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此诗前两联写景,时空变化丰富。从时间节点来看,可分为两个时段,第一联为舟行之时(白昼),第二联为泊舟之后(暮夜)。从取景空间来看,一句一景,富于变化。孤舟山曲、豁尔平川、树杪帆落、峰头月圆,远、近、高、低,布置巧妙。
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用字传神: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 。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从情感寄寓来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全诗写的孤静寂寥,忧然恻然,充满旅途的忧虑和烦闷。然而“树梢帆初落,峰头月正圆”,却勾勒出了一幅奇特的峡江晚泊图。帆落于树梢,月圆于峰头,风景优美。“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形象地描绘出了山区农村的苦瘠贫寒,表达了欧阳修对民生凋敝,百姓困苦的忧虑。
豪富过人,作为异众,莱阳姜鉴辛通。
文登趁醮,不惮冒霜风。
来往近乎千里,投坛告、马钰姜公。
持孝道,宰公闻得,惠酒劳奇功。
虔诚逢感应,醮仪才罢,仙现云中。
命丹青妙手,传写奇容。
从此住行坐卧,搜斡运、阴里阳宫。
忘尘事,乡人钦羡,相重更相崇。
一树寒梅傍小溪。
夜来陡觉绽南枝。
冷艳冰姿金蕊浅。
堪羡。
凝明因与雪霜期。
折赠美人临宝鉴。
云脸。
鬓边斜插最相宜。
凭仗高楼频祝付。
说与。
马融羌管且停吹。
一夜繁霜,便染得、乾坤澄寂。
秋满眼、萧萧云树,凄凄风日。
山色偏供羁旅恨,年光肯为英雄息。
只寒花、不减旧时香,天应惜。
官况薄,劳耕织。
诗律在,森戈戟。
更山城容我,清尊瑶瑟。
不是皇家劳结网,姓名底用人间识。
喜使君、时有一笺来,云烟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