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无物

一屋无他物,荒山此僻居。yī wū wú tā wù,huāng shān cĭ pì jū。

小儿差类我,老马最怜渠。xiăo ér [chā,chà,chāi,cī] lèi wŏ,lăo mă zuì lián qú。

久绝樽中酒,空堆架上书。jiŭ jué zūn zhōng jiŭ,kōng duī jià shàng shū。

顽躯犹不死,晚节竟何如。wán qū yóu bù sĭ,wăn jié jìng hé rú。

诗人简介

方回(1227年至1307年),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1262年)进士,廷试原为甲科第一,为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历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为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为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1276年),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为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面见}颜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为“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为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为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为韵》),即为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2636篇诗文

诗文推荐

两峡崭岩,问谁占、清风旧筑。

更满眼、云来鸟去,涧红山绿。

世上无人供笑傲,门前有客休迎肃。

怕凄凉、无物伴君时,多栽竹。

风采妙,凝冰玉。

诗句好,余膏馥。

叹只今人物,一夔应足。

人似秋鸿无定住,事如飞弹须圆熟。

笑君侯、陪酒又陪歌,阳春曲。

众生本是佛,悟了一体同。

若人不达本,逐末走西东。

君子当务本,本立佛性同。

通一万事毕,终不被尘笼。

非尘体不动,本实理含融。

先天唯此物,今古学无踪。

难了意在处,塞顽空色空。

本无有指,妄言色空。

若得妄消歇,真体者何穷。

真体非形相,不离形相中。

幻质皆虚伪,大智发於中。

幻尽觉圆满,心光寥廓通。

此通无对待,天地在其中。

森罗并万像,影现一镜中。

镜中实我体,寂湛印倥侗。

若能同道者,与理本相同。

唯守性清净,眼耳若盲聋。

情忘兼想尽,忽觉已身空。

自了本无物,强以道言通。

此法滞诸学,皆幻质相容。

若离一切相,形体外灵通。

左右逢其源,烦中入胸中。

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

眷属犹如梦,非冤不遇逢。

如今儿女者,皆再来祖宗。

一根来复去,如观桑叶同。

本树何曾动,凋叶有来冬。

叶落明年发,根深不怕风。

但能勤力护,勿使火兼虫。

毁坏本根者,万劫堕贫穷。

如今忧生死,犹如颠哭空。

不知空本无,如翳生眼中。

眼明虽说实,不可顺盲聋。

心空观身,眼冷对尘。

本来无物,幻起成春。

动若行云而应,止犹虚谷而神。

门门随事得三昧,机用纵横不倩人。

一年有十二个月,每月一度团圆,其余尽是缺。

中间晦明出没,太半有不见者。

惟有今宵,分外皎洁。

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灵山话月,曹溪指月。

玉乳峰前,相呼看月。

纵饶光透十虚,未句成第二月。

诸人要见真月麽,非暗非明,非圆非缺。

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一段同云似练,更无剩幅间边。

玉娥不怕五更寒。

剪就飞花片片。

酒里吟边竞爽,枝头枝底争妍。

入春无物不芳鲜。

只我依然颜面。

兔走乌飞,暗移时节。

入夏早三旬,衲僧彻未彻。

休寻向上关,莫问西来诀。

健则松径閒行,困则堂中便歇。

恩光一道皎然,旷劫未尝生灭。

无物可并雌黄,教我云何剖说。

回头踏著自家乡,始信秤鎚浑是铁。

本来无物,当处出生。

白毵毵之头发,乌律律之眼睛。

谁敢居尊宿,僧相奉老成。

现威仪,住灭定。

随影响,放光明。

玳瑁海深难寻含月之蚌,珊瑚林没谁见{左马右展}潮之鲸。

白发四老人,何曾在商颜。

烦君纸上影,照我胸中山。

山中亦何有,木老土石顽。

正赖天日光,涧谷纷斓斑。

我心空无物,斯文定何间。

君看古井水,万象自往还。

君归岭北初逢雪,我亦江南五见春。

寄语风流王武子,三人俱是识山人。

历江海,入此土,万水千山同一路。

来时无物去时空,稽首牟尼悉加护。

小院看酴醿,正是盛开时节。

莫惜大家沈醉,有春醅初泼。

花前月下细看来,无物比清绝。

若问此花何似,似一堆香雪。

寻常月是中秋月,中秋月是寻常月。

看来真个只寻常,道是寻常又还别。

别别,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槛外有天皆在照,望中无物敢潜行。

火遵其令,无物不长。

视此牲牢,务得其养。

眷以祀神,有腯其肥。

非神之宜,其将曷归。

乾不一动,静专动直。

坤不一静,静翕动辟。

艮不一止,动静以时。

本体如是,偏主则非。

惟学初机,贵以静入。

以至终养,贵以静羽。

本体既然,动静一如。

乾坤合德,无二无余。

心为天君,尊无伦比。

圣贤言心,初无认拟。

心比於镜,佛说云然。

镜虽有光,孰拟心天。

镜光则死,心光则活。

活则不滞,死则不豁。

佛法寂灭,匪乾匪坤。

若复本心,非彼能昏。

人以欲动,非动之性。

所以贵静,自动自静。

其道光明,无物可并。

以省尽伦,是为全人。

眼高四海,至此乃真。

冥冥而觉,全真绝学。

海口自吞,驷舌须缩。

圜混有光兮老蚌之胎,空同无物兮枯龟之壳。

个事而穷通,作家不啐啄。

语出科模,用无棱角。

丛林笑相看面也萎萎羸羸,三棒打不回头也龌龌龊龊。

深浦。

停舟处。

只恐越装相染污。

奇香一见如泥土。

投著水中归去。

令公早晚回朝著。

无物迟留鸣橹。

兰茝空悲楚客秋。

旌旗谁见使君游。

凌云不隔三山路,破浪聊凭万里舟。

公欲去,尚能留。

杯行到手未宜休。

新诗无物堪伦比,愿探珊瑚出宝钩。

老木成乔林,秋空见明月。

芥子之中入正定,须弥山中从定出。

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岁寒相命,算人间、除了梅花无物。

窥宋三年又不是,草草东邻凿壁。

偃蹇风前,沈吟竹外,直待天骄雪。

白家人至,一枝横出终杰。

寂寞小小疏篱,探花使断,知复何时发。

北驿不来春又远,只向窗前埋灭。

好在冰花,著些风筱,怎不清余发。

补之去后,墨梅又有明月。

北人著小竹花问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