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午日观竞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gòng hài qún lóng shuĭ shàng yóu,bù zhī yuán shì mù lán zhōu。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yún qí liè liè fān qīng hàn,léi gŭ cáo cáo [yīn,yān,yĭn] bì liú。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qū zĭ yuān hún zhōng gŭ zài,chŭ xiāng yí sú zhì jīn liú。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jiāng tíng xiá rì kān gāo huì,zuì fĕng lí sāo bù jiĕ chóu。

译文

  在端午节这天,围在岸上的人们,惊怕地观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不知道原来这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猎猎作响震纪空中翻飞,敲响的锣鼓喧闹,清清的水流。从古到今屈原的冤魂不散,楚国的风俗至今仍存。闲暇的日子正适合在江亭喝酒聚会,诵读《离骚》,哪觉得其中的忧愁。

注释

①午日:端午节这天。

②骇:惊骇。

③木兰舟:这里指龙舟。

④青汉:云霄。
⑤殷:震动。
⑥终古:从古至今。
⑦暇日:空闲。

⑧高会:指端午节会船竞渡。

赏析

《午日观竞渡》是明代边贡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从端午节期间戏水,赛龙舟的风俗开始写起,触景生情,表明了对屈原的思念,对异乡的端午风俗的赞同,在闲暇的日子里总会有一丝丝闲愁。

  首联是写端午节人们观看赛龙舟的场景。表现了端午节时期热闹的场面。

  颔联全面描写了龙舟的装饰,赛龙舟的热闹场面。

  颈联进而转向了对屈原的思念。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会祭念屈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风俗至今仍然存在。

  尾联直接抒情,诵读《离骚》,吐露了诗人生活中的淡淡哀愁。

  这首诗沉稳平淡,风格朴质,包含着诗人对爱国民众英雄的崇敬心情。

诗人简介

边贡(1476 ~1532)字庭实,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边贡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40篇诗文

诗文推荐

扇列红鸾,赭黄日色明金殿。

御香葱茜。

宝仗香风暖。

咫尺天颜,九奏朝阳管。

群臣宴。

醉霞凝面。

午漏传宫箭。

拽石般土,打鼓作舞。

意不立玄,机不停午。

踏破草鞋赤脚行,见成底事休回互。

不回互,大龙不受玄沙瞒,前面斑斑元是虎。

云南更有溪,丹砾尽无泥。

药有巴賨卖,枝多越鸟啼。

夜清先月午,秋近少岚迷。

若得山颜住,芝zC手自携。

青门金锁平旦开,城头日出使车回。

青门柳枝正堪折,路傍一日几人别。

东出青门路不穷,驿楼官树灞陵东。

花扑征衣看似绣,云随去马色疑骢。

胡姬酒垆日未午,丝绳玉缸酒如乳。

灞头落花没马蹄,昨夜微雨花成泥。

黄鹂翅湿飞转低,关东尺书醉懒题。

须臾望君不可见,扬鞭飞鞚疾如箭。

借问使乎何时来,莫作东飞伯劳西飞燕。

魏主用死力,构彼铜雀台。

当时台上瓦,百澄为一坯。

烧成比坚玉,翠甲横崔嵬。

西陵既归后,此地日以摧。

后历曲午朝,群雄力相豗。

兹台既已倾,此瓦只自堆。

岁久岸谷变,埋没深蒿莱。

初谁得耕人,刳之研松煤。

其于是密且润,端歙真可咍。

彦升所有者,一一皆珍材。

自言欲购时,经岁无一枚。

琴纹与锡花,此乃如琼瑰。

前日秘阁下,重匣手自开。

示我者佳绝,恰用一朴裁。

形模甚古野,用可资怪魁。

归来作诗乞,愿致无迟回。

猎猎西风九月寒,元戎缓带抚斋坛。

士腰弓箭翻云去,人拥旌旄夹道看。

振旅阵酣金柝静,从军诗落玉蜍乾。

南山不谓无嘉节,深惜贤玩燕安。

裘薄便冬暖,箪空畏午饥。

临成乞米帖,看入借车诗。

学古心犹壮,忧时语自悲。

公卿阙自重,社稷欲谁期?

