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题李太白观瀑布图

长庚烨烨天之章,精英下化为酒狂。

匡庐五老森开张,银河万丈挂石梁。

下马傲睨立欲僵,耸肩袖手神扬扬。

忆昔开元朝上皇,宫中赐食七宝床。

淋漓醉墨蛟龙襄,人疑锦绣为肝肠,麾斥力士如犬羊。

营营青蝇集于房,金銮不复承龙光。

并州可识郭汾阳,不可丹阳逢永王。

大风吹沙日为黄,狻猊哀啼闻夜郎。

苍天欲使诗道昌,顿挫万物归奚囊。

何处更觅延年方,北海天师八尺长。

芙蓉作冠云为裳,授以蕊笈青琳琅。

蓬莱屹起瀛海洋,群仙迟汝相徊翔。

谁将粉墨图缣缃,顾我一见心伥伥。

诗成仰视天苍茫,夜半太白生寒芒。

诗人简介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74篇诗文

诗文推荐

太白峰前施小伎,渊嘿雷霆人自畏。

瓦砾翻成释梵宫,古佛门风重振起。

不堕功勋,等闲游戏。

金毛狮子忽翻身,草木昆虫俱收泪。

此大武者,二十八蹄。

茂树之下,丰草萋萋。

牧童且嬉,夕阳未西。

何如桃林,归去来兮。

白云英英,涧水泱泱。

彼美人兮,硕大且昌。

黄子侬故人,危子侬门生。

向来同登漱玉亭,银河洗面醉不醒。

四年二子不见面,过眼光阴掣飞电。

今晨忽得问政碑,黄子作堂危子词。

危子笔力乃尔进,黄子佳政不须问。

寄言二子各努力,古人也是人作得。

儒生读书不贵书,枕头阁脚醉梦余。

反不若浮屠,宝贝为函金作字,海龙扶出凌空虎。

君今收拾一万卷,置在高楼截云汉。

想当日月出没间,玉轴牙签互璀璨。

我欲牵车驾黄犊,往发缣缃焕心目。

论孟久荒缘老病,请君为我删严令。

飞观插雕梁。

凭虚起、缥缈五云乡。

对山滴翠岚,两眉浓黛,水分双派,满眼波光。

曲栏干外,汀烟轻冉冉,莎草细茫茫。

无数钓舟,最宜烟雨,有如图画,浑似潇湘。

使君行乐处,秦筝弄哀怨,云鬓分行。

心醉一缸春色,满座疑香。

有天涯倦客,尊前回首,听彻伊川,恼损柔肠。

不似碧潭双剑,犹解相将。

郡斋常夜扫,不卧独吟诗。

把烛近幽客,升堂戴接z5.微风吹冻叶,馀雪落寒枝。

明日逢山伴,须令隐者知。

外德欲晦,面目自蔽。

内德欲耀,肝胆毕照。

二法相除,我则有余。

穆如清风,用之不穷。

峰势欲开树为遮,崔鬼画态间槎枒。

本来枫(木解)经霜染,错认夕阳一片霞。

颜巷久已空,颜井固不迁。

荆榛翳蔓草,中有百尺泉。

谁复饮此水,裹饭耕废田,有贤孔氏孙,芟夷发清源。

废床见缏刻,古甃昏苔痕。

引缸注瓢樽,千岁忽复然。

嗟哉古君子,至此良独难。

口腹不择味,四体不择安。

遇物一皆可,孰为我忧患。

阮生未忘酒,嵇生未忘锻。

欲忘富贵乐,托物仅自完。

无托中自得,嗟哉彼诚贤。

其说谓洪崖者,三皇时有道之士,唐明皇时张氲召见,即其人。

端明洪公舜俞集中有此诗,予不敢信。

今俗画非止一本。

宝山烟霁,金湖波渺,珠帘高卷清霜。

枫叶露痕,荻花风色,人言今日重阳。

芳菊袅秋香。

更榴房斗紫,柑实传黄。

观阁凌空,杯盘照坐独醒狂。

良辰乐事难忘。

正少年游冶,人在任庄。

铜钵探题,金钗当酒,一时绿鬓红妆。

故国黯凄凉。

漫情随水远,兴与云长。

要是致君尧舜,千古继垂裳。

晴旸布阴来灌木,村童地坐弄鸜鹆。

老牸食丰草,侧身顾其犊。

鸟跦跦,朱逐逐,无人见此春波绿。

久居深林幽寂中,虽隐德不耀。

遇春阳姁妪,笑弹玉指,十倍精神。

思皇多士,扬于王庭。

钟鼓乐之,肃雝和鸣。

威备抑抑,既安且宁。

天子万寿,永观厥成。

[太簇为角]是尊是奉,兹率旧章。

乐音纯绎,荐溢圆方。

情文旧矣,神其迪赏。

永观锡义,多樯穰穰。

于皇维后,观兴之初。

精意昭著,既顺既愉。

圭鬯承祀,卿士咸赵。

目视心化,四方其孚。

冤有头,债有主,撞破砂盆眼卓竖。

不是佛,不是祖,太白峰前只如许。

雷阗阗,山昼晦。

风振野,神将驾。

载云罕,从玉虯。

旱既甚,蹶往救,道阻修兮。

太行擘破黄河出,赑屃翻身沧海立。

老龙抱宝正鼾睡,地底黑风吹霹雳。

挹之以北斗之枘,瀹之以明月之璧。

啜之以太白东坡两谪仙,尚不负乎此山之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