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鳲鸠

鳲鸠在桑,其子七兮。

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鳲鸠在桑,其子在梅。

淑人君子,其带伊丝。

其带伊丝,其弁伊骐。

鳲鸠在桑,其子在棘。

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鳲鸠在桑,其子在榛。

淑人君子,正是国人,正是国人。

胡不万年?

译文

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七个细心哺食。品性善良的好君子,仪容端庄始终如一。仪容端庄始终如一,内心操守坚如磐石。

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嬉戏梅树枝间。品性善良的好君子,他的腰带白丝镶边。他的腰带白丝镶边,玉饰皮帽花色新鲜。

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嬉戏酸枣树上。品性善良的好君子,仪容端庄从不走样。仪容端庄从不走样,各国有了模范形象。

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翻飞栖息丛莽。品性善良的好君子,百姓敬仰作为榜样。百姓敬仰作为榜样,怎不祝他万寿无疆。

注释

⑴鳲鸠:布谷鸟。拼音shī jiū,亦作尸鸠。一种常见的鸟,上体灰褐色,下体白色而具暗色横斑,其显著特点是双音节叫声,并把卵产于别的鸟巢中为它孵化。

⑵淑人:善人。

⑶仪:容颜仪态。

⑷心如结:比喻用心专一。朱熹《诗集传》:“如物之固结而不散也。”

⑸伊:是。

⑹弁(biàn):皮帽。骐(qí):青黑色的马。一说古代皮帽上的玉制饰品。

⑺棘:酸枣树。

⑻忒(tè):差错。

⑼正:闻一多《风诗类钞》:“正,法也,则也。正是四国,为此四国之法则。”

⑽榛(zhēn):丛生的树,树丛。

⑾胡:何。朱熹《诗集传》:“胡不万年,愿其寿考之辞也。”

赏析

此诗的主旨,历来有两种相反意见。《毛诗序》云:“《鳲鸠》,刺不一也。在位无君子,用心之不一也。”朱熹《诗集传》则云:“诗人美君子之用心平均专一。”方玉润《诗经原始》对于上二说基本同意朱熹说,而亦不废《诗序》说之一端,取调和态势。方氏云:“诗中纯美无刺意”,“诗词宽博纯厚,有至德感人气象。外虽表其仪容,内实美其心德”,“回环讽咏,非开国贤君未足当此。”又云:“后人因曹君失德而追怀其先公之德之纯以刺之。”第四章眉评亦云:“全诗皆美,唯末句含讽刺意。”忽而“美”,忽而“刺”,自相矛盾,很难自圆其说。此诗从字面传达的信息来看,确实是颂扬“淑人君子”而无刺意。但文学作品由于欣赏理解角度不同,若说此诗反面文章正面做,那当然也可备一说。

  诗四章,都以鳲鸠及其子起兴,实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鳲鸠即布谷鸟,该鸟仁慈,“布谷处处催春耕”,裨益人间。又喂养众多小鸟,无偏无私,平均如一。《诗集传》谓:“(布谷鸟)饲子朝从上下,暮从下上。”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鳲鸠氏,司空也。”杜预注:“鳲鸠平均,故为司空,平水土。”二是“鳲鸠在桑”,始终如一,操守不变,正以兴下文“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不忒”的美德,与那些小鸟忽而在梅树,忽而在酸枣树,忽而在各种树上的游移不定形成鲜明对照。小鸟尚未成熟,故行动尚无一定之规。因此,各章的起兴既切题旨又含义深长。

  各章起兴之后,即转入对“淑人君子”的颂扬。首章就仪表而言,“如一”谓始终如一地威仪棣棣,包括庄重、整饬等,而不是指老是同一单调服饰。关于这一点,《诗集传》引“陈氏曰”解说得很好:“君子动容貌斯远暴慢,正颜色斯近信,出辞气斯远鄙倍。其见于威仪动作之间者,有常度矣。”仪表从表面看仅是人的外包装,其实质则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外露,由表及里,首章也赞美了“淑人君子”充实坚贞稳如磐石的内心世界。次章举“仪”之一端,丝带、缀满五彩珠玉的皮帽,将“仪”之美具体化、形象化,让人举一反三,想像出“淑人君子”的华贵风采。

