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边日欲斜,年少早还家。
徒将白羽扇,调妾木兰花。
不是城头树,那栖来去鸦。
枯木嵌空微黯淡,古器虽在无古弦。
袖中正有南风手,谁为听之谁为传。
风流岂落正始后,甲子不数义熙前。
一山黄菊平生事,无酒令人意缺然。
庞公?此诗为沈辽作。
据文意当为两首诗讹成,现据外集分。
外集题第二首为《戏书》。
?襄阳庞公少检束,白发不髡亦不俗。
世所奔趋我独弃,我已有馀彼不足。
鹿门有月树下行,虎溪无风舟上宿。
不识当年捕鱼客,但爱长康画金粟。
杜口如今不复言,庞公为人不曲局。
东西有人问老翁,为道明灯照华屋。
五言七言正儿戏,三行五行亦偶尔。
我性不饮只解醉,正如春风弄群卉。
四十年来同幻事,老去何须别愚智。
古人不住亦不灭,我今不作亦不止。
寄语悠悠世上人,浪生浪死一埃尘。
洗墨无池笔无象,聊尔作戏悦我神。
笛声吹起南湖水,散作奇葩江园里。
被春收入玉照堂,不逐余芒弄红紫。
一春开霁能几时,江梅正多人来稀。
光风屈指已过半,赖有缃蕊森高枝。
今朝拄杖偏宜到,暖碧红烟染林草。
悠然试就花下行,便有疎英点乌帽。
细看宝靥轻金涂,密网粲缀万斛珠。
一香举处众香发,幻巧更吐冰霜须。
叵罗盛酒如春沼,不待东风自开了。
呼童撼作晴雪飞,雪飞争似花飞好。
上都赏玩争出城,日高三丈车马尘。
谁能摆脱热官与铜臭,肯学花底真閒人。
时平空山老壮士,不得灭秦报君死。
鸡鸣抚剑起相叹,梦领全师渡河水。
吾曹耻作儿女愁,何如且插花满头。
一盏一盏复一盏,坐到落梅无始休。
无梅有月尤堪饮,醉卧苍苔石为枕。
醒来明月别寻花,桃岸翻霞杏堆锦。
兹山界夷夏,天险横寥廓。
太史漏登探,文命限开凿。
北流自南泻,群峰回众壑。
驰波如电腾,激石似雷落。
崖留盘古树,涧蓄神农药。
乳窦何淋漓,苔藓更彩错。
娟娟潭里虹,渺渺滩边鹤。
岁杪应流火,天高云物薄。
金风吹绿梢,玉露洗红箨。
溯舟始兴廨,登践桂阳郭。
匍匐缘修坂,穹窿曳长dh.碍林阻往来,遇堰每前却。
救艰不遑饭,毕昏无暇泊。
濯溪宁足惧,磴道谁云恶。
我行山水间,湍险皆不若。
安能独见闻,书此贻京洛。
敬亭山下百顷竹,中有诗人小谢城。
城高跨楼满金碧,下听一溪寒水声。
梅花落径香缭绕,雪白玉珰花下行。
萦风酒旆挂朱阁,半醉游人闻弄笙。
我初到此未三十,头脑钐利筋骨轻。
画堂檀板秋拍碎,一引有时联十觥。
老闲腰下丈二组,尘土高悬千载名。
重游鬓白事皆改,唯见东流春水平。
对酒不敢起,逢君还眼明。
云罍看人捧,波脸任他横。
一醉六十日,古来闻阮生。
是非离别际,始见醉中情。
今日送君话前事,高歌引剑还一倾。
江湖酒伴如相问,终老烟波不计程。
长安二月春正浓,长江二月风正急。
城头杨柳雪絮飞,道傍黏雨沱潦湿。
邯郸谁家侠少年,上马意气挥金鞭,下马扫笔大如椽。
兴来一石未能醉,剧饮数斗口流涎。
玉山跌倒扶未起,金鞭留当酒家里。
隔楼仿佛画眉人,相邀夜宿鸳鸯被。
睡魔不醒五更钟,笛声吹断相思泪。
嘐嘐鸣鸡将度关,欲去未去路蹰间。
道逢项庄把剑舞,楼上美人歌玉环。
划然掣电蛟龙怒,便指南楼问归路。
二千三百里更长,尔备衣粮我扉屦。
青衫著破不堪典,典到青衫共谁语。
世上岂无虬髯汉,散财结客千千万。
岂无燕昭万黄金,筑作高台礼瑰彦。
秦坑汉骂不肯收,自是一番遭薄贱。
唐人科举更糊名,天下英雄消沮尽。
生儿不学去封侯,锥毛弄秃成霜鬓。
