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送宇文虞

此别欲何往,未言归故林。cĭ bié yù hé wăng,wèi yán guī gù lín。

行车新岁近,落日乱山深。xíng chē xīn suì jìn,luò rì luàn shān shēn。

野店寒无客,风巢动有禽。yĕ diàn hán wú kè,fēng cháo dòng yŏu qín。

潜知经目事,大半是愁吟。qián zhī jīng mù shì,dà bàn shì chóu yín。

诗人简介

周繇(841年-912年),字为宪,池州(今属安徽)人(唐才子传作江南人,此从唐诗纪事)。晚唐诗人,“咸通十哲”之一。家贫,工吟咏,时号为“诗禅”。与段成式友善。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举进士及第。调福昌县尉,迁建德令。后辟襄阳徐商幕府,检校御史中丞。著有诗集《唐才子传》传世。《全唐诗》收有繇诗一卷共22首。► 23篇诗文

诗文推荐

雍歌既入,熙事人成。

神夕奄虞,忽乘青冥。

灵心回睠,监我精守。

诞降嘉祉,休德昭清。

枯槁形骸惟见,彫残鬓发只留须。

平生大节堪为底,今日灰心始见渠。

思齐文母,盛烈对皇天。

演宝祚千年。

卿云复旦治功全。

厌人世登仙。

龙舆忽掩三川。

彩仗属车旋。

维清象舞告英宣。

入诗颂歌弦。

又送鹏程轩翥,几看驹隙推移。

多端时事只天知。

不饮沉忧如醉。

白首已甘蓬艾,苍生正倚丞疑。

楚台风转一帆吹。

朝列问君来未。

东望故山高,秋归值小舠.怀中陆绩橘,江上伍员涛。

好去宁鸡口,加餐及蟹螯。

知君思无倦,为我续离骚。

盥至于再,洁诚愈孚。

帝用祗处,发咸嘉虞。

胜歌臚叹,会于轩朱。

观厥颙若,受福之符。

秘诀谁传妙若神,能将题品◇朝绅。

因言祸福兼忠孝,吾爱君平善诲人。

溪水沄沄云出山,行边意思自相关。

欲从杖履吾已老,犹喜诗书君未

交河望合浦。

玄菟想朱鸢。

共此无期别。

知应复几年。

九霄眇邈,神不可求。

何以降之,临德之修。

三献备成,神不可留。

何以送之,保天之休。

制币徨齐,正辞无愧。

乐以送之,毕其精意。

沧海桑田复几尘,东风惟见落花春。

须知剩水残山后,冰雪肌肤别有人。

【又追和虞奎章韵四首。

延和幄座,临御九年中。

往事已成空。

皇基固覆盂四海,本自太任功。

九虞初毕下西宫。

朝礻石与天崇。

周家盛,卜年卜世,万祀永无穷。

有奕胡堂,万方时会。

宗子圣考,作帝之配。

我酌虞典,礼从周志。

釐事既成,于皇一暨。

庶民之耋,职自为愚。

君子之耋,其德有濡。

旅力不愆,曷云其劬。

炎精孕秀储气详,荔枝结实魁群芳。

我有犹子客南服,千里眷念情不忘。

星驰走寄一千颗,伏暑火炽劳取将。

筠篮初开气芬溢,稍觉四座浮清香。

骊珠璨烂光夺目,琱盘饤饾罗满堂。

先庙未献不敢嗅,色味虽鲜那敢赏。

少须祀毕分送似,宾友拉至纷攫攘。

降囊初剥拆霞缕,玉脸旋堂绽流天浆。

手持奈此水晶粒,地积更诧云锦裳。

海乡因记少日好,绕树食{左口右稻去禾}高价偿。

婆娑碧绿拥平野,丹苞縠皱晖朝阳。

初惊星火争燿熠,久讶彩凤争翱翔。

薰风吹开碧云叶,绿水宛类翻頳鲂。

只今老大将底用,食此感激意故长。

君不见方红陈紫列绀缃,三十二品裁中郎。

丁香核小味甘洁,何似钗头十八娘。

天生美实限南北,长安路远价愈强。

只今生食享至味,不数家渍监蒸方。

又不见宣靖文物全盛时,贡输不减开先唐。

輶车从横绣衣使,海内骚动封纸黄。

妙品人家那可得,置以走辙加浮航。

似闻供上祗纤悉,往往尽入公侯王。

骊山往事不古监,艮岳驯致烽烟狂。

祗今故老尚能说,空使悲愤萦肝肠。

书生不负医国手,赋成何日奏明光。

不如且唤呈姬辈,笑擘轻红入醉乡。

花气蒸浓古鼎烟。

水沈春透露华鲜。

心清无暇数龙涎。

乞与病夫僧帐座,不妨公子醉茵眠。

普熏三界扫腥膻。

磨铜碧海驾天风,吹落闽山荔子红。

弭渴文园剥玉,急须寄上自嬉翁。

元祀介福,孰绥孰将。

归于尊亲,孝哉君王。

载镂斯乐,载琢斯章。

得名得寿,如虞如唐。

长记劳君送远。

柳烟重、桃花波暖。

花外溪城望不见。

古槐边,故人稀,秋鬓晚。

我有凌霄伴。

在何处、山寒云乱。

何不随君弄清浅。

见伊时,话阳春,山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