  如果说一、二章是颂“仪”之体,则三、四章是颂“仪”之用,即内修外美的“淑人君子”对于安邦治国佑民睦邻的重要作用。三章的“其仪不忒”句起到承上启下的转折作用,文情可谓细密。四章的末句“胡不万年”,则将整篇的颂扬推至巅峰,意谓:这样贤明的君王,怎不祝他万寿无疆?对于一个暴君昏主,人们是不会如此祝釐的。因此《诗集传》谓此句为“愿其寿考之词也”,其实不错,反观方玉润谓此句“含讽刺意”,似乎有点牵强。

诗人简介

诗文推荐

日融融,草芊芊,黄莺求友啼林前。

柳条袅袅拖金线,花蕊茸茸簇锦毡。

鸠逐妇,燕穿帘,狂蜂浪蝶相翩翩。

春光堪赏还堪玩,恼煞东风误少年。

鸠杖庞眉鹤发仙。

诗中有史笔如椽。

爱莲自是平生趣,吟到梅花晚更坚。

珍九鼎,食万钱。

谁如有子彩衣鲜。

蜀陈旧事君须记,贵盛还当具庆年。

鹰窠裹懵鸱,鸠巢中后鹞。

称尊未必尊,做小未必小。

只麽泥裹洗泥,到了全没分晓。

有分晓,海水不禁杓子舀。

人笑鹁鸠拙,勃鸠自不拙。

两茎柴子上,一生打得彻。

打刀须是并州铁。

君不风深山野马生龙驹,又不见荒林老鹰鸠作雏。

男儿似种世所少,俞郎三世成清儒。

祗今道路满尘土,大袖已觉妨奔趋。

提携逐食何足羡,羡子有策宁亲躯。

蠲符书行鸡犬静,餐钱下岁鲑鱼须。

机神有余自静重,蔚蔚老气生眉须。

高堂百客森冠裾,四座指点看明珠。

谁能对此心不动,归来转觉群儿愚。

峡南云深山气冷,今岁亦闻愁旱枯。

但邻四壁愈憔悴,傍人解笑吾人迂。

书来隔宿发梦寐,便买舴艋随僮奴。

山篱语喧听楖粟,晚阁妆罢悬蜘蛛。

暂违相见喜定剧,胜似朝夕趋庭隅。

因子此去传区区,先从贤翁到吾徒。

刘郎癯绝今更癯,香岩老人安稳无。

游丝着柳晓成醉,湍浦濆暖晴媚。

金翘玉马欲临关,惟有离肠与粉泪。

前高山晴花覆头,每时看好今看愁。

野桃结子幽厓里,落尽春风喂涘鸠。

烟连草色迷平野,雨趁鸠声过别村。

淡淡胭脂,似褪向、景阳鸳石。

依然是、春睡未足,捧心犹癖。

藉甚不禁君再顾,嫣然却记渠初拆。

黯销魂、欲尽更堪怜,终难得。

犹记是,卿卿惜。

空复见,谁谁摘。

但当时一笑,也成陈迹。

我懒花残都已往,诗朋酒伴犹相觅。

听连宵、又雨又还晴,鸠鸣寂。

宁辞园令秩,不改渊明调。

解印无与言,见山始一笑。

幽人还绝境,谁道苦奔峭。

随云剩渡溪,出门更垂钓。

吾庐青霞里,窗树玄猿啸。

微月清风来,方知散发妙。

丘壑趣如此,暮年始栖偃。

赖遇无心云,不笑归来晚。

鸣鸠拂红枝,初服傍清畎。

昨日山僧来,犹嫌嘉遁浅。

托君紫阳家,路灭心更远。

梯云创其居,抱犊上绝巘.杏田溪一曲,霞境峰几转。

路石挂飞泉,谢公应在眼。

愿言携手去,采药长不返。

安装闻难及庐山老,晚见丧归南海翁。

犹被卹章虽弗逮,竟成全节略相同。

事惟有死仲连子,貌乃如生颜鲁公。

不尽哀荣千载下,爽鸠墟垅几秋风。

道閟鹤关,运缠鸠里。

门集大命,俾歆嘉祀。

礼亚六瑚,诚殚二簋。

