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秦楼月·楼阴缺

楼阴缺,栏干影卧东厢月。

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虬烟,罗帏黯淡灯花结。

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译文

楼阴缺处,栏杆的影子静静地躺在东厢房前,空中皓月一轮。月儿照东厢,满天露冷风清,杏花洁白如雪。

隔着烟雾,听催促时光的漏壶下,铜龙滴水,声如哽咽。厢房里帷幕昏暗,灯儿结了花。灯儿结了花,我只做了一会儿春梦,便游遍了辽阔的江南。

注释

①楼阴缺:高楼被树荫遮蔽,只露出未被遮住的一角。指树阴未遮住的楼阁一角。

②栏干影卧:由于高楼东厢未被树荫所蔽,因此当月照东厢时,栏干的影子就卧倒地上。

③厢:厢房。
④ 一天:满天。
⑤烟:夜雾。

⑥金虬(qiú):铜龙,造型为龙的铜漏,古代滴水计时之器。

⑦罗帏:罗帐。指闺房。

⑧灯花结:灯芯烧结成花,旧俗以为有喜讯。

赏析

全词描写春闺少妇怀人之情,也亦写寄托之情也就是托词中少妇的怀人之情寄作者本人的爱君之意。词分为上下两阙描写的情景十分真切,是组词中艺术价值最高的一篇。

  “楼阴缺。阑干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词的上阙写楼外月色夜景。楼阴缺处,月光向东厢投下了栏杆的影子。影向东,则月偏西;月偏西,则夜已深。“东厢月”三字,按词牌格式规定,须重出。后出三字属下句,则浩然风露,似雪杏花,尽被包容在这月光下的银色世界里。“杏花”,为点季节,也是春夜外景迷人画面的主体,青春寂寞之怜惜情绪,已暗暗蕴含其中。李白以“床前明月光”引发故乡之思,这里写深夜月色,也为后半首写闺阁愁思不眠,先作环境和心情的烘染。

  “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暗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词的下阕写到的那位怀人念远的闺中少妇,深藏在这座幽雅的园林之中,其风姿的秀美、心性的柔静和心情的惆怅,也就可想而知了。给人一种见其景感其人的感觉。所以,上下阕之间看似互不相属,实际上还是非常一致的。然后转写少妇的愁思。她独卧罗帏之中,心怀远人,久不能寐。此时燃膏将尽,灯芯结花,室内光线越来越暗淡,室外则夜露已落,一切都这么沉寂,只有漏壶上的铜龙透过烟雾送来点点滴滴的漏声。在愁人听来,竟似声声哽咽。作者这里并不直接写人的神态,而是更深一层,借暗淡的灯光和哽咽的漏声造成一种幽怨的意境,把人的愁苦表现得十分真切。特别是“隔烟催漏金虬咽”找人一句,尤见移情想象的奇思。又写少妇的幽梦,又重叠前句末三字,突出灯光的昏暗,然后化用岑参《春梦》诗“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二语,表现少妇的迷离惝恍之情。 

  人倦灯昏,始得暂眠片刻,梦魂忽到江南,境界顿觉开阔。然而所怀念的人又在哪?梦中是否能见到?作者却不写出来,让读者自去想象。这样写,比韦庄《木兰花》中的这句 “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意思更含蓄,更意味深长。

背景

据周必大撰《范公成大神道碑》记载,成大于淳熙三年(1176)春在四川制置使任上辞官归家养病(四年五月成行 ),病中还为国操劳,上书言兵民十五事,使宋孝宗赵深受感动。所以这组词可能有此寄托,并可能作于此次居家养病时。这里提到寄托,只是为了说明作者的原意。

