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水调歌头 赵昌父七月望日用东坡韵,叙太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wŏ zhì zài liáo kuò,chóu xī mèng dēng tiān。

摩娑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mó suō sù yuè,rén shì fŭ yăng yĭ qiān nián。

有客骖鸾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yŏu kè cān luán bìng fèng,yún yù qīng shān、chì bì,xiāng yuē shàng gāo hán。

酌酒援北斗,我亦虱其间。zhuó jiŭ yuán bĕi dŏu,wŏ yì shī qí jiān。

少歌曰:神甚放,形如眠。shăo gē yuē:shén shèn fàng,xíng rú mián。

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hóng [hú,gŭ] yī zài gāo jŭ,tiān dì dŭ fāng yuán。

欲重歌兮梦觉,推枕惘然独念,人事底亏全?yù [zhòng,chóng] gē xī mèng jué,tuī zhĕn wăng rán dú niàn,rén shì dĭ kuī quán?

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婵娟。yŏu mĕi rén kĕ yŭ,qiū shuĭ gé chán juān。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原注:赵昌父七月望日用东坡韵叙太白 、东坡事见寄,过相褒借,且有秋水之约。八月十四日余卧病博山寺中,因用韵为谢,兼寄吴子似。-----------------------①作于罢居铅山时期。赵昌父:见前《满庭芳》(“西崦斜阳”)注①。望日:阴历十五称望日。用东坡韵:指用苏轼著名的《水调歌头》中秋词的韵脚。叙太白、东坡事:未见赵昌父原词,其事不详。参阅本篇注④。过相褒借:对我赞扬过甚。秋水之约:约会于瓢泉秋水堂。博山寺:见前《鹧鸪天》(“不向长安路上行”)注①。吴子似:见前《沁园春》(“我见君来”)注①。  情韵略似东坡中秋词。词以“梦登天”领起,以下直至“天地方圆”,皆梦境仙境。邀太白偕东坡直上高寒,援北斗而饮,敞胸怀而歌,人间何来此乐?形眠神驰,鸿鹄凌霄,一览天地方圆,无疑屈子上下求索之意。知词人承《离骚》馀韵,继太白、东坡遗风,着力于精神追求,理想探索。梦觉惘然一问,深沉中见悲凉。结韵应题,殷切思念友人。  ②“我志”两句:向往神游太空,昨晚梦中登天。寥阔:即寥廓。此指宇宙太空。畴(chóu仇)昔:昨晚。昔通“夕”。畴:此指助词,无义。《楚辞·九章》:“昔余梦登天兮。”  ③“摩挲”两句:揽月俯仰之间,人世已过千年。摩挲(suō梭):用手抚摸。素月:皎洁的明月。俛仰:即俯仰,抬头低头之间。俛:是“俯”的异体字。  ④“有客”三句:有客乘鸾跨凤,和李白、苏轼相约,共上月宫游赏。按:此当为题序“叙太白,东坡事”中的一部分。客:指赵昌父。骖(cān参):古代驾车时位于两旁的马。这句是说以鸾和凤为“骖”。云:说。青山、赤壁:代指李白和苏轼。李白死后葬于青山(在今安徽省当涂县),苏轼贬官黄州时,有赤壁之游,并有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赋(前后《赤壁赋》)名世。高寒:天上高寒之处,指月宫。苏轼《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⑤“酌酒”两句:他们以北斗为勺,开怀畅饮,我也有幸厕身其间。酌酒援北斗:《楚辞·九歌》:“援北斗兮酌桂浆。”援,拿。虱其间:韩愈《泷吏篇》:“得无虱其间,不武亦不文。”虱,作动词,意谓无才而渺小,不配与他人为伍。  ⑥少歌:小声吟唱。楚辞《九章·抽思》有“少歌”一词,王逸注:“小唫(吟)讴谣以乐志也。少,亦作小。”  ⑦“神甚放”两句:形体虽眠,神魂却自由腾飞。  ⑧“鸿鹄”两句:言神魂如鸿鹄不断腾飞向上,想看一看天地是方是圆。按:这几句本自贾谊《惜誓》:“黄鹄之一举兮,知山川之纡曲;再举兮睹天地之圆方。”鸿鹄(hú湖):大雁,天鹅。古人常合二为一,指能展翅高飞的大鸟。鹄,亦称黄鹄。  ⑨“欲重歌”三句:梦觉深思:人事何以有亏有全?东坡《谢苏自之惠酒》:“醉者坠车庄生言,全酒未若全于天。达人本是不亏缺,何暇更求全处全。”重歌:再唱。惘然:若有所失貌,疑惑不解貌。底:为什么。亏全:缺损与圆满。  ⑩“有美人”两句:纵有知己可语,但有漫漫秋水相隔之憾。这两句用杜甫《寄韩谏议》诗意:“美人娟娟隔秋水。”美人:指知己朋友,即指吴子似。婵娟:姿容美好。-----------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南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 ),辛弃疾从福州知府兼福建安抚使任上被弹劾免官,回到江西铅山他的瓢泉新居,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再度闲居生活。这首词就作于闲居瓢泉期间。