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念奴娇 宜雨亭咏千叶海棠

绿云影里,把明霞织就,千重文绣。

紫腻红娇扶不起,好是未开时候。

半怯春寒,半便晴色,养得胭脂透。

小亭人静,嫩莺啼破清昼。

犹记携手芳阴,一枝斜戴,娇艳波双秀。

小语轻怜花总见,争得似花长久。

醉浅休归,夜深同睡,明日还相守。

免教春去,断肠空叹诗瘦。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又作张鎡作南宋的咏物词讲究工巧尖新,富于文人化的情趣,集中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士大夫阶层的审美趣向和生活情调 。这在张鎡的《念奴娇》词中体现地尤为鲜明。张鎡这首词,作于南湖别墅的宜雨亭上。在宋人海棠词中虽非冠冕之作 ,却也写得清丽秀逸,婉转有致,富有文人化的情趣。上片,首起三句“绿云影里,把明霞织就,千重文绣 ”,总写海棠花叶之美。在这三句中,词人连用三个比喻,渲染出红花绿叶交相辉映的秀美景色。“绿云”喻写其枝叶之密,绿阴之浓,点出千叶海棠枝叶茂盛的特征 。“明霞”二字,极喻海棠花红艳亮丽之色。“文绣”则形容花叶色彩组合之美。前面加上“千重”二字,又描绘出绿叶红花重重叠叠,色彩斑斓的画面。同时,绿云与明霞,又是明暗亮度的对比,还是冷暖色调的对比,实写与虚想结合,构思立意,显出词人的匠心独运。接下去的两句 ,“紫腻红娇扶不起,好是未开时候”,写海棠花娇嫩慵懒之态 。因花开有迟早之分 ,故色泽有深浅之别。深者紫而含光,浅者红而娇艳。后面以“扶不起”三字承接,以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海棠花娇而无力的情态,使人联想到睡美人和醉美人的韵致。“好是未开时候”,是由郑谷《海棠》诗的“ 娇娆全在欲开时”变化而来。诗人都爱欲开未开的海棠花 ,是因为那深红的蓓蕾,在青枝绿叶的映衬中显得格外娇美。含苞未放的花朵蕴藉含蓄 ,生机无限,有一种蓬蓬勃勃的青春活力,最易引发人们美好的情思 。“半怯春寒 ,半宜晴色,养得胭脂透”三句,解释了海棠含苞未放的原因,具体而细腻地形容出海棠花欲开未开时的特殊美感。那点点蓓蕾,一半因春寒而不肯芳心轻吐,一半因映晴色而展露秀容,羞怯娇嫩,直养得蕾尖红透,艳丽动人。当此际,词人完全沉浸在美的追索中,为花的幽姿秀色而陶醉 。“小亭人静 ,嫩莺啼破清昼”两句,笔波一折,而且一转即收,转得好也收得好,恰到好处。这歇拍处的一转一收,使整片词灵气活泛,不仅很好地兜住了上片,而且为下片另辟词境作好了过渡。下片由写花转而写人。在咏物词中,人就是龙的眼睛,缺少了人的点缀,就会缺乏生气和灵动感。换头以“犹记”逆入,连写五句,记昔日与情人赏花情景开拓出一片新的境界。前三句“犹记携手芳阴,一枝斜戴 ,娇艳双波秀”,回忆芳阴下携手同游,她鬓边斜插着一枝娇艳欲滴的海棠花,双眸明秀,秋波含情 。后两句“小语轻怜花总见,争得似花长久”,写两人在花前小语,轻怜密爱,此情当日,海棠花正是我们海誓山盟的见证人。如今花开依旧,而伊人何处?深觉情缘之事,“争(怎)得似花长久”!这是词人的感伤 ,一句又转回现在。“醉浅休归,夜深同睡,明日还相守”三句,词人又爱屋及乌,把对情人的眷恋移情到海棠花上。苏轼《海棠》诗 :“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烧银烛照红妆。”“夜深”句,字面用苏诗,而又另创新意。“同睡”,连下句言相伴守而睡。这几句写得缠绵悱恻,婉曲细腻 ,词人眷恋的是花?是人?还是兼而有之?估计词人此刻也迷离难辨了吧?末两句,“免教春去,断肠空叹诗瘦”,紧承上三句写出解释词人与花“同睡”、“相守”的原因。乃在于深恐韶光倏逝,花与春同去。这样就在爱花情中又加上惜春之情,感情份量更重,词意也随之打进了一层。意谓若教春去,就要为之断肠,就要作诗遣怀,就要因诗而瘦。“诗瘦”本于李白戏赠杜甫诗:“借问何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若。”(见唐孟棨《本事诗·高逸》)这两句机杼自出,翻出新意,技巧亦高,深刻而细腻地揭示了一位词人不能辜负韶光的心理活动。读来真挚恳切,直语感人。

