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送友人江行之庐山肄业

蜀国初开棹,庐峰拟拾萤。shŭ guó chū kāi zhào,lú fēng nĭ shí yíng。

兽皮裁褥暖,莲叶制衣馨。shòu pí cái rù nuăn,lián yè zhì yī xīn。

楚水秋来碧,巫山雨后青。chŭ shuĭ qiū lái bì,wū shān yŭ hòu qīng。

莫教衔凤诏,三度到中庭。mò jiāo xián fèng zhào,sān dù dào zhōng tíng。

诗人简介

唐求[唐](约880~约907)(约公元九零六年前后在世),一作唐俅或唐球,蜀州青城县味江镇(今属四川省崇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佑年间前后在世。唐末隐居味江山中,人称“唐山人”或“ 唐隐居”。王建占据成都后,召他为参谋,但他拒绝与之合作。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他以诗自娱,以诗言志,以诗寄情,把写诗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唐求写诗每有所得,捻成纸团,投入葫芦中,未曾示人。至晚年,将诗瓢投于味江中漂流而去,且祝愿说:“兹瓢倘不沦没,得之者始知吾苦心耳。”因此时人称为“一瓢诗人”。唐求主要活动于唐武宗会昌年间至唐灭亡前后,思想兼融儒释道三家。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及下层文人心态,风格清新自然, 丰富了...► 36篇诗文

诗文推荐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黄尘车马道、独清闲。

自然炉鼎,虎绕与龙盘。

九转丹砂就,琴心三叠,蕊宫看舞胎仙。

任万钉、宝带貂蝉。

富贵欲薰天。

黄粱炊未熟、梦惊残。

是非海里,直道作人难。

袖手江南去,白苹红寥,又寻湓浦庐山。

宇宙一杯酒,暝色倚重湖。

青山杳杳何处,烟水泻愁予。

别岸风涛喷薄,半夜鱼龙悲啸,能撼我诗无。

李白醉不醒,唤起问何如。

是耶非,天莽苍,雪模糊。

苍颜白发如此,空复笑今吾。

寄语鹭朋鸥侣,好在风飧水宿,底处不烟芜。

吾亦从此逝,从我者谁欤。

野烟出炉上,山花落镜中。

(《庐山》。

见《诗式》)

