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gǔ mù yīn zhōng xì duǎn péng,zhàng lí fú wŏ guò qiáo dōng。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zhān yī yù shī xìng huā yŭ,chuī miàn bù hán yáng liŭ fēng。

译文

我在高大的古树阴下拴好了小船;拄着拐杖,走过小桥,恣意欣赏这美丽的春光。

丝丝细雨,淋不湿我的衣衫;它飘洒在艳丽的杏花上,使花儿更加灿烂。阵阵微风,吹着我的脸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动着嫩绿细长的柳条,格外轻飏。

注释

⑴系(xì):联接。短篷:小船。篷,船帆,船的代称。

⑵杖藜:“藜杖”的倒文。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杆直立,长老了可做拐杖。

⑶杏花雨: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节的雨。

⑷杨柳风:古人把应花期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从小寒到谷雨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总称“二十四花信风”。其中清明节尾期的花信是柳花,或称杨柳风。

赏析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绝名诗。诗僧志南亦因这首描写二月春景的诗而名留千古。

首二句写诗人的行踪,尾二句写诗人眼中的春光。首二句用笔精妙,予人以清凉幽静的美感:斑驳的古木、汩汩的溪水、轻巧的篷船、虬曲的杖藜、古朴的小桥和无事的老僧,构成一幅浑然天成的游春图。一句“杖藜扶我过桥东”,诗意地表现了禅宗所崇尚的物我合一的佳境。尾二句造语疏清,予人以清新悠然的体味:小桥东边,杏花如烟,杨柳如线,细雨如酥,和风如丝。那杏花烟雨,欲沾人衣而不湿,何其令人惬意;那杨柳和风,吹在脸上凉美而不觉寒冷,它们是何等善解人意。这清凉的春意,不正是春天清凉的禅意的昭示么?这迷人的春景,正是诗人眼中迷人的禅境。

在诗人眼中,禅就在古木中、溪水里、篷船上、杖藜头,在小桥东边,在老僧心头,在杏花雨中,在杨柳风里,在那沾而欲湿的凉意中,在吹面不寒的清柔里,禅就是春天,就是一切的一切,就是绝句,就是诗!

“诗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碍而实通,曰理高妙;出自意外,曰意高妙;写出幽微,如清潭见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宋·姜夔《白石道人诗说》)不说理,也不说禅,却极有禅趣,本诗可谓是自然高妙!

诗人简介

南宋诗僧,志南是他的法号,生平不详。志南的生活状态已不考,他在当时的文坛上也没有“中兴四大诗人”以及“二泉先生”诸人的风头那么前。但就这短短的一首诗,就以其对早春二月的细腻感受和真切描写,把自己的名字载入了宋代诗史。► 1篇诗文

诗文推荐

云澹飞江卑晚,飞香到短蓬。

望穷浑不见,恨满白蘋风。

崖石列砑,江涨所漱出。

豁如无齿口,轩笑不得合。

兀坐长吟五十诗,怪来几案夜生辉,胸中锦段明如许,羞得吴娃懒上机。

牂牁何处莫穷源,万折千矶剧迅奔。

寸寸上来良亦苦,不知断支出秘番魂。

风月堂中倾国姝,别来风骨清臞。

良宵梦里殷勤说,玉兔还能捣药无。

盘水平生谨自持,苦为痎病费医治,一秋偏识端居味,余事何妨读杜诗。

满船买了洞庭柑,雪色新裁白紵衫。

唤得姬同一醉,春风相送过江南。

逢危无策愧时才,怀抱何曾得好开。

衮衮捷书一不断。

活人基本要深培。

同事空王岁月深,相思还寄定中吟。

遥知清静中和化,只用金刚三昧心。

[予早岁与钱君同习读《金刚三昧经》,故云。

]

村落寻花特地无,有花亦自只愁予,不如卧听春山雨,一阵繁声一阵疏。

东阁郎君己贰卿,斡回严冷作和平,专人昔暴于家靼,太傅今贤似父兄。

人生贵得友,胜已我所求。

牛奶寻穷怪珍,逢此荆山璆虚怀略辈行,倾盖均交游。

许赓清绝句,每叹风雅俦。

中年畏作别,握手如隐忧。

尺素烦警策,慰我思悠悠。

闲卧独吟,无人酬和,聊假身心相戏往复,偶成三章。

夬公说法通新旧,汪叟剧谭骋古今。

入世莫尊小乘佛,论才恸惜老成心。

(存为寿春孙少侯,殁为徽郡汪仲尹先生)

花朵正怜多鞢,柳梢偏爱小差池。

陶潜狭室夸容膝,庾信低窗诉碍眉。

以丑石赠行作三绝句当年衫鬓两青青,强说重临慰别情。

衰发只今无可白,故应相对话来生。

出处依稀似乐天,敢将衰朽较前贤。

便従洛社休官去,犹有闲居二十年。

在郡依前六百日,山中不记几回来。

还将天竺一峰去,欲把云根到处栽。

故国池塘倚御渠,江城三诏换鱼书。

贾生辞赋恨流落,只向长沙住岁余。

[文帝岁余思贾生。

]烟深苔巷唱樵儿,花落寒轻倦客归。

藤岸竹洲相掩映,满池春雨鸊鹈飞。

乳肥春洞生鹅管,沼避回岩势犬牙。

自笑卷怀头角缩,归盘烟磴恰如蜗。

蜜脾未满蜂采花,麦◇已深鸠唤雨。

正是山斋睡足时,不觉花间日亭午。

忆抛印绶辞吴郡,衰病当时已有余。

今日贺君兼自喜,八回看换旧铜鱼。

[予自罢苏州及兹,换八刺史也。

]馆娃宫深春日长,乌鹊桥高秋夜凉。

[馆娃宫,今灵岩寺也。

乌鹊桥在苏州南门。

]风月不知人世变,奉君直似奉吴王。

何郎弱冠称神勇,章子当年有令名。

白骨可曾归闽海,文章今已动英京。

(存为长沙章行严,殁为福州何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