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忆秦娥·楼阴缺

楼阴缺。

兰干影卧东厢月。

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虬咽。

罗帏暗淡灯花结。

灯花结。

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范成大词集中共有五首《 秦楼月》,都是写春闺少妇怀人之情的。前四首分写一天中朝、昼、暮、夜四时的心绪,后一首写惊蛰日的情思,为前四首的补充和发展。看来这五首词是经过周密构思的一个整体,绝非文字游戏,亦非实写闺情,而是别有寄托的作品。所谓寄托,即托词中少妇的怀人之情寄作者本人的爱君之意。这在宋词中也是很常见的。据周必大撰《范公成大神道碑》记载,成大于淳熙三年(1176)春在四川制置使任上辞官归家养病(四年五月成行 ),病中还为国操劳,上书言兵民十五事,使宋孝宗赵深受感动。所以这组词可能有此寄托,并可能作于此次居家养病时。这里提到寄托,只是为了说明作者的原意。至于这组词的价值,则主要在于表现情景的艺术技巧,因此还是可以把它们当作真实的闺情词来欣赏。这里选的是上述组词的第四首。此词描写闺中少妇春夜怀人的情景十分真切,是组词中艺术价值最高的一篇。词的结构是上阕描绘园林景色,下阕刻画人物心情。初拍写环境的幽静。楼阴之间,皓月悬空,栏干的疏影静卧于东厢之下。一派清幽之景更显露寂寞之情。次拍写环境的清雅。先重叠“东厢月”一语,强调月光的皎洁,然后展示新的景象,天清如水,风淡露落一片盛开的杏花,在月光照映下明洁如同白雪。满园素淡之香,隐寓空虚之感。以上纯用白描,不饰华采,但一座花月楼台交相辉映的幽雅园林却清晰可见。写景是为了写人。下阕要写到的那位怀人念远的闺中少妇,深藏在这座幽雅的园林之中,其风姿的秀美、心性的柔静和心情的惆怅,也就可想而知了。给人一种见其景感其人的感觉。所以,上下阕之间看似互不相属,实际上还是非常一致的。换拍写少妇的愁思。她独卧罗帏之中,心怀远人,久不能寐。此时燃膏将尽,灯芯结花,室内光线越来越暗淡,室外则夜露已落,一切都这么沉寂,只有漏壶上的铜龙透过烟雾送来点点滴滴的漏声。在愁人听来,竟似声声哽咽。这里并不直接写人的神态,而是更深一层,借暗淡的灯光和哽咽的漏声造成一种幽怨的意境 ,把人的愁苦表现得十分真切。“隔烟催漏金虬咽”一句,尤见移情想象的奇思。歇拍写少妇的幽梦,又重叠前句末三字,突出灯光的昏暗,然后化用岑参《 春梦 》诗“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二语,表现少妇的迷离惝恍之情。人倦灯昏,始得暂眠片刻,梦魂忽到江南,境界顿觉开阔。然而所怀之人又在何处?梦中得相见否?作者却不写出来,让读者自去想象。这样写,比韦庄《木兰花》歇拍直说“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意思更含蓄,更意味深长。春闺怀远是词的传统题材,前人所写极多,但往往“采滥忽真”(《文心雕龙·情采》),过于浓华而缺少新意。此词却“纯任自然,不假锤炼 ”(《 蕙风词话》),显得淡朴清雅,没有陈腐的富贵气和脂粉气。写环境不事镂金错银的雕绘,只把花月楼台的清淡景色自然地写出来;写人物不事愁红惨绿的夸饰,只把长夜难眠的凄苦心情真实地写出来 。一切都“不隔,不做作”(张《丛碧词话 》),从而创造出一种天然的美。在情感的表现上,词人亦能突破常规,独辟蹊径,即不作“ 斜倚银屏无语,闲愁上翠眉”《定西番》一类的正面描写 ,也不作“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一类的直接抒情,更不作“月分明,花淡薄,惹相思 ”《三字令》一类的多余解说,却借月幽花素的园林景色暗示她情怀的寂寞孤独,借漏咽灯昏的环境气氛烘托她心绪的凄凉愁苦,“侧出其言,旁通其情,触类以感,充类以尽”《复堂词录叙》,既新颖,又厚重。

