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满江红·惨结秋阴

惨结秋阴,西风送、霏霏雨湿。căn jiē qiū yīn,xī fēng sòng、fēi fēi yŭ shī。

凄望眼、征鸿几字,暮投沙碛。qī wàng yăn、zhēng hóng jĭ zì,mù tóu shā qì。

试问乡关何处是,水云浩荡迷南北。shì wèn xiāng guān hé chù shì,shuĭ yún hào dàng mí nán bĕi。

但一抹、寒青有无中,遥山色。dàn yī [mŏ,mā,mò]、hán qīng yŏu wú zhōng,yáo shān sè。

天涯路,江上客。tiān yá lù,jiāng shàng kè。

肠欲断,头应白。cháng yù duàn,tóu yīng bái。

空搔首兴叹,暮年离拆。kōng sāo shŏu xīng tàn,mù nián lí [chāi,cā]。

须信道消忧除是酒,奈酒行有尽情无极。xū xìn dào xiāo yōu chú shì jiŭ,nài jiŭ xíng yŏu jìn qíng wú jí。

便挽取、长江入尊罍,浇胸臆。biàn wăn qŭ、cháng jiāng rù zūn léi,jiāo xiōng yì。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原序:丁未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赵鼎这首《满江红》注明作于“丁未九月 ”。丁未是建炎元年(1127)年,上一年就是靖康元年,在这一年里金兵攻占汴京。靖康二年四月,金人掳掠徽、钦二帝北去。五月,赵构在南京即皇帝位(今河南商丘),改元建炎。这一年,即丁未年九月,金人南犯,宋政权退驻淮甸 ,并下诏修缮建康城池,准备南渡。此次赵鼎渡江至建康,就是为赵构下一步定都江南作准备的。因此他泊舟仪真(今江苏仪征)江口写的这首词,也可说是此后南宋爱国词的先声。建炎元年十一月,赵构至扬州。三年二月,赵构渡江至临安、建康 ,都是赵鼎此词以后发生的事。仪真在长江北岸,宋时为真州,是江淮南下至建康与两渐的军事要冲与转运中心。泊舟仪真正是赵鼎渡江的前夕。赵鼎还写了一部三卷《建炎笔录 》,记录赵构渡江后建立宋朝的经过,起自建炎三年正月 ,可惜“丁未九月南渡”这一段没有写入。这首词所写是宋室南渡前夕的形势和宋皇室的心情。词以“惨”字发调,暗示着作者风雨渡江中对时局前途的忧虑。开头三句,不是通常的悲秋情调,而是当前的时令景色表现了北宋沦亡、中原丧乱的时代气氛 。“惨结秋阴”,这秋季惨淡的阴云四布于寒空,也笼罩了作者悲凉的心头 。“凄望眼,征鸿几字,暮投沙碛 ”。这三句既是深秋时分的江头情景,也是借雁自喻,也就是以北雁南飞暗喻自己此时的去国离乡,仓皇南渡。“沙碛”二字,暗含满眼荒寒。“试问乡关何处是,水云浩荡迷南北 ”,这两句词用唐崔颢《黄鹤楼》诗:“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迷”字点出心境 ,此时词人目断心迷,南北莫辨,有茫然无适之感 。上片末两句化自王维《汉江临泛》诗“山色有无中 ”,和秦观《泗州东城晚望》诗“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但词中“遥山”之“青”加以“寒”字,变成了“寒青 ”,这也是望眼凄迷所致吧。回望淮水诸山,告别中原,词人无限依恋的情意,溢于言表。此词上片写景,极写南渡路途凄惨 。下片抒情,就以“放笔为直干”的写法,抒发作者在国难当前时的忧虑之情 。“天涯路 ,江上客。肠欲断,头应白。空搔首兴叹,暮年离拆 。”建炎元年,越鼎不过四十三岁,正委以重任,那么作者为什么会头白?这是因为去年汴京失守,二帝蒙尘;当前家人分别,南北暌隔,再加上时局艰危,前途未卜,这些不能不使他肠断而头白了。“须信道”两句有两个衬字,按照词律,这两句是七字句,则“须”字(或“道”字)和“奈”字是衬字。此词下片极言亡国之恨无穷,根本不是借酒消愁所能消除得了,除非万里长江的滚滚洪流入酒杯,满怀积闷或许可以冲洗一番。结句把郁结心头的国家民族之深忧,同眼前滔滔不绝的长江合为一个整体,令人感到这种忧愁直如长江一样浩荡无涯,无可遏止。作者的爱国热情和满腔积郁不平之气,也于此尽情流露出来了。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卷六论宋南渡后的词时,首先举到赵鼎这首《满江红》,认为“此类皆慷慨激烈,发欲上指,词境虽不高,然足以使懦夫有立志”。

