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苦厌山,南行道弥恶。
冈峦相经亘,云水气参错。
林迥硖角来,天窄壁面削。
溪西五里石,奋怒向我落。
仰看日车侧,俯恐坤轴弱。
魑魅啸有风,霜霰浩漠漠。
昨忆逾陇坂,高秋视吴岳。
东笑莲华卑,北知崆峒薄。
超然侔壮观,已谓殷寥廓。
突兀犹趁人,及兹叹冥莫。
塞外苦厌山,南行道弥恶。
冈峦相经亘,云水气参错。
林迥硖角来,天窄壁面削。
溪西五里石,奋怒向我落。
仰看日车侧,俯恐坤轴弱。
魑魅啸有风,霜霰浩漠漠。
昨忆逾陇坂,高秋视吴岳。
东笑莲华卑,北知崆峒薄。
超然侔壮观,已谓殷寥廓。
突兀犹趁人,及兹叹冥莫。
【邵注】青阳峡,在秦州之南,诗云“南行道弥恶”可见。 塞外苦厌山①,南行道弥恶②。冈峦相经亘③,云水气参错④。 (首从峡行叙起。经亘,山叠难行。参错,水迷难度。所谓道弥恶也。) ①吴均诗:“塞外何纷纷。”②《诗》:“我独南行。”③卢谌诗:“冈峦挺茂树。”④谢灵运诗:“泝流触惊急,临圻阻参错。” 林迥硖角来,天窄壁面削。磎西五里石,奋怒向我落①,仰看日车侧②,俯恐坤轴弱。魑魅啸有风③,霜霰浩漠漠④。 (此记青阳峡景。硖角,从旁横射者。壁面,当前劈峙者。奋怒,崩石危险也。碍日车,石势耸欹。陷地轴,石形重大。魑魅啸,石傍阴惨。霜霰多,石上凝寒也。) ①《水经注》:吴山,三峰霞举,叠秀云天,崩岩倾仄,山顶相捍,望之恒有落势。②《杜臆》:“仰看日车侧”,即“愁畏旧车翻”意。《鲁灵光殿赋》:“仰看天庭。”《庄子》:“若乘日之车,游襄城之野。”汉李尤歌:“安得力士翻日车。”③《天台赋》:“始经魑魅之涂。”鲍照《燕城赋》:“木魅山鬼,野鼠城孤。风嗥雨啸,昏见晨趋。”④陶潜《桃花源记》:“常恐霜霰至。” 昨忆逾陇坂①,高秋视吴岳②。东笑莲华卑,北知崆峒薄③。超然侔壮观④,已谓殷寥廓⑤。突兀犹趁人⑥,及兹叹冥漠⑦。 (此自陇坂说到青阳,乃借众山以形其突兀。陇坂之上,西见吴岳,东压莲峰,北掩崆峒,已极宇宙大观。若欲侔此壮观,意谓寥廓之地隐伏难见矣。今到青阳,其突兀之状犹若逐人而来,始叹冥漠之境不可穷尽也。旧注以壮观指青峡,突兀指巨石,未合诗意,此章四句起,下二段各八句。) ①《秦州记》:陇坂九折,不知几里。张衡《四愁诗》:“欲往从之陇坂长。”②《杜臆》:高秋天朗,故见诸山。宋子侯诗:“高秋八九月。”《汉·地理志》:吴山,在汧县西,古文以为岍山,《国语》谓之西吴,秦都咸阳以为西岳。《周礼》:雍州,其镇曰岳山。注:吴岳也。《旧唐书·礼仪志》:肃宗至德二年春,在凤翔,改汧阳郡吴山为西岳。③莲华峰,在华山。崆峒山,在岷州。④班彪《王命论》:“超然远览。”《西都赋》:“盛娱游之壮观。”⑤左思诗:“壁立何寥廓。”⑥庾阐《涉江赋》:“洪涛突兀而横峙。”⑦颜延之诗:“衣冠终冥漠。”江盈科《雪涛诗评》曰:少陵秦州以后诗,突兄宏肆,迥异昔作。非有意换格,蜀中山水,自是挺特奇崛,独能象景传神,使人读之,山川历落,居然在眼。所谓春蚕结茧,随物肖形,乃为真诗人,真手笔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六鳌初驾,缥缈蓬阆,移来洲岛。
还又是、梅飘冰泮,一夜青阳回海表。
渐媚景、傍元宵时候,花底余寒料峭。
更喜报、三边晏静,人乐清平宇宙。
画鼓簇队行春早。
拥烟花、粉黛缭绕。
开洞府、桃源路窈。
戟外东风吹岸柳。
正翠霭、映星桥月榭,十里红莲绽了。
庆万家、珠帘半卷,绰约歌裙舞袖。
重锦绣幄围香,阖凤管鸾丝环奏。
望非烟非雾,春在壶天易晓。
早隐隐、半空星斗。
看取收灯后。
趁凤书、吹入黄扉,立马金门玉漏。
佳人玉立生此方,家住邯郸不是倡。
头髻pE鬌手爪长,善抚琴瑟有文章。
新妍笼裙云母光,朱弦绿水喧洞房。
忽闻斗酒初决绝,日暮浮云古离别。
巴猿啾啾峡泉咽,泪落罗衣颜色暍。
不知谁家更张设,丝履墙偏钗股折。
南山阑干千丈雪,七十非人不暖热。
人情厌薄古共然,相公心在持事坚。
上善若水任方圆,忆昨好之今弃捐。
服药不如独自眠,从他更嫁一少年。
深源密坞,问牧竖樵童,俱迷方所。
蓬E85B纵横,龙蛇出没,玉峡搀空无路。
不恋雁塔荣名,解守鱼渊寒素。
这勤苦。
但坚心自有,神灵呵护。
猛悟。
无回顾。
一点虚明,万劫无今古。
胎息根深,灵泉穴秘,静里运调阳火。
莫问地久天长,管取收因结果。
休轻负。
把天谷真机,与君说破。
两峡崭岩,问谁占、清风旧筑。
更满眼、云来鸟去,涧红山绿。
世上无人供笑傲,门前有客休迎肃。
怕凄凉、无物伴君时,多栽竹。
风采妙,凝冰玉。
诗句好,余膏馥。
叹只今人物,一夔应足。
人似秋鸿无定住,事如飞弹须圆熟。
笑君侯、陪酒又陪歌,阳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