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送王时敏之京

祖饯河水上,离情郁难舒。zŭ jiàn hé shuĭ shàng,lí qíng yù nán shū。

彼此谅衷素,值兹孟夏初。bĭ cĭ liàng zhōng sù,zhí zī mèng xià chū。

青青河畔草,嘉麦生同墟。qīng qīng hé pàn căo,jiā mài shēng tóng xū。

子今京国去,结驷耀通衢。zĭ jīn jīng guó qù,jié sì yào tōng qú。

冠盖欻交会,连璧粲琼裾。guān gài hū jiāo huì,lián bì càn qióng jū。

既抱贞持操,甘等常人愚。jì bào zhēn chí [cāo,cào],gān dĕng cháng rén yú。

亮节贵有爱,洪涛奋鵾鱼。liàng jié guì yŏu ài,hóng tāo fèn kūn yú。

抡材仍射策,陈纲当晏如。[lún,lūn] cái réng shè cè,chén gāng dāng yàn rú。

昔为凫舄令,展转惜居诸。xī wèi fú xì lìng,zhăn zhuăn xī jū zhū。

葵藿仰朝阳,寸心万里俱。kuí huò yăng zhāo yáng,cùn xīn wàn lĭ jù。

努躬崇令德,世泽遗乡闾。nŭ gōng chóng lìng dé,shì zé yí xiāng lǘ。

言睇贺兰巅,雪影袭云虚。yán dì hè lán diān,xuĕ yĭng xí yún xū。

为作远塞别,歌成不能书。wèi zuò yuăn sài bié,gē chéng bù néng shū。

击筑继慷慨,对景两踟蹰。jī [zhù,zhú] jì [kāng,kăng] [kăi,kài],duì jĭng liăng chí chú。

译文

⑴这首诗选自《弘治宁夏新志》(《嘉靖宁夏新志》亦收录此诗)。此诗是作者送王时敏到京师时写的赠别诗。王时敏,不详。

⑵祖饯:古代出行时祭祀路神叫“祖”,后因称设宴送行为“祖饯”,即饯行。河:指黄河。

⑶衷素:内心的真情。素,通“愫”。

⑷河畔草:《嘉靖宁夏新志》作“河畔柳”。

⑸嘉麦:生长得特别好的麦子。墟:土丘。

⑹子:古代对男子的通称,用作表敬意的对称词。京国:京都。

⑺结驷:用四匹马并辔驾一车。通衢:四通八达之道。

⑻冠盖:指仕宦的官服和车盖,也用作仕宦的代称。欻:忽然的意思。

⑼连璧:两璧并连,常以喻并美的事物或人。粲:鲜艳。琼裾:裾,似应作“琚”,琼琚,华美的佩玉。

⑽抡材:选择木材。后借指选拔人才。射策:汉代取士有对策、射策之制。射策由主试者出试题,写在简策上,分甲乙科,列置案上,应试者随意取答,主试者按题目难易和所答内容而定优劣。上者为甲,次者为乙。射,投射之意。

⑾陈纲:陈述治国方略(此解释不一定正确,求证博友)。晏如:安然。

⑿凫舄令:传说东汉时叶县令王乔尝化两舄(鞋子)为双凫,乘之至京师。凫,野鸭。旧因用为地方官故实。

⒀居诸:《诗?邶风?日月》:“日居月诸。”居、诸,本是语助词,后借指光阴。

⒁葵藿:葵和豆的花叶倾向太阳,故古人每用为下对上表示忠诚渴慕之辞。藿,豆叶。《广雅?释草》:“豆角谓之荚,其叶谓之藿。”

⒂努躬:意谓努力亲身去做。令德:美德。

⒃世泽:祖先的恩惠。乡闾:即乡里。

⒄言睇:一边说话,一边斜视,流盼。贺兰巅:贺兰山山顶。

⒅“击筑”句:用典。战国燕太子丹遣荆轲入秦刺秦王,送之易水上,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涕泣。后用为慷慨悲歌之意。筑,古乐器,似筝,击之以和歌。

⒆踟蹰:徘徊不进。

注释

⑴这首诗选自《弘治宁夏新志》(《嘉靖宁夏新志》亦收录此诗)。此诗是作者送王时敏到京师时写的赠别诗。王时敏,不详。

⑵祖饯:古代出行时祭祀路神叫“祖”,后因称设宴送行为“祖饯”,即饯行。河:指黄河。

⑶衷素:内心的真情。素,通“愫”。

⑷河畔草:《嘉靖宁夏新志》作“河畔柳”。

⑸嘉麦:生长得特别好的麦子。墟:土丘。

⑹子:古代对男子的通称,用作表敬意的对称词。京国:京都。

⑺结驷:用四匹马并辔驾一车。通衢:四通八达之道。

⑻冠盖:指仕宦的官服和车盖,也用作仕宦的代称。欻:忽然的意思。

⑼连璧:两璧并连,常以喻并美的事物或人。粲:鲜艳。琼裾:裾,似应作“琚”,琼琚,华美的佩玉。

⑽抡材:选择木材。后借指选拔人才。射策:汉代取士有对策、射策之制。射策由主试者出试题,写在简策上,分甲乙科,列置案上,应试者随意取答,主试者按题目难易和所答内容而定优劣。上者为甲,次者为乙。射,投射之意。