垛翠云峰远。

日乌高、炎官直午,暑风微扇。

二六尧蓂开秀荚,跨海冰轮待满。

怪院落、笙箫如剪。

太乙燃藜天际下,庆卯金仙子生华旦。

依日月,近云汉。

经时持橐明光殿。

问江乡、年来有几,只君方见。

入座夫人难老甚,炯炯金霞照眼。

笑指点、琼觞教劝。

但得调元勋业就,为江泉石磴轻轩冕。

归共作,赤松伴。

诸佛降生,鼻直眼横。

打与狗吃,据令而行。

汉通正法眼,日午打三更。

堪叹这顽夫。

空恁区区用力粗。

五体相逢投地面,休遇。

尚自劳劳礼假躯。

在道本虚无。

玄里藏玄妙不敷。

内有元光人不识,唯吾。

日日观瞻

啬薇叶暗。

满架浓阴风不乱。

午酒才醒。

历历黄鹂枕上听。

此情难遣。

不比红蕉心易展。

要识离愁。

只似杨花不自由。

藕风轻,莲露冷,断虹收,正红窗、初上帘钩。

田田翠盖,趁斜阳鱼浪香浮。

此时画阁垂杨岸,睡起梳头。

旧游踪,招提路,重到处,满离忧。

想芙蓉湖上悠悠。

红衣狼藉,卧看桃叶送兰舟。

午风吹断江南梦,梦里菱讴。

水轩沙岸,午风轻、飘动一天晴雪。

日色晶荧光眩眼,细逐游丝明灭。

帘幕中间,楼台侧畔,浑是瑶瑛积。

缀松黏竹,恍然如对三绝。

遥认仿佛飞花,花非还似,恼乱多情客。

点染春衫无定度,又转沈香亭北。

密密疏疏,斜斜整整,似雪难分别。

坡仙不见,后人有口何说。

残烟薄雾,仗东风排遣。

收拾轻寒做轻暖。

问墙隅屋角,多少青红,春不语,行处随人近远。

穿帘花影乱。

金鸭香温,幽梦醒时午禽啭。

任抛书推枕,嚼蕊攀条,暗消了、清愁一半。

且莫放、浮云蔽晴晖,怕惹起羁人,望中凝恋。

衬步花茵,穿帘柳絮,堆地榆钱。

乍暖仍寒,欲晴还雨,春事都圆。

午窗睡起厌厌。

屋角外、初啼杜鹃。

百种凄凉,几般烦恼,没个人怜。

忽送林光禽有语。

飞入遥空,失素归洲鹭。

照处无私清望富。

馀辉不惜人人与。

玉绳欲到中天路。

且待飞觞,缓缓移琼步。

花下影圆良夜午。

东南楼上还相顾。

近时厌雨,喜午日、放开天日。

不用辟兵符,从今去也,管定千祥万吉。

已报甘泉新捷到,况更是、年丰堪必。

任景物换来,蛙鸣蝉噪,耳边口煎唧。

洋溢。

尽教愿乞,兵厨闲秩。

看恰好园池,随宜亭榭,人道瀛洲压一。

且恁浮沈,奈何衰悴,惟怕牧之名毕。

安得去,占却三神绝顶,瑞芝同拾。

我生事幽诗刊,尘埃良独难。

朅来舒蕲游,登临每长叹。

如何胜绝境,佛屋多所安。

大哉慈悲力,神功助劖刓。

住处未易言,小道亦可观。

五祖古名刹,楼台倚巑屼。

崎岖六七里,萦纡三百盘。

悬崖擢青士,夹道罗苍官。

飞泉响环玦,幽芳馥沉檀。

我来及新霁,千峰碧玉攒。

忽闻杞犬吠,旋觉壶天宽。

水声濯午暑,岚气生晚寒。

心目快开豁,腰脚嗟蹒跚。

看云更搘筇,披风少凭栏。

欲营五亩宫,它年寄衰残。

试烦问祖师,莫作非意干。

潋滟长波迎鹢首。

雨淡烟轻,过了清明候。

岸草汀花浑似旧。

行人只是添清瘦。

沈水香消罗袂透。

双舻声中,午梦初惊后。

枕上懵腾犹病酒。

卷帘数尽长堤柳。

朱户深深小洞房。

曲屏龟甲样,画潇湘。

纱轻蓝嫩镂牙床。

人如玉,一见已心凉。

午枕梦悠扬。

流莺声唤觉,日犹长。

几回烟断玉炉香。

庭花影,不肯上东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