世无荆轲樊于期,只今谁复是男儿。
我闻兵凶战危事,愁杀天上蚩尤旗。
人心承平易思乱,中原块土急驱汉。
蔡城未下辟未诛,机来一发不容间。
三边未即妖祲清,天河何时能洗兵。
送君不作断肠客,三尺一骑君西征。
临岐酌酒再三语,今日君王自神武。
此行投笔事班超,不必区区问儿女。
上流夜夜雨如箭,下流砲火惊淮甸。
襄师重屯郢州北,淮师未解长江面。
劝君莫赋横槊诗,楼头正要筹边算。
军前一著天下奇,夜斩楼兰无人知。
露布直到天子墀,六宫懽动龙颜怡。
维清象武献太庙,未央前殿称玉卮。
搴旗斩将不足道,运筹帷幄果谓谁,曰何功第一参次之。
余与徐君幼文同谪钟离,结屋四楹,幼文居东楹,余居西楹。
又尝赋诗曰:“梦里绿阴幽草,画中春水人家。
何处江南风景,莺啼小雨飞花。
”盖深有意于故园也。
因题其室曰“梦绿”。
蜀山江头万章木,细草幽泉荫修竹。
五月六月山雨晴,空翠纷纷满衣绿。
杖藜或来阴下行,云影不断凉风生。
青连翠结欲无路,仿佛上有黄鹂鸣。
去年吴城正酣战,却倚危楼望葱菁。
今年放逐到长淮,万绿时于梦中见。
梦中见绿觉始知,索我亦赋梦绿诗。
逢人说梦子堪笑,替人作梦余何痴。
世间万事同野马,觉后非真梦非假。
五色过眼本虚空,富贵于人诚土苴。
南风划然吹梦破,树头不知微雨过。
从今寤寐俱两忘,静与白云相对坐。
吾斲石堂无变怪,土缶瓦鼓闲游戏。
一钁相随万事空,十二时中空捉击。
牢捉击,不在三閒前后际。
拍将两手笑呵呵,这个消息不容易。
不容易,拈起石头拈不住,放下石头放不去。
去与住,认取石堂门前路。
不开窗,不闭户,塞破世界无觅处。
暖则乘风凉则眠,烟霞云外朝还暮。
朝还暮,不贫荣,不贫富,不恋妻帑及儿女。
随缘自在度时光,看著古今都错误。
皇天后土莫相瞒,翻来覆去能几许。
前贤后圣说多般,千经万论从头注。
渠不省,渠不悟,一任从渠失故步。
我自知,我自顾,富贵浑如草头露。
人与我,爱与妒,对境不生无喜愁。
清凉世界乃吾台,是非海裹终不觑。
不向君王殿下行,不入豪豪问尊贵。
红妆艳粉任安排,夸逞从斗能会。
英雄强弱只一般,喽啰巧拙说甚彩。
少年才子漫风流,绝代佳人臭囊袋。
一息不来何所寻,万两黄金不容带。
都是空,必意败。
唇锵舌刘递相欺,从使金印如斗大。
尽数收拾满仓箱,不知前面能几岁。
一著错分明,轮却无赢落。
聚散还同浮水沤,顷刻之閒难捉摸。
不向根基上乘寻,个个急后抱佛脚。
早悟解,早悟解,不如石堂一大块。
石堂坏时从他坏,这一大块元自在。
坚且耐风霜,雪雨催不碎。
祁寒隆暑没遮栏,春去秋来任推载。
四方八面透玲珑,石堂裹面快活睡。
觉后还将凭麽时,撒手便行无布摆。
诚哉一得即永得。
大都要藉周天火,十月圣胎方始圆。
虽结丹头终耗失,要须火候始凝坚。
动静存亡宜沐浴,吉凶进退贵抽添。
火力绵绵九转后,药物始可成胎仙。
一时八刻一周天,十二时辰准一年。
每自一阳交媾后,功夫炼到六纯乾。
精神来往如潮候,气血盈虚似月魂。
一毂从来三十幅,妙处都由前后弦。
专气致柔为至仁,礼义智信融为仁。
真土归位为至真,水火金木俱浑全。
精水神火与意土,炼使魂魄归其根。
先天一气今常存,散在万物与人身。
花自春风鸟自啼,岂知造物天为春。
百姓日用而不知,气入四肢徒凋残。
松竹虚心受气足,凌霜傲雪长年青。
况人元神本不死,此气即是黄芽铅。
老松可少病可健,散者可聚促可延。
心入虚无行火候,内景内象壶中天。
须知一尘一蓬莱,与走一叶一偓佺。
