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xiāo xiāo wú yè sòng hán shēng,jiāng shàng qiū fēng dòng kè qíng。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zhī yǒu ér tóng tiǎo cù zhī,yè shēn lí luò yī dēng míng。

译文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注释

萧萧:风声。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挑:挑弄、引动。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篱落:篱笆。

赏析

【情感评析】

①作者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

诗中一、二两句写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三、四两句描写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引发诗人的联想。他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开心有趣;他会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他会想起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一种如归故里,如返童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②诗歌抒发了作者客居他乡、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

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一江秋水,满天黑暗,触耳寒声,诗人彻夜难眠必定是心有郁结,意有不顺。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③诗歌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留恋的思想感情。

通观全诗,整体而论,三、四两句写诗人客舟所见。儿童夜捉蟋蟀,兴致勃动,忘记了瑟瑟秋风、阵阵寒意,忽略了落木纷纷、秋江冷冷,深更半夜了,还津津有味地抓蟋蟀。那份专注痴迷,那份谨慎小心,那份起落不定的敏感,全在一举手一投足的举止中展露无遗。这种欢快有趣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勾起诗人对自己童年生活的追亿、留恋。一二两句也可以作这样的理解,萧萧寒声、梧叶摇落的秋景,流露出一种漂泊不定、愁绪莫名的感觉,更反衬出诗人客居他乡对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留恋、思念。


写作手法

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全诗四句均是写景。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三四两句写生活场子景。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秉灯夜游,捉弄蟋蟀,儿童欢悦,流露忘乎所以、得鱼忘筌之意。一悲一喜,相互映衬,均是不着痕迹地融汇在环境描写之中。

②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秋叶、秋风、秋声、秋江、秋灯、秋童、秋舟、秋意,均是写动,动得有声有色、有光有影;漆黑如墨,幽深莫测,黑暗无边,这是写静,静得凄神寒骨、惆怅满怀。萧萧风声,顽皮儿童,这些动态情景巧妙地反衬出深秋半夜的幽深寂静,更引发人们对寒凉静夜中诗人那颗愁绪难眠的苦况心灵的体味。

③ 悲欢对比,以欢衬悲。一二句写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是悲景,传悲情;三四句写人,深夜挑促织,明灯照篱落,是乐景,传欢情。悲喜交加,以欢衬悲,更显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惆怅无眠。

④传情达意,暗用典故。“江上秋风动客情”暗用张翰典故。据传晋人张翰官居洛阳,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于是辞官回乡,了却心愿。诗句传达了诗人久居在外、归家不得、思家念亲的思想感情。

⑤ 拟人、通感,增辉添彩。“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一“送”一“动”,寓情于物,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意绪。这些物态声情的诗文,似乎把读者带进了一种风送寒凉、情动秋江的意境之中,痴迷难返,惆怅满怀。“萧萧梧叶送寒声”妙用通感,以萧萧之声催发寒秋之感,用听觉形象沟通触觉感受,意味深长。

⑥ 字斟句酌,“寒”“挑”传神。“寒”字一语双方,既有秋风袭来寒凉逼人之感,更有落泊天涯心神凄清之意。“挑”字于细节逼真见妙趣。儿童的专注敏感、精挑细翻,儿童的屏息观察、惊喜兴奋,全在一“挑”。

⑦ 虚实结合,以实映虚。全诗四句写景写人,所见所闻,或明或暗,全是写实。满耳秋声,满目秋夜,一江秋水,一群儿童,犹如场景写真,给人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之感。这活灵活现的场景写实巧妙地传达出诗人愁绪满怀、长夜难眠的凄清孤寂之情。实中有虚(客情),寓虚(情)于实,以实映虚,言有尽而意无穷!

