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听风听雨过清明。tīng fēng tīng yŭ guò qīng míng。

愁草瘗花铭。chóu căo yì huā míng。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lóu qián lǜ àn fēn xié lù,yī sī liŭ、yī cùn róu qíng。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liào qiào chūn hán zhōng jiŭ,jiāo jiā xiăo mèng tí yīng。

西园日日扫林亭。xī yuán rì rì săo lín tíng。

依旧赏新晴。yī jiù shăng xīn qíng。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huáng fēng pín pū qiū qiān suŏ,yŏu dāng shí、xiān shŏu xiāng níng。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chóu chàng shuāng yuān bù dào,yōu jiē yī yè tái shēng。

译文

听着凄风苦雨之声,我独自寂寞地过着清明。掩埋好遍地的落花,我满怀忧愁地起草葬花之铭。楼前依依惜别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浓密的绿荫。每一缕柳丝,都寄托着一分柔情。料峭的春寒中,我独自喝着闷酒,想借梦境去与佳人重逢,不料又被啼莺唤醒。

西园的亭台和树林,每天我都派人去打扫干净,依旧到这里来欣赏新晴的美景。蜜蜂频频扑向你荡过的秋千、绳索上还有你纤手握过而留下的芳馨。我是多么惆怅伤心,你的倩影总是没有信音。幽寂的空阶上,一夜间长出的苔藓便已青青。

注释

草:草,起草,拟写。愁草,没有心情写。

瘗(yì):埋葬。铭,文体的一种。庾信有《瘗花铭》。古代常把铭文刻在墓碑或者器物上,内容多为歌功颂德,表示哀悼,申述鉴戒。

分携:分手,分别。

绿暗:形容绿柳成荫。

料峭:形容春天的寒冷。

中酒:醉酒。“中酒”见《史记·樊哙传》,亦见《汉书》,意酒酣也。中,读仄声也。又如杜牧:“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睦州四韵》),

交加:形容杂乱。

双鸳:指女子的绣花鞋,这里兼指女子本人。

赏析

这是西园怀人之作。西园在吴地,是梦窗和情人的寓所,二人亦在此分手,所以西园诚是悲欢交织之地。梦窗在此中常提到此地,可见此地实乃梦萦魂绕之地。

  这也是一首伤春之作。词的上片情景交融,意境有独到之处。前二句是伤春,三、四两句写伤别,五、六两句则是伤春与伤别的交融,形象丰满,意蕴深邃。“听风听雨过清明”,起句貌似简单,不象梦窗绵丽的风格,但用意颇深。不仅点出时间,而且勾勒出内心细腻的情愫。

  寒食、清明凄冷的禁烟时节,连续刮风下雨,意境凄凉。风雨不写“见”而写“听”,意思是白天对风雨中落花,不忍见,但不能不听到;晚上则为花无眠、以听风听雨为常。首句四个字就写出了词人在清明节前后,听风听雨,愁风愁雨的惜花伤春情绪,不由让读者生凄神憾魄之感。“愁草瘗花铭”一句紧承首句而来,意密而情浓。落花满地,将它打扫成堆,予以埋葬,这是一层意思;葬花后而仍不安心,心想应该为它拟就一个瘗花铭,瘐信有《瘗花铭》,此借用之,这是二层意思;草萌时为花伤心,为花堕泪,愁绪横生,故曰“愁草”,这是三层意思。词人为花而悲,为春而伤,情波千叠,都凝炼在此五字中了。“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是写分别时的情景。梦窗和情人在柳丝飘荡的路上分手,自此柳成为其词中常出现的意象。古代有送别时折柳相送的风俗,是希望柳丝能够系住将要远行的人,所以说“一丝柳,一寸柔情”,可谓语浅意深。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伤春又伤别,无以排遣,只得借酒浇愁,希望醉后梦中能与情人相见。无奈春梦却被莺啼声惊醒。这是化用唐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之意。上阙是愁风雨,惜年华,伤离别,意象集中精炼,而又感人至深,显出密中有疏的特色。