由词前小序可知,他写这首词是为了答谢赵昌父(蕃)并兼寄吴子似(绍古)的。吴子似在此期间曾任铅山县尉。闲居乡野的辛弃疾,虽然因遭朝中奸臣排挤,报国无门,鸿图难展,心中怨愤,时常寄情山水,托兴诗酒,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积极用世的思想仍占主导地位。他身处江湖之远,仍不忘忧国忧民,希望能重新得到重用,得以施展自己的才智,实现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理想。从他的这首《水调歌头》词,我们便可以看出他的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处境。此词上片以描述梦境为主。起句“我志在寥阔”,开门见山,直抒胸怀,表现了词人高远的志向和宽宏的气度,概括全词要旨。为有寥阔之志,自然有“梦登天”之举。“畴昔梦登天”句,借用了屈原《九章·惜诵》中“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航”之意。他感到现实中难以施展他的才干,他要到广漠宇宙去寻找他的理想境界。“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两句,乃是全词思想的主干。“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词人在梦幻中飞上青天,首先来到月宫,尽情地赏玩明月。他在这里抚摸着洁白的月亮,陶醉在神奇迷离的幻境之中 ,不知不觉人间已过了千年之久 。接着 “有客骖鸾并凤 ,云遇春山赤壁,相约上高寒。”数句,描写的是作者与高贤们同上天宫的梦境。“有客”指作者的好友赵昌父。由词序可知,赵昌父曾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韵作词“叙太白、东坡事”寄作者,并在词中对作者大加赞美。这首词是为答谢赵昌父而作,自然应有回敬之词。赵昌父是江西玉山人,距铅山不远,是词人闲居瓢泉时的好友。他奉祠家居,不求仕进,饮酒作诗,气度不凡,世人以为有陶靖节之风。这里作者以“骖鸾并凤”来赞美他,意思是他德高道深,理应羽化登仙。这里的青山、赤壁系指李白、苏轼 ,因为李白墓在当涂之青山西北,苏轼曾游赤壁,写过《赤壁赋 》。赵昌父驾着鸾凤霞举飞升,在彩云间与先贤李太白、苏东坡相遇,于是他们同作者共约到天宫去遨游。作者在这里把赵昌父、李白、苏轼誉为“三贤 ”。作者这样写,也有自谦的意思,下一句“我亦蝨其间”就是把这层意思直接表达了出来,意思是:在您和先贤们高会的时候,我不过是滥竽充数地置身其间罢了。在现实生活中,词人感到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又不愿与那些投降派的官僚同流合污,所以只好到梦境中去会见他理想中的人物 。在这里,作者把自己与朋友,古代圣贤置身于高寒广漠的天宇,用北斗当酒杯痛饮着天上的美酒,充分表达了其豪放的一面。词的下片继续描写梦境。词人在梦幻中无忧无虑地畅游太空,内心充满激情,不禁小声歌唱起来。“神甚放,形则眠”一句,从字面意思看,是说身体虽然清静无为,好象在睡眠,但精神还是奔放旷达的。这是作者在闲居生活中积极用世的自白。他被迫再次闲居后,表面看来安静闲适,但他心中时刻不忘报国之志 。“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 ”,化用贾谊《惜誓》中“黄鹄之一举兮,知山川之纡曲,再举兮睹天地之圜方”。把自己比作搏击长空、一再高举的鸿鹄,以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接着,词人从梦境中回到现实。词人在梦境里可以纵横驰骋,可是一旦梦觉,回到现实生活中,情形就完全不同了。这不能不使他感到怅惘,并产生疑问:为什么人世间不能尽如人意的事情会有那么多呢?这里的“亏全”是以月亮的圆缺比喻人间的悲欢离合,主要说的是“亏”的方面。词人在这里以梦境与“梦觉”相对照,揭示了自己的远大抱负同社会现实的矛盾。在这发问中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抒发人事难全的感慨,这发问也是一个有着雄才大略、满腹经纶的老将对于怀才不遇、报国无路提出的强烈抗议。词的结语“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婵娟”觉得来得有些突然。前面说的全是梦境以及梦觉后的惆怅,可是结语却一语宕开,表现出 “美人娟娟隔秋水”(杜甫《寄韩谏议 》)的惋惜之情 。但是如果稍加思索,读者也不难明白,这是在前面几层意思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感想。这里的“美人”指他的好友吴子似。这一句表面看来只是对吴子似的思念,实际上主要还是抒发“谁识稼轩心事 ”(《水龙吟·再题瓢泉》)的苦闷心情。这首词在艺术特征上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特色。理想主义是浪漫主义在思想内容上的重要特征,而以梦幻的形式表现其理想则是浪漫主义传统的创作方法。辛弃疾成功地运用这一传统手法,使其崇高理想在这首词中得到完美的体现。它跌宕起伏,忽而天上,忽而人世 ,驰骋奔逸,狂放不羁,洋溢着豪迈的激情。它充满瑰丽丰富的想象,大胆惊人的夸张 ,“摩挲素月”、“骖鸾并凤”、“酌酒援北斗”、“天地睹方圆”等名句,都放射出五光十色的美丽光辉,显现出光彩夺目的浪漫主义色彩。

