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风流子(大石秋怨·秋景)

枫林凋晚叶,关河迥,楚客惨将归。fēng lín diāo wăn yè,guān hé jiŏng,chŭ kè căn jiāng guī。

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半规凉月,人影参差。wàng yī chuān míng ăi,yàn shēng āi yuàn,bàn guī liáng yuè,rén yĭng [cān,cēn,shēn] [chā,chà,chāi,cī]。

酒醒后,泪花销凤蜡,风幕卷金泥。jiŭ xĭng hòu,lèi huā xiāo fèng [là,zhà],fēng mù juăn jīn ní。

砧杵韵高,唤回残梦,绮罗香减,牵起余悲。zhēn chŭ yùn gāo,huàn huí cán mèng,qĭ luó xiāng jiăn,qiān qĭ yú bēi。

亭皋分襟地,难拚处、偏是掩面牵衣。tíng gāo fēn jīn dì,nán pàn chù、piān shì yăn miàn qiān yī。

何况怨怀长结,重见无期。hé kuàng yuàn huái cháng jiē,[zhòng,chóng] jiàn wú qī。

想寄恨书中,银钩空满,断肠声里,玉筋还垂。xiăng jì hèn shū zhōng,yín gōu kōng măn,duàn cháng shēng lĭ,yù jīn huán chuí。

多少暗愁密意,唯有天知。duō shăo àn chóu mì yì,wéi yŏu tiān zhī。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此词写作者离开客居五年的荆州时同当地一位相好的女子分别时的情景,离愁别绪婉然眼前。开篇即从首途前夕饯宴之后写起。词中虽未明写“都门帐饮”之事,但从下文“酒醒”字见出。在一个枫叶飘零的秋晚,抒情主人公就要离开这客居之地而归去,面对山川迢遥,不免情怀凄然。前三句的情景、意念及“楚客”、“将归”等字面,都有意无意从楚辞《 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这段虚拟送别的文字能增强联想,烘托气氛。紧接着就写其在苍茫暮色中之闻见 :“望一川暝霭 ,雁声哀怨;半规凉月 ,人影参差 。”这里 ,依稀可辨的一行人影,是尚未远去的前来送别的人们,可知其中有一个“她”在,于是“人影参差”四字写景中就寓有无限依依不舍之情 。这哀怨的 、未安栖或失群的雁的鸣声,与残缺成半的凉月,又成为羁情和离思的象征。“酒醒后”到上片煞拍,与前数句时间上有一个跳跃而情景暗换,写独处一室清夜梦回所闻见,大致相当于柳词“今宵酒醒何处”一节内容。词主人公醒来,眼前残烛摇曳,帘幕随见舒卷;清晰的捣衣声驱散残梦 ,梦想中的“她 。忽从“我”身边消逝,不禁悲从中来 ,不可断绝。“凤蜡”字面出于《南史》,史载王僧绰少时与兄弟聚会 ,采蜡烛泪为凤凰;“泪花 ”指蜡泪 ,诗词多以象征离愁《(杜牧《赠别》:“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金泥”指帘幕上的烫金 ;“绮罗香”指女子衣裙上的香气。这几句典辞华美,通过环境的富艳反衬人物心境,形出更强烈的孤寂感。“酒醒后 ”三句先写出刚醒来一刹那的怔忡神态,“ 砧杵韵高”四句继写清醒后的感觉与心情 ,用笔细微入妙。“绮罗香减”继“残梦”二字吐出,便不只实写与女方的诀别,而兼暗示中宵梦想 ,笔致空灵 。“牵起馀悲”四字回应篇首“ 惨将归”,又唤起下片追忆,贯彻篇终,有千钧之力。过片叙昨晚饯别分襟时彼此种种不堪,属用倒叙手法写追忆之情事 。“亭皋(水边平地)分襟地,难拚处 ”为一层,言临别已觉难以割舍;“偏是掩面牵衣”进一层 ,写对方呜咽掩泣更使人难堪;“何况怨怀长结 ,重见无期”,再进一层,说明这是诀别,后会难期 ;“想寄恨书中 ”四句,以一“想”字领起,写别后相思愁恨之深 ,分从双方著笔 。“寄恨书中,银钩空满”,说自己纵然是“恨墨”写至“盈笺”,也写之不尽 。“断肠声里 ,玉筯还垂”,说别时她为我“ 断肠声里唱《阳关》”,流泪想念 ?至今未止。而想象对方情状 ,更是反映自己对彼相思之深。“空”、“ 还”二字勾勒着意。这种暗密的相思之情,“多少暗愁密意,唯有天知”,一发痴迷沉痛之感慨。这首词化实为虚,将离情别苦写得回味无穷。用笔密致,典朴,拙丽,相得益彰。

