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鹧鸪天 戊午拜复职奉祠之命

老退何曾说著官。lăo tuì hé céng shuō zhù guān。

今朝放罪上恩宽。jīn zhāo fàng zuì shàng ēn kuān。

便支香火真侍俸,更缀文书旧殿班。biàn zhī xiāng huŏ zhēn shì fèng,gèng zhuì wén shū jiù diàn bān。

扶病脚,洗衰颜。fú bìng jiăo,xĭ shuāi yán。

快从老病借衣冠。kuài cóng lăo bìng jiè yī guān。

此身忘世浑容易,使世相忘却自难。cĭ shēn wàng shì hún róng yì,shĭ shì xiāng wàng què zì nán。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  ①词作于戊午年即庆元四年(1198),时稼轩罢居瓢泉。复职:指复集英殿修撰之职。奉祠:宋代设祠禄之官,除宰相执政兼领以示优礼外,老病废职之官,亦往往使任宫观职,俾食其禄。此指稼轩再主福建武夷山冲祐观。  韩侂胄当政,欲揽时望,对稼轩辈主战人氏略施恩泽,势之然也。而就稼轩言,年老久退,复职奉祠,无所欣喜,反有愕然不明就里之感。结韵两句感慨殊深,盖日后祸福,实难逆料。  ②“老退”两句:谓君恩不期而至。  ③“便支”两句:具叙奉祠复职事。  ④“扶病脚”三句:虽老且病,犹得准备朝班衣冠诸事宜。  ⑤“此身”两句:《庄子·天运》:“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诗人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868篇诗文

诗文推荐

蜀儒为郡追任昉,歙士呼天借寇恂。

玉宸朝晚,忽掩赭黄衣。

愁雾锁金扉。

蓬莱待得仙丹至,人世已成非。

龙轩天仗转西畿。

旌旆入云飞。

望陵宫女垂红泪,不见翠舆归。

南溟浮天,旁通百兹。

风樯迅疾,琛舶来还。

民商永赖,坐消寇奸。

荐兹嘉觞,弭矣惊润。

合因斩关,铸印乘轩。

始当果断,终得嗣天。

芳年正是香英嫩。

天与娇波长入鬓。

蕊珠宫里旧承恩,夜拂银屏朝把镜。

云情去住终难信。

花意有无休更问。

醉中同尽一杯欢,归后各成孤枕恨。

高城倒影下无地,秋水涵空长有天。

一天倒影澄秋色,万顷波浮浸月华。

穷极天窥涘,幽阴地绝春。

石坛荒拆鬼,药媪下羌神。

头号雀分疏事,晴山亲近人。

刲羊留髓骨,正欲卜归辰。

乡于宗桃,维圣于之孝。

参胜素虬,还归自庙。

端闱百常,声环七校。

万邦倾瞻,天若覆奉。

梅粉新妆间玉容。

寿阳人在水晶宫。

浴残雨洗梨花白,舞转风摇菡萏红。

云枕席,月帘栊。

金炉香喷凤帏中。

凡材纵有凌云格,肯学文君一旦从。

禁卫传呼约下廊。

层层掌扇簇亲王。

明珠照地三千乘,一片春雷入未央。

宫漏永,柳街长。

华灯偏共月争光。

乐声都在人声里,五夜车尘马足香。

[大吕为角]圣灵在天,九严崇深。

风马云车,纷其顾临。

彼嶽惟崧,天作其神。

嗣生我公,我公斤斤。

嘉猷矢陈,柄国之均。

帝亲命之,纂成前人。

然松煮鼎山泉冽,松旗一水分优劣。

凤饼推开雪照人,花瓷啜罢甘潮舌。

大刘谈天紫髯张,小刘逃禅清兴长。

会须酌此同翱翔,或凌刚风九天上,或泛弱水三山傍。

堪当姹女嫁丁郎。

认得婴儿住癸房。

幸有甲田知出入,不无兑地做炎凉。

铅刀起处通神妙,汞剑开时仗慧钢。

杀却三尸阴鬼尽,一团红焰覆琼

思文圣考,对越在天。

侑神作主,奉币申虔。

帝奖甘露醴,天宴碧霞浆。

独倚阑干昼日长。

纷纷蜂蝶斗轻狂。

一天飞絮东风恶,满路桃花春水香。

当此际,意偏长。

萋萋芳草傍池塘。

千钟尚欲偕春醉,幸有荼蘼与海棠。

荧惑在天,惟火兴合。

翳神主火,纯一不杂。

作配荧惑,祀功则然。

不腆之币,于以告虔。

瓶里梅花香正浓。

阶前更著锦熏笼。

且留幡胜明朝戴,共庆桑蓬此日逢。

眉镇绿,脸长红。

后堂无日不春风。

明年定又强今岁,会有明珠入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