背景

江上的秋风吹过来,梧桐树沙沙作响,使人感受到了寒意。秋风的声音,最能触动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情。夜已深了,还有儿童点着灯,在篱笆边找并捉蟋蟀。

  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诗人简介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54篇诗文

诗文推荐

大开双白眼,只见一青天。

赵老应机,如风吹水。

第一座香烟起,驴年梦见汗臭气。

燧D044勋业,何敢望西平。

观当日,清大憝,震天声。

绩其凝。

追配汾阳郭,临淮李,扫妖孽,植颠仆,复疆宇,洗膻腥。

堪叹中原久矣,长淮隔、胡骑纵横。

问何时,风驱电扫,重见文明。

宾雁宵鸣。

梦初惊。

念吾君复古,修攘两尽,早晚功成。

岁云暮,冰腹壮,雪花零。

怅神京。

谁信汉家陵阙,呵护有神兵。

罄寰海,重回首,镇关情。

想见皇华咨度,望淮北、心曲摇旌。

愿变夷用夏,荆狄是惩膺。

补弊支倾。

[圜钟为宫]维帝奠位,乃咸于时。

孰主张是,而枢纽之。

觳我腹我,比予于见。

告我冠服,迨其委蛇。

一径直,二周遮。

辽天射飞鹗,平地摝鱼虾。

堪笑秘魔岩不会,见人一味只警叉。

仲秋渐凉,蒲团放稳长连床。

身心澄彻见渊底,河汉淡淡秋磨光。

二祖不短,少林不长,相传笑杀威音王。

你无所得,我无所藏,四无壁落浑大方。

万世清规信明白,夜寒吐月山苍苍。

建岭云,建溪水。

缥缈无边,渊深无底。

尽情收拾归来,点滴无非珍贵。

抛向诸人面前,切忌自生拟议。

见之不取,思之千里。

见闻觉知,行住坐卧。

眨上眉毛,早已蹉过。

赤脚唱山歌,路上无人知。

坐忘是非,默见离微。

佛祖之陶冶,天地之范围。

髑髅眉底眼,空劫句中机。

青原赭色麒麟步,药峤金毛师子威。

相逢捉手,大道同归。

近来学佛人,少见不颠倒。

唯务资谈柄,弃大而就小。

昧却直截事,外边打这绕。

毕竟那一著,何曾得分晓。

得有庄居士,真实没虚矫。

断除烦恼根,烈火烧干草。

心地既安然,魔境岂能扰。

任尔闹浩浩,我常静悄悄。

末后示真归,如脱破布袄。

加趺入禅定。

皓月临清沼。

透过生死关。

击碎无价宝。

刚正大丈夫,一了一切了。

前四十年非,追之已莫返。

后四十年是,图之良未晚。

水涸自见涘本。

善者契吾机,今复犹不远。

养生先节欲,葆粹在惩忿。

圣贤人可为,勿使善恶混。

朱明盛长,我祀用饬。

厥祀伊何,山川咸秩。

如将见之,绳绳齐粟。

神哉沛兮,消摇来格。

渊默湛存,道超见闻。

真照本有,妙尽新勋。

虚谷之神兮大千界满,明月之影兮百亿身分。

无住也浮萍流水,自由也飞鸟行云。

得之有据,用之不勤。

栽田博饭,诡计百出。

插锹叉手,通身荆棘。

枷棒场中亲不亲,草窠交辊见当人。

谁是当人,放笋忘恩。

量蟠英伟气和愉。

道沧海,得遗珠。

忠义与心俱。

见漕府、归来转输。

山呈霁色,杯添野水,春满野人庐。

郑重万金躯。

要羽翼、当年汉储。

餐玉驻年龄。

吞霞反容质。

眇识青丘树。

回见扶桑日。

烂熳蜃云舒。

嵚崟山海出。

穷泰已有分。

寿夭复属天。

既见中兴乐。

莫持忧自煎。

痴云压陇如坚城,猛风击破如雄兵。

寒溪古洞收不彻,有如奔车白旆归空营。

林稍划划露微碧,玉匣渐见青铜精。

影转西风流日脚,万斛黄金散空落,宝篦刮尽重瞳膜,倒盛一海春冰薄。

世界倾在琉璃屏,神豪气爽肌骨清。

不须七碗秋江波,两腋自有清风生。

长忆当年玉川子,殷勤会问苍生事。

我生孤癖本无邻,老病年来益自珍。

肯对红裙辞白酒,但愁新进笑陈人。

北山怨鹤休惊夜,南亩巾车欲及春。

多谢清诗屡推毂,犭希膏那解转方轮。

(来诗有云霄满轮之句。

归宗拭却眼睛,二祖安心断臂。

云门拶折一足,玄沙{上祝下土}破脚指。

遮一夥随搂搜汉,蚤知有遮船消息,免见血淋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