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和圣俞莫登楼

莫登楼,楼外华灯人竞游。

翠枝威威六素虬,鸣梢一声从天头。

金炉烟开雉尾收,正见月射双琼鉤。

半峰飞泉落惊沤,嘘呵紫雾鱼龙浮。

弦清管高脆欲流,霜寒雏凤丹山愁。

台上美人春风柔,舞腰回急宝钗投。

禁街特敕香车留,簾疏的皪排星眸。

画省宵间空翠帱束如穷兔离新罘。

况惊白发心悠悠,安复繁华事轻裘。

寄言侠少谁为俦,烂醉玉楼歌始休。

诗人简介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429篇诗文

诗文推荐

丛林圣制,有解有结。

透脱重关,红炉点雪。

蕙兰无韵,桃李堪扫。

都不数、凡花闲草。

对月临风,长是伊、故来相恼。

和魂梦、被他香到。

江头陇畔,争先占早。

一枝枝、看来总好。

似凭风标,待发愿、春前祈祷。

祝东君、放教不老。

露沾衣,月隐壁;

气凄凄,人寂寂,风回雨度虚瑶席。

来无声,去无迹,神心降和福远客。

泰折严享,阴郊展敬。

礼以导神,乐以和性。

黝牲在列,黄琮俯映。

九土既平,万邦贻庆。

炎光缺独雅。

宗霸拯时伦。

龙德待云雾。

令图方再晨。

岁远荒城思。

霜华宿草陈。

英威遽如是。

徘徊歧路人。

山如仁者静,风似圣之清。

玉树琼田莹骨清,短篷飘洒动吟情。

针换酒,乐升平。

闻道群王日圣明。

新庭靖安,祖后燕怡。

有开圣谋,累崇天基。

典章文明,声容葳蕤。

御于邦家,日寿日慈。

风月小斋模画舫。

绿窗朱户江湖样。

酒是短桡歌是桨。

和情放。

醉乡稳到无风浪。

自有拍浮千斛酿。

从教日日蒲桃涨。

门外独醒人也访。

同俯仰。

赏心却在鸱夷上。

宛洛佳遨游。

春色满皇州。

结轸青郊路。

回瞰苍江流。

日华川上动。

风光草际浮。

桃李成蹊径。

桑榆荫道周。

东都已俶载。

言归望绿畴。

百丈峰头开古镜。

马驹踏杀重苏醒。

接得古灵心眼净。

光炯炯。

归来藏在袈裟影。

好个佛堂佛不圣。

祖师沈醉犹看镜。

却与斩新提祖令。

方猛省。

无声三昧天皇饼。

离筵暂住。

君在龙舒曾是主。

今作行人。

卧辙何妨借寇恂。

清歌妙舞。

断送吟鞭乘醉去。

一釂休辞。

捧爵佳人玉箸垂。

八音斯奏,三献毕陈。

宝祚惟永,晖光日新。

杯中吸月,桂树飞琼屑。

莫道胡床老子,怕风露、向凄冽。

回首云娥折,老大成痴绝。

且醉今宵光景,莫容易、向人说。

残本宋有目无诗。

他本皆无。

戒师和尚,可称吾徒。

明禅悟道通儒。

子细研穷正觉,并段差殊。

温良恭俭让礼,生老病死苦嗟吁。

当修进,炼木金水火,土证无馀。

三教门人省悟,忘人我,宜乎共处茅庐。

物外玄谈,句句营养毗卢。

常怀博施济众,气神和、丹结明珠。

归兜率,向大罗,蓬岛同居。

入室爱用拳头,佛来也不放过。

知他是圣是凡,便敢如此乱做。

识得破,海坛马子似驴大。

心似孤僧,更茂林修竹,山上精庐。

维摩定自非病,谁遣文殊。

白头自昔,叹相逢、语密情疏。

倾盖处,论心一语,只今还有公无。

最喜阳春妙句,被西风吹堕,金玉铿如。

夜来归梦江上,父老欢予。

荻花深处,唤儿童、吹火烹鲈。

归去也,绝交何必,更修山巨源书。

青山岭可人家,芳草满樵路。

猿鹤未归来,残月照烟树。

丈夫流芳在身后,眼前一食常不饱。

何况吟工抉元化,万象日月遭搜搅。

君不见饭颗山头饿少陵,柴桑径里饥渊明。

无钱对菊坐终日,得钱沽酒醉交朋。

又不见春岸飞杨花,圣俞得句贫转加。

羊肠绕车声,黄九一生坐穷鸣。

欧苏只得从旁叹,不尔何由负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