⑾陈纲:陈述治国方略(此解释不一定正确,求证博友)。晏如:安然。

⑿凫舄令:传说东汉时叶县令王乔尝化两舄(鞋子)为双凫,乘之至京师。凫,野鸭。旧因用为地方官故实。

⒀居诸:《诗?邶风?日月》:“日居月诸。”居、诸,本是语助词,后借指光阴。

⒁葵藿:葵和豆的花叶倾向太阳,故古人每用为下对上表示忠诚渴慕之辞。藿,豆叶。《广雅?释草》:“豆角谓之荚,其叶谓之藿。”

⒂努躬:意谓努力亲身去做。令德:美德。

⒃世泽:祖先的恩惠。乡闾:即乡里。

⒄言睇:一边说话,一边斜视,流盼。贺兰巅:贺兰山山顶。

⒅“击筑”句:用典。战国燕太子丹遣荆轲入秦刺秦王,送之易水上,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涕泣。后用为慷慨悲歌之意。筑,古乐器,似筝,击之以和歌。

⒆踟蹰:徘徊不进。

诗人简介

边定[元]字文静,陇西(今甘肃)人。武子。正书学宣昭亦称善。► 1篇诗文

诗文推荐

富贵不骄,戚畹称贤。

扫除膏粱,放旷林泉。

沧浪濯足,风度萧然。

国之元舅,人中神仙。

冠盖盛西京,当年相府荣。

曾陪鹿鸣宴,◇识洛阳生。

共叹长沙◇,空存许劭评。

堪嗟桃李树,何日见阴成。

至哉坤元,持载万物。

继天神圣,观世治忽。

颂祗之堂,芳以圭黻,孰为邦休,四海无拂。

一望五里排琨瑶,行人不忧沧海潮。

冲冲来往乘仙飚,蔡公作成去还朝,玉虹依旧横青霄。

考之溱洧功何辽,

山秋而癯,水秋而净。

得丘壑偃蹇之姿,赋猿鸟超摇之性。

离微彻见根,动静该听莹。

提来万法上看,更没一丝头剩。

虎憎鸡嘴,闻者畏之。

后人衡鉴不高,唤作二俱弄险。

阳复之望,惟公诞辰。

何以贶之,秉国之钧。

万椟之衬,一絇之丝。

妥之诵之,谁为此施。

归之后神,神日何为。

不宰之功,荡然四垂。

半世行天下,同心寡友生。

故人今又去,此意向谁倾。

白发三更语,青灯一点明,看渠还玉署。

老我正归耕。

神曰司天,居南之衡。

位焉则帝,于以奠方。

南讹秩事,望礼有常。

庶几嘉虞,介福无疆。

一勺水,不满斗。

我吸之,勺在手。

上连天津尾,下泄海焦口。

主人饮,小池凿;

吾蔀青,天纳牖。

吾铁崖道人韪之曰:有人悟此环,云梦吞八九。

汉皇昔事西南夷,萧然兵甲开罗施。

至今杀气满崖谷,苦雾四塞阴风吹。

十日九日不见日,见日犹应朝饭毕。

鬼心鬼面相构争,跳险缘危如鸟疾。

将军有手能接猱,腰间?鹈声嗷嗷。

三年伐尽邛山竹,蜀贾四出声名高,悬知眼中无若曹。

溪交流兮谷幽,山作屏兮层丘。

木偃蹇兮枝相谬,皇胡为兮于此留。

蔼冠佩兮充庭,洁芳馨兮载陈。

纯衣兮在御,东风吹兮物为春。

皇之仁兮其天,四时叙兮何言。

出门兮四顾,渺宇宙兮茫然。

山图之白云兮,若巫山之高丘。

纷群翠之鸿溶,又似蓬瀛海水之周流。

信夫人之好道,爱云山以幽求。

仰之弥高,赞之弥坚。

瞻之在后,忽然在前。

石头重举,隐峰无言。

若更不会,三千大千。

辍自鹓行第一流,笑谭幕府卧青油,兰亭陈迹犹堪赋,禹穴奇书尚可求。

丞相开藩多暇日,省郎为介借前筹。

独怜无用沟中断,深羡千岩万壑游。

绿发溪山笑语中,岂知翻手两成翁。

辛夷屋角抟香雪,踯躅冈头挽醉红。

想见旧山茅径在,追随今日板舆空。

渭阳车马嗟何及,荣禄方当与子同

之纲之纪,允文允武。

荆舒是懲,四方无侮。

漠漠雨其濛,湛湛江之永。

冻压溪桥并见花,安得杯中影。

明水未登彝,饰玉先浮鼎。

寄语清居山上翁,驿使催归近。

无边春色。

人情苦向南山觅。

村村箫鼓家家笛。

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

商行贾坐农耕织。

须知此意无今昔。

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