诗人简介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386篇诗文

诗文推荐

合巹风流,擘钗情态,压倒痴牛呆女。

今年云外果深期,想却笑、人间离苦。

萦愁叠恨,青山绿水,杳杳重重无数。

寻常犹有梦能来,到此夜、无寻梦处。

无言屈指也。

算年年底事,长为旅也。

凄惶受尽也。

把良辰美景,总成虚也。

自嗟叹也。

这情怀、如何诉也。

谩愁明怕暗,单栖独宿,怎生禁也。

闲也。

有时临镜,渐觉形容,日销减也。

光阴换也。

空辜负、少年也。

念仙源深处,暖香小院,赢得群花怨也。

是亏他见了,多教骂几句也。

久晴不雨则旱,旱固可忧。

久雨不晴则涝,涝亦可忧。

不旱不涝,尤为可忧。

不曾下得春时种,空向田头望有秋。

小妓金陵歌楚声。

家僮丹砂学凤鸣。

我亦为君饮清酒。

君心不肯向人倾。

莲开欲遍。

一夜秋声转。

残绿断红香片片。

长是西风堪怨。

莫愁家住溪边。

采莲心事年年。

谁管水流花谢,月明昨夜兰船。

山秋而癯,水秋而净。

得丘壑偃蹇之姿,赋猿鸟超摇之性。

离微彻见根,动静该听莹。

提来万法上看,更没一丝头剩。

白圭无玷,顽石点砂。

转关一拶,佛祖仇雠。

咦,咬猪狗汉转风流。

乾坤秀气孕三奇,勋人间有口碑。

台近常阴遗法在,楼辉秋萼起人思。

后先玉季金昆政,多少丹山碧水诗。

世事荡来尚胶轕,赖君一手纷丝。

东风吹碧草。

年华换、行客老沧州。

见梅吐旧英,柳摇新绿,恼人春色。

还上枝头,寸心乱、北随云黯黯。

东逐水悠悠。

斜日半山,暝烟两岸。

数声横笛,一叶扁舟。

青门同携手。

前欢记、浑似梦里扬州。

谁念断肠南陌,回首西楼。

算天长地久,有时有尽,奈何绵绵,此恨难休。

拟待倩人说与,生怕人愁。

如来禅,祖师意。

儿啼子哭,鸡鸣犬吠。

是汝诸人,瞥地也未。

[圜钟为宫]金行告遒,玉律分秋。

礼藏西郊,毖祀聿修。

精意潜过,永孚于休。

神之听之,爰格飚施。

百岁光阴如劈箭,无常生灭日迁变。

唯有摩诃般若多,耀古腾今无背面。

见不见,碗子扑落地,碟子成八片。

无边春色。

人情苦向南山觅。

村村箫鼓家家笛。

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

商行贾坐农耕织。

须知此意无今昔。

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问讯何郎,怎春风未到,却月横枝。

当年东阁诗兴,夫岂吾欺。

云寒岁晚,便相逢、已负深欺。

烦说与、秋崖归也,留香更待何时。

家住江南烟雨,想疏花开遍,野竹巴篱。

遥怜水边石上,煞欠渠诗。

月壶雪瓮,肯相从、舍我其谁。

应自笑,生来孤峭,此心却有天知。

菖杏春风后,茅茨野水头。

晴云弄色蔼林丘。

雨意未能休。

京县民无赋,郊田岁有秋。

明朝去学种瓜侯。

身世寄菟裘。

帘漠漠,帘漠漠,天淡一帘秋。

自洗玉舟斟白醴,月华微映是空舟。

歌罢海西流。

燕寝香中锦帐郎。

二年和气蔼蒸湘。

鬓间不减当年绿,眉上新添一点黄。

征诏近,寿筵长。

乍晴人意喜非常。

燕莺休苦留春住,归趁薰风殿阁凉。

三月暖风,开却好花无限了,当年丛下落纷纷。

最愁人。

长安多少利名身。

若有一杯香桂酒,莫辞花下醉芳茵。

且留春。

禁烟禁火禁心猿。

真息调来永永绵。

云水不游芳草径,身心岂著杏花天。

为人勿作坟中鬼,学我能修物外仙。

异日大丹成九转,腾空何必打秋

不是桂菊蟹。

如何能好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