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黄鹤楼记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

《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

重檐翼馆,四闼霞敞;

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刺使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荆岳沔等州都团练使,河南穆公名宁,下车而乱绳皆理,发号而庶政其凝。

或逶迤退公,或登车送远,游必于是,宴必于是。

极长川之浩浩,见众山之累累。

王室载怀,思仲宣之能赋;

仙踪可揖,嘉叔伟之芳尘。

乃喟然曰:“黄鹤来时,歌城郭之并是;

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

”有命抽毫,纪兹贞石。

时皇唐永泰元年,岁次大荒落,月孟夏,日庚寅也。

译文

  在鄂州城的西南角,有一座楼叫黄鹤楼。《图经》上说:“费祎成仙,曾经骑着黄鹤返回在这里休息,于是就用“黄鹤”命名这座楼。事情记载在《神仙传》上,事迹保存在《述异记》上。观看黄鹤楼这座矗立着的楼宇,高大雄伟,高高耸立。它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两层屋檐,飞檐像鸟的翅膀一样高高翘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坐在黄鹤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这里也是楚地和吴地山川胜迹最美的地方。没有必要去濑乡的老子祠,去东阳的八咏楼,这里就可以观赏景色、会集神仙了。

  刺史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荆岳沔等州都团练使、是河南的穆宁,他一上任就把政事治理得很好,一发出号召老百姓就十分拥护。有时在公务之余他来此小憩,有时他登车在此把客人送到很远的地方,他游览一定来这里,设宴也一定在这里。从黄鹤楼上可以极目遥望浩浩的长江,可以看见众多的高山。朝中的文人想抒发感怀的时候,可以来此读到王粲的《登楼赋》,如果想寻找仙人的踪迹,来此可以找到荀叔伟驾鹤来临的地方。于是人们常常感叹说:“在荣华富贵之时,人们常常一起歌咏这雄伟的黄鹤楼,等到衰败的时候,看到黄鹤楼就常常感到物是人已非。”我奉命执笔,在这坚硬的石头上写下了这段文字。

  时间是皇唐永泰元年,太岁纪年为大荒落,四月二十七日。

注释

州:指鄂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

隅:角落。

《图经》:记载某地风俗,物产,附有地图的书籍。

费祎:字文伟,三国时蜀汉大将军。

登仙:成仙。
尝: 曾经。
驾:骑。
憩:休息。
遂:于是,就。
以:用。
列:记载。

《神仙》:即《神仙传》,晋代葛洪著,专记神仙故事。

《述异》之志:是《述异记》,南朝梁任昉著,多载志怪故事。

其:代词,指黄鹤楼。

巍峨:高大雄伟的样子

巃嵸:高耸的样子。
河汉:银河。

翼:古代建筑的飞檐。

闼:门。
霞敞:高大宽敞。
井邑:城乡。

荆吴:楚国和吴国,这里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之:的。
最:最美的地方。

濑乡九柱:指位于濑乡的老子祠,故址在今河南鹿邑。柱,屋柱,代指屋宇。九,泛指多数。

东阳八咏:指南齐文学家沈约任东阳太守时所建八咏楼。楼原名元畅楼,沈约有《登台望秋月》等诗八首,称八咏诗,故称。

仲宣:汉文学家王粲(177—217年),善诗赋。所作《登楼赋》颇有名。

叔伟:荀叔伟,曾于黄鹤楼上见到仙人驾鹤而至。事见《述异记》。

“乃喟然曰”五句:传说汉辽东人丁令威学道成仙,化鹤归来,落城门华表柱上。有少年欲射之,鹤乃飞鸣作人言:“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事见晋陶潜《搜神后记》。