神芝一生甘露降,龟蛇千古常相缠。
一朝雷电撼山川,一之则日万则烟。
日中自有金乌飞,夜夜三更入广寒。
子子孙孙千百亿,炉鼎鸡犬皆登天。
大道三十有二传,传到天台有悟真。
四传复至白玉蟾,眼空四海嗟无人。
偶遇太平兴国宫,白发道士其姓陈。
半生立志学铅汞,万水千山徒苦辛。
一朝邂逅庐山下,摆手笑出人间尘。
翠阁对床风雨夜,授以丹法使还元。
人生何似一杯酒,人生何似一盏灯。
蓬莱方丈在何处,青云白鹤欲归去。
快活快活真快活,为君说此末后句。
末后一句亲分付,普为天下学仙者,晓然指出蓬莱路。
破衲虽破破复补,身中自有长生宝。
柱杖奚用岩头藤,草鞋不用田中藁。
或狂走,或兀坐,或端坐,或仰卧。
时人但道我风颠,我本不颠谁识我。
热时只饮华池雪,寒时独向丹中火。
饥时爱喫黑龙肝,渴时贪吸青龙脑。
绛宫新发牡丹花,灵台初生薏苡草。
却笑颜回不为夭,又道彭铿未是老。
一盏中黄酒更甜,千篇内景诗尤好。
没弦琴儿不用弹,无腔曲子无人和。
朝朝暮暮打憨痴,且无一点闲烦恼。
尸解飞升总是闲,死生生死无不可。
随缘且喫人间饭,不用缫蚕不种稻。
寒霜冻雪未为寒,朝饥暮馁禁得饿。
天上想有仙官名,人间不爱真人号。
跨虎金翁是铅兄,乘龙姹女为汞嫂。
泥丸宫里有黄婆,解把婴儿自怀抱。
神关气关与心关,三关一簇都穿过。
六贼心如火正焚,三尸胆似天来大。
不动干戈只霎时,破除金刚自搜逻。
一齐缚向火炉边,碎为微尘谁斩挫。
而今且喜一粒红,已觉丁公婚老媪。
当初不信翠虚翁,岂到如今脱关锁。
叶苗正嫩採归来,猛火炼之成紫磨。
思量从前早是早,翠虚翁已难寻讨。
我今不见张平叔,便把悟真篇骂倒。
从前何知古圣心,慈悲反起儿孙祸。
世人若要炼金丹,只去身中求药草。
十月工夫慢慢行,只愁火候无人道。
但知进退与抽添,七返九还都性燥。
溪山鱼鸟恁逍遥,风月林泉供笑傲。
蓬头垢衣天下行,三千功满归逢岛。
或居朝市或居山,或时呵呵自绝倒。
云满千山何处寻,我在市廛谁识我。
尝记得洞庭一夜雨,无蓑无笠处。
偎傍茅檐待天明,村翁不许檐头住。
又记得武林七日雪,衣衫破又裂。
不是白玉蟾,教他冻得皮迸血,只是寒彻骨。
又记得江东夏热时,路上石头如火热,教我何处歇。
无扇可摇风,赤脚走不辍。
又记得青城秋月夜,独目松阴下,步虚一阕罢,口与心说话。
寒烟漠漠万籁静,彼时到山方撮乍。
又记得潇湘些小风,吹转华胥梦,衔山日正红。
一声老鸦鸣,鸦鸣过耳寻无踪。
这些子欢喜,消息与谁通。
又记得淮西兵马起,枯骨排数里。
欲餐又无粮,欲渴又无水。
又记得一年到村落,瘟黄正作恶。
人来请符水,无处堪摸索。
神将也显灵,乱把鬼神捉。
又记得北邙山下行,古墓秋草生,纸钱雨未干。
白杨风潇潇,荒台月盈盈。
一夜鬼神哭不止,赖得度人一卷经。
又记得通衢展手处,千家说惭愧,万家说调数。
倚门眼看鼻,频频道且过。
满面着尽笑,喝骂叫吾去又记得入堂求挂搭,嫌我太蓝缕。
直堂与单位,知堂言不合。
未得两日间,街头行得匝。
复入悲田院,乞儿相混杂。
又记得几年霜天卧荒草,几夜月自绝倒。
几日淋漓雨,古庙之中独自坐。
受尽寒,忍尽饥,未见些子禅,未见些子道。
贤哉翠虚翁,一见便怜我。
说一句痛处针便住,教我行持片饷间骨毛寒。
心花结成一粒红,渠言只此是金丹。
万卷经,总是闲。
道人千万个,岂识真常道。
这些无跷蹊,不用暗旗号。
也是难,八十老翁咬铁盘,也是易,一下新竹刀又利。
说与君云游今几春,蓬头赤毵瑉,那肯教人识。
