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里)而居。xī yŏu èr wēng,tóng yì(lĭ)ér jū。

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jiă wēng zhī qī zĭ qù xiāng,wéi sŏu yī rén ér yĭ。

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yī rì,sŏu xié jiŭ zhì yĭ wēng dì,

二人对酌,不亦乐乎!èr rén duì zhuó,bú yì lè hū!

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yĭ wēng yuē:“xiàng wú yuăn yóu jì﹑yōng,

然(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rán(dàn)wèi cháng dēng tài shān,jūn yŏu yì tóng xíng hū?”

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jiă wēng yuē:“shì shān yú yì wèi dēng,

然老矣,恐力不胜。”rán lăo yĭ,kŏng lì bù shèng。”

乙翁曰:“差矣,汝之言!yĭ wēng yuē:“chà yĭ,rŭ zhī yán!

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năng zhĕ yú gōng nián qiĕ jiŭ shí ér yí shān,

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jīn wú bèi fāng yú liù xún,hé lăo zhī yŏu!”

甲翁曰:“甚善!”jiă wēng yuē:“shèn shàn!”

翌日,二翁偕往,yì rì,èr wēng xié wăng,

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yuè qián táng,jué cháng jiāng,ér zhì tài yīn。

夜宿,凌晨上山。yè sù,líng chén shàng shān。

乙翁欲扶之,甲翁曰:yĭ wēng yù fú zhī,jiă wēng yuē:

“吾力尚可,无需相扶。”“wú lì shàng kĕ,wú xū xiāng fú。”

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zì rì chū zhì bó mù,yĭ zhì bàn shān yĭ。

译文

从前有两个老翁。住在同一个城市里。关系和特别好。甲老翁的妻子和孩子早去世了。只有他自己而已。一天。他带着酒去乙翁的家。两个人一起喝酒。十分快乐!乙翁说:"以前我曾去巴蜀远处交游。但没有登过泰山。心中很悔恨。你能不能和我一起去呢?"甲翁说:"那山很陡峭。我也没有登过。总想着他。然而老了。恐怕力气不够"乙翁说:"你说的不对吧。以前的愚公。九十岁的时候还可以移山。今日我们才六十来岁。哪里老呢!"甲翁说:"那太好了"第天。两个老人都去了。走过钱塘。渡过长江。走着从鸸到泰山的北面。晚上住下休息。凌晨上山。乙翁要扶他。甲翁说:"我的力气还可以。不用互相搀扶"从太阳出来到薄暮降临。已经走过了半坐大山。

注释

1.昔:以前.从前

2.里:乡(古代居民行政组织的一种,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

3.妻子:妻子和孩子

4.叟:老头

5.(唯叟一人)而已:罢了

6.携:携带

7.第:房屋、宅子、家

8.酌:饮(酒)

9.向:以前

10吾:我

11.远游:到远处游玩

12.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

13.是:这 13.然:但是

14.意:意愿

15.同行:一同出行

16.余:我

17.亦:也

18.未:没有

19.然:然而

20.恐:担心

21.胜:能承受,承担。

22.差矣,汝之言:是“汝之言差矣”的倒装句

23.曩:以往.过去

24.年:年龄

25.且:将近

26.辈:等,类,表示人或物的多数同属一类

27.方:才

28.逾:超过

29.甚善:太好了

30.翌日:第二天

31.偕:一起,一同

32.越:经过

33.绝:横渡

34.相:互相,此指代“我”

35.自:从

36.至:到,达

37.薄暮:傍晚,日将落时

38.阴:古代山北水南叫“阴”

39.尝:曾经

40.去:离开

41.何老之有:即为“有何老”;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42.是:这

诗人简介

诗文推荐

老人气衰,饮食无几。

食肉不消,食菜寡味。

柳槌石钵,煎以蜜水。

便口利喉,调养肺胃。

一冬二冬,你侬我侬。

暗中偷笑,当面脱空。

虽是寻常茶饭,谁知米裹有虫。

岂不见南泉道夜来好风,吹折门前一枝松。

虎憎鸡嘴,闻者畏之。

后人衡鉴不高,唤作二俱弄险。

新庭靖安,祖后燕怡。

有开圣谋,累崇天基。

典章文明,声容葳蕤。

御于邦家,日寿日慈。

一新一旧,跳出窠臼。

一出一入,胡饼里呷汁。

一擒一纵,开眼作梦。

一照一用,鳝鱼走入麻油翁。

网细鱼稠,药多病甚。

棒喝交驰,一品二品。

山僧恁麽逞驴唇,痴客徒劳劝主人。

大哉乾元,既极形容。

坤元德至,实兴比隆。

实册闰登,勒崇垂鸿。

相我缛备,肃肃雍雍。

我馂惟阜。

我肴孔庶。

嘉味既充。

食旨斯饫。

属厌无爽。

冲和在御。

击壤齐欢。

怀生等豫。

烝庶乃粒。

实由仁恕。

火景方中南讹秩。

靡草云黄含桃实。

暗麝著人簪茉莉,红潮登烦醉槟榔。

惜春正是上春时,何处春情可赋诗?

吴王台下斗芳草,苏小门前歌《柳

归依法,法法不思议。

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

了法更无疑。

吴会风流。

人烟好,高下水际山头。

瑶台绛阙,依约蓬丘。

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

触处青蛾画舸,红粉朱楼。

方面委元侯。

致讼简时丰,继日欢游。

襦温袴暖,已扇民讴。

旦暮锋车命驾,重整济川舟。

当恁时,沙堤路稳,归去难留。

石中火隐怎生昭。

水里金藏要却遭。

石火须恁心火取,水金决得肺金淘。

火教锻炼真铅汞,金要增添快剑也。

二件相投成一件,大罗天上列仙

盛乐斯举。

协征调宫。

灵飨庆洽。

祉积化融。

八变有序。

三献已终。

坎牲瘗玉。

酬德报功。

振垂成吕。

投壤生风。

道无虚致。

事由感通。

于皇盛烈。

比祚华嵩。

要问南枝消息早,一阳恰喜方回。

望前二日验云台。

祥光呈五色,瑞彩上三台。

生机一脉何尝息,正看用世真才。

调羹手段此胚胎。

文明观盛会,直待六阳来。

巍巍孝庙,圣德天通。

同符艺祖,克绍高宗。

有和有册,载推载崇。

镂玉绳金,登奉祏宫。

帝居在震。

龙德司春。

开元布泽。

含和尚仁。

羣居既散。

岁云阳止。

饬农分地。

民粒惟始。

雕梁绣栱。

丹楹玉墀。

灵威以降。

百福来绥。

摇轻裾,曳长袖,为楚舞,千万寿。

新词白纻声按旧。

朔风卷地来峥嵘,燕雁避霜饥不鸣。

高堂酒多华灯明。

风雪惊初霁,水乡增暮寒。

树杪堕飞羽,檐牙挂琅玕。

才喜门堆巷积,可惜迤逦销残。

渐看低竹翩翻。

清池涨微澜。

步屐晴正好,宴席晚方欢。

梅花耐冷,亭亭来入冰盘。

对前山横素,愁云变色,放杯同觅高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