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潇湘神·斑竹枝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bān zhú zhī,bān zhú zhī,lèi hén diăn diăn jì xiāng sī。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chŭ kè yù tīng yáo sè yuàn,xiāo xiāng shēn yè yuè míng shí。

译文

斑竹枝啊斑竹枝,泪痕点点寄托着相思。楚地的游子啊若想听听瑶瑟的幽怨,在这潇水湘江之上当着夜深月明之时。

注释

①潇湘神:词牌名,一名《潇湘曲》。此词作于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时期,诗中所及山水和故事皆在湘沅间。潇湘:湖南西南部潇水、湘水。

②斑竹:即湘妃竹。相传舜崩苍梧,娥皇、女英二妃追至,哭啼极哀,泪染于竹,斑斑如泪痕,故谓“斑竹”。

③泪痕点点寄相思:《述异记》载,“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文悉为之斑。”

④楚客:本指屈原,此处为作者自况。作此词时刘禹锡正值贬官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

⑤瑶瑟:以美玉妆饰成的瑟。古代之管弦乐器。

⑥潇湘:潇水在今湖南零陵县西北合于湘水,称潇湘。

赏析

《潇湘神》,一名《潇湘曲》。刘禹锡贬官朗州(今潮南常德)后,依当地的迎神曲之声制词,写了二首,创此词调,此为其中的第二首。潇湘,潇水流至湖南零陵县西与湘水合流,世称“潇湘”。潇湘神,即湘妃。指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博物志》记载,舜帝南巡,死于苍梧,葬于九嶷,他的爱妃娥皇、女英闻讯后赶至湘水边,哭泣悲甚,其泪挥洒在湘竹上,留下斑斑泪痕,遂成斑竹,她们也就自投于湘水,成为湘水女神,亦称“湘灵”。刘禹锡这首词,便是题咏湘妃故事的。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开头两个叠句,一方面是利用两组相同的音调组成滚珠流水般的节奏,以加强哀怨的气氛;一方面是反复强调斑竹枝这一具体事物,以唤起并加深人们对有关传统故事的印象。词人在这重叠深沉的哀叹中,实际上也融进了自己被贬谪的怨愤痛苦之情,从竹上的斑点,写到人物的泪痕,又从人物的泪痕写到两地相思,层层深入,一气流贯。在词人的笔下,斑竹成为多情相思的象征,是一种隽永幽雅的意象,而不再是普通的自然景物。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楚客,本指屈原。刘禹锡当时正贬官在朗州,与屈原流放湘西相似,所以这里的“楚客”实是作者以屈原自喻,将湘妃、屈原和自己的哀怨,联系在一起。这里的“瑶瑟”,乃瑟的美称,在作者的想象中,湘灵鼓瑟必然极为哀怨,所以说“瑶瑟怨”。当夜深人静、明月高照之时,楚客徘徊于潇湘之滨,在伴和着潺潺湘水的悠扬琴韵中,细细领略其中滋味,此之谓以环境烘托心情。词中创造了一个凄清空漾的境界,更适于传达出词人哀怨深婉的情思,作者和湘灵的怨愤之情融合了,历史传说与现实生活融合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也融合了,情致悠然不尽,辞止而意无穷。

  全词虽为祭祀潇湘神而作,但却借古代神话湘妃的故事,抒发自己政治受挫和无辜被贬谪的怨愤。作者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一个真实与虚幻结合的艺术境界,将远古的传说、战国时代逐臣的哀怨和自己被贬湘地的情思交织起来,融化为一体,赋予这首小词以深邃的政治内涵,显示出真与幻的交织和结合,以环境烘托其哀怨之情,虽似随口吟成,而意境幽远,语言流丽,留给读者无穷回味和遐想的余地。

背景

这首词是作者贬官朗州期间(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所作,通过咏湘妃的哀怨而抒发了自己被贬的内心的凄苦。

诗人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782篇诗文

诗文推荐

生民以来,道莫兴京。

温良恭敛,惟神惟明。

我洁尊疊,陈兹芹藻。

言升言旋,式崇斯教。

[黄钟为角]赤精之君,位于朱明。

茂有万物,假然长赢。

我洁我盛,我蠲我诚。

神其下来,云车是承。

鹤冷风亭,鸿迷烟渚,晓来雪意填空。

酿成嘉瑞,端为兆年丰。

况有神娲妙手,调和得、云彩皆同。

楼台上,铺琼缀玉。

随步广寒宫。

天公。

开地轴,八C133混一,莫辨提封。

又须教、归禽狡兽沈踪。

坐见花敷万木,谁知道、春已输工。

三杯酒,西湖父老,相与话时雍。

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

?一本云潇湘景物疏。

?秋风片帆急,暮蔼?一本作雨?一山孤。

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术,一作业。

?虚。

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

裸以溥将,实户在位。

帝德升闻,孝思光被。

公卿庶正,傅御师氏。

至诚感神,福禄一暨。

有邦事神,享帝为尊。

内心致德,外示弥文。

嘉玉效珍,主以量币。

恭钦伊何,惟以宗祀。

育我嘉止,神惠是仰。

载致斯币,庶几用享。

鼓之舞之,式翳尔神。

锡福无疆,佑此下民。

钦惟合宫,承神至奠。

祗武专精,俨然若存。

奠兹嘉阳,茝兰其芬。

发祉隤祥,以子以孙。

一色功回,雷云冻开。

万机俱罢,风月转夜。

空空谷有神,欣欣木有春,而今何处不分身。

[圜钟为宫]玄冬笔祀,始于伊耆。

几事聿成,庸答蕃釐。

眷言西顾,匪神司之。

归功尔神,翩其下来。

踯躅花红鸭摐飞,黄牛庙下见郎希大摊钱卖盐去,短钗簪叶负薪归

五德之王,谁实始之。

功括造化,兴天无期。

酌我清酤,兴献载饬。

神监孔乡,天子之德。

全家一意道心坚。

皆因宿世缘。

精严精谨愈精专。

真诚实可怜。

听教化,悟微言。

尘劳渐渐捐。

内调神息两绵绵。

功成自证仙。

四渎之利,经营中国。

南日大江,险兮天设。

维尔有神,险其庙食。

望秩孔时,我心翼翼。

何人戴目倚钱神,更问吾徒拂甑尘。

醉缬不供诗客眼,弊裘应广文贫。

坐看十日渑为雨,遥想千家桂作薪。

贷子曲身当得句,地炉分施腊前春。

工祝致辞,黄流协鬯。

爰登清歌,载期神享。

噫予诚心,精社是虔。

嘉予陈祀,岂盈豆笾。

鹍鹏徙海,龙蛇起陆。

思妙天随,神钟鬼哭。

垂露在手,非烟眩目。

锦绂琼机,光我韫椟。

临池濯吾足,汲水濯吾缨。

尘埃一谢去,神与体俱清。

月明渐映檐东出,置枕东床夜萧瑟。

更无俗物败人意,唯有清风入吾室。

肃肃灵坛,昭昭上天。

洁粢岂盛,以享以虔。

百神咸萃,六乐斯县。

介兹景福,斯于有年。

[黄钟为角]载阳衍德,农祥孔昭。

麦兹元嘏,穰穰黍苗。

象兴眇冥,金奏远姚。

无闬厥灵,丹衷匪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