有诚颙若,神斯戾止。

秋日晖晖兮槐市成林,白鸠关关兮汉柏阴阴。

杏坛高兮几寻,奠桂酒兮孤斟。

苍梧不可呼兮犹得抱南风之琴。

哀颜夭之不永兮,伤哉兮遗音,契千古兮遐心。

谩郎活计拙於鸠。

闲中又过秋。

枕书眠了却登楼。

贫来颇自由。

书咄咄,赋休休。

西窗晚更幽。

诗家贫杀也风流。

家人不用愁。

烛点心光吐,云收性月辉。

一壶冰莹振风威。

万象参罗,魁斗斡璇玑。

造化无为理,恢恢道化巍。

冥冥杳杳契天机。

鸠*神功,法界步云归。

莺声寂。

鸠声急。

柳烟一片梨云湿。

惊人困。

教人恨。

待到平明,海棠应尽。

青无力。

红无迹。

残香积粉那禁得。

天难准。

晴难稳。

晚风又起,倚阑争忍。

春色遽如许,春愁一望赊。

帘低宜著燕。

柳暗欲藏鸦。

鸠妇催疏雨,蜂臣趁落花。

只愁清景促,无计驻曦车。

君不见天上星辰拱环极,忽然陨地变成石。

又不见云中鹰隼横高秋,有时搨翼化作鸠。

人生进退甚类此,左迁右转谁自由。

忆昔逢君在邹鲁,翰林丈人东道主。

一言得意便定交,数日论文暗相许。

迩来倏忽十余年,共上赤霄连步武。

禁中更直承明庐,深喜蒹葭依玉树。

两制惟君最青慎,笔力辞锋有余刃。

方期夜直金銮坡,谁知共理淮阳郡。

官衔新换版曹郎,腰佩初悬列侯印。

西垣三字班列闲,南面百城资望峻。

且应尽意颁诏条,岂复回头顾文阵。

下车果有讴谣生,卖刀买犊民归耕。

黄发老农鼓腹唱,雪花双鹿挟輈行。

棠阴露浓滴朱绂,麦秋风冷吹红旌。

行春多暇吟情发,闲作长歌寄同列。

歌中首写明君语,指点神仙为旧侣。

严徐虽合在蓬瀛,邵杜已闻为父母。

重来便恐调金铉,无复区区当文翰。

直如经岁未徵黄,道在何劳重嗟叹。

入则步苍苔,咏红药,了事舍人孙处约。

出则张皂盖,拥朱轮,贤明太守召信臣。

请君屈指数交友,似此宦名能几人。

逢时谁不欲行道,遇主我亦思庇民。

功名富贵皆待命,出处语默聊卫身。

一车甘雨方建隼,万国淳风莫泣麟。

他时宣室召贾谊,贤人事业当并伸。

檐间忍见乌兔走,监里星星将白首。

休躭铃合家藏书,且酌郡斋官给酒。

婴儿稚女满眼前,莫负时光笑开口。

溪水漫。

岸口小桥冲断。

沽酒人家门巷短。

柳阴旗一半。

细雨鸣鸠相唤。

曲港落花流满。

两两睡红**暖。

恼人春不管。

雨过园林,触处落红凝绿。

正桑叶、齐如沃。

娇羞只恐人偷目。

背立墙阴,慢展纤纤玉。

听鸠啼几声,耳边相促。

念蚕饥、四眠初熟。

劝路旁、立马莫踟躇,是那里唱道秋胡曲。

迟日烘晴,轻烟缕昼,琐窗雕户慵开。

人独春闲,金猊暖透兰煤。

山屏缓倚珊瑚畔,任翠阴、移过瑶阶。

悄无声,彩翅翩翩,何处飞来。

片时千里江南路,被东风误引,还近阳台。

腻雨娇云,多情恰喜徘徊。

无端枝上啼鸠唤,便等闲、孤枕惊回。

恶情怀,一院杨花、一径苍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