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过小孤山大孤山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bā yuè yī rì,guò fēng huŏ jī。

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nán cháo zì wŭ chāng zhì jīng kŏu,liè zhì fēng suì,cĭ shān dāng shì qí yī yĕ。

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zì zhōu zhōng wàng shān,tū wù ér yĭ。

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jí pāo jiāng guò qí xià,qiàn yán dòu xué,guài qí wàn zhuàng,sè zé yíng rùn,yì yŭ tā dàn jiŏng yì。

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yòu yŏu yī dàn,bù fù shān,jié rán tè qĭ,gāo băi yú chĭ,dān téng cuì [màn,wàn,mán],luó luò qí shàng,rú băo zhuāng píng fēng。

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shì rì fēng jìng,zhōu xíng pō chí,yòu qiū shēn [liăo,liáo,lăo] [suō,sù],gù dé jìn jiàn。

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dù lăo suŏ wèi“xìng yŏu zhōu jí chí,dé jìn suŏ lì miào”yĕ。

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guò [péng,pēng] làng jī、xiăo gū shān,èr shān dōng xī xiāng wàng。

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xiăo gū shŭ shū zhōu sù sōng xiàn,yŏu shù bīng。

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fán jiāng zhōng dú shān,rú jīn shān、jiāo shān、luò xīng zhī lèi,jiē míng tiān xià,rán qiào bá sù lì jiē bù kĕ yŭ xiăo gū bĭ。

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zì shŭ shí lĭ wài wàng zhī,bì fēng chán rán gū qĭ,shàng gān yún xiāo,yĭ fēi tā shān kĕ nĭ,yù jìn yù sù,dōng xià qíng yŭ,zī tài wàn biàn,xìn zào huà zhī yóu wù yĕ。

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dàn cí yŭ jí yú huāng cán,ruò [shāo,shào] shì yĭ lóu guān tíng xiè,yŭ jiāng shān xiāng fà huī,zì dāng gāo chū jīn shān zhī shàng yĭ。

庙在山之西麓,额曰“惠济”,神曰“安济夫人”。miào zài shān zhī xī lù,é yuē“huì jì”,shén yuē“ān jì fū rén”。

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shào xīng chū,zhāng wèi gōng zì hú xiāng huán,cháng jiā yíng qì,yŏu bēi zài qí shì。

又有别祠在澎浪矶,属江州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yòu yŏu bié cí zài [péng,pēng] làng jī,shŭ jiāng zhōu péng zé xiàn,sān miàn lín jiāng,dăo yĭng shuĭ zhōng,yì zhān yī shān zhī shèng。

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zhōu guò jī,suī wú fēng,yì làng yŏng,gài yĭ cĭ dé míng yĕ。

昔人诗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xī rén shī yŏu“zhōu zhōng [gū,gù] kè mò màn kuáng,xiăo gū qián nián jià péng láng”zhī jù,[chuán,zhuàn] zhĕ yīn wèi xiăo gū miào yŏu péng láng xiàng,[péng,pēng] làng miào yŏu xiăo gū xiàng,shí bù rán yĕ。

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wăn bó shā jiā,jù xiăo gū yī lĭ。

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wēi yŭ,fù yĭ xiăo tĭng yóu miào zhōng,nán wàng péng zé、dōu chāng zhū shān,yān yŭ kōng méng,ōu lù miè mò,jí dēng lín zhī shèng,xĭ yĭ jiŭ zhī ér guī。

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fāng lì miào mén,yŏu jùn hú tuán shuĭ qín,[lüè,lüĕ] jiāng dōng nán qù,shèn kĕ zhuàng yĕ。

庙祝云,山有栖鹘甚多。miào zhù yún,shān yŏu qī hú shèn duō。

二日早,行未二十里,忽风云腾涌,急系缆。èr rì zăo,xíng wèi èr shí lĭ,hū fēng yún téng yŏng,jí [xì,jì] lăn。

俄复开霁,遂行。é fù kāi jì,[suì,suí] xíng。

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fàn péng lĭ kŏu,sì wàng wú jì,năi zhī tài bái“kāi fān rù tiān jìng”zhī jù wèi miào。

