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平远台

平远台高俯翠微,海天烟雨正霏霏。píng yuăn tái gāo fŭ cuì wēi,hăi tiān yān yŭ zhèng fēi fēi。

登临何处明人眼,乌石山前白鸟飞。dēng lín hé chù míng rén yăn,wū shí shān qián bái niăo fēi。

诗人简介

诗文推荐

红笺封了还重拆。

这添追忆。

且教伊见我,别来翠减香销端的。

渌波平远,暮山重叠,算难凭鳞翼。

倚危楼极目,无情细草长天色。

右远浦归帆。

江横秋烟白,日落寒沙浅。

鸿雁万里来,翩翩下平远。

欲堕更低飞,斜行两三转。

石苍苍,连峭峰,大山嵯峨云雾中。

老松瘦树无笔踪,巧夺造化何能穷。

古绢脆裂再黏续,气象一似高高嵩。

上有荆浩字,特归翰林公。

愿换廷圭一丸墨,谁言卖钱须青铜。

范宽到老学未足,李成但得平远工。

黄金白璧未为贵,丈人师臣无不通。

巍楼耸立千仞壁,熊楚奇观此其一。

苍龙夭矫出一头,下瞰七泽乾坤浮。

平远献状呈几席,气势弹压东西州。

仲宣襟抱六合隘,生阅曹刘几成败。

当时徙倚落日边,岂计嘉名镇长在。

高谈犹想四座惊,好语意得由天成。

景升逝矣建安往,岂浊斯足清斯缨。

今朝我与群贤集,负景还能类前日。

斯楼者天台公,扬厉其谁会椽笔。

嗟今视昔后视今,君子思远而忧深。

运方济泰月在临,有如此水舟同心。

芳名起日炳若揭,老子婆娑众宾悦。

落日归云,寒空断雁。

吴波浅淡山平远。

丹青写出在霜缣,佳人特地裁团扇。

渔艇孤烟,酒旗幽院。

些儿景趣君休羡。

五湖归去共扁舟,何如早早酬深愿。

燕马易画,吴牛难图。

马骨隐细牛骨麤,马毛厚密牛毛疏。

麤疏必辨别,细密多模胡。

乃知戴嵩笔,能出韩干徒。

干马精神在缰勒,嵩牛怒斗无牵拘。

昨日何家观小轴,绢虽破烂色不渝。

二头相触角竞掎,前脚如跪後脚舒。

尾株榻直脊膂蹙,筋力写尽蹄腕殊。

一胜一败又苦似,胜者很逐败者趋。

卷穷赤印置小字,置字乃是陶尚书。

尚书国初人,爱画收几厨。

买时不惜金与帛,帛载牛车钱载驴。

後世儿孙不能保,卖人穷市无须臾。

凡目矜新不重故,千钱酬直皆笑愚。

四牛遂为何氏有,装背入眼天下无。

坐中吾侪趣已异,又喜玄女传兵符。

此本实称阎令画,下笔简细容颜姝。

三人鬼状一牛首,八女二十美丈夫。

黄帝中间荫葩盖,霞扇错玳旌拥朱。

冠服难知岁月远,但见仪卫森清都。

复观鹿台独夫受,妲己不笑何由娱。

酒池肉林骑行炙,剖心斮胫堪悲吁。

数幅吴王宴西子,彩舟张乐当姑苏。

宫娥数百簇高下,鬒髻一一红芙蕖。

黛峰细浪得平远,前对洞庭傍太湖。

商纣夫差可垂诫,历世传翫参盘盂。

雕鹰草木不足记,特咏此事心何如。

峡之西,逐之东,更无平地二千里,惟有高山三万重。

不知谁人凿混沌,独此融结何其工我本江吴弄水月,忽来踏偏西南峰。

不知尘界在何许?

但怪星辰浮半空。

直疑飞入蝶梦境,此岂应有人行踪?

