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代毛崇夫贺妇翁黄圮老生朝

东都竞风节,清裁称巨贤。

焱驰不自定,相与扶其颠。

独立黄徵君,道周性具全。

辟举既不就,言论亦无传。

当时论笃士,比之孔与颜。

陈蕃为三公,自媿不敢先。

丈人岂苗裔,德高静而专。

不清复不濁,量陂渺无边。

学问粹然正,师友承渊源。

词章玉无瑕,作者当摩肩。

向来登王畿,悟主在一言。

校雠天禄阁,朱黄手自研。

郎潜不啻足,肯羡岁九迁。

清朝奖廉退,擢居西府员。

膴仕皆坐致,高怀越拘挛。

出乘使者车,径归卧林泉。

出处无戚欣,鼻间栩栩然。

谢公恐未免,召馹行著鞭。

松山介闽浙,淑气常蜿蜒。

隆冬正凝水沍,爱日回春妍。

县弧庆生申,飘若区中仙。

仙风自难老,何须记椿年。

贱子托枌榆,扫门如宿缘。

叨在玉润选,得窥乐广天。

川涂阻拜寿,舂容陈大篇。

孺子倘可教,愿受书一编。

诗人简介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1240篇诗文

诗文推荐

听话危亭句景。

芳郊迥、草长川永。

不待崇冈与峻岭。

倚栏杆,望无穷,心已领。

万事浮云影。

最旷阔、鹭闲鸥静。

好是炎天烟雨醒。

柳阴浓,芰荷香,风日冷。

月洗黄芦雪,天生紫蟹秋。

泰折严享,阴郊展敬。

礼以导神,乐以和性。

黝牲在列,黄琮俯映。

九土既平,万邦贻庆。

大哉圣王,实王生德。

作乐以崇,时祀无矣。

清酤惟声,嘉牲孔硕。

荐羞神明,庶几昭格。

亚夫金鼓从天落,韩信旌旗背水陈。

腊雪半含梅粉白,春风先著柳梢黄。

每恨从来欠机会,却怜今代少英雄。

新庭靖安,祖后燕怡。

有开圣谋,累崇天基。

典章文明,声容葳蕤。

御于邦家,日寿日慈。

雉兮朝飞,鸣声相随。

朝刷其羽兮,夕哺其儿。

虽有风雨兮,莫或仳离。

嗟余之人兮,曾莫汝为。

白云英英,涧水泱泱。

彼美人兮,硕大且昌。

天上飞鸟,问谁遣、东生西没。

明镜里、朝为青鬓,暮为华发。

弱水蓬莱三万里,梦魂不到金银阙。

更几人、能有谢家山,飞仙骨。

山鸟,林花发。

玉杯冷,秋云滑。

彭殇共一醉,不争毫末。

鞭石何年沧海过,三山只是尊中物。

暂放教、老子据胡床,邀明月。

化工也学割蜂房,秋卉妆成春蕊黄。

芬馥犹疑盛柜宗。

床头只有黄州印,监里看成白发翁。

曾与回翁把手,自宜老子如龙。

怀胎不敢问春冬。

等待鞭鸾笞凤。

昨夜又迟黄石,今朝重叩鸿濛。

碧桃花下醉相逢。

说尽鹏游蝶梦。

击钟以俟惟大国,况乃御天流至德。

侑食斯举扬盛则,其礼不諐仪不忒。

风猷所被深且塞。

清闲真道本,无事小神仙。

谨修增些福,免黄泉。

愚迷都不晓,只爱几文钱。

一朝大限至,告苍天。

遇风仙,心开悟,骋颠狂。

黜妻屏子便迎祥。

逍遥坦荡,恣情吟咏谩成章。

就中行化觅知友,同共闻香。

烹丹鼎,下丹结,中丹热,大丹凉。

不须炼白更烧黄。

自然玉性,万般霞彩射人光。

上丹霄,去住蓬岛,永永

西风渐冷,园林万木凋黄。

单于不向南牧马,席萁遍满天山下。

(《咏席萁帘》)却公不易胜,莫著外家欺。

(见《事文类聚》)锦江诗弟子,时寄五花笺。

(以下见《海录碎事》)花烧落第眼,雨破到家程。

一朝金凤庭前下,当是虚皇诏沈曦。

宣城四面水茫茫,草盖江城竹夹墙。

呜呼刚兄,相识半生。

慧林勤旧,崇先寓名。

五旬戒腊,八十寿龄。

平居慷慨,末后分明。

超山之麓,示人无生。

松鹤移巢,月冷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