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上巳前一日与陈以可泛舟游伏龙山

新波得雨夜来添,淑景撩人意思恬。xīn bō dé yŭ yè lái tiān,shū jĭng liáo rén yì sī tián。

三月光阴须解惜,一村花柳漫相淹。sān yuè guāng yīn xū jiĕ xī,yī cūn huā liŭ màn xiāng yān。

踏青湖岸春衫薄,烧笋僧厨野饭甜。tà qīng hú àn chūn shān bó,shāo sŭn sēng chú yĕ fàn tián。

莫怪清游还蒲暮,人生四事苦难兼。mò guài qīng yóu huán pú mù,rén shēng sì shì kŭ nàn jiān。

诗人简介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慕名相聘,托病不赴。正德末年以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待诏。他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旋即便致仕归乡。四方人士求诗文书画者,络绎道路。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卒,年九十岁。有《甫田集》。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 85篇诗文

诗文推荐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浓绿万枝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

晓日侵帘押,春寒到被池。

千疑万疑,只是一疑。

若能决此一疑,免教节上生枝。

事去尚时寻败局,老来犹日读何书。

一炉香对紫宫起,万点雨随青盖归。

万里一点白,长空鸟不飞。

如今却羡相如富,犹有人间四壁居。

一笛西风吹落日,满帆行客背孤城。

雪底黄精与不疏。

万机分子路,一局笑颜回。

断霞一抹海天低。

暖爆花岩日,晴眠藓石烟。

惜春正是上春时,何处春情可赋诗?

吴王台下斗芳草,苏小门前歌《柳

临池濯吾足,汲水濯吾缨。

尘埃一谢去,神与体俱清。

月明渐映檐东出,置枕东床夜萧瑟。

更无俗物败人意,唯有清风入吾室。

西湖烟尽水溶溶。

一笑与谁同。

多谢湖边霜菊,伴人三见秋风。

两高南北,天教看尽,吴越西东。

趁取老来犹健,登临莫放杯空。

禅既强名,会亦妄立。

一火无知,打棚杂剧。

百样乔妆诳世人,千般怪语瞒天日。

若是本色行家,不打这般鼓笛。

画影图形转弗堪,丛林千古成狼籍。

不狼籍,留与仁禅遮破壁。

唇口能缄,眉目如笑。

应外而冲,虚中而照。

全身放下是全身,一点独灵常了了。

云气与山为态度,月华借水作精神。

丛林荒落水云寒。

风味辛酸话转难。

隐隐一枝一外去,不知何处择人安。

天上飞鸟,问谁遣、东生西没。

明镜里、朝为青鬓,暮为华发。

弱水蓬莱三万里,梦魂不到金银阙。

更几人、能有谢家山,飞仙骨。

山鸟,林花发。

玉杯冷,秋云滑。

彭殇共一醉,不争毫末。

鞭石何年沧海过,三山只是尊中物。

暂放教、老子据胡床,邀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