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鹧鸪天

谁折南枝傍小丛。shuí zhé nán zhī bàng xiăo cóng。

佳人丰色与梅同。jiā rén fēng sè yŭ méi tóng。

有花无叶真潇酒,不问胭脂借淡红。yŏu huā wú yè zhēn xiāo jiŭ,bù wèn yān zhī jiè dàn hóng。

应未许,嫁春风。yīng wèi xŭ,jià chūn fēng。

天教雪月伴玲珑。tiān jiāo xuĕ yuè bàn líng lóng。

池塘疏影伤幽独,何似横斜酒盏中。chí táng shū yĭng shāng yōu dú,hé sì héng xié jiŭ zhăn zhōng。

赏析

作品赏析

  郑少微的这首“鹧鸪天”是一首咏梅花的词。属于咏物诗词一类。咏物诗词如果只限于描摹物的本身,则与谜语相似,无多可取。咏物贵有寄寓,有寄寓则有意境,格调自高。这首词咏梅而不止于梅,是通过对梅花形象的描写,对梅花品格的赞颂来赞扬象梅花一样高洁的佳人和高士。  上片写梅花的丰色和韵致。“谁折南枝傍小丛”。一开始就从梅花所处的具体环境着笔。南枝向阳,梅开最盛。“折南枝”当然是折开得最盛的梅花了。这为次句“丰色”二字提供了依据。次句“佳人丰色与梅同”,此句以物拟人,由物及人。丰色,既是梅花的丰色,也是佳人的丰色。只有梅花才能和佳人比美,使人产生艺术联想。第三句仍从梅花本身特点着笔向意境的纵深处掘进、拓展。“有花无叶真潇洒,不向胭脂借淡红。”俗话说:“红花虽好,还须绿叶扶持。”“万绿丛中一点红。”有绿叶的衬托才能显出红的美丽来。而梅花不同,梅花盛开时,绿叶尚未长出。她不依仗绿叶的扶持,凭她独有的清香丰色,超然独立于百花之上,被称为“花魁”。“潇洒”本是用于写人的,这里 用来写花,亦花亦人,花与人在艺术形象上已统一起来了。作者既是赞扬花的品格高尚,也是赞扬象梅花一样的佳人和高士品格高尚。  第三句是从花与叶的衬托关系上来写的,第四句则是从色泽上的衬托关系来写的。一般人赏花多喜爱花的姹紫嫣红,而梅花却“不向胭脂借淡红。”不借艳丽的色彩诱人,只凭她洁白的本色,无瑕的本质取胜。正如同“却嫌脂粉污颜色”(张祜《集灵台》)的绝色佳人一样,万紫千红和她洁白无瑕的本色相比,统统失去了迷人的光彩和诱人的魅力。将审美情境更提高了一层,进一步突出了梅花高洁的品质。读者不难从这一艺术形象中深味出其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意蕴。言在颂花,意在颂人。  下片侧重写梅花的骨气和品格。百花都在春风吹拂下开放,唯独梅花这位“丰色”佳人却不肯“嫁春风”。她不想跟百花一样“春风得意”,不向春风献媚邀宠,却偏偏愿意和“雪月伴玲珑”。梅花本为“岁寒三友”之一,腊月严冬,她却于雪中开放。只有和她同样洁白无瑕的雪和月才配作她的伴侣。在这里虽提出了雪和月,但梅仍是主体,雪和月是陪衬。春风、胭脂,是用相对的事物和颜色来和梅花作反衬;雪和月,是用同类事物和颜色来和梅花作陪衬。在寒夜月光和严冬雪光的交相辉映中,梅花临风挺立,迎寒傲雪,愈显精神。这一艺术形象的塑造,使审美情境进一步向纵深拓展,强化了读者的审美情趣,启示读者自然联想到作者生平不肯随俗同流,不趋炎附势,不慕富贵,一身清白的高洁本质。这正是他仕途不得意的原因。  结尾两句“池塘疏影伤幽独,何似横斜酒盏中”。化用了林逋的咏梅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而另具新意,更进一步由写梅花之形到写梅花之神,使艺术境界达到本词所描写的最高度。在读者面前展开的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情境:澄净的池水中倒映着疏疏朗朗的梅花清影;酒盏中几枝梅影横斜,情调自然、宁静、恬淡。这正是佳人、高士所追求的情境。也是作者以梅花自喻的心态的表白:“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作者生当北宋末年,朝政昏暗,君主荒淫,外患频仍,正直的士大夫无力匡扶,惟有退而洁身自好,“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自甘淡泊。然而“举世皆浊我独清”的人实在太少,作者不免自伤幽独,惟有饮酒赏梅,自娱自慰而已。于宁静淡泊中流露出一丝无可奈何的抑郁感。这首词咏梅而不限于从梅花外表加以刻画,而是努力塑造梅花的艺术形象,寄寓着深层的意蕴。通过对梅花艺术形象的审美,启示读者领悟其中丰富的内涵,既是咏梅,也是咏象梅一样高洁的佳人、高士。既可理解为作者的自喻,又不拘限于作者的自喻。梅花成为了词人所倾慕的理想人物的化身。(王俨思)

