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鹧鸪天

谁折南枝傍小丛。

佳人丰色与梅同。

有花无叶真潇酒,不问胭脂借淡红。

应未许,嫁春风。

天教雪月伴玲珑。

池塘疏影伤幽独,何似横斜酒盏中。

赏析

作品赏析

  郑少微的这首“鹧鸪天”是一首咏梅花的词。属于咏物诗词一类。咏物诗词如果只限于描摹物的本身,则与谜语相似,无多可取。咏物贵有寄寓,有寄寓则有意境,格调自高。这首词咏梅而不止于梅,是通过对梅花形象的描写,对梅花品格的赞颂来赞扬象梅花一样高洁的佳人和高士。  上片写梅花的丰色和韵致。“谁折南枝傍小丛”。一开始就从梅花所处的具体环境着笔。南枝向阳,梅开最盛。“折南枝”当然是折开得最盛的梅花了。这为次句“丰色”二字提供了依据。次句“佳人丰色与梅同”,此句以物拟人,由物及人。丰色,既是梅花的丰色,也是佳人的丰色。只有梅花才能和佳人比美,使人产生艺术联想。第三句仍从梅花本身特点着笔向意境的纵深处掘进、拓展。“有花无叶真潇洒,不向胭脂借淡红。”俗话说:“红花虽好,还须绿叶扶持。”“万绿丛中一点红。”有绿叶的衬托才能显出红的美丽来。而梅花不同,梅花盛开时,绿叶尚未长出。她不依仗绿叶的扶持,凭她独有的清香丰色,超然独立于百花之上,被称为“花魁”。“潇洒”本是用于写人的,这里 用来写花,亦花亦人,花与人在艺术形象上已统一起来了。作者既是赞扬花的品格高尚,也是赞扬象梅花一样的佳人和高士品格高尚。  第三句是从花与叶的衬托关系上来写的,第四句则是从色泽上的衬托关系来写的。一般人赏花多喜爱花的姹紫嫣红,而梅花却“不向胭脂借淡红。”不借艳丽的色彩诱人,只凭她洁白的本色,无瑕的本质取胜。正如同“却嫌脂粉污颜色”(张祜《集灵台》)的绝色佳人一样,万紫千红和她洁白无瑕的本色相比,统统失去了迷人的光彩和诱人的魅力。将审美情境更提高了一层,进一步突出了梅花高洁的品质。读者不难从这一艺术形象中深味出其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意蕴。言在颂花,意在颂人。  下片侧重写梅花的骨气和品格。百花都在春风吹拂下开放,唯独梅花这位“丰色”佳人却不肯“嫁春风”。她不想跟百花一样“春风得意”,不向春风献媚邀宠,却偏偏愿意和“雪月伴玲珑”。梅花本为“岁寒三友”之一,腊月严冬,她却于雪中开放。只有和她同样洁白无瑕的雪和月才配作她的伴侣。在这里虽提出了雪和月,但梅仍是主体,雪和月是陪衬。春风、胭脂,是用相对的事物和颜色来和梅花作反衬;雪和月,是用同类事物和颜色来和梅花作陪衬。在寒夜月光和严冬雪光的交相辉映中,梅花临风挺立,迎寒傲雪,愈显精神。这一艺术形象的塑造,使审美情境进一步向纵深拓展,强化了读者的审美情趣,启示读者自然联想到作者生平不肯随俗同流,不趋炎附势,不慕富贵,一身清白的高洁本质。这正是他仕途不得意的原因。  结尾两句“池塘疏影伤幽独,何似横斜酒盏中”。化用了林逋的咏梅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而另具新意,更进一步由写梅花之形到写梅花之神,使艺术境界达到本词所描写的最高度。在读者面前展开的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情境:澄净的池水中倒映着疏疏朗朗的梅花清影;酒盏中几枝梅影横斜,情调自然、宁静、恬淡。这正是佳人、高士所追求的情境。也是作者以梅花自喻的心态的表白:“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作者生当北宋末年,朝政昏暗,君主荒淫,外患频仍,正直的士大夫无力匡扶,惟有退而洁身自好,“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自甘淡泊。然而“举世皆浊我独清”的人实在太少,作者不免自伤幽独,惟有饮酒赏梅,自娱自慰而已。于宁静淡泊中流露出一丝无可奈何的抑郁感。这首词咏梅而不限于从梅花外表加以刻画,而是努力塑造梅花的艺术形象,寄寓着深层的意蕴。通过对梅花艺术形象的审美,启示读者领悟其中丰富的内涵,既是咏梅,也是咏象梅一样高洁的佳人、高士。既可理解为作者的自喻,又不拘限于作者的自喻。梅花成为了词人所倾慕的理想人物的化身。(王俨思)