诗人简介

赵鼎(1085-1147), 南宋政治家、词人。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南宋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宋高宗时的宰相。有《忠正德文集》10卷,清道光刊本。《四印斋所刻词》有《得全居士词》一卷,存词45首。► 50篇诗文

诗文推荐

风樵若耶路,霜橘洞庭秋。

疏钟静起军城晚,华表双高水国秋。

阴微辨樵火,霁早误僧钟。

重阳仙,设芋栗。

赠我夫妻莫前失。

要知命。

要知性。

从此超凡要入圣。

妙玄知。

妙玄知。

身中子午倒颠时。

水乡无漏金丹结,自然云步赴瑶

时临秋九,不寒不热。

瓦砾鸣秋蛩,茅檐挂残月。

各自著便宜,正是好时节。

宛洛佳遨游。

春色满皇州。

结轸青郊路。

回瞰苍江流。

日华川上动。

风光草际浮。

桃李成蹊径。

桑榆荫道周。

东都已俶载。

言归望绿畴。

梧桐子,人在御街游。

凤宿云绡金缕带,龙池翠帐玉香球。

宫女后庭秋。

遇风仙,心开悟,骋颠狂。

黜妻屏子便迎祥。

逍遥坦荡,恣情吟咏谩成章。

就中行化觅知友,同共闻香。

烹丹鼎,下丹结,中丹热,大丹凉。

不须炼白更烧黄。

自然玉性,万般霞彩射人光。

上丹霄,去住蓬岛,永永

残本宋有目无诗。

他本皆无。

新妇滩头眉黛愁。

女儿浦口眼波秋。

惊鱼错认月沈钩。

青箬笠前无限事,绿蓑衣底一时休。

斜风吹雨转船头。

夜阑潮动舸,秋迥月临城。

已回邻面三年粉,又结寒丝几茧冰。

洞中日月无朝夕。

晃朗云衢通宝陌。

上明紫脑承三清,下照黄河常五色。

自然霞结玲珑宅。

内有长生三岛客。

未彰云外去时踪,已到眼前来显

翠惊苕影乱,蟹过石阴空。

鹤伴鸣琴公事晚,鸟惊调角戍城秋。

妙处难传,明明像先。

光凝雪月,秋连水天。

百亿分身随应事,更嫌何处不周旋。

德盛乎水。

玄冥纪节。

阴降阳腾。

气凝象閟。

司智莅坎。

驾铁衣玄。

祈寒拆地。

晷度回天。

悠悠四海。

骏奔奉职。

祚我无疆。

永隆民极。

清霜下牛斗,凛然北固秋。

月入星辰大,山明天地秋。

两峡崭岩,问谁占、清风旧筑。

更满眼、云来鸟去,涧红山绿。

世上无人供笑傲,门前有客休迎肃。

怕凄凉、无物伴君时,多栽竹。

风采妙,凝冰玉。

诗句好,余膏馥。

叹只今人物,一夔应足。

人似秋鸿无定住,事如飞弹须圆熟。

笑君侯、陪酒又陪歌,阳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