诗人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868篇诗文

诗文推荐

应三元,先五日,庆生申。

宇宙一杯酒,暝色倚重湖。

青山杳杳何处,烟水泻愁予。

别岸风涛喷薄,半夜鱼龙悲啸,能撼我诗无。

李白醉不醒,唤起问何如。

是耶非,天莽苍,雪模糊。

苍颜白发如此,空复笑今吾。

寄语鹭朋鸥侣,好在风飧水宿,底处不烟芜。

吾亦从此逝,从我者谁欤。

犹记端门外,鞭袖五更寒。

一声天上钟柝,金锁掣重关。

君向紫宸上阁,我侍玉皇香案,都号舍人班。

梦觉帝乡远,相对两苍颜。

玉围腰,金系肘,绣笼鞯。

乡人衮衮严近,五马度荆山。

收拾五湖气度,卷束蟠胸兵甲,春意满人间。

天锡公纯嘏,气象自平宽。

岁岁为公寿,著语不能新。

自公持节北去,我亦有遐征。

坐我碧瑶洞府,被我石楠嘉荫,冰柱向人清。

待屈西风指,王事有期程。

我尝闻,由汉水,达河津。

痴牛呆女会处,应有泛槎人。

便向汉川东畔,直透银河左界,去上白云京。

袖有传婿研,我欲丐余芬。

万事几时足,日月自西东。

无穷宇宙,人是一粟太仓中。

一葛一裘经岁,一钵一瓶终日,老子旧家风。

更著一杯酒,梦觉大槐宫。

记当年,哧腐鼠,叹冥鸿。

衣冠神武门外,惊倒几儿童。

休说须弥芥子,看取鹍鹏斥鷃,小大若为同。

君欲论齐物,须访一枝翁。

燧瑊勋业,何敢望西平。

观当日,清大憝,震天声。

绩其凝。

追配汾阳郭,临淮李,扫妖孽,植颠仆,复疆宇,洗膻腥。

堪叹中原久矣,长淮隔、胡骑纵横。

问何时,风驱电扫,重见文明。

宾雁宵鸣。

梦初惊。

念吾君复古,修攘两尽,早晚功成。

岁云暮,冰腹壮,雪华零。

怅神京。

谁信汉家陵阙,呵护有神兵。

罄寰海,重回首,镇关情。

想见皇华咨度,望淮北、心曲摇旌。

愿变夷用夏,荆狄是惩膺。

补弊支倾。

相遇会心友,目击契金兰。

登天游雾莫逆,鸡黍不相干。

常记岩岩亭下,俯瞰茫茫沧海,挥尘笑谈间。

霞卷镇阳北,云隐鹤山颜。

岁华迁,人事革,忽盟寒。

芒鞋藜杖犹在,唯忆扣玄关。

但愿心圆如月,表里虚凝澄澈,密密运枢环。

一点迥无别,千里共同看。

关中有萧相,江左见夷吾。

中兴帝赉良弼,休运应乾符。

百五期过一日,十万声号半夜,南极灿晴虚。

崧岳生申甫,河洛出图书。

领坡仙,陪橐从,镇潜都。

九重作夜有梦,问到北岩无。

须信建溪桃李,难驻商川舟楫,归去伴都俞。

岁伴南山寿,日拱北辰居。

形神自相语,咄诺汝来前。

天公生汝何意,宁独有畸偏。

万事粗疏潦倒,半世栖迟零落,甘受众人怜。

许汜卧床下,赵壹倚门边。

五车书,都不博,一囊钱。

长安自古歧路,难似上青天。

鸡黍年年乡社,桃李家家春酒,平地有神仙。

归去不归去,鼻孔欲谁穿。

日毂金钲赤,雪窦水晶寒。

支机石下翻浪,喷薄出层关。

半夜雌龙惊走,明日灵蛇张甲,蜚上石盘桓。

