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惜奴娇

我已多情,更撞著、多情底你。wŏ yĭ duō qíng,gèng [zhuàng,chuáng] zhù、duō qíng dĭ nĭ。

把一心、十分向你。bă yī xīn、shí fēn xiàng nĭ。

尽他们,劣心肠、偏有你。jìn tā [men,mén],liè xīn cháng、piān yŏu nĭ。

共你。gòng nĭ。

风了人、只为个你。fēng le rén、zhĭ wèi gè nĭ。

宿世冤家,百忙里、方知你。sù shì yuān jiā,băi máng lĭ、fāng zhī nĭ。

没前程、阿谁似你。mò qián chéng、[ā,ē,a,á,à] shuí sì nĭ。

坏却才名,到如今、都因你。[huài,pī,pēi] què cái míng,dào rú jīn、dōu yīn nĭ。

是你。shì nĭ。

我也没、星儿恨你。wŏ yĕ mò、xīng ér hèn nĭ。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我国古代词的创作主要起自民间,石孝友这首词仍和民间诗词保持着密切的继承关系,加上词人朴实自然的艺术表现,畅快淋漓地感情抒发,使它更具有民间词的生机和活力。这是一首以独木桥体写的恋情词。全词采用口语,质朴真率。初看起来,似乎是抒情主人公向对方倾诉爱慕之情。照此理解,勉强也说得通,却无多少情趣。试想,如果一方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另一方沉默无语,洗耳恭听,那还算是什么情人呢?仔细体会,这是一对情侣的相互对话 。其中的“你”,时而是男方的口吻指女方,时而是女方的口吻指男方,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在谈情逗趣。当然,其中省去了不必要的叙述性语言,以适应词调体式的需要。试作如下分解:(男)我已多情 ,更撞著、多情底你。把一心、十分向你。(女)尽他们(旧校谓“尽”字上下少一字。此调他词皆作四字句),劣心肠 、偏有你。共你。风了人,只为个你。(男)宿世冤家,百忙里、方知你。(女)没前程、阿谁似你!(男)坏却才名,到如今、都因你。(女)是你!(潜台词:你自不争气,岂能怪我?)(男)我也没星儿恨你。(星儿:一丁点儿。)从对话看 ,当系男女双方处于热恋阶段的语言。男方显然较为主动,表达恋情的方式也较为直率;女方稍显含蓄,她先不直说,而是绕开一层,从周围环境谈起,顺势表明自己的态度:尽管“他们”如何如何,“她”并不在乎。“尽”、“偏”、“只”三个程度副词充分显示了她坚如磐石、执着追求爱情的决心,从中可窥见其个性的刚毅和果敢 。“劣心肠 、偏有你”的“劣”字 ,有“美好”义 ,是反训词。如张元幹《点绛唇》 :“减塑冠儿,宝钗金缕双緌结。怎教宁帖,眼恼儿里劣”,眼恼同眼脑,即眼睛,“劣”是眼中所见女子的美好形象 。此词是说她的美好心灵中,只藏有他一个人。“风了人,只为个你”,“风”同疯,即入魔,入迷;“人”是女子自称 。柳永《锦堂春》:“认得这疏狂意下 ,向人诮譬如闲”,为女子自叹薄情郎视她直似等闲,可证。