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复如严陵就省先墓

暮景能几何,行役复行役。mù jĭng néng jĭ hé,xíng yì fù xíng yì。

薄命不由人,岂不愿休息。bó mìng bù yóu rén,qĭ bù yuàn xiū xī。

江鄂访知旧,不遇悔浪出。jiāng è făng zhī jiù,bù yù huĭ làng chū。

子舍寓严濑,逋负日夜迫。zĭ shĕ yù yán lài,bū fù rì yè [pò,păi]。

老夫匪亲往,未易纾此急。lăo fū fĕi qīn wăng,wèi yì shū cĭ jí。

买舟更东下,赀粮费捃拾。măi zhōu gèng dōng xià,zī liáng fèi jùn shí。

是时梅雨已,巨浪百谷集。shì shí méi yŭ yĭ,jù làng băi gŭ jí。

深江水气凉,古岸树阴密。shēn jiāng shuĭ qì liáng,gŭ àn shù yīn mì。

壮观足忘忧,飞泉落奇石。zhuàng guān zú wàng yōu,fēi quán luò qí shí。

晚拜先子墓,旧庐化榛砾。wăn bài xiān zĭ mù,jiù lú huà zhēn lì。

恶邻肆焚燎,用意甚寇贼。è lín sì fén [liáo,liăo,liào],yòng yì shèn kòu zéi。

大木幸俱全,不至损茔域。dà mù xìng jù quán,bù zhì sŭn yíng yù。

其人偶遇赦,罚不毫行一。qí rén ŏu yù shè,fá bù háo xíng yī。

予亦持恕心,讵敢太刻覈。[yŭ,yú] yì chí shù xīn,jù găn tài [kè,kē] hé。

标民陆续至,樵茗弛担笠。biāo mín lù xù zhì,qiáo míng chí [dān,dàn,dăn] lì。

杯酒先癃耄,幼稚与果核。bēi jiŭ xiān lóng mào,yòu zhì yŭ guŏ [hé,hú]。

一僧独沾醉,座间具纸笔。yī sēng dú zhān zuì,zuò jiān jù zhĭ bĭ。

索诗苦不已,佳句岂易得。suŏ shī kŭ bù yĭ,jiā jù qĭ yì dé。

松风杂滩声,睡醒残月白。sōng fēng zá tān shēng,shuì xĭng cán yuè bái。

明发鼓征棹,矫首望青壁。míng fà gŭ zhēng zhào,[jiăo,jiă,jiáo] shŏu wàng qīng bì。

山川信佳哉,纡余绕崷崒。shān chuān xìn jiā zāi,yū yú rào qiú zú。

何当即归来,于此筑书室。hé dāng jí guī lái,yú cĭ [zhù,zhú] shū shì。

诗人简介

方回(1227年至1307年),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1262年)进士,廷试原为甲科第一,为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历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为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为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1276年),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为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面见}颜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为“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为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为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为韵》),即为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2636篇诗文

诗文推荐

碧云散舒,合且复离。

皓月涌照,圆而不亏。

蟹与人同健,诗如酒怕陈。

春风如刀,春雨如膏。

衲僧门下,何用忉忉。

天地无穷,人处于中,三才既兆,庶类皆通。

至圣立极,万方所宗。

如星拱北,如水朝东。

垂衣则治,天下为化。

孝慈道广,是谓大同。

自兹而降,谋用昌崇,抹由此起,强弱相攻。

上下分乱,莫知适从。

匪兹礼义,曷能靖共。

顺之者吉,逆之者凶。

不能率此,斯曰颛蒙。

穷通得丧,实维降衷。

巧愚不与,系於遭逢。

毋肆小智,以菑厥功。

安时处顺,於焉考终。

五言简严而意不迫,七言丰腴而体不忒。

意公仿佛于景物之间所谓造化生意者,盖亦毕于翰墨。

如彼纤巧,旬锻月炼,又焉和以践其阃阈。

春萌夏假,默具帝力。

公诗自然,于以观德。

颜巷久已空,颜井固不迁。

荆榛翳蔓草,中有百尺泉。

谁复饮此水,裹饭耕废田,有贤孔氏孙,芟夷发清源。

废床见缏刻,古甃昏苔痕。

引缸注瓢樽,千岁忽复然。

嗟哉古君子,至此良独难。

口腹不择味,四体不择安。

遇物一皆可,孰为我忧患。

阮生未忘酒,嵇生未忘锻。

欲忘富贵乐,托物仅自完。

无托中自得,嗟哉彼诚贤。

轰轰七国正争筹,利害相磨未便休。

此至一雄心底定,其如四海血横流。

三千宾客方成梦,百二山河又变秋。

谩说罢侯能置守。

赵高元不是封侯。

流水漂花,记同寻阆苑,曾宴桃源。

痛饮狂歌,金盏倒垂莲。

未省负、佳时良夜,烂游风月三年。

别后空抱瑶琴,谁听朱弦。

风流少年儒将,有威名震虏,谈笑安边。

寄我新诗,何事赋归田。

想歌酒、情怀如旧,后房应也依然。

此外莫问升沈,且斗樽前。

堪嗟万物阴阳内,造化因功。

休论西东。

只在三光秀气中。

公如会得疾安脚,便做飘蓬。

脱了凡笼。

一个真灵入碧空。

从来谢幼舆,宜置丘壑中。

虎头有妙理,谁谓毛颍工。

崎崎磊磊间,聊复着此翁。

平生乌皮几。

不与儿曹同。

妙而不有,空而不无。

坐寒床下板,步转劫前壶。

返色光初发,知音德不孤。

流长信是盈科水,盘走端如受影珠。

君家少室西,为复少室东,别来几日今春风。

新买双谿定何似,馀生欲寄白云中。

堂堂六湖,清秋玉壶。

我则尚友,岂敢为徒。

仁义弘毅,不可奋志。

岂私我朋,义之与比。

德必有邻,二彭其人。

与语终日,澹无一尘。

以罪来归,得此四宾。

甘心润谷,以老我身。

行神如空,行气如虹。

巫峡千寻,走云连风。

饮真茹强,蓄素守中。

喻彼行健,是谓存雄。

天地与立,神化攸同。

期之以实,御之以终。

尊尊叶成幄,璀璀花落架。

花前离心苦,愁至无日夜。

人去藤花千里强,藤花无主为谁芳。

相思历乱何由尽,春日迢迢如线长。

山如仁者静,风似圣之清。

虚空之身兮遍十方,古佛之心兮逾三光。

得之而藏,兀然如秋兮百念自凉;

用之而芳,粲然如春兮万像成章。

德形外徼,道在中央。

淳清育物,瑞木成文。

元气陶治,非烟人氛。

玄贶昭格,至和所熏。

登歌裸献,肸乡如闻。

偶泛扁舟向海埏,初非有意访神仙。

蓬莱方丈不可问,汉武秦皇空复然,水上楼台皆蜃气,石间膏馥是龙涎。

麻姑曾共方平说,行复扬尘变土田。

只为情多病也多,省可思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