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南乡子(咏秋夜)

户外井桐飘。

淡月疏星共寂寥。

恐怕霜寒初索被,中宵。

已觉秋声引雁高。

罗带束纤腰。

自剪灯花试彩毫。

收起一封江北信,明朝。

为问江头早晚潮。

诗人简介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386篇诗文

诗文推荐

飚轮咏止,景烛灵坛。

金奏毕如,白露溥溥。

梢风有劲质。

柔用道非一。

平织方以文。

穹成圆且密。

荐羞虽百中国。

所贵浮天实。

幸承欢醑余。

宁辞嘉宴毕。

閟宫肃肃。

清庙济济。

于穆夫人。

固天攸启。

祚我梁德。

膺斯盛礼。

文{鎞釒=木}达向。

重檐丹陛。

饰我俎彝。

洁我粢盛。

躬事奠飨。

推尊尽敬。

悠悠万国。

具承兹庆。

大孝追远。

兆庶攸咏。

侠客重连镳。

金鞍被桂条。

细尘鄣路起。

惊花乱眼飘。

酒醺人半醉。

汗湿马全骄。

归鞍畏日晚。

争路上河桥。

和公师叔,猛悟良缘。

弃官纳印休权。

远俗终南山下,庵盖茅椽。

身披麻衣纸袄,乐清闲、笑傲林泉。

怀美玉,便韬光隐迹,二十馀年。

因甚山侗侍奉,遇风仙曾说,活底神仙。

端的非常辞世,满室祥烟。

经年忽然空里,便贻子、画钓诗篇。

专诫我,莫教失见,休要夸玄。

欹枕舻声边,贪听咿哑聒醉眠。

变作笙歌花底去,依然,翠袖盈盈在眼前。

别后两眉尖,欲说还休梦已阑。

只记埋冤前夜月,相看,不管人愁独自圆。

郁烈香浮雨,团栾绿荫波,近堤千叶乱,知有画船过。

濡露降霜,永怀孝思。

袷食谤斜,再闰之期。

歌德咏功,八音播之。

歆神惟始,灵其格兹。

华发萧萧老遂良。

?褚河南帖云,即日遂良须发尽白,盖谪长沙时也。

?一身萍挂海中央。

无钱种菜为家业,有病安心是药方。

才疏正类孔文举,痴绝还同顾长康。

万里归来空泣血,七年供奉殿西廊。

?迩英阁,在延和殿西廊下。

?森森画戟拥朱轮,坐咏梁公觉有神。

白傅闲游空诵句,?事见白乐天《吴郡诗石记》。

?拾遗穷老敢论亲。

?事见子美《赠狄明府诗》。

?东海莫怀疏受意,西风幸免庾公尘。

为公过岭传新唱,催发寒梅一信春。

小盆池,新压藕,翠盖已擎雨。

巧弄红妆,明艳便能许。

自怜华发萧萧,风流无分,醉时眼、何妨偷觑。

黯然伫。

回首今是何时,逢花笑还语。

梦里西湖,双落泪如缕。

斜阳十里烟芜,六桥风浪,有谁掉、采莲舟去。

朱鸟开辰,苍龙启映。

大帝昭飨,群生展敬。

礼备怀柔,功宣舞咏。

旬液应序,年祥协庆。

惆怅中秋不见月,太阴垂云兔藏窟。

我欲上天扫玄云,桂露团团渍冰阙。

中天放出千里光,层楼翠阁遥相望。

一盃盃重相劝,今年赏汝中秋愿。

上天高高末由到,玄云愈浓不可扫。

空庭蜡炬落寒花,宫裘想舞秋风老。

风梢绕檐匝,霜干当窗净。

遥知素壁上,醉墨森相映。

〈与可墨竹,冠绝今世。

〉主

金行在节,素灵居正。

气肃霜严,林凋草劲。

豺祭隼击,潦收川镜。

九谷已登,万箱流咏。

高阁千寻起。

长廊四注连。

歌声上扇月。

舞影入琴弦。

涧水纔窗外。

山花即眼前。

但愿长欢乐。

从今尽百年。

咏彻琼章夜向阑。

天移星斗下人间。

九光倒影腾青简,一气回春绕绛坛。

瞻北阙,祝南山。

遥知仙仗簇清班。

何人曾侍传柑宴,翡翠帘开识圣颜。

睡足淡梳妆,喜见诗人元白。

不学艳红妖紫,壤花仙标格。

须知玉骨本天然,不是借人力。

准拟小春重看,望秋灰无射。

秋半雨凉天。

望后清蟾未破圆。

二十四桥游冶处,留连。

携手娇饶步步莲。

眉宇有余妍。

初破瓜时正妙年。

玉局弹棋无限意,缠绵。

肠断吴蚕两处眠。

乱蕊压枝繁。

堆积金钱闹作团。

晚起涂黄仍带酒,看看。

衣剩腰肢故著单。

薄瘦却禁寒。

牵引人心不放阑。

拟折一枝遮老眼,难难。

蝶横蜂争只倚阑。

关锁自周天。

升降循环三寸田。

不在嘘呵并数息,天然。

九转无亏火力全。

胎息漫流传。

要在阴阳不可偏。

呼吸吹嘘皆赖巽,绵绵。

妙在前弦与后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