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残叶

一树摧残几片存,栏边为汝最伤神。yī shù cuī cán jĭ piàn cún,lán biān wèi rŭ zuì shāng shén。

休翻雨滴寒鸣夜,曾抱花枝暖过春。xiū fān yŭ dī hán míng yè,céng bào huā zhī nuăn guò chūn。

与影有情唯日月,遇红无礼是泥尘。yŭ yĭng yŏu qíng wéi rì yuè,yù hóng wú lĭ shì ní chén。

上阳宫女多诗思,莫寄人间取次人。shàng yáng gōng nǚ duō shī sī,mò jì rén jiān qŭ cì rén。

译文

一棵树时时遭受摧残,现在有几片叶子还留存在枝头?站在栏杆旁,我最是为你感到伤心。

不要在寒冷的夜里,冷雨击打中辗转,想起以前也曾在温暖的春天里饱含花蕾。

算来只有日和月有情义,照着我依恋的树影。无礼的是泥土粗鲁地将秋天的红叶蹂躏。

上阳宫女诗情横溢,取下红叶题写诗句,请千万注意不要随意寄给草率的世人。

注释

(1)上阳:唐宫名。玄宗时,杨妃擅宠,貌美宫人多被遣居于此。

(2)取次:意为随便、草草、等闲。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词句清新,寄情真挚,围绕着秋天中仅存的树叶展开思绪。诗的开头两句写时已深秋,树叶纷纷凋零,作者凭栏怅望,顿感神伤。三、四句,以“寒”字点出叶翻雨的清冷,以“暖”字点出枝抱花的温馨;把叶儿的今昔作了鲜明的对比。五、六句,写残叶的遭遇。前句写残叶未落之前日月以无私之情为它们留下恋枝的瘦影;后句写坠落的红叶却遭泥尘的无礼玷污。结尾两句,是设想残叶落后的归宿,表达了作者对落叶的同情。

诗人简介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341篇诗文

诗文推荐

上覆白玉盂,下盛白玉盂。

周迥莫有千株叶。

白鸟过林分外明。

天公自著思。

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子细看。

旅雁何时更著行。

叩槛出鱼鳖,诗成一笑粲。

浴泉秦虢流丹粉,临渚娥英冷佩衣。

绛罗萦色,茸金丽蕊,秀格压尽群芳。

人间第一娇妩,深紫轻黄。

乍过夜来谷雨,盈盈明艳惹天香。

春风暖,宝幄竞倚,名称花王。

朝槛五云拥秀,护晓日、偏宜翠幕高张。

秾姿露叶,临赏须趁韶光。

最喜鉴鸾初试,数枝姚魏插宫妆。

然绛蜡,共花拚醉,莫靳瑶觞。

风驭南行远,长山与夜江。

群祆离分野,五岳拜旌幢。

石髓调金鼎,云浆实玉缸。

cB々吠声晓,洞府有仙厖。

语妙何妨石作肠。

竹篱茅舍出青黄。

冉冉绿雾生人衣。

秦声未觉朱弦润,楚梦先知菹叶凉。

一尘起,大地收。

一叶落,天下秋。

甲巳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

问信风篁岭下梅。

暗麝著人簪茉莉,红潮登烦醉槟榔。

叶外应无叶,心中更有心。

三入承明不知举,看人门下放门生。

蓂褪尧阶八叶,桃翻禹浪三层。

欢传崧岳挺生申。

儿女团栾争庆。

名注长生仙籍,未须仰祝龟龄。

芳联子舍早蜚声。

富贵荣华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