始见庐山及大孤。shĭ jiàn lú shān jí dà gū。

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dà gū zhuàng lèi xī liáng,suī bù kĕ nĭ xiăo gū zhī sù lì,rán xiăo gū zhī páng,pō yŏu shā zhōu jiā wĕi,dà gū zé sì jì miăo mí jiē dà jiāng,wàng zhī rú fú shuĭ miàn,yì yī qí yĕ。

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jiāng zì hú kŏu fēn yī zhī wèi nán jiāng,gài jiāng xī lù yĕ。

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jiāng shuĭ hún zhuó,mĕi jí yòng,jiē yĭ xìng rén chéng zhī,guò xī năi kĕ yĭn。

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nán jiāng zé jí qīng chè,hé chù rú yĭn shéng,bù xiāng luàn。

晚抵江州。wăn dĭ jiāng zhōu。

州治德化县,即唐之浔阳县,柴桑、栗里,皆其地也;zhōu zhì dé huà xiàn,jí táng zhī xún yáng xiàn,chái sāng、lì lĭ,jiē qí dì yĕ;

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nán táng wèi fèng huà jūn jié dù,jīn wèi dìng jiāng jūn。

岸土赤而壁立,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àn tŭ chì ér bì lì,dōng pō xiān shēng suŏ wèi“zhōu rén zhĭ diăn àn rú chēng”zhĕ yĕ。

泊湓浦,水亦甚清,不与江水乱。bó pén pŭ,shuĭ yì shèn qīng,bù yŭ jiāng shuĭ luàn。

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zì qī yuè èr shí liù rì zhì shì,shŏu wĕi cái liù rì,qí jiān yī rì zŭ fēng bù xíng,shí yĭ sì rì bàn sù liú xíng qī băi lĭ yún。

译文

  八月一日,(船)经过烽火矶。南朝以来,从武昌(今鄂城)到京口,依次设置了很多(报警的)烽火台,这座山应该是其中之一。从船上看山,只是见到高耸的山峰罢了。等到抛锚停船后,(我)走过山下,(看到)裂缝的岩石和各式的洞穴,奇形怪状,色彩光亮润泽,也和别的石头不大一样。又有一块巨石,与烽火矶不相连。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高约一百多尺,有红藤绿蔓蒙络在它上面,像宝石镶嵌的屏风。这一天,风平浪静,船走得很慢,又因为深秋,江水较浅,所以能看到这里的一切美景,(正像)杜甫所说的“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

  经过澎浪矶、小孤山,(这)两座山东西相望。小孤山属于舒州宿松县,山上有兵戍守着。所有江中的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山之类,都是名闻天下的,但从峭拔秀丽上看,都不能和小孤山相比。从几十里外看去,小孤山碧绿的山峰高高耸立着,直插云霄,已经不是别的山可以相比的了。越近(看)越秀丽,冬天,夏天,晴天,雨天,姿态变化万千,确实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只是(山上的)庙宇太荒凉残破了,如果再增加些楼台亭榭,与山光水色互相辉映,自然会比金山更漂亮了。庙在西边山脚下,匾额上写着“惠济”二字,(里面供奉的)神叫“安济夫人”。绍兴初年,魏国公张浚从湖南回来,曾经修缮过,有座碑记载了这件事。又有另一座庙在澎浪矶,在江州彭泽县境内,三面临着长江,山的倒影映在水中,也是一处名山胜景。船过澎浪矶,即使无风,浪也很大,澎浪矶大概因此而得名吧。 古人有诗:“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传说的人说小孤山的庙里有彭郎像,澎浪矶庙里有小姑像,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天晚上,(我的船)就停在沙夹,距小孤山大约一里远。天下着雨,(我)又乘小艇到小孤山的庙中浏览。向南远望,彭泽、都昌一带山峦,烟雨迷茫,沙鸥和白鹭隐没了踪迹。登山临水浏览名胜可算登峰造极了,徘徊了很长时间才回去。刚到庙门口站着,(就看到)有一只健美的老鹰正在追逐水鸟,掠过江面东南方向飞去,非常壮观。守庙的人说,山上栖息着很多老鹰。