咸阳古帝宅,雉堞何崔嵬。
积石隐雪色,金阙云中开。
咸阳昔日称百二,函谷鸡鸣客如雾。
秦王按剑叱风雷,天下诸侯尽西顾。
三户萧条易水空,齐歌赵舞入秦宫。
龙旗五丈金楼下,凤吹千门驰道中。
璇霄阁道通天极,仙掌芙蓉正相直。
月过文窗宝扇移,星临绣户妆奁密。
绣户文窗拂采霞,黄山翠影绕宫斜。
王孙挟弹雕台树,游女回舟绿岸花。
岸花蹙绣连阡陌,十万朱门色相射。
玉检登封贶岳灵,金炉铸冶销锋镝。
风驰万国奉威声,四夷惕息敢横行?
金汤千里扶王业,犹遣将军北筑城。
可惜繁华不知极,三十六年如一日。
楼船童女望蓬莱,玉琢轩窗五云色。
童女成仙去不归,咸阳古堞空崔嵬。
黄云卷雪城头路,城下行人叹落晖。
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
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
”岁岁如之。
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
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
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
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
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
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
看者辟易,走避塘下。
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
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炝碎龙湫,半空雪舞。
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先辈言: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
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
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臣工尽言,而君道斯称矣。
昔之务为容悦,阿谀曲从,致使灾祸隔绝、主上不闻者,无足言矣。
过为计者则又曰:“君子危明主,忧治世。
”夫世则治矣,以不治忧之;
主则明矣,以不明危之:无乃使之反求眩瞀,莫知趋舍矣乎!
非通论也。
臣受国厚恩矣,请执有犯无隐之义,美曰美,不一毫虚美;
过曰过,不一毫讳过。
不为悦谀,不暇过计,谨披沥肝胆为陛下言之。
汉贾谊陈政事于文帝曰:“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
”夫文帝,汉贤君也,贾谊非苛责备也。
文帝性颇仁柔,慈恕恭俭,虽有爱民之美,优游退逊、尚多怠废之政。
不究其弊所不免,概以安且治当之,愚也。
不究其才所不能,概以政之安且治颂之,谀也。
陛下自视,于汉文帝何如?