诗人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1978篇诗文

诗文推荐

莺声寂。

春风欲去难踪迹。

难踪迹。

几枝红药,万金消得。

青铜镜里朱阑侧。

照人也似倾城色。

倾城色。

一尊莫负,赏心良夕。

醒人眼。

一枝玉雪疏篱晚。

疏篱晚。

精神旷逸,风姿凝远。

幽香零乱无人管。

依依春恨天涯满。

天涯满。

霜城戍角,月楼羌管。

湘江碧。

故人同作湘中客。

湘中客。

东风回雁,杏花寒食。

温温月到蓝桥侧。

醒心弦里春无极。

春无极。

明朝残梦,马嘶南陌。

药词秦楼月一阕,因放声自歌,浮大白者数行,实至元二十六年三月二十日也。

时夜漏交二鼓灯下书,秋涧老人题花时乐。

*尊记醉平津阁。

平津阁。

一声金缕,满*红叶。

小阑此日情萧索。

土膏一寸春如削。

春如削。

几时盼到,绛灯红烁。

秋漠漠。

登临常羡东飞鹤。

东飞鹤。

一襟乡泪,为君双落。

明年不负黄花约。

故人须我归舟泊。

归舟泊。

荆溪亭下,晚秋寒薄。

蓬莱阙。

漫漫巨海深难越。

深难越。

洪波激吹,怒涛翻雪。

玉霄东畔曾闻说。

虚无一境天然别。

天然别。

鳌山不动,蜃楼长结。

东风寂。

垂杨舞困春无力。

春无力。

落红不管,杏花狼籍。

断肠芳草萋萋碧。

新来怪底相思极。

相思极。

冷烟池馆,又将寒食。

春脉脉。

含章檐下妆宫额。

妆宫额。

也还点画,村烟茅结。

人间天上俱清绝。

风流大似东坡客。

东坡客。

玉堂如玉,雪堂如雪。

幽香歇。

玉龙吹彻花如雪。

花如雪。

小桥流水,不胜愁绝。

横梢翦入生绡墨。

翠阴青子盈盈结。

盈盈结。

淡烟微雨,江南三月。

叶叶里。

一枝冷浸铜瓶水。

铜瓶水。

飞英簇簇,砚屏香几。

夜阑雪片敲窗纸。

半衾芳梦相料理。

相料理。

梨花漠漠,江南千里。

怅离阕。

淮南三度梅花发。

梅花发。

片帆西去,落英如雪。

新秦古塞人华发。

一樽别酒君听说。

君听说。

胡笳征雁,陇云沙月。

东风歇。

香尘满院花如雪。

花如雪。

看看又是,黄昏时节。

无言独自添香鸭。

相思情绪无人说。

无人说。

照人只有,西楼斜月。

谭公急。

急迎物外逍遥客。

逍遥客。

专来缘化,幸无阻隔。

焚烧船纲无心测。

四方称誉难名溺。

难名溺。

诸馀守旧,转增利息。

春来了。

孤根矫树花开早。

花开早。

水村山郭,嫩红清晓。

陇头休处鳞鸿杳。

一枝欲寄行人少。

行人少。

大江南岸,北风低草。

梅缀雪。

雪缀梅花肌肤惬。

肌肤惬。

丰姿浓态,莹如玉色。

岁寒期约无相缺。

祥花不减晴空月。

晴空月。

依前消瘦,还共清绝。

红苞拆。

巡檐一笑风情别。

风情别。

广平空道,心肠如铁。

灞桥更有狂吟客。

短鞭破帽貂裘窄。

貂裘窄。

瘦驴卓耳,一鞍风雪。

光风薄。

杨花欲谢春应觉。

春应觉。

一庭红杏,粉花吹落。

冶游无复飞红索。

凭高独上湖边阁。

湖边阁。

黄昏独倚,画阑西角。

楼阴缺。

兰干影卧东厢月。

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虬咽。

罗帏暗淡灯花结。

灯花结。

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云根屋。

东风四壁花如玉。

花如玉。

水仙伤婉,山矾伤俗。

高标懒趁时妆束。

一丘一壑便幽独。

便幽独。

商山四皓,首阳孤竹。

调羹手。

残枝莫折离亭柳。

离亭柳。

年年春尽,为谁消瘦。

海棠过雨愁红皱。

行人驻马空搔首。

空搔首。

秦楼花月,凤城歌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