诗人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1978篇诗文

诗文推荐

泥滑滑。

一声声唤征鞍发。

征鞍发。

客亭杨柳,不禁攀折。

荀郎衣上香初歇。

萧郎心下书难说。

书难说。

霎时吹散,一生愁绝。

桃花萼。

雨肥红绽东风恶。

东风恶。

长亭无寐,短书难托。

征衫辜负深闺约。

禁烟时候春罗薄。

春罗薄。

多应消瘦,可堪梳掠。

天沉沉。

香罗拭泪行穷阴。

行穷阴。

左霜右雪,冷气难禁。

几回相忆成孤斟。

塞边鞞鼓愁人心。

愁人心。

北鱼南雁,望到而今。

伤离别。

江南雁断音书绝。

音书绝。

两行珠泪,寸肠千结。

伤心长记中秋节。

今年还似前年月。

前年月。

那知今夜,月圆人缺。

玉花骢。

晚街金辔声璁珑。

声璁珑。

闲敧乌帽,又过城东。

富春巷陌花重重。

千金沽酒酬春风。

酬春风。

笙歌园里,锦绣丛中。

收灯节。

霖铃又似鳌山雪。

鳌山雪。

今宵清绝,今宵愁绝。

老人似少终然别。

痴痴更望春三月。

春三月。

花如人面,自羞余发。

笑人寂寞,盖以风雨伤怀耳。

兹重改呈,又作一首,共写呈,二君却不可扶疏玉。

蟾宫树影阑干曲。

阑干曲。

一襟香露,几枝金粟。

*娥镜里秋云绿。

无端风雨声相续。

声相续。

不须澄霁,为沽**。

娇滴滴。

婵娟影里曾横笛。

曾横笛。

一声肠断,一番愁织。

隔墙频听无消息。

龙吟海底难重觅。

难重觅。

梅花残了,杏花消得。

村南北。

夜来陡觉霜风急。

霜风急。

征途情绪,塞垣消息。

佳人独倚琵琶泣。

一江明月空相忆。

空相忆。

寒衣未絮,荻花狼藉。

《淮南子》曰:“适苗类絮,而不可以为絮。

参差玉。

笙砷暮起瑶台曲。

瑶台曲。

轻风香浸,夜凉肌粟。

黄云巧缀飞霞绿。

清吟未断秋霖续。

秋霖续。

恐辜花意,倒尊中*。

风声恶。

个人蕉萃凭高阁。

凭高阁。

相思无尽,泪珠偷落。

锦书欲寄鸿难托。

那堪更听边城角。

边城角。

又添烦恼,又添萧索。

天一角。

南枝向我情如昨。

情如昨。

水寒烟淡,雾轻云薄。

吹花嚼蕊愁无托。

年华冉冉惊离索。

惊离索。

倩春留住,莫教摇落。

鱼龙舞。

湘君欲下潇湘浦。

潇湘浦。

兴亡离合,乱波平楚。

独无尊酒酬端午。

移舟来听明山雨。

明山雨。

白头孤客,洞庭怀古。

头如雪。

尘缘滚滚无休歇。

无休歇。

买田筑屋,是何时节。

从今事事都休说。

巢安寮里藏疏拙。

藏疏拙。

许谁为伴,溪山风月。

江南北。

金鞍一去空消息。

空消息。

鸡声月店,雁声霜驿。

春醪谁道浓无滴。

十分满引浑无力。

浑无力。

离愁如海,怎生乾得。

著春衫、玉鞭鞭马南城南。

南城南。

柔条芳草,留驻金衔。

粉娥采叶供新蚕。

蚕饥略许携纤纤。

携纤纤。

湔裙淇上,更待初三。

歌声间。

兰舟只隔芙蓉湾。

芙蓉湾。

扇摇波影,风卷云鬟。

余音袅袅留余欢。

双鸳飞处传情难。

传情难。

曲终人去,愁寄湖山。

修禊节。

晋人风味终然别。

终然别。

当时宾主,至今清绝。

等闲写就兰亭帖。

岂知留与人闲说。

人闲说。

永和之岁,暮春之月。

笑盈盈。

晓妆扫出长眉青。

长眉青。

双开雉扇,六曲鸳屏。

少年心在尚多情。

酒边银甲弹长筝。

弹长筝。

碧桃花下,醉到三更。

谁道花房采蜜脾。

翦成黄蜡小花儿。

恶嫌朱粉,不肯肖青枝。

檀吐暗香兰许韵,月移芳影雪生肌。

不妨花蕊,羌笛尽教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