汤汤流水,可以休兮。

嗟行之人,则濯足兮。

誉之不喜,诋之不怒。

言无疾声,行无阔步。

青春日月儒冠误,拂袖沙河尘土路。

觅君不见今几年,庐山道土房中住。

不肥不瘦不精神,看尽鸢肩燕颔人。

宅为官屋骨为尘,似我翛然云水身。

又冬一月方岁除,适当公归开府初。

汝离前驱土牛后,我天子律公吹嘘。

臂端橐籥元自如,与民岁年无负租。

民痴望公不愿馀,愿公夕马先朝车。

高牙大纛如浴凫,出没千里来哺雏。

西山莫雨知有无,使君两眼吞江湖。

庐山老子霜髯须,如世界阔造物炉。

两翁故人肯情疏,诚知握粟不可呼,待作二凤鸣韶图。

飞锡下崆山兇,清高世少双。

冻天方筛雪,别我去何邦。

烧绕赤乌亥,云漫白蚌江。

路人争得识,空仰鬓眉庞。

风力驱寒,云容呈瑞,晓来到处花飞。

遍装琼树,春意到南枝。

便是渔蓑旧画,纶竿重、横玉低垂。

今宵里,香闺邃馆,幽赏事偏宜。

风流,金马客,歌鬟醉拥,乌帽斜欹。

问人间何处,鹏运天池。

且共周郎按曲,音微误、首已先回。

同心事,丹山路稳,长伴彩鸾归。

庐山依旧,凄凉处,无限江南风物。

空翠晴岚,浮汗漫,还障天东半壁。

雁过孤峰,猿归老嶂,风急波翻雪。

乾坤未歇,地灵尚有人杰。

堪嗟飘泊孤舟,河倾斗落,客梦催明发。

南浦闲云连草树,回首旌旗明灭。

三十年来,十年一过,空有星星发。

夜深愁听,清笳吹寒月。

予素不解棋,尝独游庐山白鹤观,观中人皆阖户昼寝,独闻棋声于古松流水之间,意欣然喜之,自尔欲学,然终不解也。

儿子过乃粗能者,儋守张中日従之戏,予亦隅坐,竟日不以为厌也。

五老峰前,白鹤遗址。

长松荫庭,风日清美。

我时独游,不逢一士。

谁欤棋者,户外屦二。

不闻人声,时闻落子。

纹枰坐对,谁究此味。

空钩意钓,岂在鲂鲤。

小儿近道,剥啄信指。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

优哉游哉,聊复尔耳。

春山青,春水绿,鸟弄笙簧,梅飘香玉。

具足清白梵行之相,声色纯真岂容攒簇。

听不足,观不足,一会灵山俨未分,断弦须是鸾胶续。

春山青,春水绿。

草葺葺,花簇簇。

若能丧尽目前机,便见庐山真面目。

修行之士,莫要浮*。

十方饮膳难消。

试看锄田日午,汗滴禾苗。

匙饭百鞭何啻,诳他人、休望天饶。

还省悟,觉寒毛耸耸似水浇。

若要不还口债,捱潇潇洒洒,寂寂寥寥。

常处常清常静,莫犯天条。

大慈大悲心起,助真功、夺取仙标。

归蓬岛,享天厨,珍馔琼瑶。

庐山之下仙佛之庐,多公题扁,予熟其体矣。

而今见其帖,大抵小则遒而大则婉。

岂所施有异,而笔法亦随以变。

遒而不流于介,婉而不失其健,予犹愧乎知书之浅。

於赫炎图,真主勃兴,人文其昌。

天开神机,海岳洗氛,龟龙发祥。

明明庙谟,麾指变更,著于宸章。

十行之颁,六合驿行,动罔不臧。

片幅所传,神护鬼呵,积于缣缃。

笔纵墨浓,奇正迭参,芸阁之藏。

臣传此札,字体静严,意态斋庄。

或指以疑,臣谓不然,各适所当。

前朝大臣,帝心所祗,理异寻常。

岂以军书,龙战鹰扬,而可比方。

或敬而咨,或召而亲,都俞岩廊。

帝心所形,帝札所存,默寓弛张。

璆琅鸣琚,佩玉以趋,韬锋斂铓。

辟阖坤乾,风霆云烟,万世所望。

意春当时,左右拱承,日思赞襄。

君臣同心,始于一堂,以达八荒。

后三百年,来瞻奎躔,犹知激昂。

有伟副车,承平之储,印以含光。

劫火洞昏,玉躞金题,犹识褾装。

於昭帝图,诏于后昆,不愆不忘。

惟天纵之能,惟心之亨,惟断之刚。

臣得其真,宝以昭之,冠于百王。

修行之士,功勤不小。

识五行、逆顺颠倒。

妙理玄玄。

玉炉中、龙蟠虎踞,金鼎内、炼成至宝。

阳神离体,杳杳冥冥,刹那间、游偏三岛。

出入纯熟,按捺住、别寻玄妙。

合真空,太虚是了。

阮籍颇推咸,谢安已举玄。

盛事如昨日,风流想当年。

嶷嶷次对公,人物艺且贤。

文忠命世豪,植本浚其源。

世家不乏人。

名德见所传。

郎官后来秀,骨相尤卓然。

庭中生玉树,池下出龙泉。

向来宅大忧,未了粥与饘。

吉服事朝请,高名动陶甄。

青云要平步,一岁期九迁。

人事喜倒置,正直成党偏。

一笑就閒散,拂衣遽言旋。

及门听传呼,和气欢相延。

共止一区宅,分食二倾田。

远从物外游,高谢区中缘。

方须康乐屐,岂问祖逖鞭。

人生规远大,跬步何足言。

风雨听朝鸡,结束无安眠。

何如一丘壑,耳目清不烦。

嘉禾荫沼沚,可濯亦可沿。

有酒自献酬,醉操云峤篇。

慕此冥冥鸿,念彼跕跕鸢。

贱子不适用,受性愚且颛。

晚忝登门游,缪称嫫母妍。

眷言林下期,雅尚寄所便。

野服袖漫刺,乘凉过东阡。

欲买庐山,山前三亩,小桥横过松间。

变名吴市,谁认旧容颜。

最好栖贤峡外,应自此、都隔尘寰。

人稀到,壶中化国,光景更堪闲。

无心,求至道,柴门闭了,饱睡甘餐。

幸儿成孙长,为扫家山。

若问它年归去,蓦地也、双桨来还。

愁难会,清风万壑,高处正跻攀。

吾宗出西蜀,托迹庐阜岑。

恭礼清虚尊,相与道义深。

别时白日长。

忽兹秋云阴。

永怀一笑粲,水云劳我心。

之际,可令歌以酹我否何地无溪祗欠人。

有翁年八十,住其滨。

直钩元不事丝缗。

优游尔,聊以遂吾身。

陶令赋归辰。

未尝轻出入,犯风尘。

江洲太守独情亲。

庐山醉,谁主复谁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