多谢山君护,未放醉翁闲。

安得醉,风__,露珊珊。

翠云老子,邀我瑶佩驾红鸾。

一勺流觞何有,万石横缸如注,虹气饮溪乾。

忽梦坐银井,长啸俯清湍。

今日雪飞六出,明夜月圆三五,梅腊正传芳。

恰值生申节,共献椒觞。

已是三堪乐,更是百无忧。

山朋溪友呼酒,互劝复争酬。

钓水肥鲜鳊鳜,采树甘鲜梨栗,罢稏一齐收。

树底飞罢盖,溪上放轻舟。

笑鸱夷,名已谢,利还谋。

蜗蝇些小头角,何事被渠钩。

春际鹭翻蝶舞,秋际猿啼鹤唳,物我共悠悠。

倚棹明当发,归梦落三洲。

曾记武林日,岁上德星堂。

相君襟度夷雅,容我少年狂。

辇路升平风月,禁陌清时钟鼓,_送紫霞觞。

回首十年事,解后衮衣乡。

古今梦,元一辙,谩千场。

纷纷间较目睫,谁解识方将。

霜落南山秋实,风卷北邻夜燎,世事正匆忙。

天意那可问,只愿善人昌。

人道无生趣,日就月相和。

高奔用显鸟飞,离外宿灵柯。

秀孕蕊珠嘉瑞,光射银蟾皎洁,显现月中娥。

相会瑶池宴,时复醉金波。

两同宫,七返火,九成金。

长生体就,一真安住傲无何。

聚散冥冥谁约,出入惺惺由我,玄妙苦无多。

大都方寸用,法界总包罗。

万里汉都护。

(下缺)

五行不到处,一气未生前。

清光赫赫,无何乡里独超然。

日月岂能照鉴,天地不能包裹,晃朗妙无边。

赖有竹涧水,却向世人传。

杳兮冥,恍兮惚,湛兮然。

这些消息,浑身是口也难诠。

截断千差歧路,屏除万般机巧,缆住钓鱼船。

往事都休问,静坐一炉烟。

问讯中秋月,瞥见一眉弯。

婆娑桂影、今年又向桂林看。

蓬矢桑弧初度,罗带玉簪旧识,俯仰十年间。

记得老坡语,颓景薄西山。

碧虚人,应笑我,已苍颜。

岁寒耿耿,不改惟有寸心丹。

目断风涛万里,梦绕烟霞一壑,老矣甚时闲。

不愿酒泉郡,愿入玉门关。

木末翠楼出,诗眼巧安排。

天公一夜,削出四面玉崔嵬。

畴昔此山安在,应为先生见挽,万马一时来。

白鸟飞不尽,却带夕阳回。

劝公饮,左手蟹,右手杯。

人间万事变灭,今古几池台。

君看庄生达者,犹对山林皋壤,哀乐未忘怀。

我老尚能赋,风月试追陪。

销薄春冰,碾轻寒玉,渐长渐弯。

见凤鞋泥污,偎人强剔,龙涎香断,拨火轻翻。

学抚瑶琴,时时欲翦,更掬水鱼鳞波底寒。

纤柔处,试摘花香满,镂枣成班。

时将粉泪偷弹。

记绾玉曾教柳傅看。

算恩情相著,搔便玉体,归期暗数,画遍阑干。

每到相思,沈吟静处,斜倚朱唇皓齿间。

风流甚,把仙郎暗掐,莫放春闲。

夜看二星度,高会列群英。

苍颜白发乌帽,风人古槐清。

客有羽衣来者,仍是寻常百姓,坐觉孟公惊。

且勿多酌我,未厌我狂醒。

金瓯启,银信喜,衮衣新。

向来淮浙草木,隐隐有余声。

闻说并阑沙语,感念石壕村事,倾耳发惊霆。

举酒奉公寿,天意厚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