永泰元年:即公元765年。永泰为唐代宗的年号。

大荒落:《尔雅》纪年,太岁运行到地支“巳”的方位。

孟夏:四月。
庚寅:二十七日。

赏析

此文不到三百字,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而且极具文采。文章的开头两句,就点出黄鹤楼所在的地方,在武昌城西南角,使人一开始就对黄鹤楼有了明确的印象。“图经”以下五句,阐明黄鹤楼取名的由来。据《图经》载,黄鹤楼是因费祎登仙后,曾驾黄鹤回来在此处休息,于是定名的。后两句更旁征博弓卜提出晋代葛洪的《神仙传》和南朝梁代任昉的《述异记》都记载了关于黄鹤的故事,以证明事实不虚,以增强黄鹤楼命名由来的说服力。仙人乘鹤,本属虚无,而作者却以无作有。这样就给这座楼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作者之所以采用神话传说,是为了突出这座楼不同寻常之处,它曾是神仙到过的地方,这样写也是为本文主旨服务,为下文伏笔。接下来几句写楼的外貌:“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一组对偶,刻画楼的整体形象。句中的“耸”和“高”、“巍峨”和“巃嵸”都是高的意思,重叠使用,铺陈楼的高大。“上倚河汉”写楼的顶端,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其高:“下临江流”写楼的底部,进一步交代楼的地理位置,写出楼在江边,“重檐翼馆,四闼霞敞”这一组对偶句是对楼的建筑结构的具体描写。至此,作者对楼的外貌刻画,气势雄伟。“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一组对偶句写登楼的感触,正因为黄鹤楼高入云天,又临大江,所以登楼可以远眺周围城市乡村,弯下腰可以拍击萦绕大楼的云气和烟雾。一个“坐”字,说明无意观景而周围景物尽收眼底“俯拍”二字,构思别致,而“云烟”既能“俯拍”,其身在高处可知:这两句虽未直言楼高,而一座直凌霄汉的高楼已历历如绘,登黄鹤楼如临仙境,于是作者发出“亦荆吴形胜之最也”的感叹。“荆吴形胜之最”这一句,是对楼的重要性作了扼要而有分量的概括。

  以上几句对黄鹤楼景物的描写,有上有下,有远有近,有内有外,也有实有虚,行文变化多端,情趣盎然。作者对黄鹤楼的形态己经刻画尽致了,本可以收住,但他意犹未尽,为了确立这座名楼的特殊地位,他又列出“荆吴”以外的东阳的八咏楼和乡的老子祠来作陪衬,说明黄鹤楼能够代替这些楼观以“赏观时物”,“会集灵仙”,突出黄鹤楼的存在价值。

  第二段,作者在介绍了这篇文章的促成者穆名宁的本兼各职和籍里之后,接着“下车”二句是颂扬他的政绩,虽是谀词,但乃行文必不可免。以下“道迄”四句,指出黄鹤楼在当地所起的作用,是公余游览或举行宴会的好所在。其中“透迄退公”句与隔句“游必于是”相照应,“登车送远”句又照应隔句“宴必于是”(《文苑英华》本无此四字)。紧接“极长川”两句,是以穆名宁的身分远望河山,触景生情,不免追念东汉末年因见王室衰微,登楼兴感而作《登楼赋》的王架;又因穆名宁身在黄鹤楼,就很自然地想到当年曾在黄鹤楼上见到仙人驾鹤而至,进而宾主畅叙的荀叔伟。这两句是交代穆刺史兴感之曲,因而才有嘱咐阎泊理撰写这篇《黄鹤楼记》付刻碑石的行动,顺理成章,组合严密。这里,作者对穆名宁思想活动的刻画也是真实的。穆名宁作为一个高级地方长官和封建文人,在特定环境里有那么一些想法,是符合人物性格的。而后面四句发出有如当年丁令威化鹤归来的感叹,也就更合乎情理了。

  这篇《黄鹤楼记》文章虽短,却取材得当,层次分明,用精练的语言高度概括,把黄鹤楼的概况包揽无遗,其中有掌故,有景物,有事实,有议论,也有感慨。用这么短的篇幅包括丰富的内容,不失为一篇情辞并茂的好文章。