以“人”字自称,现在口语中还沿用,作“人家”。词的下片,脱口一个“宿世冤家” ,生动贴切。以“冤家”称呼恋人,是民歌中极其常见的一种昵称。“宿世”即前世,说他们的恋爱关系是“前生注定事”,分量更加重 。《蕙风词话》卷二引宋人蒋津《苇航纪谈》云 :“作词者流多用‘冤家’为事。初未知何等语,亦不知所出。后阅《烟花记》,有云:‘冤家之说有六:情深意浓,彼此牵系 ,宁有死耳,不怀异心,所谓冤家者一 。⋯⋯’”爱极而以骂语出之,更见感情的亲密无间。“百忙里、方知你”,语中透露出男子有些装腔作势的神态,一是想讨好对方,说相见恨晚;二是想趁机炫耀一下自己的才能非凡。女方却不买帐,还故意说反话:“没前程、阿谁似你!”男子显然有些尴尬,想挽回面子,并找个台阶下来。不料,急不择言,说出了自己没有取得功名,都因为恋着你的缘故,反被女子抓住了话柄。女子故作娇嗔,男方似乎慌了手脚,连忙表白自己并没有半点怨恨这个。自然,两个又重归于好。这一段小小的对话,饶有风趣,具有戏剧性的效果 ,可令人想见男女双方对话时的情景,具有生动传神的艺术魅力。从词中的对白看,男女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双方情投意合,自由恋爱,不受外界影响,不因利禄移情别恋,生活情味浓郁,也没有什么庸俗低级的东西。从词的结构看,上下片形成了有机的统一,只有感情的绵延发展,没有明确的分段界限。人物的对话与心理发展的进程息息相通,没有任何生硬不适之感,一气呵成,情感自然流注其中。诗中全部采用对话的方式来写 ,《诗经》中早有此例 ,如《齐风·鸡鸣》,四句一章中,两句换一人口气。词人继承了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并从现实生活中吸取艺术营养,使这种表达方式更加完善地运用于词的创作 。在这首词中,人物的语言不仅口语化、生活化,而且个性化,使人物的内心世界充分得以显示;同时,对话本身还有一定的戏剧味,能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明人毛晋跋石孝友《金谷遗音》云 :“余初阅蒋竹山集,至‘人影窗纱’一调,喜谓周秦复生,又恐《白雪》寡和。既更得次仲(石孝友字)《金谷遗音》,如《茶瓶儿》、《惜奴娇》诸篇,轻倩纤艳,不堕‘愿奶奶兰心蕙性’之鄙俚,又不堕‘霓裳缥缈、杂佩珊珊’之叠架 ,方之蒋胜欲(蒋捷,竹山),余未能伯仲也。”“轻倩纤艳”,是就描写男女之间的恋情而言。清新细腻,优美生动,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情感火花加以表现,意新语妙,可为此四字注解。不流于鄙俚薄俗,又不落入叠床架屋,是说其词既无市侩庸俗之气,也没有堆砌的毛病 。总起来说,即:新颖而不陈腐,自然而不生造,通俗而不鄙俚,轻俊而不板滞,正是此词的特色所在。在石孝友《金谷遗音》集中今存《惜奴娇》二首。万树《词律》堆絮园原刻本都收为“又一体 ”(其后恩锡、杜文澜合刻本以“脱误” 、“俚俗”为理由删去)。此首用韵 ,系独木桥体形式之一,全词以一个“你”字通押 。前人连用“你”字的词句亦不少见,如“怨你又恋你、恨你、惜你、毕竟教人怎生是”(黄庭坚《归田乐引》),一般指的总是同一个人,石孝友这首词却能随宜变换,似重复却不单调。