  第二天早晨,(船)行不到二十里,忽然风起云涌,(于是)急忙系上缆绳。不一会儿,天又转晴,(船又)继续前行。泛舟到彭蠡口,四面望去,没有边际,这时我才领会李白“开帆入天镜”这句诗的妙处。这时才看到庐山和大孤山。大孤山的样子像西梁山,虽然比不上小孤山那样秀丽,但是小孤山的旁边,很有几块沙洲和初生的芦苇;大孤山的四周却是茫茫无际的江水,远望它像浮在水面上一样,也是一种奇观呀!长江从湖口分出一支成为南江,是江西路一带水域。(这一段)长江的水很浑浊,每逢要汲用江水时,都需用杏仁来澄清,过一个晚上才能喝。南江的水却很清,两江的水合流处像用绳尺划分过一样,不相混淆。晚上到达江州,州府设在德化县,就是唐代的浔阳县。柴桑、栗里,都属于江州地面;南唐时由奉化军管辖,现在是定江军。岸上的土是红色的,像墙一样起直立着,东坡先生所说的“舟人指点岸如赪”,说的就是这个。(船)停泊在湓浦口,水也是很清的,不和江水相混。从七月二十六日到今天,前后才六天,其中有一天因为风阻(船)不能行,实际用了四天半的时间,逆水而上,航行了七百里。

注释

1.《过小孤山大孤山》选自《陆游集·入蜀记》,题目是编者加的。小孤山,在今江西彭泽北,安徽宿松东,与南岸彭浪矶相对,俗讹小姑山。大孤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鄱阳湖出口处,与小孤山遥遥相对。[1] 

2.烽火矶:设置烽火台的江边小山。矶,水边突出的岩石。

3.烽燧:即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夜间燃的火叫烽,白天烧的烟叫燧。

4.抛江:抛锚停船于江中。

5.嵌岩窦穴:裂缝的岩石和各式岩洞。嵌,形容山石如张口的样子。窦,孔,洞。

6.杰然特起:高俊雄伟地拔地而起。杰然,形容高大的样子。特起,拔地而起。

7.宝装屏风:宝石镶嵌的屏风。

8.潦缩:水位下降。潦,积水。

9.杜老,指杜甫。

10.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引自杜甫《次空灵岸》。意思是幸而船只行驶缓慢,因此能尽情欣赏所经历的一切美景。

11.巉:险峻陡峭。

12.信造化之尤物:诚然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造化,这里指天地、自然界。尤物,特异之物,这里指风景最美的地方。

13.与江山相发挥:楼观亭榭与山光水色互相辉映。

14.昔人诗:指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诗。

15.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引自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估客,贩货的行商。漫狂,纵情、放荡。世俗将彭浪转称彭郎,将小孤转称转称小姑,并传说彭郎小姑婿。

16.徙倚:徘徊不忍去。

17.抟:持,抓。这里指俊鹘用利爪抓住水禽。

18.庙祝:庙堂里管香火的人。

19.开帆入天镜:引自李白《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意思是开船进入明亮如镜、水天一色的鄱阳湖。

20.沙洲葭苇:沙洲,江河边上由泥沙淤积而成的大片地面。葭苇,初生的芦苇,这里即指芦苇。

21.渺弥:形容水势浩淼,广阔无边。

22.州治:州的官署所在地。治,旧时称地方政府所在地为“治”。

23.奉化军节度:奉化军管辖。军,南唐至宋朝时的区划名称。节度,这里是管辖的意思。

24.赪:红色。

赏析

本文是游记,写山川景物形象,并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趣和韵味。作者船行于长江小孤山至大孤山一段,所见所游,非止一处,为避免重复单调,需要用精彩的变化的笔墨,抓住各处景物特征进行描绘。文中写烽火矶“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写峭石’‘杰然特起”.“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写小孤山“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写澎浪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写大孤山“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只寥寥几笔就描绘出鲜明独特的形象。

