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酬乐天咏老见示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rén shuí bù gù lăo,lăo qù yŏu shuí lián。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shēn shòu dài pín jiăn,fà xī guān zì piān。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fèi shū yuán xī yăn,duō zhì wèi suí nián。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jīng shì huán ān shì,yuè rén rú yuè chuān。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xì sī jiē xìng yĭ,xià cĭ biàn shù rán。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mò dào sāng yú wăn,wèi xiá shàng măn tiān。

赏析

诗的前六句承接白居易的原唱,表示对白居易的关于“老”的看法颇有同感。一二句写“顾老”是人之常情,人们谁都顾虑衰老,老了就没有人怜惜。接着四句进一步交代了“顾老”的原因,诗人用形象的语言作了描绘:因为衰老,身体一天天消瘦,腰带要不断地紧缩,头发渐渐稀疏,帽子就自然要偏斜。书卷废置不看,是为了保护眼睛;经常用艾灸,是为了延年益寿。

  “经事还谙事……下此便翛然”四句从另一个方面谈了对“老”的看法,是针对白居易的“伤老”而言。刘禹锡认为,老固然有老的短处,但是老也有老的长处。老的短处是体衰多病,“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老的长处是阅历丰富,“经历还谙事,阅人如阅川。”年岁大了,经历的事多了,了解的事理也多,看见过的人多了,阅历也就更加深广。仔细想起来,这也是一件幸事。所以诗人吟道:“下此便翛然。”诗人劝慰他的朋友对待衰老不要过多的忧虑,只要正确对待,便可翛然自乐。

  最后两句是全诗点睛之笔,意境优美。气势豪放,大有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概。诗人面对衰老,不消极,不悲观,要用有生之年撒出满天的红霞。这两句诗既是诗人的内心世界的自我剖白,又是对老朋友白居易的宽慰和鼓励。

  这首诗前后两段一反一正,转折自然,很有辩证的观点和说服力量。最后两句尤为精辟,实为警策之语,后人多以此自勉自励。

背景

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六十四岁的刘禹锡以太子宾客的身份分司东都洛阳,实际上等于退出了政治舞台;此时,他的同龄人白居易以同样的身份留居洛阳也已三年。

  这两位早已是诗文至交,在经历了长期的仕途辗转、阅尽了人世沧桑之后;终于相聚在一起,彼此都十分高兴。

  两人又是诗坛宿将,自然少不了诗歌唱酬;由于又都垂垂已老,并同患有足疾、眼疾,更免不了同病相怜。对于老病,白居易有时很通达,他在《览镜喜老》中就说过:“晚衰胜早夭,此理决不疑。

  可是,有时也不免感伤,他在写给刘禹锡的《咏老赠梦得》一诗中,便表现出了对衰老的一种消极悲观情绪:“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情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刘禹锡便写了这首答诗。

诗人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782篇诗文

诗文推荐

半夜客船钟,渔火愁眠省。

不见老寒山,泪湿吴云冷。

幽鸟啼霜月影斜,野桥枫叶翻红锦。

击碎重关,枯山未泯。

养家苦,火坑深。

万尘埋没不能禁。

遇风仙,物外寻。

修行好,炼阳阴。

净清能见水中金。

现光辉,罩宝岑。

不迟一步,不疾一刻。

明眼衲僧,如何会得。

娄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亿。

更憔悴、羞人见。

心不自心始是心,眼不见眼始是眼。

堂堂无影迹,历历绝思惟。

明满环中,兔怀夜月。

翠横海上,犀晕秋山。

直须及尽玄微,始解承当底事。

冠盖盛西京,当年相府荣。

曾陪鹿鸣宴,◇识洛阳生。

共叹长沙◇,空存许劭评。

堪嗟桃李树,何日见阴成。

归来三见梅花,年年借此花为寿。

八窗轩槛,月边竹畔,数枝开又。

姑射肌肤,广平风度,对人依旧。

把离骚读遍,椒兰荃蕙,奚敢及、众芳首。

幸与岁寒为友。

任天公、雪霜愁。

香名一点,西湖东_,逊逋会有。

金鼎家毡,玉堂椽笔,傥来斯受。

且巡檐、管领先春,林外事、付卮酒。

团栾小树。

天与香无数。

薄艳不禁风日苦。

剩著红油遮护。

移栽未到江南。

香山鼻观先参。

勾引老情偏醉,锦薰笼暖春酣。

无言屈指也。

算年年底事,长为旅也。

凄惶受尽也。

把良辰美景,总成虚也。

自嗟叹也。

这情怀、如何诉也。

谩愁明怕暗,单栖独宿,怎生禁也。

闲也。

有时临镜,渐觉形容,日销减也。

光阴换也。

空辜负、少年也。

念仙源深处,暖香小院,赢得群花怨也。

是亏他见了,多教骂几句也。

几年豢虎费提虞,一旦芟夷快决疽。

黼扆可曾轻赫怒,金瓯幸示失枝梧。

戎车喜奏肤公捷,独柳宁烦伛偻诛。

更愿清朝惩往辙,剩须汲折奸觎。

红蘤风尽,团枝泣露光。

叶深惊乍见,实小贵先尝。

点缀怜余萼,飘零惜旧香。

不须悲了物,县城喜手中觞。

一点灵明潜启悟。

天上人间,不见行藏处。

四海八荒惟独步。

不空不有谁能睹。

瞬目扬眉全体露。

混混茫茫,法界超然去。

万劫轮回遭一遇。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

目前一机,万化千变。

甚处见得,西风一阵来,落叶两三片。

节运同可悲。

莫若春气甚。

和风未及燠。

遗凉清且凛。

灵园同佳称。

幽山有奇质。

停采久弥鲜。

含华岂期实。

长愿微名隐。

无使孤株出。

山秋而癯,水秋而净。

得丘壑偃蹇之姿,赋猿鸟超摇之性。

离微彻见根,动静该听莹。

提来万法上看,更没一丝头剩。

井无水,荒龙倚。

不知如,巴马子。

仰天夜见黄姑星,水底喽喽话红鬼,长绳卷起天河水。

井中人,不殉死,宫人斜在雷塘趾。

半世行天下,同心寡友生。

故人今又去,此意向谁倾。

白发三更语,青灯一点明,看渠还玉署。

老我正归耕。

吾曹总为长江老。

洞山有物黑似漆,老倒玉泉裩赫赤。

赤者吉中有凶,黑者凶中有吉,明眼衲僧难辨的。

即今吉凶悔吝拈向一边,玉泉洞山且靠一壁,却听拄杖子出来露个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