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车攻

我车既攻,我马既同。

四牡庞庞,驾言徂东。

田车既好,田牡孔阜。

东有甫草,驾言行狩。

之子于苗,选徒嚣嚣。

建旐设旄,搏兽于敖。

驾彼四牡,四牡奕奕。

赤芾金舄,会同有绎。

决拾既佽,弓矢既调。

射夫既同,助我举柴。

四黄既驾,两骖不猗。

不失其驰,舍矢如破。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徒御不惊,大庖不盈。

之子于征,有闻无声。

允矣君子,展也大成。

译文

我的狩猎车早已整治坚利,供我驱驰的马儿早已备齐。看那四匹雄马有多健壮啊,驾起车竟直奔往东部郡地。

我的狩猎车早已准备完善,看那四匹雄马有多么强健。东都洛邑有很大一块圃田,驾起车奔往那里打猎射雁。

天子在夏季安排狩猎活动,点数步卒随从一派喧哗声。车上遍插龟蛇旗和旄尾旗,驾起车去敖那里打猎兜风。

驾驭四匹雄壮宝马来狩猎,这四匹马儿跑起来多和谐。诸侯们穿着红蔽膝金马靴,从四方赶来会朝络绎不绝。

射箭的板指护臂早已戴上,强弓和羽箭也已调适停当,射手随从们都已集合到位,就等着帮我把猎物来抬扛。

只见四匹黄骠马齐驱并驾,辕两侧的骖马照直往前拉;驭手驱车进退转旋皆有法,天子诸侯显身手箭不虚发。

猎罢得宽馀马儿萧萧长鸣,旌旗猎猎随晚风轻轻飘动。步卒驭手们静悄悄地列队,君王后厨并不于是否充盈。

大队人马井然有序转回程,只闻车马行进不闻人语声。君王是多么仁义可信赖啊,一定会成就伟业天下治平!

注释

1.攻:修缮。

2.同:齐,指选择调配足力相当的健马驾车。

3.庞庞:马高大强壮貌。

4.言:句中语气词。徂(cú):往。东:东都洛阳。

5.田车:猎车。

6.孔:甚。阜(fù):高大肥硕有气势。

7.甫:通“圃”,地名,在今河南中牟西。

8.行狩(shòu):行狩猎之事。

9.之子:那人,指天子。苗:毛传:“夏猎曰苗。”

10.选:通“算”,清点。嚣(áo)嚣:声音嘈杂。

11.旐(zhào):绘有龟蛇图案的旗。旄:饰牦牛尾的旗。

12.敖:山名,在今河南荥阳东北。

13.奕奕:马从容而迅捷貌。

14.赤芾(fú):红色蔽膝。金舄(xì):用铜装饰的鞋。舄,双层底的鞋。

15.会同:会合诸侯,是诸侯朝见天子的专称,此处指诸侯参加天子的狩猎活动。有绎:绎绎,连续不断而有次序的样子。

16.决:用象牙和兽骨制成的扳指,射箭拉弦所用。拾:皮制的护臂,射箭时缚在左臂上。佽(cì):“齐”之假借字,齐备之意。决、拾:射者所用工具。决以钩弦,拾以护臂。即扳指护臂衣。佽(音次):用手指相比次调弓矢。《传》:决:钩弦也。拾:遂也。

17.调(tiáo):调和,相称。

18.同:合耦,指比赛射箭的人找到对手。

19.举:取。柴(zī):即“紫”,或作“胔”,堆积的动物尸体。

20.四黄:四匹黄色的马。

21.两骖(cān):四匹马驾车时两边的马叫骖。猗(yǐ):通“倚”,偏差。

22.驰:驰驱之法。

23.舍矢:放箭。如:而。破:射中。

24.萧萧:马长鸣声。

25.悠悠:旌旗轻轻飘动貌。

26.徒御:徒步拉车的士卒。不:语助词。无义,下句同。惊:“警”之假借字,机警。

27.大庖(páo):天子的厨房。

28.于:往。征:行,此处指田猎归来。

29.允:确实。君子:指天子。

30.展:诚然,的确。大成:成大功。

赏析

这是一首记述天子会同诸侯田猎故事的诗篇。《诗经》中涉及田猎的诗篇有许多,而描写场面之宏大,当首推此诗。全诗八章,艺术地再现了举行田猎会同诸侯的整个过程。

  第一章是全诗的总冒,写车马盛备,将往东方狩猎。战马精良,猎车牢固,队伍强壮,字里行间流露出自豪与自信。第二、三章点明狩猎地点是圃田和敖山。在那里人欢马叫,旌旗蔽日,显示了周王朝的强大声威。第四章专写诸侯来会。个个车马齐整,服饰华美,显示了宣王中兴、平定外患、消除内忧后国内稳定的政治状况。第五、六两章描述射猎的场面。诸侯及随从士卒均逞强献艺,驾车不失法度,射箭百发百中。暗示周王朝军队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第七章写田猎结束,硕果累累,大获成功,气氛由紧张而缓和。第八章写射猎结束整队收兵,称颂军纪严明。赞语作结,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全诗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按田猎过程依次道来,有条不紊,纹丝不乱。运用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生动传神地描写了射猎的场面及各种不同的景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写射猎,仅用四句十六字就绘声绘色地将大规模的场面呈现于读者眼前。“不失其驰,舍矢如破”凝炼传神;“萧萧马鸣,悠悠旌旆”,画出一幅队伍归来的景象,尤意境宏大而优美,真是充满了诗情画意。

