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jiāng shàng chūn shān yuăn,shān xià mù yún cháng。

相留相送,时见双燕语风樯。xiāng liú xiāng sòng,shí jiàn shuāng yàn yŭ fēng qiáng。

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măn mù fēi huā wàn diăn,huí shŏu gù rén qiān lĭ,bă jiŭ wò chóu cháng。

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huí yàn fēng qián lù,yān shù zhèng cāng cāng。

漏声残,灯焰短,马蹄香。lòu shēng cán,dēng yàn duăn,mă tí xiāng。

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fú yún fēi xù,yī shēn jiāng yĭng xiàng xiāo xiāng。

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duō shăo fēng qián yuè xià,yí lĭ tiān yá hăi jiăo,hún mèng yì qī liáng。

又是春将暮,无语对斜阳。yòu shì chūn jiāng mù,wú yŭ duì xié yáng。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葛长庚的词最显著的特点,是语言讲究,工于推敲。开头的“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二句,选用江、山、云这些巨幅背景入词 ,同时用“ 远 ”字、“长”字预示行人辽远的去向 ,用“春 ”字、“暮”字勾勒出最叫人伤神的时令。因此,起首十字在点明“相留相送”之前,就已饱含了惜别的全部情绪。这首词的开头纯用景语,由于一二句意境高远,所以词篇刚一开始就将离别的愁绪,渲染得分外的浓烈,接着就有“相留相送”一句,似乎感情的即将汹涌而出了。谁知刚说完了这四个字,作者却突然打住,来了句“ 时见双燕语风樯 ”。“相留相送”的心情如何?作者反而欲说还休,这种写法既写出情之切,难以表达,同时又使文势跌宕,于一张一弛之中显出了作者炼句谋篇的功夫。“双燕语风樯”是借物写人 ,从侧面补叙“ 相留相送”中的情意。“ 满目 ”以下三句分别将别时所见、分手远去、别后独处三个环节写了出来。词篇写别离,但离别情绪却没有用一个字来正面点染,只用当时所见的江、山、云、双燕、飞花烘托离人的辛酸,这在古人诗词中已属少见;至于将别去的速度写得那么迅疾,近乎是叠用由言别到分手到孤单的一个个镜头,则无疑又是抒写离人凄苦最有效的手段。用“ 千里 ”明提两地遥远的距离 ,用“沃”反衬愁肠回绕的痛楚 ,都极有分量。“ 回雁峰前路”是设想中的来日前程 。回雁峰为衡山七十二峰之首,相传秋雁南飞,至此而返。但是作者到了那里,返得了还是返不了呢?“ 烟树正苍苍 ”便暗示:那里渺茫难测,何从预料归期 !可知,前途中山、水正多,词中独写“回雁峰”是有讲究的。下半阕,作者用三个字的短句,选取漏、灯、马三种事物表现行人单调的旅途生涯。其中,写漏声用“残”,写灯焰用“短”,是在暗示作者经历着一个不眠之夜。“ 马蹄香”是用马蹄尚有踏花余香,来说明主人公驻足不久 。然而漏残焰短 ,天亮在即,新的跋涉又将开始。“ 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写的是未来的旅程 。词用“ 浮云飞絮”比喻旅人,是古人诗文中较为常见的 ;而“一身将影 ”用上“将”字,把“形只影单”的意思予以翻新,就开始露出逋峭之势 ;至“ 向潇湘 ”三字虽只引入地名 ,但潇湘为湘江的别称,位置在衡山之,连系上半阕中“回雁峰前路 ”一句 ,将词人心中的留连眷念之情刻画了出来。“多少”以下三句写“一身将影向潇湘”时的情绪,其中“多少风前月下”即叙述自己的孤独,又比照往日风前月下的幸福与团聚 ,在对比中写尽思念,写透凄切。“ 迤逦天涯海角”从回雁峰、潇湘再往极远推开,并从“ 多少风前月下”的美好回忆中惊醒,于是自然吐出了“ 魂梦亦凄凉 ”这一撕裂肝肺的呼声。以“又是春将暮”结尾,既呼应“江上春山远”,又挽住不尽的跋涉 ;“无语对斜阳 ”既呼应“ 山下暮云长”,又挽住无穷的凄凉 。有了这两句,就能总揽全篇大旨 ,使词作首尾连贯 ,浑然一体 。此外,结处出现“ 无语对斜阳 ”的人形象,将所有的情思全凝聚在他那深沉的眼神里,也极耐寻味。葛长庚有云游四方和道士生活的薰陶,因而他的作品清隽飘逸。这阕词赋离愁,从“春山”、“暮云”以下,选用一连串最能叫人愁绝的景物,间用比兴与直接抒写之法,多方面渲染个人情绪,写得愁肠百转,深沉郁结。然而词篇从“ 相留相送 ”写起,一气经过回雁峰、潇湘,直至天涯海角,又似江河流注,虽千回百转,却能一往直前。气脉贯通,气韵生动,实是词中珍品。