陛下天资英断,睿识绝人,可为尧、舜,可为禹、汤、文、武,下之如汉宣之厉精,光武之大度,唐太宗之英武无敌,宪宗之志平僭乱,宋仁宗之仁恕,举一节可取者,陛下优为之。
即位初年,铲除积弊,焕然与天下更始。
举其大概:箴敬一以养心,定冠履以定分,除圣贤土木之象,夺宦官内外之权,元世祖毁不与祀,祀孔子推及所生。
天下忻忻,以大有作为仰之。
识者谓辅相得人,太平指日可期,非虚语也,高汉文帝远甚。
然文帝能充其仁恕之性,节用爱人,吕祖谦称其能尽人之才力,诚是也。
一时天下虽未可尽以治安予之,然贯朽粟陈,民物康阜,三代后称贤君焉。
陛下则锐精未久,妄念牵之而去矣。
反刚明而错用之,谓长生可得,而一意玄修。
富有四海不曰民之脂膏在是也,而侈兴土木。
二十余年不视朝,纲纪驰矣。
数行推广事例,名爵滥矣。
二王不相见,人以为薄于父子。
以猜疑诽谤戮辱臣下,人以为薄于君臣。
乐西苑而不返宫,人以为薄于夫妇。
天下吏贪将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时,盗贼滋炽。
自陛下登极初年亦有这,而未甚也。
今赋役增常,万方则效。
陛下破产礼佛日甚,室如县罄,十余年来极矣。
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迩者,严嵩罢相,世蕃极刑,差快人意一时称清时焉。
然严嵩罢相之后,犹之严嵩未相之先而已,非大清明世界也。
不及汉文帝远甚。
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内外臣工之所知也。
知之,不可谓愚。
《诗》去:“衰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今日所赖以弼棐匡救,格非而归之正,诸臣责也。
夫圣人岂绝无过举哉?
古者设官,亮采惠畴足矣,不必责之以谏。
保氏掌谏王恶,不必设也。
木绳金砺,圣贤不必言之也,乃修斋建醮,相率进香,天桃天药,相率表贺。
建兴宫室,工部极力经营;
取香觅宝,户部差求四出。
陛下误举,诸臣误顺,无一人为陛下正言焉。
都俞吁咈之风,陈善闭邪之义,邈无闻矣;
谀之甚也。
然愧心馁气,退有后言,以从陛下;
昧没本心,以歌颂陛下,欺君之罪何如?
夫天下者,陛下之家也,人未有不顾其家者。
内外臣工有官守、有言责,皆所以奠陛下之家而磐石之也。
一意玄修,是陛下心之惑也。
过于苛断,是陛下情之伪也。
而谓陛下不顾其家,人情乎?
诸臣顾身家以保一官,多以欺败,以赃败,不事事败,有不足以当陛下之心者。
其不然者,君心臣心偶不相值也,遂谓陛下为贱薄臣工。
诸臣正心之学微,所言或不免己私,或失详审,诚如胡寅扰乱政事之说,有不足以当陛下之心者。
其不然者,君意臣意偶不相值也,遂谓陛下为是己拒谏。
执陛下一二事不当之形迹,亿陛下千百事之尽然,陷陛下误终不复,诸臣欺君之罪大矣。
《记》曰:“上人疑则百姓惑,下难知则君长劳。
”今日之谓也。
为身家心与惧心合,臣职不明,臣以一二事形迹既为诸臣解之矣。
求长生心与惑心合,有辞于臣,君道不正,臣请再为陛下开之。
陛下之误多矣,大端在修醮。
修醮所以求长生也。
自古圣贤止说修身立命,止说顺受其正。
盖天地赋予于人而为性命者,此尽之矣。
尧、舜、禹、汤、文、武之君,圣之盛也,未能久世不终。
下之,亦未见方外士自汉、唐、宋存至今日。
使陛下得以访其术者陶仲文,陛下以师呼之,仲文则既死矣。
仲文尚不能长生,而陛下独何求之?
至谓天赐仙桃药丸,怪妄尤甚。
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因则其文以画八卦。
禹治水时,神龟负文而列其背,因而第之,以成必畴。
河图洛书实有此瑞物,以泄万古不传之秘。
天不爱道而显之圣人,借圣人以开示天下,犹之日月星辰之布列,而历数成焉,非虚妄也。
宋真宗获天书于乾佑山,孙奭谏曰:“天何言哉?
岂有书也?
”桃必采而后得,药由人工捣以成者也。
兹无因而至,桃药是有足而行耶?
天赐之者,有手执而付之耶?