诗人简介

谢薖(kē)(1074~1116)字幼盘,自号竹友居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30多岁时参加科举,不第而归,遂淡泊功名之心。常开窗对竹,认为竹劲气节,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君子似之,因号竹友居士。当时,不少文人靠取媚权臣而显贵,而他兄弟二人宁可老死布衣,也不走此邪路,其高节一直为人称许。徽宗政和六年卒(吕本中《谢幼盘文集跋》),年四十三(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一)。► 19篇诗文

诗文推荐

碧天无际,乍雨清烟霭,风开云月。

人在南楼,剧谈胜咏,拥碧油旌节。

银阙腾辉,冰轮驾彩,颢气资高洁。

大星不见,更容萤火明灭。

须烦翠杓琼杯,华笺象管,与我酬清绝。

谁使琵琶声到耳,轻赋荻花枫叶。

露脚斜飞,河阴低转,香篆环三杰。

莫辞终日,舞腰重看回雪。

乘兴折取一枝,满身兰麝。

然有怀,借韵作一首。

晓凉散策,恨西风不贷,一池残绿。

谁与冰轮捴玉斧,恰好今宵圆足。

树杪翻光,莎庭转影,零乱昆台玉。

荡胸清露,闲须浇下醽醁。

休问湖海飘零,老人心事,似倚岩枯木。

万里亲知应健否,脉脉此情谁属。

世虑难产,天高难问,倚遍阑干曲。

不妨随寓,买园催种松竹。

万里秋容浩荡。

一点芳姿,信道是、不比人间凡木。

刘郎初度随春到,尚记彩衣春立。

又上夫人千岁寿,相望不争旬日。

琴瑟仪刑,山河态度,长是春风识。

都将和气,蒸成满院红白。

我被五斗红陈,三升官酒,驱到_城北。

解后相逢同一笑,此会几年难觅。

宝蜡烧春,花光缟夜,未放觥筹急。

天然真乐,傥来知是疣物。

晓村深处,记当年、轻被东风吹别。

重得相看春雨屋,心事从头细说。

深院灯寒,流苏帐暖,曾梦梅花月。

如今何在,消凝分付啼鴂。

亭馆飞入腥烟,残香惟有,数朵酴醿雪。

旧燕寻巢来又去,也觉双飞声咽。

泛梗生涯,空花世界,且做杯中活。

可人兰玉,风光还有时节。

香山老矣,正商量不下,去留蛮素。

独立踌躇肠欲断,一段若耶溪女。

水底新妆,空中香袖,斜日疏风浦。

向人欲语,垂杨清荫多处。

便好花里唤船,碧筒白酒,微吸荷心苦。

佳月一钩天四碧,隐约明波横注。

雪藕逢丝,擘莲见薏,枕簟凉如雨。

一双宿鹭,伴人永夜翘伫。

百年光景,算山中、多占人间分数。

一片清风梅是主,弹压粗花俗树。

小小鱼池,深深莺谷,曲曲香云路。

堪诗堪画,是天分付闲处。

闻要跨鹤西游,家林自好,且何妨留驻。

趁取酴醿新煮酒,烧笋煎花为具。

万事皆空,千金一刻,底用闲愁苦。

无情杜宇,笑他催我归去。

宦途巘险,问急流勇退,几人闻早。

自别修门今正是,一纪生朝还到。

绿野风光,平泉草木,争似梅山好。