今朝平远见城郭,去是东川军府雄。

原田坦若看掌上,沙路净如行镜中。

芋区粟垄润含雨,楮林竹径凉生风。

将士懽呼马蹄快,康庄直与锦里通。

关年崎岖得夷路,一笑未暇怜飘蓬。

寒日孤城特地红。

瘦藤扶我上西风。

一川平远画图中。

江海一身真客燕,云天万里看归鸿。

吴山应在白云东。

太行晴霁,孤墉高处揖清寒。

云闲万髻千鬟。

底事春风面目,一变玉**。

淡夕阳平远,野鸟飞还。

青云莫攀。

吾高兴、在东山。

偃蹇孤松丘壑,不*春悭。

背阴桃李,正藉得、春光亦强颜。

长剑*、且莫轻弹。

宿露依芳草,春郊古陌旁。

风轻不尽偃,日早未晞阳。

耿耿依平远,离离入望长。

映空无定彩,飘径有馀光。

飐若荷珠乱,纷如爝火飏.诗人多感物,凝思绕池塘。

拄杖凌高绝。

望千山隐隐,波澜动摇天末。

下有白云平远壑,涌起潮头喷雪。

浸绝岛、孤峰出没。

赤县神州何处是,但风烟、杳杳迷空阔。

呼不见,古人物。

碧松枝下青瑶石。

举头看、长空湛湛,淡琉璃色。

上界星辰多官府,夸父忙鞭日月。

任兔走、乌飞超忽。

宇宙茫茫如许大,百年间、何用争优劣。

身世事,一毛发。

君不见夏圭昔写渔村春雾时,江山半入无声诗。

又不见马麟昔作关山秋色图,千里风烟来座隅。

夏圭马麟去已远,一入九原呼不返。

祇今画者乱如麻,吴兴近数唐子华。

子华非夏亦非马,得意云山自挥洒。

一幅生绡不满尺,平远高深生笔下。

恍如坐我武夷山,主人见客开柴扉。

幽蹊曲径归路迷,白云引出青松间。

又如坐我潇湘侧,渔子舣舟来迓客。

水边篱落自成村,伫望九疑江树隔。

隔岸人家茅盖亭,过桥二老指山青。

飞泉络层石,古木挂寒藤。

晴窗忽看不似画,霏丹凝翠疑天生。

相对融心神,顿觉尘梦醒。

疏懒胸中有丘壑,得些珍藏作清乐。

平生寓意不留意,一朝笑赠芙蓉幕。

芙蓉幕底风流宾,高堂挂壁无红尘。

公馀把酒自怡悦,便是云山图上人。

春色难留,酒杯常浅。

把旧恨、新愁相间。

五更风,千里梦,看飞红几片。

这般庭院。

几许风流,几般娇懒。

问相见、何如不见。

燕飞忙,莺语乱。

恨重帘不卷。

翠屏平远。

月仄金盆,江萦罗带,凉飚天际。

摩诘丹青,营丘平远,一望穷千里。

白鸥盟在,黄粱梦破,投老此心如水。

耿无眠、披衣顾影,乍闻绕阶络纬。

百年倦客,三生习气,今古到头谁是。

夜色苍茫,浮云灭没,举世方熟寐。

谁人著眼,放神八极,逸想寄尘寰外。

独凭栏、鸡鸣日上,海山雾起。

霜蓬零乱。

笑绿鬓、光阴晚。

紫茱时节,小楼长醉,一川平远。

休说龙山佳会,此情不浅。

黄花香满。

记白苎、吴歌软。

如今却向,乱山丛里,一枝重看。

对著西风搔首,为谁肠断。

御风来、翠乡深处,连天云锦平远。

卧游已动蓬舟兴,那在芙蓉城畔。

巾懒岸。

任压顶嵯峨,满鬓丝零乱。

飞吟水殿。

载十丈青青,随波弄粉,菰雨泪如霰。

斜阳外,也有新妆半面。

无言应对花怨。

西湖千顷腥尘暗。

更忆鉴湖一片。

何日见。

试折藕占丝,丝与肠俱断。

遐征渐倦。

当颍尾湖头,绿波彩笔,相伴老坡健。

枕山平远。

记当年小阁,牙床曾展。

围幅高深春昼永,寂寂重帘不卷。

棹舣西湖,人归南陌,酒晕红生脸。

困来无那,玉肌小倚娇软。

堪恨身在天涯,曲屏环枕,此意何由见。

想像高唐无梦到,独拥闲衾展转。

物是人非,山长水阔,触处思量遍。

愁遮不断,夜阑依旧斜掩。

云树参差,烟芜平远。

沙头只欠飞来雁。

西风方做一分秋,凄凉已觉难消遣。

窗底灯寒,怅前香暖。

回肠偏学车轮转。

剩衾闲枕自无眠,谯门更著梅花怨。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

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

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

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

分曹部署,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自别。

未几而摇手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

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

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

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

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剑泉深不可测,飞岩如削。

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峦壑竞秀,最可觞客。

但过午则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

文昌阁亦佳,晚树尤可观。

而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仅虞山一点在望,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

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之兴亦阑矣。

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

最后与江进之、方子公同登,迟月生公石上。

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

余因谓进之曰:“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

”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

虎丘之月,不知尚识余言否耶?

燕帘挂晚。

莺槛迷晴,花思零乱。

试觅娉婷,日日傍湖亭苑。

掷果墙阴窥驻马,采香深径抛春扇。

醉归来,任钗云半落,绣帘慵卷。

念灿锦、年华如旧,飞絮游丝,萦恨难翦。

蜀羽无情,早带怨江啼断,厚约轻辞寒食夜,行云空梦梨花院。

莫凭阑,正斜阳、淡烟平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