  由于景点多,仅是孤立地写出特征,也可能会失之分散。作者注意了景点间的联系。一是各处景物虽千姿百态,但又均有山与江水相互生发辉映的描写,构成整体背景,使景物在多样中见统一;二是注意各景点地理位置上的联系。文章屡次写江流和船行,即在分散的景点中贯以线索。至于写澎浪矶和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写大孤山时又与小孤山作比,更见出其间联系,从而由各景点共同组成一幅完整的长江山水图。

  在各景点中,以对小孤山的猫写最为充分。作者用笔灵活多变,从各个角度写这一江中绝景。既随角度变化显现作者是在江行中览眺景物,又从多个角度充分展现了山水景物的千姿百态。

  作者在记述山川景物、名胜古迹过程中,随时触合抒情和议论,并将有关的传闻轶事、前人诗句都信手拈来,还随笔写出郡县沿革、地形防戍等情况,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使写景记游具有思想深度,同时亦为景物添彩生色,使一景一物似乎都带有诗的灵气,文的推致,神话的氛围,历史的积淀,诗文传说与胜景相互映发,更为引人入胜。

  作为散文,所描摹的山水形象,与用诗歌写出的山水形象是有差别的。文贴近山水的本来面貌,写得具体,而诗则是写意的,境象与情思都升华得更为高远一些。在陆游之前,苏轼有咏大孤山小孤山的著名题画诗《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诗的最后两句,为陆游文中所引,但诗中以浪漫之笔写得煞有介事,而文中仅作为诗家浪漫想象的妙语,并对有关传说予以考校。苏、陆二家,一诗一文。苏诗是凌空飘飏的,所展现的形象,真有“山苍苍,水茫茫”“沙平风软望不到”的感觉,而陆文则是脚路实地,从多种侧面,作了细致真实的描写。苏诗能启发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陆文则让我们如同身临其境。对比之下,可以显见其差异。但这种差异,是体现着文学艺术手段的丰富多样,并无高下优劣之分。

背景

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起用为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第二年闰五月,他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至十月二十七日抵达任所。途中以日记纪行,集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本篇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则日记。

诗人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4023篇诗文

诗文推荐

川上晚萧萧(张谔)楚地连山寂寥(李嘉)女萝山鬼语相邀(李相隐)青山暮暮朝朝(刘长卿)樵子众师几家住(皇甫冉)鸳鸯一处两处(皮日休)潮至浔阳回去(张谜)风凄凄兮夜雨(王维)

