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洞仙歌

空山雨过,月色浮新酿。

把盏无人共心赏。

漫悲吟、独自捻断霜须,还就寝、秋入孤衾渐爽。

可怜窗外竹,不怕西风,一夜潇潇弄疏响。

奈此九回肠,万斛清愁,人何处、邈如天样。

纵陇水、秦云阻归音,便不许时闲,梦中寻访。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作为一个南渡名臣,赵鼎在朝中与秦桧进行过激烈的较量,但是由于高宗赵构偏袒秦桧,至使赵鼎被贬谪到岭南。但是他的兴复中原之志从未泯灭,秦桧的一切加害也从未使他屈服。他为使全家不遭秦桧的诛杀,而决定绝食自杀,但他在自杀前还在预制的铭旌(柩前灵幡)上写上两句话:“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 。”其报国之雄心可谓苍天可鉴。这首词就是他被贬到岭南时所写的。祖国河山之恋,故土之思,溢于言表;然而在这词中孤寂、凄苦和愤慨之情也难以掩抑。全词写了作者在一个秋夜的行动和思绪。上片重点写了三个生活细节——独酌、悲吟、孤卧。此词头三句写月下独酌:山雨初过 ,新月朗照,新酒飘香,杯浮月影 。那正是敞怀痛饮的时刻,可一拿起酒杯,词人就想起当此良辰美景竟无人共赏,只是一人独饮,实在扫兴得很 。这自然要引起对自己被贬谪的愤慨,于是有月下悲吟这一举动。“漫悲吟,独自拈断霜须”,是说受此屈辱,无处申诉,只好独自长歌悲吟以减轻胸中的郁闷了。由于这悲吟有深度,有力度,是内心深处的颤抖与呐喊,所以作者不自觉地连花白的胡须都拈断了数根 。“还就寝”二句写孤衾独卧,说的是独酌无味,悲吟伤情,还不如回房就寝,可是由于秋夜天气转凉,孤衾独卧,以及余恨未消等原因,又久久不能入睡,心绪茫然。上片三个连续性的细节,共同表明作者处境的艰难、愁怀的激烈,以及日子的难以打发的感情。下片集中描写他独卧孤衾中的所闻和所感,并且向更深的心理层次开掘 。“可怜窗外竹”三句,既是景语,更是情语,而且是整片意脉的枢纽。窗外的竹子整夜被西风吹得飒飒作响,撩人愁思,于是有下面“奈此九回肠”的感叹;然从“可怜”、“不怕”、“弄”等用语看来,词人又暗暗地赞颂了竹子耐严寒的品质,于是才有词尾处梦寻故土的决心。“九回肠”,出于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 ”,言愁怨极多。此外亦言心中装满苦恨,致使愁肠百结,其可最主要的就是自己梦寐所求的人远在天那边,同时也是暗诉自己被远抛闲置在遥远的天这边。前面总冠以一个“ 奈 ”字,赵鼎本人面对这些打击与迫害无可奈何,明显地流露出一种苦闷与不平 。“人何处”的“人 ”,连系上下文看,当不只是说家中的亲人、朝中的故旧,主要还是指九重之上的高宗皇帝。封建时代的臣子,一旦远谪,总是希望皇帝能够回心转意把他召回。赵鼎曾两任宰相,高宗曾对他言听计从,称他为“真宰相 ”。他为国专以固本为先,这是因为他认为根本固而后敌可图,仇可复,所以对南宋的中兴事业有所建树。虽被远贬而此志不衰,因此翘首企望回朝续展长才。“解铃还是系铃人”,寄希望于皇帝自在情理之中。故词的结处又从悲怆的叹息,一转而为热烈而执着的追求 :“纵陇水秦云阻归音,便不许时闲,梦中寻访?”陇水,即陇头之水;秦云,即秦岭之云。这都是环绕在故都长安的山川云雾,进出长安必须通过这些障碍物,这里用以暗指秦桧一类的朝中奸臣。这几句说的是纵然有奸邪当道阻挡我回到朝廷,总不能不许我到梦中去寻求归路。这里所表现的正如他从潮州移吉阳军(今广东崖县)给高宗上的感谢皇恩的表中所表示的 :“白首何归,怅馀生之无几;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此词不以剪裁巧妙取胜,而以描写深刻细腻见长。全诗基本上采用了赋的写法,叙述与描写的成分占很大的比重。首先是按时间顺序从空山雨过,独饮无绪,悲吟断须,孤衾独卧,一直写到夜阑不寐,闻风吹竹,一怀愁绪,梦寻旧乡。这样词人写出了一个凄凉人难度凄凉夜的全过程,真实感人。其次是描写颇有层次,上片全是行动描写,下片先是景物描写,后是心理描写,描写层层深入,而且每一种描写都作了精细的刻画。如月色、杯影反衬无人与之共赏良辰美景,以拈断霜须表明悲吟的深切,以“万斛清愁”形容愁恨之多,以“邈如天样”以形容朝廷之远,以“陇水秦桧”暗指秦桧一类掌权奸臣等等。正因为有这些精细的刻画,此词才避免了一般用铺叙法写成的作品容易犯的平铺直叙、平淡无味的毛病,它同样是那样鲜明、轻巧、含吐不露。