诗人简介

郑少微(?-?)字明举,成都(今属四川)人。元佑三年(1088)进士。以文知名。政和中,曾知德阳。晚号木雁居士。《全宋词》存其词二首。► 2篇诗文

诗文推荐

团栾小树。

天与香无数。

薄艳不禁风日苦。

剩著红油遮护。

移栽未到江南。

香山鼻观先参。

勾引老情偏醉,锦薰笼暖春酣。

七佛已前只与麽,七佛之后亦复然。

片云生晚谷,孤鹤下辽天。

觉天无云,性海无风。

玉轮蘸影,金浪翻空。

非惟观世音,我亦游其中。

羽旗云车,飘飘自天。

猗欤南箕,歆嘉升烟。

牲饩粢盛,俎簋铏笾。

维神戾止,从空泠然。

至德同自然。

裁成侔玄造。

珍祥委天贶。

灵物开地宝。

窈窕降青琴。

参差就朱草。

天得一以清,元正启祚。

地得一以宁,万物咸新。

且道衲僧得,一合作麽生。

太平歌有道,和气笑迎春。

北苑春风小凤团。

炎州沈水胜龙涎。

殷勤送与绣衣仙。

玉食乡来思苦口,芳名久合上凌烟。

天教富贵出长年。

紫禁烟花一万重。

鳌山宫阙倚晴空。

玉皇端拱彤云上,人物嬉游陆海中。

星转斗,驾回龙。

五侯池馆醉春风。

而今白发三千丈,愁对寒灯数点红。

天巧剪瑶花,六出缤纷落。

二祖立腰酸,杨岐嗟项缩。

争似炎炉头柮榾高烧,纸衾包却暖烘烘。

憨睡著,天堕凝寒一色边,错错。

一勺水,不满斗。

我吸之,勺在手。

上连天津尾,下泄海焦口。

主人饮,小池凿;

吾蔀青,天纳牖。

吾铁崖道人韪之曰:有人悟此环,云梦吞八九。

小山丛竹,到天古木。

石下有人,定是山谷。

驿报行天下,君王弃万几,鹤翔云汉远,龙向鼎湖飞。

杞国天初隐,咸池日尚微。

临轩思往事,备泪不停挥。

凝空寂湛。

眩集神风明自鉴。

洞达遥天。

一性寥寥点桂圆。

地入净悄。

湛静冷波风浩渺。

宝炷轻烟。

烟彻丹霄降瑞仙。

溪交流兮谷幽,山作屏兮层丘。

木偃蹇兮枝相谬,皇胡为兮于此留。

蔼冠佩兮充庭,洁芳馨兮载陈。

纯衣兮在御,东风吹兮物为春。

皇之仁兮其天,四时叙兮何言。

出门兮四顾,渺宇宙兮茫然。

天悠悠,云悠悠。

辊底浪花翻雪,竞龙舟。

燕寝香中锦帐郎。

二年和气蔼蒸湘。

鬓间不减当年绿,眉上新添一点黄。

征诏近,寿筵长。

乍晴人意喜非常。

燕莺休苦留春住,归趁薰风殿阁凉。

门外黄尘点*人。

山童不敢启云扃。

石坛清坐神游北,径及无何接玉京。

香霭霭,气盈盈。

蟠蛟飞凤会云朋。

自倾碧酒重玄饮,醉里乘风下太

禁烟禁火禁心猿。

真息调来永永绵。

云水不游芳草径,身心岂著杏花天。

为人勿作坟中鬼,学我能修物外仙。

异日大丹成九转,腾空何必打秋

谁道飘零不可怜,金炉断尽小篆香,人生何处似尊前?

见了又休还似梦,坐来虽近远如天,断来能有几回肠?

谁道他乡异故乡。

泉江风物似湄湘。

钗头缀糁萸偏紫,杯面浮金菊倍黄。

今共古,几重阳。

休将往事更平章。

舞衫歌扇姑随分,又得掀髯笑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