月姊年年应好在,玉阙琼宫愁寂。

谁唤痴云,一杯未尽,夜气寒无色。

碧城凝望,高楼缥缈西北。

肠断桂冷蟾孤,佳期如梦,又把阑干拍。

雾鬓风鬟相借问,浮世几回今夕。

圆缺晴阴,古今同恨,我更长为客。

婵娟明夜,尊前谁念南陌。

岸容山意,随春好,人在春风独立。

立尽闲云来又去,目断一天红日。

岂不怀归,于焉信宿,此意无人识。

只看鬓发,丝丝都为人白。

风露正满人间,__睡息,浑不知南北。

要上南山披荟蔚,谁是同心相觅。

天运无穷,事机难料,只有储才急。

愿公寿考,养成元_人物。

堂堂七尺,懔一时人物,孤映三蜀。

闲雅风流豪醉后,犹有临邛遗俗。

十载虞庠,一官楚塞,雅操凌寒玉。

江山千里,惠然来慰幽独。

落笔妙语如神,两章入手,不觉珠盈掬。

从此西归荣耀处,宁假华旌高纛。

乐府新声,郢都余唱,应纪阳春曲。

老夫一醉,故人高义堪服。

洛妃汉女,护春寒、不惜鲛绡重叠。

拾翠江边烟淡淡,交影参差胧月。

秦虢相将,英娥接武,同宴瑶池雪。

层冰连璧,个中谁敢优劣。

著意晕粉饶酥,韵多香剩,都与群花别。

娟秀敷腴索笑处,玉脸微生娇靥。

羞损南枝,映翻绿萼,不数黄千叶。

形容不尽,细看一倍清绝。

醉魂乍醒,听一声啼鸟,幽斋岑寂。

淡日朦胧初破晓,满眼娇晴天色。

最惜香梅,凌寒偷绽,漏泄春消息。

池塘芳草,又还淑景催逼。

因念旧日芳菲,桃花永巷,恰似初相识。

荏苒时光,因惯却、觅雨寻云踪迹。

奈有离拆,瑶台月下,回首频思忆。

重愁叠恨,万般都在胸臆。

夜凉湖上,酌芳尊,对此一轮皓月。

岁月匆匆人老大,又近中秋时节。

夜气泬,湖光旷邈。

风舞萧萧叶。

水天一色,坐来肌骨清彻。

自念尘满征衫,无人为浣,洒泪今成血。

玉兔银蟾休道远,不识愁人情切。

绣帐香销,画屏烛冷,此意凭谁说。

天青海碧,枉教望断瑶阙。

阿环家住阆风顶,绛阙瑶台相接。

翳凤乘鸾人不见,隐隐霓裳云衱。

秀骨贞风,长眉翠浅,映白咽红颊。

非烟深处,渺然云浪千叠。

一笑徐福扁舟,春风空老尽,当时童妾。

骨冷魂清惊梦到,同看碧桃千叶。

寄语青童,何时丹就,为我留琼笈。

天鸡催晓,却愁吹堕尘劫。

浮生如寄,叹征尘驱我,担簦西去。

烟嶂云屏相迎送,几幅鹅溪缣素。

浑汗流金,饮冰漱玉,桃叶呼前渡。

若将有意,道傍一鹭延伫。

细读壁上龙蛇,太丘笔在,更著茶坡句。

樽酒十年今白发,不改江流东注。

胜概难逢,旅怀易动,信美非吾土。

恨无六翮,长风万里高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