诗人简介

赵鼎(1085-1147), 南宋政治家、词人。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南宋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宋高宗时的宰相。有《忠正德文集》10卷,清道光刊本。《四印斋所刻词》有《得全居士词》一卷,存词45首。► 50篇诗文

诗文推荐

帝居在震。

龙德司春。

开元布泽。

含和尚仁。

羣居既散。

岁云阳止。

饬农分地。

民粒惟始。

雕梁绣栱。

丹楹玉墀。

灵威以降。

百福来绥。

六尺湘漪簟冷。

精意严恭,明祠丰洁。

献酬既备,俎豆斯撤。

日丽天仪,风和乐节。

事光祀典,福覃有截。

猗与至德。

光被黔首。

铸镕苍昊。

甄陶区有。

恪恭三献。

对扬万寿。

比屋可封。

含生无咎。

匪徒七百。

天长地久。

歌罢尊空月坠西。

百花门外,烟翠霏微。

绛纱笼烛照于飞。

归去来兮。

归去来兮。

酒入香腮分外宜。

行行问道,还肯相随。

娇羞无力应人迟。

何幸如之。

何幸如之。

周邦咸喜,式歌且舞。

于时语语,厥声载路。

频歌覆手抛将过,两行人待看回筹。

惜春正是上春时,何处春情可赋诗?

吴王台下斗芳草,苏小门前歌《柳

有官有官位卿相,一代儒宗一敬让。

家亡国破身漂荡,铁汉生擒今北向。

忠肝义胆不可状,要与人间留好样。

惜哉斯文天已丧,我作哀章泪悽怆。

呜呼九歌兮歌始放,魂招不来默惆怅。

远驾星屏临百粤,康沂户户歌功。

使君五马去乘骢。

卖刀无旷土,赠扇有仁风。

莫唱渭城朝雨曲,片帆时暂西东。

促归行拜紫泥封。

九霄先步武,三接未央宫。

凤楼十二重。

四户八绮窗。

绣桷金莲花。

桂柱玉盘龙。

珠帘无隔露。

罗幌不胜风。

宝帐三千所。

为尔一朝容。

扬芬紫烟上。

垂彩绿云中。

春吹回白日。

霜歌落塞鸿。

但惧秋尘起。

盛爱逐衰蓬。

坐视青苔满。

卧对锦筵空。

琴瑟纵横散。

舞衣不复缝。

古来共歇薄。

君意岂独浓。

惟见双黄鹄。

千里一相从。

挟瑟为君抚,君嫌声太古。

寥寥倚浪丝,eP々沉湘语。

赖有秋风知,清泠吹玉柱。

六十时。

年亦耆艾业亦隆。

骖驾四牡入紫宫。

轩冕婀那翠云中。

子孙昌盛家道丰。

清酒将炙奈乐何。

清酒将炙奈乐何。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梵语华言译不成,玉几重新添注解。

安义炳然,无人邻解。

赖有同风知,点头道奇怪。

彷彷佛佛,一似东山瓦鼓歌。

腔调宛同,声无高下。

彭八剌拶,未在未在。

风为幄,云为盖。

满堂烂,神既至。

纷醉饱,锡以雨。

百川溢,施沟渠,歌且舞兮。

春尚浅。

谁把玉英裁翦。

尽道梅梢开未遍。

卷帘花满院。

楼上酒融歌暖。

楼下水平烟远。

却似涌金门外见。

絮飞波影乱。

两峡崭岩,问谁占、清风旧筑。

更满眼、云来鸟去,涧红山绿。

世上无人供笑傲,门前有客休迎肃。

怕凄凉、无物伴君时,多栽竹。

风采妙,凝冰玉。

诗句好,余膏馥。

叹只今人物,一夔应足。

人似秋鸿无定住,事如飞弹须圆熟。

笑君侯、陪酒又陪歌,阳春曲。

道閟鹤关,运缠鸠里。

门集大命,俾歆嘉祀。

礼亚六瑚,诚殚二簋。

有诚颙若,神斯戾止。

我来自东,小大稽首。

是用作歌,以介眉寿。

草枯燎发原野业,老罴愤起千军敌。

将军名号巴而思,白羽惯数黄狼肋。

老罴决石如怒猊,将军立马攒霜蹄。

满弓一射正贯脾,马前突立人而啼。

南山白额当道卧,东西之人不敢过。

少年匹马随噪呼,从渠生拔白额须。

刳白额,作饮器,坐令泰山之妇歌好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