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鄘风·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它。

母也天只!

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

髧彼两髦,实维我特。

之死矢靡慝。

母也天只!

不谅人只!

译文

飘来一条柏木船,飘呀飘在河中间。蓄分头的那少年,实在讨得我心欢。誓死不把心来变。我的娘呀我的天,就不相信我有眼!

飘来一条柏木船,飘呀飘在大河旁。蓄分头的那少年,实在是我好对象。誓死不把手来放。我的娘呀我的天,就不相信我有眼!

注释

⑴髧(dàn旦):头发下垂状。两髦(máo毛):男子未行冠礼前,头发齐眉,分向两边状。

⑵仪:配偶。

⑶之:到。矢:通“誓”,发誓。 靡它:无他心。

⑷只:语助词。谅:体谅

⑸特:配偶。

⑹慝(tè):通“忒”,变更,差错,变动。也指邪恶,恶念,引申为变心。

赏析

旧说多将这首诗与《邶风》中同名之作混为一谈,认为是共姜自誓之作。或以为卫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节,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作此诗(《毛诗序》);或认为是共伯被弑,共姜不嫁自誓,作此诗(三家诗)。古人称丧夫为“柏舟之痛”,夫死不嫁为“柏舟之节”,皆原于旧说。而这些旧说多胶柱鼓瑟,实不可取。

  其实诗意一看就很明白:主人公原是一个待嫁的姑娘,她选中的对象是一个不到二十的少年郎,——只消看他披着两髦,尚未加冠就可以知道。姑娘的选择未能得到母亲的同意,所以她满腔怨恨,发誓要和母亲对抗到底。

  这首诗反映了《诗经》时代民间婚恋的现实状况:一方面,人们在政令许可的范围内仍享有一定的性爱自由,原始婚俗亦有传承;另一方面普遍的情况已是“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取妻如之何?非媒不得”(《齐风·南山》),礼教已通过婚俗和舆论干预生活。所以诗中女子既自行择欢,却又受到母亲的制约。而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诗中也就表现了青年男女为了争取婚恋自由而产生的反抗意识,这是一个很新很有价值的信息。

  这首诗还接触到一个更为普遍的社会问题:无论古今中外,在择偶的问题上,母亲和女儿的意见往往不能一致。母亲相中的,女儿不屑一顾;女儿中意的,母亲坚决不准带回家来。这种事不但古代有,今天还有;不但中国有,外国也有。例如白俄罗斯民歌《妈妈要我出嫁》中,妈妈给女儿挑了好多人家,女儿的表态都是“妈妈我不嫁给他!”印度尼西亚民歌《哎哟妈妈》中,女儿为自己辩解说:“哎哟妈妈,你不要对我生气,年轻人就是这样相爱。”

  妈妈也曾年轻过,为什么一旦成了妈妈,就不理解年轻人的心思了呢?这是因为女儿是跟着感觉走,而妈妈多了些岁数,就多了些世故。这是因为妈妈健忘,多了些功利,就少了些热情;多了些理智,就少了些感觉。老是看家底呀,看文凭呀,看几大件呀,女儿都烦透了。殊不知“甜蜜的爱情从哪里来?是从那眼睛里到心怀”——与家底无关、与文凭无关、与几大件也无关。

  母女的意见不统一,爱情就发生了危机。女儿要么放弃己见,要么作坚决的抗争。看来诗中女主人公是持后一种态度的:至死誓靡它!坚决到这种程度,母亲也就难办了。但要为娘的改变主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女主人公一面誓死维护爱情,一面从内心发出沉重的叹息:娘呀天啊,为什么就不相信我是有眼力的呢!这一声叹息,使得诗的内容变得沉甸甸的。

  和《国风》、《小雅》中的多数篇章一样,这也是一首歌词。在形式上属于典型的两章叠咏:中心意思在第一章中已经说完,但只唱一遍不够味;所以第二章变易韵脚上的字,将同样的意思再唱一遍。实际上也就一支曲子,两段歌词,结尾处以咏叹作副歌。这种形式,在当代歌曲中,也还是很常见的。