园林如画,芰荷香泛芳沼。

早晚玉节来临,君恩踵至,金印应如斗。

好是华堂开宴处,歌舞管弦声奏。

海上蟠桃,山中仙杏,共劝长生酒。

莫辞沈醉,年年此会依旧。

云幢凤舞,下天风、吹落轮袍仙曲。

阿母人间今百岁,两鬓犹含秋绿。

萍小乾坤,九看日月,不用长生箓。

一封天上,鼎来五色花轴。

须信寿老难侔,世间无价,空有明珠千斛。

此夕兰堂风露好,雅称飞觞支属。

十样宫眉,两行红袖,烧烛围香玉。

不妨沉醉,共拚月上华屋。

绝艳仍清淑。

烘帘昼暖,正飞花堆锦,风迟烟暮。

绿叶成阴春又老,甲子谁能重数。

梅已青圆,雪深犹记,曾捻疏枝否。

须知物外,这些光景常驻。

闻道江水东头,同门相过,不作儿女语。

醉墨凌波歌数阕,心迹都忘逆旅。

胸次扶摇,壶中光景,肯与人同趣。

栖尘功就,浩然俱待飞去。

芙蓉城郭,有羽仙骑鹤,来从何处。

曾拉茅君峰顶会,瑶佩随风吹去。

玉笈偷开,青囊拾得,笑看人间世。

藏身壶里,个中别有天地。

共约手种蟠桃,缀花结实,已是三千岁。

欲脍长鲸麟作脯,倒海聊供一醉。

偶忆寒梅,更惭小草,拂袖怀归计。

蓬莱清浅,云帆他日相遇。

一番雨过一番凉,秋入苍崖青壁。

昼日多阴,还又是、重九飘零江国。

瘦水鳞鳞,长烟袅袅,枫叶千林赤。

南山入望,为谁依旧佳色。

随分绿酒黄花,联镳飞盖,总龙山豪客。

人世高歌狂笑外,扰扰于身何得。

短发萧萧,风吹乌帽,醉里从_侧。

明年虽健,未知何处相忆。

水轩沙岸,午风轻、飘动一天晴雪。

日色晶荧光眩眼,细逐游丝明灭。

帘幕中间,楼台侧畔,浑是瑶瑛积。

缀松黏竹,恍然如对三绝。

遥认仿佛飞花,花非还似,恼乱多情客。

点染春衫无定度,又转沈香亭北。

密密疏疏,斜斜整整,似雪难分别。

坡仙不见,后人有口何说。

刘郎初度随春到,尚记彩衣春立。

又上夫人千岁寿,相望不争旬日。

琴瑟仪刑,山河态度,长是春风识。

都将和气,蒸成满院红白。

我被五斗红陈,三升官酒,驱到_城北。

解后相逢同一笑,此会几年难觅。

宝蜡烧春,花光缟夜,未放觥筹急。

天然真乐,傥来知是疣物。

楚山修竹,自娟娟、不受人间袢暑。

我醉欲眠伊伴我,一枕凉生如许。

象齿为材,花藤作面,终是无真趣。

梅风吹溽,此君直恁清苦。

须信下榻殷勤,_然成梦,梦与秋相遇。

翠袖佳人来共看,漠漠风烟千亩。

蕉叶窗纱,荷花池馆,别有留人处。

此时归去,为君听尽秋雨。

堂堂七尺,懔一时人物,孤映三蜀。

闲雅风流豪醉后,犹有临邛遗俗。

十载虞庠,一官楚塞,雅操凌寒玉。

江山千里,惠然来慰幽独。

落笔妙语如神,两章入手,不觉珠盈掬。

从此西归荣耀处,宁假华旌高纛。

乐府新声,郢都余唱,应纪阳春曲。

老夫一醉,故人高义堪服。

玲珑枝枝,斗妆金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