瑶姬妙格。

冰姿微带霜痕拆。

一般恼杀多情客。

风弄横枝,残月半窗白。

孤山仙种曾移得。

结根久傍王猷宅。

欲笺心事呼云翮。

为报年芳,萍梗正南北。

主中宾,宾中主,南山大蟲元是虎。

踢起眉毛著眼看,闪电光中急荐取,发机须是千钧弩。

倚窗闲嗅梅花,霜风入袖寒初透。

吾年如此,年年十月,见梅如旧。

白发青衫,苍头玄鹤,花前尊酒。

问梅花与我,是谁瘦绝,正风雨、年时候。

不怕参横月落,怕人生、芳盟难又。

高楼何处,寒英吹落,玉龙休奏。

前日花魁,后来羹鼎,总归岩岫。

但逋仙流落,诗香留与,孤山同寿。

昔时桐乡汉九卿,家在淮南天一柱。

石麒麟冷一千年,子孙不敢去坟墓。

我之曾高主宗盟,昭穆亦与公家叙。

不容妄继酂侯萧,何尝敢掘城南杜。

深山大泽堑劫灰,甲第名园走狐兔。

飘零直见似人喜,何况乃与吾宗遇。

为善本求乡里称,浩叹正坐儒冠误。

出参留守入坐曹,抑亦为此微禄故。

潜山山高潜水深,眼前谁作藩篱护。

心随大信小信潮,梦绕长亭短亭路。

生涯旧欠钱一囊,归半夜或有经五库。

今子新从彭泽来,归去来兮几时云。

一杯且遣客枕安,百尺竿头同进步。

一色楼台三十里,不知何处觅孤山。

绝类离伦。

不妨垂手入廛,毕竟难逃至化。

且望阙酬恩,如何祝替。

版图远奏尧天阔,万物呈祥乐圣情。

奸悄互队,对面千里。

有人寄僧过夏,南山大开东合,彼此出家儿。

人间何物是穷通。

终向烟波作钓翁。

江不动,月横空。

漫郎船过小回中。

西子西湖,赋情合载鸱夷棹。

断桥直去是孤山,应为梅花到。

几度吟昏醉晓。

背东风、偷闲斗草。

乱鸦啼后,解佩归来,春怀多少。

千里婵娟,茂园今夜同清照。

樱脂茸唾听吟诗,争似还家好。

昵昵西窗语笑。

凤云深、琼箫缥缈。

愿春如旧,柳带同心,花枝压帽。

跨明越,压苏湖,钱塘风物天下无。

玉峰孱颜石穿漏,雪海浩荡潮喧呼。

旧尝持之诧吾孥,会挈尔去相与娱。

宦游若不来此都,腰间彩组徒云纡。

子瞻凤咮新结庐,日哦其间兴不孤。

平生美志自偿足,休问瞻之乐固有余,辨说是非从鲁蘧。

我今有索君勿逋,归日好景为我摹。

枌朋载酒子云居,何必孤山远访逋,癯影参差浓复淡,古香传送有还无。

朋龟賸喜如云集,汎虮何妨过日晡。

索笑却嫌来较晚,一林芳意太纷敷。

好花不与_香人。

浪粼粼。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

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

大孤溶溶决青,小孤江色春冥冥。

隔江淮壖几千里,枯荻萧槮朔风起。

佳人何在遥相望,我无羽翼从君翔。

为君暗整真珠裳,绿蘅翠芷参差香。

西湖十里孤山路。

犹记荷花处。

翠茎红蕊最关情。

不是薰风、吹得晚来晴。

而今老去丹青底。

醉腻娇相倚。

棹歌声缓采香归。

如梦如酲、新月照涟漪。

杖藜徐步。

过小桥,逍遥游南浦。

韶华暗改,俄然又翠红疏。

东郊雨霁,何处绵蛮黄鹂语。

见云山掩映,烟溪外,斜阳暮。

晚凉趁,竹风清香度。

这闲里光阴向谁诉。

尘寰百岁能几许。

似浮沤出没,迷者难悟。

归去来,田园恐荒芜。

东篱畔,坦荡笑傲琴书。

青松影里,茅檐下,保养残躯。

一任世间物态,翻腾催今古。

争如我,懒散生涯贫与素。

兴时歌,因时眠,狂时舞。

把万事纷纷总不顾。

从他人笑真愚鲁。

伴清风皓月,幽隐蓬

帆疏疏,纤绿蒲,二十四幅轻江湖。

高秋逆水上天去,朝过瓜步暮濡须。

长风沙顼问鲤鱼,大孤山侧鸣寒乌。

鱼腹无书报家信,凭乌为到西山区。

西山松柏应更好,及取之官来拜扫。

结客寻春过旧隄,雪香云冷锁双扉。

隔墙应是梅花,敝却貂裘尚未归。

灵山大法王,末运希所遇。

声名遍天下,乾坤恣独步。

草鞋挂龙休,三宣浑不顾。

凌灭曹源生,训徒参活句。

宗门个样师,熟不生恋慕。

天庭重降勅黄来,凌霄峰顶施甘露。

小梅幽绝。

向冰谷深深,云阴幕幕。

饱阅年华,惯韵冷淡,只恁清臞风骨。

任他万红千紫,句引狂蜂游蝶。

惟只共、竹和松,同傲岁寒霜雪。

喜得。

化工力。

移根上苑,向阳和培植。

题品还经,孤山处士,许共高人攀折。

一枝垂垂欲放,只等春风披拂。

待叶底、结青青,恰是和羹时节。

月树风枝。

孤山两字诗。

来到十洲三岛,香得更、十分奇。

阳和迟自迟。

冰霜欺怎欺。

且伴岁寒人醉,有移种、玉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