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送王副使还并州

并州近胡地,此去事风沙。bìng zhōu jìn hú dì,cĭ qù shì fēng shā。

铁马垂金络,貂裘犯雪花。tiĕ mă chuí jīn luò,diāo qiú fàn xuĕ huā。

曾持两郡印,多比五侯家。céng chí liăng jùn yìn,duō bĭ wŭ hóu jiā。

继世新恩厚,从军旧国赊。jì shì xīn ēn hòu,cóng jūn jiù guó shē。

戍烟千里直,边雁一行斜。shù yān qiān lĭ zhí,biān yàn yī háng xié。

想到清油幕,长谋出左车。xiăng dào qīng yóu mù,cháng móu chū zuŏ chē。

诗人简介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270篇诗文

诗文推荐

还比蒲桃天上植。

稚柳阴中,蜀锦开如织。

万岁藤边娇五色。

宜春馆里香寻觅。

七十二行鲜的的。

岁岁如今,早趁薰风摘。

金掌露浓堪爱惜。

龙涎华润凝光碧。

饱谙风月归,庶几无虚还。

相别梦悠悠,相逢欢草草。

送君跃马临长道。

十年憔悴向尘埃,一段精神摧不老。

帝图草创,皇业初开。

功高佐命,业赞云雷。

新来塞北。

传到真消息。

赤地居民无一粒。

更五单于争立。

维师父鹰扬。

熊罴百万堂堂。

看取黄金假钺,归来异姓真王。

九二玄阴凛凛。

白雪遍铺缘甚。

还许润灵根,接引黄芽悉审。

如恁。

如恁。

北海神龟畅饮。

命拙仍多故,君来每慰情,艰虞还俭岁,文字久寒盟。

又作家山别,宽为数月程。

闲门闭萧瑟,病眼向谁明。

南溟浮天,旁通百兹。

风樯迅疾,琛舶来还。

民商永赖,坐消寇奸。

荐兹嘉觞,弭矣惊润。

刹刹西来意,尘尘古佛心。

眉毛为道侣,鼻孔作知音。

借问牛头何处去,衔花幽鸟杳难寻。

登登远还合,声从何处起。

鱼走潜深波。

祸在深波里。

送千里蟾宫客。

露冷风清,山空月明。

天际归鸿书梵字,夜深砧杵送秋声。

眼觑不见,耳听不闻。

与君倾尽此时心,莫认山河作眼睛。

虽作湘竹纹,还非楚筠质。

化龙徒有期,待凤曾无实。

本与凡草俱。

偶亲君子室。

那得工夫送。

晨朝已失。

桑榆复过。

漏有去箭。

流无还波。

切念不减。

疑虑益多。

季俗易骄。

危心少知。

我之忧矣。

用是作歌。

孤云还静境,远籁发秋空。

门外君子至,一切人不会。

打这闲家具,甘贽与南泉。

大地扶不起,为甚扶不起,果报还如是。

冠盖盛西京,当年相府荣。

曾陪鹿鸣宴,◇识洛阳生。

共叹长沙◇,空存许劭评。

堪嗟桃李树,何日见阴成。

鹿鸣呦呦,在彼高罔。

宴乐喜实,吹笙鼓簧。

币帛戈戈,礼礼蹡蹡。

乐只君子,利用实王。

清江一曲君应见。

昨夜潮头浅。

不争落落斗奇奇。

看取水边寒蕊、雪边枝。

日斜疏影还敧倒。

沙上娇鶄老。

只今何处有新诗。

好在小春十月、醉翁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