诗人简介

《黄鹤楼记》作者,唐代人。一作“闫伯珵(chéng)”,生平不详。所属文学时期为隋唐五代文学。► 1篇诗文

诗文推荐

君不见夷甫开三窟,不如长康号痴绝。

痴人自得终天年,智士死智罪莫雪。

困穷谁要卿料理,举头看山笏拄颊。

野凫翅重自不飞,黄鹤何事两翼垂。

泥中相従岂得久,今我不往行恐迟。

江夏无双应未去,恨无文字相娱嬉。

(黄庭坚,莘老婿,能文。

有鱼有蟹美如玉,胡不醉呼黄鹤楼。

堂堂妙相真难比,历历梵音犹更奇。

可怜逐句寻言者,蹉过长沙觌面机。

知不知,黄鹤楼崔颢题诗。

金气黄枫半叶红,晚来渔客倚青松。

多多动梦夜凉路,处处偷光午月峰。

长安万里景,大阳千里道。

大悲阁前是鼎州,黄鹤楼前鹦鹉洲。

终日驾盐车,鞭棒时时打。

自数精神久屈沉,如病马。

怎得优游也。

伯乐祖师来,见后频嗟呀。

巧计多方赎了身,得志马。

须报师恩也。

传得清虚剑。

心内深深点。

木上金丝来往牵。

马风占。

更把风摇?。

卦象常推渐。

功行时时检。

黄鹤沿中仙要成,马风赡。

日有真灵验。

青田松上一黄鹤。

相思树下两鸳鸯。

无事交渠更相失。

不及从来莫作双。

黄鹤松间睡,青鸾涧畔栖。

白牛困卧紫灵芝。

丹凤宿瑶池。

唯有灵童放耍。

来往恣情游冶。

通天彻地月明中。

显现至真功。

万物贵天然,天然不可得。

浑朴无劳剞劂工,幽姿自可蛟龙质。

欲腾未去何翩翩,扬袂争前谁敢拂。

可中风雨一朝至,还应不是池中物。

苍山万重采一枝,形如器车生意奇。

风号雨喷心不折,众木千丛君独知。

高人心,多越格。

有时就月吟春风,持来座右惊神客。

爱君开閤江之滨,白云黄鹤长相亲。

南郭子綦我不识,非君独是是何人。

清将功夫做。

自是生玄露。

密洒灵苗溉紫芝,渐觉气神住。

谨谨须当诉。

决定参随去。

物外勤修大药成,同上蓬莱路。

拄杖重来约。

对东风、洞庭张乐,满空箫勺。

巨海拨犀头角出,来向此山高阁。

尚两两、三三前却。

老我伤怀登临际。

问何方、可以平哀乐。

唯酒是,万金药。

劝君且作横空鹗。

便休论、人间腥腐,纷纷乌攫。

九万里风斯在下,翻覆云头雨脚。

更直上、昆仑濯发。

好卧长虹陂十里,是谁言、听取双黄鹤。

推翠影,浸云壑。

容颜甚奇妙,光明照十方。

我适曾供养,今复还亲觐。

黄鹤楼前共语时,白苹红蓼对江湄。

衷肠已诉无人会,惟有清风明月知。

一个本来容,妙手应难尽。

风貌清严神彩英,无意马。

永永安闲也。

浮利与浮名,心上何曾挂。

黄鹤洞中仙子成,乘云马。

出入常游冶。

瓦罐泥中宝。

巧匠功成造。

修练之时向炉中,内有金光照。

有耳何曾晓。

有口何曾道。

携向街前叫一声,莫教抛撒了。

云雨阳台路,光华驿骑巡。

劝农开梦土,恤隐惠荆人。

楼迥吟黄鹤,江长望白蘋.观风布明诏,更是汉南春。

人似当风烛。

谁肯心回顾。

目下恩情紧绊牵,岂觉於身苦。

幸有修仙路。

散散闲闲做。

到处逍遥任自由,功满蓬瀛住。

卜算词频话。

莫放猿儿耍。

疾速先须调?婴,全道马,好把家缘舍。

一个真惺洒。

云路堪同跨。

自在逍遥永厮随,害风马,管取玲珑也。

火院须当远。

尘事难为染。

因遇风仙弃冤亲,做个投真马,得得超彼岸。

即达逍遥岸。

炼气如素练。

专下工夫分假真,做个惺惺马。

悟道何愁

正被离家远。

衰草寒烟染。

水隔孤村两三家,你不牵上他马,独立沙汀岸。

叫得船离岸。

举棹波如练。

渔叟停船问行人,你不牵他上马,月照

赶退日中乌,捉取月中兔。

便著晶光覆了身,金马住。

方是重阳做。

交位显真功,换质成真趣。

到此还知自在游,玉马去。

走入云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