诗人简介

诗文推荐

风樵若耶路,霜橘洞庭秋。

风定波纹细。

夜无尘、云迷地轴,月流天位。

摇裔飞来江山鹤,犹作故乡嘹唳。

清境里、伴人无睡。

应叹余生舟似泛,浪涛中、几度身尝试。

书有恨,剑无气。

从渠俗耳追繁吹。

抚空明、一窗寒簟,对人如砥。

梦倚银河天外立,云露惺惺满袂。

看多少、人间嬉戏。

要话斯心无分付,路茫茫、还有亲朋至。

应为我,倒罍洗。

巢知风,穴知雨,甜者甜苦者苦。

不须计较作思量,五五从来二十五。

万般施设到平常,此是丛林饱参句。

风高云澹,露冷烟清。

坐松下右,听松上声。

闻知见觉没干涉,暑往寒来无处雪。

八臂那吒{在卑右页}面看,七星利剑和声截。

一冬二冬,你侬我侬。

暗中偷笑,当面脱空。

虽是寻常茶饭,谁知米裹有虫。

岂不见南泉道夜来好风,吹折门前一枝松。

燕语雕梁,绿阴覆墙。

{操扌换纟}车声轧轧,风递茧丝香。

骎骎尘土久方还,直道谋身力愈难。

靖节每嗟婴世网,漫郎何意出人间。

风惊骇浪潜鳞伏,竹隐湾矶翠羽閒。

好去杖藜穿蜡屐,伴云随月弄潺湲

风驭南行远,长山与夜江。

群祆离分野,五岳拜旌幢。

石髓调金鼎,云浆实玉缸。

cB々吠声晓,洞府有仙厖。

岚重琴棋湿,风长枕簟寒。

十巡今止。

乐事要须防极喜。

||烛影摇风。

月落参横影子通。

粗茶淡酒。

五十狂歌供宴寿。

敬谢来何。

再得寻盟后日多。

儒之宫兮千柱眈如,峨冠绮袂兮群而趋。

食焉稻鱼兮隶焉诗书,我侈其成兮绎其初。

诲掖之孔敏兮築兴之不徐,偾於昔焕於今兮繄百年其有待。

企三贤而相攸兮遗躅未沫,匪若人之良茂兮吾将奚赖。

芹波摇日兮槐阴转午,一尘不栖兮重廊邃宇。

执经前兮仪仪而訏訏,君颜舒舒兮而究而语。

有粹其文兮有觌其古,风舞雩兮步趋绳矩。

鄙人留眼兮夫也接前人之武,人今翩鸿兮与南翔。

云气蓬瀛兮观虚皇,膏馥沾被兮淮之乡,君之惠兮乡之人不可忘。

南溟浮天,旁通百兹。

风樯迅疾,琛舶来还。

民商永赖,坐消寇奸。

荐兹嘉觞,弭矣惊润。

密密偃蜂房,香远未应时霎。

薇露紫烟浥尽,任风欺雪压。

老人曾饮百川空,相对肯微呷。

揽取占先风度,醉高烧红蜡。

击钟以俟惟大国,况乃御天流至德。

侑食斯举扬盛则,其礼不諐仪不忒。

风猷所被深且塞。

者个是百尺竿头,进一步则有象,退一步则无踪。

进退全机变,从衡振祖风。

都在南山掌握中。

风剪梧桐。

一苇江头老白眉,而今问讯慰相思。

风静夜,月明时,满眼寒光下钓丝。

三髻轩昂,一般仙格。

宜乎花戴青黄白。

这些道意少人知,马风再遇亲传得。

欲要修持,须依法则。

日来月往通关脉。

烹铅炼汞结金丹,功成

启庭户,列芳鲜;

目眇眇,心绵绵,因风托雨降琼筵。

纷下拜,屡加笾,人心望岁祈丰年。

听严风。

来不息。

望玄云。

黝无色。

曾冰烈。

积羽幽。

飞雪至。

天山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