诗人简介

郑少微(?-?)字明举,成都(今属四川)人。元佑三年(1088)进士。以文知名。政和中,曾知德阳。晚号木雁居士。《全宋词》存其词二首。► 2篇诗文

诗文推荐

饮量平常发兴偏。

留连光景惜欢缘。

悲慨慷人争和,醉墨淋漓自笑颠。

麟阁画,祖生鞭。

拍浮多负酒家钱。

老来事事消磨尽,只有尊前似少年

玉宸朝晚,忽掩赭黄衣。

愁雾锁金扉。

蓬莱待得仙丹至,人世已成非。

龙轩天仗转西畿。

旌旆入云飞。

望陵宫女垂红泪,不见翠舆归。

禁卫传呼约下廊。

层层掌扇簇亲王。

明珠照地三千乘,一片春雷入未央。

宫漏永,柳街长。

华灯偏共月争光。

乐声都在人声里,五夜车尘马足香。

蜀儒为郡追任昉,歙士呼天借寇恂。

合因斩关,铸印乘轩。

始当果断,终得嗣天。

南溟浮天,旁通百兹。

风樯迅疾,琛舶来还。

民商永赖,坐消寇奸。

荐兹嘉觞,弭矣惊润。

独对晓来晴,天过时景物清。

梅花分地落,井气隔帘生。

曾是吟招隐,何时遂耦耕。

萧疎头上发,已白二三茎。

茫茫下土兮,乃生九州。

山有长岑兮,川有深流。

茫茫下土兮,乃均四方。

国有安乂兮,野有封疆。

茫茫下土兮,乃歌万年。

上有茂功兮,下戴仁天。

漫作年时别泪看,西窗蜡炬尚泛澜。

不堪重梦十年间。

斗柄又垂天直北,官书坐会岁将阑。

更无人解忆长安。

绿橘梢头几点春。

似留香蕊送行人。

明朝紫凤朝天路,十二重城五碧云。

歌渐咽,酒初醺。

尽将红泪湿湘裙。

赣江西畔从今日,明月清风忆使君。

人亦有言,祸福无门。

忠孝弗著,淫侈实繁。

天其罚我,我又奚怨。

傥谨言行,或反邱园。

作为此诗,以告同阍。

相公坐处幕瞒天。

彻晓华灯照凤城。

犹嗔宫漏促天明。

九重天上闻花气,五色云中应笑声。

频报道,奏河清。

万民和乐见人情。

年丰米贱无边事,万国称觞贺太平。

碧浸澄沙上下天。

曲堤疏柳短长烟。

月明不待十分圆。

凿落未空牙板闹,阑干久凭夹衣寒。

婵娟薄幸冷相看。

名不得,状不得,复是何物。

见得到,用得亲,不由别人。

有时恁麽,有时不恁麽,无毛鹞子贴天飞,带角大虫当路卧。

夜如何其斗欲落,岁云莫矣天无晴。

思文圣考,对越在天。

侑神作主,奉币申虔。

动皇舆,回中道。

龙为驱,虎为导。

乐蕃厘,祠雍后。

息甘泉,饫天酒。

澹穆清,冰热恼。

四夷服,咸稽首。

臣三祝。

皇万寿。

瓶里梅花香正浓。

阶前更著锦熏笼。

且留幡胜明朝戴,共庆桑蓬此日逢。

眉镇绿,脸长红。

后堂无日不春风。

明年定又强今岁,会有明珠入掌中。

四渎之利,经营中国。

南日大江,险兮天设。

维尔有神,险其庙食。

望秩孔时,我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