陛下玄修多年矣,一无所得。
至今日,左右奸人逆陛下玄修妄念,区区桃药之长生,理之所无,而玄修之无益可知矣。
陛下又将谓悬刑赏以督率臣下,分理有人,天下无不可治,而玄修无害矣乎?
夫人幼而学,既无致君泽民异事之学,壮而行,亦无致君泽民殊用之心。
《太甲》曰:“有言逆于汝志,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
”言顺者之未必为道也。
即近事观:严嵩有一不顺陛下者乎?
昔为贪窃,今为逆本。
梁材守道守官,陛下以为逆者也,历任有声,官户部者以有守称之。
虽近日严嵩抄没、百官有惕心焉,无用于积贿求迁,稍自洗涤。
然严嵩罢相之后,犹严嵩未相之前而已。
诸臣宁为严嵩之顺,不为梁材之执。
今甚者贪求,未甚者挨日。
见称于人者,亦廊庙山林交战热中,鹘突依违,苟举故事。
洁己格物,任天下重,使社稷灵长终必赖之者,未见其人焉。
得非有所牵制其心,未能纯然精白使然乎?
陛下欲诸臣惟予行而莫违也,而责之以效忠;
付之以翼为明听也,又欲其顺乎玄修土木之娱:是股肱耳目不为腹心卫也,而自为视听持行之用。
有臣如仪、衍焉,可以成“得志与民由之”之业,无是理也。
陛下诚知玄修无益,臣之改行,民之效尤,天下之安与不安、治与不治由之,幡然悟悔,日视正朝,与宰辅、九卿、侍从、言官讲求天下利害,洗数十年君道之误,置其身于尧、舜、禹、汤、文、武之上,使其臣亦得洗数十年阿君之耻,置其身于皋陶、伊、傅之列,相为后先,明良喜起,都俞吁咈。
内之宦官宫妾,外之光禄寺厨役,锦衣卫恩荫,诸衙门带俸,举凡无事而官者亦多矣。
上之内仓内库,下之户、工部,光禄寺诸厂,段绢、粮料、珠定、器用、木材诸物,多而积于无用,用之非所宜用,亦多矣。
诸臣必有为陛下言者。
诸臣言之,陛下行之,此则在陛下一节省间而已。
京师之一金,田野之百金也。
一节省而国有余用,民有盖藏,不知其几也。
而陛下何不为之?
官有职掌,先年职守之正、职守之全而未行之。
今日职守之废、职守之苟且因循,不认真、不尽法而自以为是。
敦本行以端士习,止上纳以清仕途,久任吏将以责成功,练选军士以免召募,驱缁黄游食以归四民,责府州县兼举富教使成礼俗,复屯盐本色以裕边储,均田赋丁差以苏困敝,举天下官之侵渔,将之怯懦,吏之为奸,刑之无少姑息焉。
必世之仁,博厚高明悠远之业,诸臣必有陛下言者。
诸臣言之,陛下行之,此则在陛下一振作间而已。
一振作而诸废具举,百弊铲绝,唐、虞三代之治粲然复兴矣,而陛下何不行之?
节省之,振作之,又非有所劳于陛下也。
九卿总其纲,百职分其任,抚按科道纠举肃清之于其间,陛下持大纲、稽治要而责成焉。
劳于求贤,逸于任用如天运于上,而四时六气各得其序,恭己无为之道也。
天地万物为一体,固有之性也。
民物熙洽,熏为太和,而陛下性分中自有真乐矣。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与天地参。
道与天通,命由我立,而陛下性分中自有真寿矣。
此理之所有者,可旋至而立有效者也。
若夫服食不终之药,遥望轻举,理之所无者也。
理之所无,而切切然散爵禄,竦精神,玄修求之,悬思凿想,系风捕影,终其身如斯而已矣,求之其可得乎?
夫君道不正,臣职不明,此天下第一事也。
于此不言,更复何言?
大臣持禄而外为谀,小臣畏罪而面为顺,陛下有不得知而改之行之者,臣每恨焉。
是以昧死竭忠,惓惓为陛下言之。
一反情易向之间,而天下之治与不治,民物之安与不安决焉,伏惟陛下留神,宗社幸甚,天下幸甚。
臣不胜战栗恐惧之至,为此具本亲赍,谨具奏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