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秋夜卧病

雨满疏灯风满堂,呻吟聊复对蛩皦。

老人衣服秋偏早,多病衾裯夜转长。

客有遗蓍因习卦,家无储药且看方。

辟除苦望登高节,可奈茱萸未拆房。

诗人简介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166篇诗文

诗文推荐

单于系颈须长索。

捷书新上油幕。

尽沈边柝也,更底问、悲笳哀角。

衰翁七十迎头了,先自来、声利都薄。

归计犹未托。

又一叶、西风吹落。

吴翁里第还巾角。

不妨天地席幕。

家僮归报道,快酿酒、休教_薄。

相逢聚散应搔首,且趁时、一笑为乐。

人世大都_落。

更莫问、是非今昨。

虎已伏,龙已降,猕猴不复窥六窗。

万籁无声秋夜静,一轮明月照西江。

新秋清夜月当空,弭楫驼桥意象雄。

销恨难求贤士酒,扬尘厌共庶人风。

市声暂息更筹永,渔唱频惊客梦中,绀碧琉璃千顷净,顽仙常占水晶宫。

有母有母年七十,一室枵然徒壁立。

茹蔬啜粥不怨尤,卧病在床无药物。

我为举子得一官,南陔之养嗟何及。

呜呼二歌兮歌转悲,羞见慈乌随母飞。

凭谁妙笔。

横扫素缣三百尺。

天下应无。

此是钱塘湖上图。

一般奇绝。

云淡天高秋夜月。

费尽丹青。

只这些儿画不成。

中秋谓无酒,忽有携酒者。

联翩二三客,柴门系嘶马。

膨脝两大瓮,待月列堂下。

空庭碧天天阔,秋色极潇洒。

皓魄初未出,稍觉云暗野。

须臾冰团挂,细字可读写。

琵琶拨旁行,此曲岂和寡。

村伎杂南北,焉有容色冶。

老夫但满饮,不复记杯斝。

嘲诙颇恶剧,罚筹不吾舍。

自从历丧乱,万事付苟且。

应接日纷糅,口耳似聋哑。

久旱百谷死,心望时雨泻。

虽逢芳醑溢,更着纖指把。

丈夫忽有念,外物皆土苴。

客去欲夜半,一笑真醉也。

云头电掣如金索。

须臾天尽帏幕。

一凉恩到骨,正骤雨、盆倾檐角。

桃笙今夜难禁也,赖醉乡、情分非薄。

清梦何处托。

又只是、故园篱落。

少年才把笙歌盏。

夏日非长秋夜短。

因他老病不相饶,把好心情都做懒。

故人别后书来劝。

乍可停杯强吃饭。

云何相遇酒边时,却道达人须饮满。

月色四时好,秋光君子知。

南山昨夜雨,为我写清规。

独鹤耸寒骨,高杉韵细飔.仙家缥缈弄,仿佛此中期。

西风明月临台榭。

准拟中秋夜。

一年等待到而今。

为甚今宵陡顿、却无情。

_娥应怨孤眠苦。

取次为云雨。

素蟾特地暗中圆。

未放清光容易、到仙源。

崥岫欵崇崖。

派别朝洪河。

兔园文雅盛。

章台冠盖多。

渊襟眷睿岳。

燮赞动甿歌。

顾影惭騑服。

载笔旅江沱。

缟衣分可献。

琴言暧已和。

青皋侧还色。

春润视生波。

岩垂变好鸟。

松上改陈萝。

日与岁眇邈。

归恨积蹉跎。

愿缉吴山杜。

宁袂楚池荷。

清风岂孤劭。

功遂怀曾阿。

勿药良有畅。

荏苒芳未过。

幸留清尊味。

言借故田莎。

凭谁妙笔。

横扫素缣三百尺。

天下应无。

此是钱塘湖上图。

(苏轼)一般奇绝。

云淡天高秋夜月。

费尽丹青。

只这些儿画不成。

(仲殊)

月到中秋夜,还胜别夜圆。

高河瑟瑟转金盘。

三十六宫深处、卷帘看。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寻常岂是不婵娟。

吟赏莫辞终夕、动经年。

雨后夹衣初冷,霜前细菊浑斑。

觚棱清月绣团环。

万里长安秋晚。

槽下内家玉滴,盘中江国金丸。

春容著面作微殷。

烛影红摇醉眼。

秋林只共秋风老。

秋山却笑秋吟少。

恰恨有秋香。

青岩秋夜凉。

清秋须是酒。

结客秋知否。

醉笔写成秋。

一秋无复愁。

沈疴结繁虑,卧见书窗曙。

方外三贤人,惠然来相亲。

整巾起曳策,喜非车马客。

支郎有佳文,新句凌碧云。

霓裳何飘飘,浩志凌紫氛。

复有沈冥士,远系三茅君。

各言麋鹿性,不与簪组群。

清言出象系,旷迹逃玄纁.心源暂澄寂,世故方纠纷。

终当逐师辈,岩桂香氲芬。

雪霁万山出,和气蔼王正。

平园春事竞起,梅柳冻全醒。

此际朝元归路,疑有真仙呈瑞,笙鹤九宵声。

东阁识风度,南极粲光明。

看精神,秋夜月,玉壶冰。

淳熙相业隆盛,家自得仪刑。

闻道君王神武,捷报胡儿宵遁,玉殿正论兵。

行奉紫泥诏,帷幄佐中兴。

秋夜雨点滴,梧桐乱人语。

几行寒雁起沙汀,万里渔舟泊烟渚。

不嫌天上云遮月。

雨来正是双绝。

雷公驱电母,尽收卷、十分袢热。

三更又报初秋了,少待他、西风凄冽。

灵司话头莫说。

且唱饮、刘郎一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