背景

这是一首叙述周宣王朝会诸侯,在东都举行田猎的诗。《毛诗序》云:“宣王内修政事,外攘夷狄,复文、武之境土,修车马,备器械,复会诸侯于东都,因田猎而造车徒焉。”《墨子·明鬼篇》说:“周宣王会诸侯而田于圃,车数万乘。”清人胡承珙还援引史实对《序》说详加证明:“成康之时,本有会诸侯于东都之事。《逸周书·王会解》首言成周之会。孔晁注云:王城既成,大会诸侯及四夷也。《竹书》成王二十五年大会诸侯于东都,四夷来宾,皆其明证。宣王中兴,重举是礼,故曰复会。”(《毛诗后笺》)古代天子举行田猎活动,常有军事训练和军事演习的作用,周宣王会同诸侯狩猎,当有政治军事的特殊目的。周王朝在厉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礼仪制度遭到破坏,诸侯亦心离王室。宣王继位后,志在复兴王室,一面治乱修政,一面加强军事统治。宣王在东都会同诸侯田猎,一则和合诸侯,联络感情,二则向诸侯显示武力。

诗人简介

诗文推荐

羽旗云车,飘飘自天。

猗欤南箕,歆嘉升烟。

牲饩粢盛,俎簋铏笾。

维神戾止,从空泠然。

桓将军,军城南。

牛将军,军城北。

他军只有八千人,卒急临洮攻未得。

车碌碌,车碌碌,上山迟,下山速。

前车行行后车促,后车不管前车覆。

前车已覆无奈何,后车碌碌何其多。

古木郁沉沉,祠亭相衮临。

雷驱山外响,云结日边阴。

◇霂来初合,依微势稍深。

土膏潜动◇,野气欲成霖。

陇上连云色,田间击壤音。

明光应奏瑞,黄屋正焦心。

帝邑三川美,离宫万瓦森。

废沟鸣故苑,红蘤发青林。

南亩犹须劝,余春尚可寻。

应容後车客,时作洛生吟。

贪向津亭拥去车。

不辞泥雨溅罗襦。

泪多脂粉了无余。

酒酽未须令客醉,路长终是少人扶。

早教幽梦到华胥。

锁香亭榭。

花艳烘春曾卜夜。

空想芳游。

不到秋凉不信愁。

酒迟歌缓。

月色平分窗一半。

谁伴孤吟。

手擘黄花碎却心。

王良终日驰驱,曹商日乘从车。

七芧鼓舞群狙,学问圣处功夫,千古与我友俱。

宿戌供王事,膏车趱客程。

折荣湓浦柳,行色武昌城。

借卬科边饷,巡江点骑兵。

忧时心更切,满望邑尘清

浮世即浮家,书车与钓车。

梦中行熟境,尘外立生涯。

篱落千丝柳,池塘两部蛙。

儿曹问家事,{左禾右罢}隔田花。

吾有车兮山之阿,吾有舟兮江之沚。

任重兮致远,欲行兮谁止。

车欲行兮山路槎牙,舟欲行兮底着平沙。

吾不能移王屋之山兮,通褒斜之孤。

此舟车兮,孰推孰挽。

将狶膏棘轴而强挽兮,畏颡泚兮力疲。

将编蒲结草而强挽兮,惮褰裳而汩其泥。

欲行石兮乘流,吾当求之梓人之与阳侯。

[太簇为徵]季秋之月;

律中无射。

农事备收,火功告毕。

克禋克祀,有严有翼。

风马云车,尚其来格。

龙虎诸山会,车书万国同。

星躔环斗极,王气绕江东。

地涌神宫出,桥分御水通。

丹炉晨隐雾,石马夜嘶风。

日月无私照。

乾坤仰圣功。

十年瞻望地,云树郁葱葱。

大道何异,俗情如花。

生前境趣,车碾黄砂。

无垢住相,勿用称夸。

非亲我亲,六合为家。

五台月老通三要。

便把三彭除剿。

运用三车皎皎。

般载三乘妙。

龙华三会心明晓。

顿觉三光并照。

个内三坛设醮。

自己三清了。

[黄钟为角]赤精之君,位于朱明。

茂有万物,假然长赢。

我洁我盛,我蠲我诚。

神其下来,云车是承。

凄凄恻恻又微嚬。

欲话羁愁忆故人。

薄酒旋醒寒彻夜,好花虚谢雨藏春。

萍蓬已恨为逋客,江岭那知见侍臣。

未必交情系贫富,柴门自古少车尘。

七梁七百始。

天监三元初。

圣功澄宇县。

帝德总车书。

熙熙亿兆臣。

其志皆欢愉。

盛德在火,相我炎祚。

典祀有常,牲玉维具。

风马云车,翩翩来顾。

式蕃帝祉,后昆有裕。

凤宿龙巢,宸车苔辗。

前不搆村,后不迭店。

疑杀天下人,自疑犹未免。

瞥转一机,星驰电卷。

飞来峰刮地风寒,冷泉水滔天浪衮。

死句翻右活句传,大冶精金经百鍊。

哑,退耕师兄,能事云周,一死何憾。

淮南蒲萄八月酸,只可生吃不可乾。

淮北蒲萄十月熟,纵可作羓也无囱。

老夫腊里来都梁,飣坐那得马乳香。

分明犹带龙须在,径寸玄珠肥十倍。

太原青霜熬绛饧,甘露冻作紫水精。

隆冬压架无人摘,雪打水封不曾拆。

风吹日炙不曾腊,玉盘一朵直万钱。

与渠倾盖真忘年,君不见道逢麴车口流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