诗人简介

石孝友,南宋词人,字次仲,江西南昌人。生卒年不详。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填词常用俚俗之语,状写男女情爱。仕途不顺,不羡富贵,隐居于丘壑之间。 石孝友著有《金谷遗音》,《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一卷,明《唐宋名贤百家词》本作《金谷词》,不分卷。有明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四部备要》排印本。《全宋词》据毛□校汲古阁本收录。► 158篇诗文

诗文推荐

消息一年传一度。

万岁枝香,总是留春处。

曾倚东风娇不语。

玉阶霞袂飘飘举。

蓬莱清浅红云路。

结子新成,要荐金盘去。

一实三千须记取。

东朝宴罢回青羽。

雏莺初转斗尖新。

双蕊花娇掌上身。

总解满斟偏劝客,多生俱是绮罗人。

回波偷顾轻招拍,方响底敲更合?。

豆蔻梢头春欲透,情知巫峡待为云。

桂影团团光正满。

更似菱花,齐把匀娇面。

非镜非蟾君细看。

元来却是吴姬扉。

一曲阳春犹未遍。

惊落梁尘,不数莺喉啭。

好著红绡笼玉腕。

轻敲引入笙歌院。

庭院。

春浅。

重门深掩。

寂寞东风。

睡浓。

起来绣*花影重。

娇慵。

宿妆凝澹红。

待把眉山临镜画。

还又罢。

却放翠帘下。

画楼间。

楼外山。

倚阑。

只愁相见难。

翠袖娇鬟舞石州。

两行红粉一时羞。

新声难逐管弦愁。

白发主人年未老,清时贤相望偏优。

一尊风月为公留。

罗带惹香,犹系别时红豆。

泪痕新,金缕旧,断离肠。

一双娇燕语雕梁,还是去年时节。

绿阴浓,芳草歇,柳花狂。

晴窗睡起炉烟直。

香云堕髻娇无力。

溪水碧涵空。

拒霜深浅红。

坠鞭还驻马。

缥缈珠帘下。

自是意中人。

临风休障尘。

浅约鸦黄,轻匀螺黛,故教取次梳妆。

减轻琶面,新样小鸾凰。

每为花娇玉嫩,容对客、斜倚银床。

春来病,兰薰半歇,一管舞衣裳。

悲凉。

人事改,三春秾艳,一夜繁霜。

似人归洛浦,云散高唐。

痛念你、平生分际,辜负我、临老风光。

罗裙在,凭谁为我,求取返魂香。

未须弹。

锦字两行妆宝扇。

扇中鸾影迷娇面。

兰叶歌翻春事空,孤凤离鸾两含怨含怨。

两颦浅。

羽髻云鬟低玉燕。

绿沈香底金鹅扇。

隐隐花枝轻颤。

当筵不放红云转。

正是玉壶春满。

君不见陈家天子春茫茫,后庭玉树凝冷光。

楼船江上走龙阵,宫中只报平安信。

酒波滟滟蒸粉香,暖翠烘烟妒娇鬓。

无愁老夫貂鼠裘,降旗摇动台城秋。

生绡束缚槛车去,始信人间果有愁。

金兽喷香瑞霭氛。

夜凉如水酒醺醺。

照人娇眼媚生春。

我自愁多魂已断,不禁楚雨带巫云。

人情又是一番新。

醉捻花枝舞翠翘。

十分春色赋妖娆。

千金笑里争檀板,一搦纤围间舞腰。

行也媚,坐也娇。

乍离银阙下青霄。

檀郎若问芳笄记,二月和风弄柳条。

海棠红晕润初妍,杨柳纤腰舞自偏。

笑倚玉奴娇欲眠。

粉郎前,一半儿支吾一半儿软。

短棹西来,追随不及桃花宴。

薰风庭院。

明月裁纨扇。

睡起娇慵,想见云鬟乱。

双鱼远。

欲凭春唤。

一觇韦娘面。

占断雕栏只一株。

春风费尽几工夫。

天香夜染衣犹湿,国色朝酣酒未苏。

娇欲语,巧相扶。

不妨老斡自扶疏。

恰如翠幕高堂上,来看红衫百子图。

乱云荣浦。

做雪不成还是雨。

知我为何。

一笑仍添一恨多。

不须归去。

琥珀杯深能几许。

草色如袍。

记取从今舞处娇。

红牙初展。

象板如云遮娇面。

曲按宫商。

声遏行云绕画梁。

正当衮遍。

休唱阳关人肠断。

劝饮流霞。

祝寿千年转更加。

体态看来隐约,梳妆好是家常。

檀槽初抱更安详。

立向尊前一行。

小打登钩怕重,尽缠绣带由长。

娇春莺舌巧如簧。

飞在四条弦上。

杜鹃声渐老,过花信、几番风。

爱翠幄笼晴,文梭飏暖,阑槛青红。

新妆步摇未稳,捧心娇、乍入馆娃宫。

消得金壶万朵,护风帘幄重重。

匆匆。

少小忆相逢。

诗鬓已成翁。

且持杯秉烛,天香院落,同赏芳秾。

花应怕春去早,尽迟迟、待取绿阴浓。

拚却花前醉也,梦随蝴蝶西东。

月冷花寒宫漏促。

人在虚檐,玉体温无粟。

弦断鸾胶还再续。

娇云时霎情难足。

解道双鸳愁独宿。

宿翠偎红,蛱蝶元相逐。

蓬海路遥天六六。

终须伴我骑黄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