  下阙写清明已过,风雨已止,天气放晴了。阔别已久的情人,怎么能忘怀!按正常逻辑,因深念情人,故不忍再去平时二人一同游赏之处了,以免触景生悲,睹物思人。但梦窗却用进一层的写法,那就是照样(依旧)去游赏林亭。于是看到“黄蜂频扑秋千索”,仿佛佳人仍在。“黄蜂”二句是窗梦词中的名句,妙在不从正面写,而是侧面烘托,佳人的美好形象凸现出来。怀人之情至深,故即不能来,还是痴心望着她来。“日日扫林亭”,就是虽毫无希望而仍望着她来。离别已久,秋千索上的香气未必能留,但仍写黄蜂的频扑,这不是在实写。陈洵说:“见秋千而思纤手,因蜂扑而念香凝,纯是痴望神理。”

  结句“双鸳不到”(双鸳是一双乡绣有鸳鸯的鞋子),明写其不再惆怅。“幽阶一夜苔生”,语意夸张。不怨伊人不来,而只说“苔生”,可见当时伊人常来此处时,阶上是不会生出青苔来的,此时人去已久,所以青苔滋生,但不说经时而说“一夜,”由此可见二人双栖之时,欢爱异常,仿佛如在昨日。这样的夸张,在事实上并非如此,而在情理上却是真实的。

背景

这是西园怀人之作,也是一首伤春之作。陈洵《海绡说词》谓此乃“思去妾”之词。西园在吴地,是作者和情人的寓所,二人亦在此分手,所以西园诚是悲欢交织之地。吴文英在此中常提到此地,可见此地实乃梦萦魂绕之地。

