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念奴娇·梅

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shū shū dàn dàn,wèn [ā,ē,a,á,à] shuí、kān bĭ tiān zhēn yán sè。

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xiào shā dōng jūn xū zhān duàn,duō shăo zhū zhū bái bái。

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xuĕ lĭ wēn róu,shuĭ biān míng xiù,bù jiè chūn gōng lì。

骨清香嫩,迥然天与奇绝。gŭ qīng xiāng nèn,jiŏng rán tiān yŭ qí jué。

尝记宝篽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cháng jì băo yŭ hán qīng,suŏ chuāng rén shuì qĭ,yù xiān qīng zhāi。

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piāo bó tiān yá kōng shòu sŭn,yóu yŏu dāng nián biāo gé。

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wàn lĭ fēng yān,yī xī shuāng yuè,wèi pà qī tā dé。

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忆。bù rú guī qù,[láng,làng] yuàn yŏu gè rén yì。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是咏梅花的。梅花腊月发花、多白色,也有红色者,以坚贞耐寒著称,历代文人多咏之。词的上片写梅之风韵。开头二句写其颜色。“疏疏淡淡”,谓其花影稀疏,花色浅淡,颜色天真自然,没有什么能与其天然的风韵相比。“笑杀”二句紧承上文,对此做进一步描写。在这里,作者使用映衬的手法,言在东君的管领下,有的花白,有的花红,红红白白,颜色甚多,但山下千林花太俗,都没有梅花的神韵,枉称为花,实在可笑。“雪里”二句写其凌寒独放。言梅花长在水边,开在雪里,一味清新,十分幽静,温柔明秀,远非桃李可比。“骨清”二句是赞美梅花玉洁冰清、香嫩魂冷,骨格奇绝,具有超凡入圣的品格。词的下片写梅之遭遇,映带作者身世。“常记”三句写梅花曾一度受宠,被琐窗人“纤手轻摘”,插戴鬓边,何其荣耀。“漂泊”二句以人拟物,言梅花虽然漂泊天涯,形体瘦削,憔悴不堪,但风韵不减当年,依然冰清玉洁,高雅不俗。“万里”三句是说,不论是“万里风烟”还是“一溪霜月”,都无法使其屈服,表现出梅花的坚贞。“不如”二句借花言人,表达出作者的归隐情思。细读词之下片,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者虽然是在写梅,却已将自己的身世之感打并入其中,而以感慨系之,寓意很深,耐人寻味。

诗人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868篇诗文

诗文推荐

新符旧历。

交割新年余七日。

谁识春华。

元住东川太守家。

一年一曲。

拟尽形容无可祝。

愿似庭梅。

长向春风伴斗魁。

疏梅风韵。

不许游蜂飞蝶近。

要识芳容。

除向瑶台月下逢。

尊前一见。

换尽平生桃李眼。

却笑襄王。

楚梦无踪空断肠。

竹才生便直,梅到死犹香。

蟹生溪味爽,梅报野香疏。

可惜不当梅蕊破,幽香合在弟兄间。

宝篆龙煤烧欲残。

细听铜漏已更阑。

纱窗斜月移梅影,特地笼灯仔细看。

幽梦断,旧盟寒。

那时屈曲小屏山。

风光得似而今不,肯把花枝作等闲。

梅生红粟初迎腊,鱼跃银刀正出淮。

芙蓉露下闲庭晚。

犹觉秋容浅。

惊心莫道岁华赊。

已有官梅轻放、小春花。

西风河汉溪流月。

月下疏疏雪。

新妆喜是寿阳人。

鸾鉴不劳呵手、对寒云。

黄阁方开。

金鼎和羹正待梅。

薰风南来,凉生殿阁。

诸佛出身,开口即错。

错错,赢得衡梅十七年,驴前马后无归著。

瑶池会罢朝元客,缟素仙棠问道装。

问信风篁岭下梅。

流水泠泠,断桥横路梅枝亚。

雪花飞下。

浑似江南画。

白璧青钱,欲买春无价。

归来也。

西风平野。

一点香随马。

甲子今年甫一周。

人间聊住八千秋。

依依梅蕊看如雪,恰恰蟾华未上钩。

分玉节,共南州。

台城辇路记重游。

相期一品归来健,兄弟华颠自献酬。

宫师奉康公词云:“一品归来健。

”又生日有“兄弟对举杯”之句。

天威乱糁琼蕤密。

一光吞尽千山碧。

梅与雪争妍。

孤香风暗传。

玉骨从来瘦。

不奈春僝僽。

羌管一声残。

水乡生暮寒。

渔翁家住寒潭上。

晓霜晚日时相向。

三尺白鱼长。

一双摇玉光。

前朝来献状。

果慰携壶望。

水月正商量。

小桥梅欲香。

半开半合荣枯外,似有似闲淡中。

自是一般风味别,笑他红紫斗芳丛。

醉梦醺醺晓未苏。

门前辘辘使君车。

扶头一盏怎生无。

废圃寒蔬挑翠羽,小槽春酒冻真珠。

清香细细嚼梅须。

凌寒架雪知春近。

闲探处、如相问。

溪流清浅暮云低,玉蓓横斜风定。

晚枝雀啅,幽姿方展,还映疏篁冷。

镜鸾妆罢明梢嫩。

犹记宜相并。

如今却月别传香,知引何人幽兴。

不堪楼上,昭华吹断,声与愁肠尽。

茅屋何堪翠袖,芝田自有霓裳。

一双雪舞碧云乡。

富贵人家以上。

竹外山童敲臼,梅边溪友传觞。

青霞道服石炉香。

便是寿星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