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疏雨洗芙蓉。
玉冷佩丁东。
辘轳听带秋声转,早凉生、傍井梧桐。
欢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风。
临池飞阁乍青红。
移酒小垂虹。
贞元供奉梨园曲,称十香、深蘸琼钟。
醉梦孤云晓色,笙歌一派秋空。
一番疏雨洗芙蓉。
玉冷佩丁东。
辘轳听带秋声转,早凉生、傍井梧桐。
欢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风。
临池飞阁乍青红。
移酒小垂虹。
贞元供奉梨园曲,称十香、深蘸琼钟。
醉梦孤云晓色,笙歌一派秋空。
⑴风入松:古琴曲有《风入松》,传为晋嵇康所作。又唐僧皎然有《风入松歌》,见《乐府诗集》卷五十九,调名由此而来。《宋史·乐志》入“林钟商”,调见晏几道《小山词》。又名“风入松慢”“远山横”。双调,七十四字、七十六字,亦有七十二字体的。前后片各六句四平韵。《梦窗词》系七十六字体。
⑵麓翁:即史宅之,字之仁,为宋相史弥远之子。《宁波府志》:“史子仁,心非叔父弥远所为,著《升闻录》以寓规谏。避势远嫌,退处月湖,宁宗御书‘碧沚’赐之。”“之”与“子”一字之差,《府志》不云弥远子,而为侄。宅之曾总揽朝廷财政,与吴文英为同乡。
⑶梧桐:一本无“梧”字。
⑷良:一作“凉”。
⑴风入松:古琴曲有《风入松》,传为晋嵇康所作。又唐僧皎然有《风入松歌》,见《乐府诗集》卷五十九,调名由此而来。《宋史·乐志》入“林钟商”,调见晏几道《小山词》。又名“风入松慢”“远山横”。双调,七十四字、七十六字,亦有七十二字体的。前后片各六句四平韵。《梦窗词》系七十六字体。
⑵麓翁:即史宅之,字之仁,为宋相史弥远之子。《宁波府志》:“史子仁,心非叔父弥远所为,著《升闻录》以寓规谏。避势远嫌,退处月湖,宁宗御书‘碧沚’赐之。”“之”与“子”一字之差,《府志》不云弥远子,而为侄。宅之曾总揽朝廷财政,与吴文英为同乡。
⑶梧桐:一本无“梧”字。
⑷良:一作“凉”。
“一番”两句,点宴客时间。言炎夏过后,秋凉已生,雨打荷池,洗净一池艳红。“辘轳”两句,承上述秋景。言耳闻单调乏味的辘轳声,眼见井台四周铺满了枯黄的梧桐叶,词人哀叹秋已深矣。“欢宴”两句,点题。十二字共分六层意思,全以一“欢”字领起。此言麓翁之宴既是欢宴,又逢良辰美景,在皎洁的月光下,清风习习,园中修竹摇曳,堂内佳人起舞,呈现出一幅富贵夜宴图。
“临池”两句,写宴会地点园堂周围的景色。言麓翁先把酒宴摆放在园中堂内,园堂面水开窗,使客人可以边饮酒边观望在月色朦胧中隐约显现在荷池中的红花绿叶。然而园堂宴饮还不能尽兴,所以大家又携酒至园中的“小垂虹”桥上,再次自在畅饮。此是赞扬主人的好客豪爽之情。“贞元”两句,述宴中弹奏名曲助兴。“贞元”,指唐朝的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这里泛指升平盛世。此言宴席中自有乐工们为大家弹奏升平盛世中流行的乐曲,并且还拿出来号称“十香”的醇酒斟满在玉杯中招待客人。“醉梦”两句,梦中景。词人受到主人如此盛情款待,当然是高兴得乐而忘返了。所以不觉沉醉入梦,好梦至晓,并且梦中似乎还觉得自己飘飘然地身处在一派笙歌声中。
父天不可嗔,夫君不宜怨。
要知古圣贤,贵在素贫贱。
父常煮字不成饭,夫常织文不成绢,衣粗布衣齕藜苋。
去耕原上田,往种陌上桑。
穫云秋穗重,缲雪春丝长。
汝温汝饱官征忙,翁出校书为汝偿。
龟峰深处隐,岩壑静、万尘空。
任一路白云,山童休扫,却似崆峒。
只恐烂柯人到,怕光阴、不与世间同。
旋采生枝带叶,微煎石鼎团龙。
从容。
吟啸百年翁。
行乐少扶筇。
向镜水传心,柴桑袖手,门掩清风。
如何晋人去后,好林泉、都在夕阳中。
禅外更无今古,醉归明月千松。
已是三堪乐,更是百无忧。
山朋溪友呼酒,互劝复争酬。
钓水肥鲜鳊鳜,采树甘鲜梨栗,罢稏一齐收。
树底飞罢盖,溪上放轻舟。
笑鸱夷,名已谢,利还谋。
蜗蝇些小头角,何事被渠钩。
春际鹭翻蝶舞,秋际猿啼鹤唳,物我共悠悠。
倚棹明当发,归梦落三洲。
曾记武林日,岁上德星堂。
相君襟度夷雅,容我少年狂。
辇路升平风月,禁陌清时钟鼓,_送紫霞觞。
回首十年事,解后衮衣乡。
古今梦,元一辙,谩千场。
纷纷间较目睫,谁解识方将。
霜落南山秋实,风卷北邻夜燎,世事正匆忙。
天意那可问,只愿善人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