诗人简介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377篇诗文

诗文推荐

烟漠漠。

醉里看春都错。

过了清明迟一著。

牡丹重约摸。

晓日渐明檐角。

天与芳辰难却。

驻得韶华元有药。

桃源谁共约。

潋滟长波迎鹢首。

雨淡烟轻,过了清明候。

岸草汀花浑似旧。

行人只是添清瘦。

沈水香消罗袂透。

双舻声中,午梦初惊后。

枕上懵腾犹病酒。

卷帘数尽长堤柳。

燕掠晴丝袅袅,鱼吹水叶粼粼。

禁街微雨洒香尘。

寒食清明相近。

漫著宫罗试暖,闲呼社酒酬春。

晚风帘幕悄无人。

二十四番花讯。

雨过西湖绿涨平。

环湖密柳暗藏莺。

麦秋天气似清明。

对策有人新切直,逢春不日尽施行。

遍舟未用速归程。

烟波江上西亭小。

晓来雨过惊秋早。

飞栋倚晴空。

凉生面面风。

痴儿官事了。

独自凭栏笑。

何处有尘埃。

扁舟归去来。

淑景斗清明。

和风拂面轻。

小杯盘、同集郊_。

著个_儿不肯上,须索要、大家行。

行步渐轻盈。

行行笑语频。

凤鞋儿、微褪些根。

忽地倚人陪笑道,真个是、脚儿疼。

魏紫姚黄欲占春。

不教桃杏见清明。

残红吹尽恰才晴。

芳草池塘新涨绿。

官桥杨柳半拖青。

秋千院落管弦声。

谱系庭筠出管城,胸中千亩尽秋清。

儿童不不悮挥毫意,闲傍虚檐听雨声。

微雨过,深院芰荷中。

香冉冉,绣重重。

玉人共倚阑干角,月华犹在小池东。

入人怀,吹鬓影,可怜风。

分散去、轻如云与梦,剩下了、许多风与月,侵枕簟,冷帘栊。

副能小睡还惊觉,略成轻醉早醒忪。

仗行云,将此恨,到眉峰。

百花丛里试新妆。

不许巫山枉断肠。

牡丹风扬曲声长。

寒食清明间节序,绮窗朱户少年场。

燕泥香润落空梁。

连日湖亭风色好,今朝赏遍东城。

主人留客过清明。

小桃如欲语,杨柳更多情。

为爱暮云芳草句,一杯聊听新声。

水流花落叹浮生。

故园春更晚,时节已啼莺。

人命无常,看青云、雨过山水。

韶华尽过了,百年如梦,有似希夷。

忘情绝爱念,好把意马心猿牢系。

绵绵密密。

有似出息。

常不保入息。

十年一似修真理。

做神仙、万无一失。

门生莫生疑。

若有纤毫虚谬,马风罚作阴山为鬼。

心行常不昧。

遍十方、观照天地。

累成功行,自有金童来认

莺带春来,鹃唤春归,春总不知。

恨杨花多事,杏花无赖,半随残梦,半惹晴丝。

立尽碧云,寒江欲暮,怕过清明燕子时。

春且住,待新篘熟了,却问行期。

问春春竟何之。

看紫态红情难语离。

想芳韶犹剩,牡丹知处,也须些个,付与荼コ。

唤取聘婷,劝教春醉,不道五更花漏迟。

愁一饷,笑车轮生角,早已天涯。

牛星织女年年别。

分明不及人间物。

匹鸟少孤飞。

断沙犹并栖。

洗车昏雨过。

缺月云中堕。

斜汉晓依依。

暗蛩还促机。

风雨过芳晨。

多少愁红恨紫尘。

两点眉尖凝远碧,纷纷。

又被杨花误一春。

金凤压娇云。

睡起纱窗背欠伸。

心事欲言言不尽,沈沈。

乳燕雏莺触拨人。

但病酒。

愁对清明时候。

不为吟诗应也瘦。

坐久衣痕皱。

曾约花间携手。

空忆洛阳耆旧。

道不相逢还却又。

海棠开厮句。

昭阳作噩冬,愁云凝上苍。

我堕豀谷底,卤莽闻公丧。

哲人困中寿,颇谓告者狂。

继执邸吏符,踯蹢抽肝肠。

又闻敛魂魄,玉色貌愈强。

环泣甚危苦,精气都不扬。

一朝委垕地,千岁还天常。

峨冠谢成均,射策何巍昂。

连践中秘书,检校四库藏。

象纬识校尉,篇编嘉议郎。

麟游夜阁黑,凤去旻霄黄。

惟初典郡学,吐血谤可伤。

积叠高于山,党谳空销亡。

故老解嘘枯,新人工绝吭。

灼灼藻火衣,可使绽作裳。

竟罢奉面对,射策裨君王。

愧负临轩恩,穹林摧栋梁。

往者流传诬,圣贤失堤防。

颓裂在眼前,恓怆遥相望。

二纪获敬事,实亚衿佩行。

尝窃季弟称,朽秽敢自将。

束教濡雨露,采撷参差香。

虽罹颠沛忧,梦寐敢自忘。

翻思说待对,按述何微茫。

嗟此盛壮时,倾耳殊匆忙。

但觉异清浊,安知为死生。

发栉逮细碎,罗列置箧箱。

前年日重九,西归旧台城。

蒙索新句咏,挛缩纸半张。

卷头七字吟,持以献我兄。

称许极铢两,逢人便增评。

出示巩雒跋,文字逾西京。

鼎器写饕餮,肉翅两目长。

款曲弥日留,振刷家苑翔。

池水正清洁,砚乱纵横。

斯时惜晼暮,玄袂欹秋阳。

徐步引升榭,如诉后别殃。

命之返里庐,凭籍蜚晚英。

读书与析理,旦旦拘限程。

尔搜嵩磵微,乙亥事颇详。

谨勿摹巷记,视此小传成。

亦勿痛拣择,因笔为文章。

倚棹望江浦,披榛穿翳荒。

掊击祛鬼野,乡志始竄更。

警策入心腹,陡谓千驷轻。

谁子料承应,才间一籥赢。

敕厨具节馔,髹盘糕菊芳。

终席岌飞动,漏下楼鼓镗。

划见睽孤占,{左炎右见}{左炎右见}拖晶荧。

姬孔情可测,一身行自当。

日斜亡集舍,螯跪亡妖祥。

国典啬左丘,地下收回商。

师门锡休诔,恸哭发幽荣。

滕抱倏怊怅,薛譔方施行。

茂洪既篹缀,彷佛日月光。

门户变化久,咫尺未可量。

贫疢裹祭缓,偶然值清明。

雨寒送魂来,素筵见亲情。

熟食侑介推,覆杯嗥后皇。

谅此心靡他,庶几下歆飨。

当年万里龙沙路。

载多少、离愁去。

冷压层帘云不度。

芙蓉双带,垂杨娇髻,弦索初调处。

花凝玉立东风暮。

曾记江边丽人句。

异县相逢能几许。

多情谁料,琵琶洲畔,同醉清明雨。

花下凭肩月下迎。

避人私语脸霞生。

画堂红烛意盈盈。

病酒一春愁与睡,倚阑终日雨还晴。

强移心绪作清明。

云开山岳露,雨过色新鲜。

翟昙不出世,败阙未生前。

天上天下,贼是小人。

三拜起来浇恶水,谩将掩彩当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