诗人简介

白玉蟾(公元1194 - ?;现学界对其卒年尚有多种说法;)本姓葛,名长庚。为白氏继子,故又名白玉蟾。字如晦、紫清、白叟,号海琼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琼州(今海南琼山)人,一说福建闽清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曾举童子科。及长,因“任侠杀人,亡命至武夷”。► 134篇诗文

诗文推荐

今日雪飞六出,明夜月圆三五,梅腊正传芳。

恰值生申节,共献椒觞。

楼外残阳红满。

春入柳条将半。

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

肠断。

肠断。

人共楚天俱远。

山凿落兮眇嶔岑,云溶溶兮木棽棽。

中何有兮人不睹,远欹差兮閟仙府。

彼仙府兮深且幽,望一至兮藐无由。

望不从兮知如何,心混混兮意浑和。

思假足兮虎豹,超阻绝兮凌踔。

诣仙府兮从羽人,饵五灵兮保清真。

春雪乍晴,春光愈好。

不必远讨幽深,不用谈空说有。

村村自花柳。

少无福。

早孤独。

憔翟一身无告嘱。

日常思。

日常思。

此事分明,皇天便得知。

见远促。

见远促。

侍来偏亲增汝禄。

孝心推。

孝心推。

致感神明,洪喜得共随。

老郎日日忧苍鬓,远守年年厌白蘋.终日相思不相见,长频相见是何人。

画凤仙楹远,涂雌郡阁閒。

将置酒,思悲翁。

使君去,出城东。

麦渐渐,雉子斑。

槐阴阴,到潼关。

骑连连,车迟迟。

心中悲,宋又远。

周间之,南淮夷。

东齐儿,碎碎织练与素丝,游人贾客信难持。

五谷前熟方可为,下车闭閤君当思。

天子当殿俨衣裳,大官尚食陈羽觞。

彤庭散绶垂鸣珰,黄纸诏书出东厢,轻纨叠绮烂生光。

宗室子弟君最贤,分忧当为百辟先。

布衣一言相为死,何况圣主恩如天。

鸾声哕哕鲁侯旂,明年上计朝京师。

须忆今日斗酒别,慎勿富贵忘我为。

芒鞋着层丘,甘若卧华屋。

了然非梦觉,似是前境熟。

行行上青冥。

下视八荒促。

回溪绾文练,叠障环群玉,厨烟起城隅,远借晴林绿。

恍疑坐虚堂,淡墨写缣幅。

缅怀季与刘,静躁等臧谷。

身名千载后,岩影空贵躅。

霜林木叶下,悲籁喧寒谷。

我如凌风翰,不受世网束。

团浦白毡帐,清夜倘可卜。

更随孤月来,一洗昏衢目。

客去车尘未敛。

古帘暗、雨苔千点。

月皎风清在处见。

奈今宵,照初弦,吹一箭。

池曲河声转。

念归计,眼迷魂乱。

明日前村更荒远。

且开尊,任红鳞,生酒面。

远驾星屏临百粤,康沂户户歌功。

使君五马去乘骢。

卖刀无旷土,赠扇有仁风。

莫唱渭城朝雨曲,片帆时暂西东。

促归行拜紫泥封。

九霄先步武,三接未央宫。

秋风清,秋月明,征人思妇难为情。

难为情,蟋蟀远壁鸣寒声,霜砧皓腕愁不胜。

愁不胜,愁不可剪衣可成,梦君先到黄龙庭。

人面桃花,去年今日津亭见。

瑶琴锦荐。

一弄清商怨。

今日重来,不见如如花面。

空肠断。

乱红千片。

流水天涯远。

春尚浅。

谁把玉英裁翦。

尽道梅梢开未遍。

卷帘花满院。

楼上酒融歌暖。

楼下水平烟远。

却似涌金门外见。

絮飞波影乱。

袜儿窄剪鞋儿上。

纹鸳并影双双好。

微步巧藏人。

轻飞洛浦尘。

前回深处见。

欲近还相远。

心事不能知。

教人直是疑。

酒饮清光滑辣,肉餐软美香甜。

世间迷误总无厌。

个个临头路险。

独我悟来口远,唯余省后心嫌。

十分戒行愈精严。

没分*都赴点。

税鞅年华暮,围炉夜饮酣。

雪梅清共映,沙水冻相涵。

远意人谁,殊方俗未谙。

前冬发湖北,今日滞湘南。

如何吾幼子。

胜衣已别离。

十日无由宴。

千里送远垂。

君不见陈家天子春茫茫,后庭玉树凝冷光。

楼船江上走龙阵,宫中只报平安信。

酒波滟滟蒸粉香,暖翠烘烟妒娇鬓。

无愁老夫貂鼠裘,降旗摇动台城秋。

生绡束缚槛车去,始信人间果有愁。

岁朝坐禅,万事自然。

心心绝侍,佛佛现前。

清白十分江上雪,谢郎满意钓渔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