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清平乐·夏日游湖

恼烟撩露。năo yān liáo lù。

留我须臾住。liú wŏ xū yú zhù。

携手藕花湖上路。xié shŏu ŏu huā hú shàng lù。

一霎黄梅细雨。yī shà huáng méi xì yŭ。

娇痴不怕人猜。jiāo chī bù pà rén cāi。

随群暂遣愁怀。suí qún zàn qiăn chóu huái。

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zuì shì fēn xié shí hòu,guī lái lăn bàng zhuāng tái。

译文

⑴恼:亦撩惹意,见前苏轼《蝶恋花》注⑵(110页)。这里指荷花,含烟带露,光景绝佳,可留人稍住,却说“恼”“撩”,犹言春光无奈,总是情怀不惬。

⑵看下文“随群”句,这里当是和女伴携手。下文“分携”即承此。

⑶这几句仿佛唐人小说《鸳鸯传》所谓:“于喧哗之下,或勉为语笑,闲宵自处,无不泪零。”虽说得很清淡,而怀人之意却分明。一本作“和衣睡倒人怀”,句劣,非。

注释

⑴恼:亦撩惹意,见前苏轼《蝶恋花》注⑵(110页)。这里指荷花,含烟带露,光景绝佳,可留人稍住,却说“恼”“撩”,犹言春光无奈,总是情怀不惬。

⑵看下文“随群”句,这里当是和女伴携手。下文“分携”即承此。

⑶这几句仿佛唐人小说《鸳鸯传》所谓:“于喧哗之下,或勉为语笑,闲宵自处,无不泪零。”虽说得很清淡,而怀人之意却分明。一本作“和衣睡倒人怀”,句劣,非。

赏析

上片写一对男女游湖遇雨,为之小驻。语序倒装是词中常见现象,此词上片即为一个倒装句。女主人公与男友相约游湖,先是“携手藕花湖上路”,这大约是西湖之白堤吧,那里的藕花当已开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呢。也许这对情侣最初就是相约赏花而来,不料遇上“一霎黄梅细雨”。正是这场梅雨及撩拨着人的“烟”呀“露”呀,留他们停步了,总得找个避雨的处所吧。“留我须臾住”的“我”,乃是复数,相当于“我们”。游湖赏花而遇雨,却给他们造成了一个幽清的环境和难得亲近的机会。真乃因祸得福也。

  下片写女主人公大胆的举动及归来后异常的心理。

  “一霎黄梅细雨”使西湖谢绝游众,因而在他们小住的地方,应当没有第三者在场。否则,当人面就搂搂抱抱,未免轻狂。须知这里“娇痴不怕人猜”之“人”,与“和衣睡倒人怀”之“人”实际上只是一个,都是就男友而言。当时情景应是这样的:由于女主人公难得与男友单独亲近,一旦相会于幽静场所,遂难自持,“娇痴”就指此而言。其结果就是“感郎不羞郎,回身就郎抱”(《碧玉歌》)。“睡倒人怀”即拥抱伏枕于恋人肩上,李后主所谓“一向偎人颤”、“教君恣意怜”也。这样的热情,这样的主动,休说外人,即使自己的男友也不免一时失措或诧异。但女人主公不管许多,“不怕人猜”,打破了“授受不亲”一类清规戒律,遂有了相恋以来第一次甜蜜的体验。

  正因为是第一次,感觉也就特别强烈而持久。“最是分携时候”,多么依依不舍:“归来懒傍妆台”,何等心荡神迷!两笔就把一个初欢后的女子情态写活了。

  全词多情而不亵,贵在写出少女真实的体验。本来南朝乐府中已有类似描写,但那是民歌。此时出现在宋时女词人之手,该是何等的勇气。道学家们虽不免诋之为“淫娃佚女”、“有失妇德”。然而词论家仍不吝予以高度的赞扬:“易安‘眼波才动被人猜’,矜持得妙;淑真‘娇痴不怕人猜’,放诞得妙。均善于言情。”(《莲子居词话》卷二)

诗人简介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181篇诗文

诗文推荐

团栾小树。

天与香无数。

薄艳不禁风日苦。

剩著红油遮护。

移栽未到江南。

香山鼻观先参。

勾引老情偏醉,锦薰笼暖春酣。

莲开欲遍。

一夜秋声转。

残绿断红香片片。

长是西风堪怨。

莫愁家住溪边。

采莲心事年年。

谁管水流花谢,月明昨夜兰船。

野花芳草,寂寞关山道。

柳吐金丝莺语早,惆怅香闺暗老。

罗带悔结同心,独凭朱栏思深。

梦觉半床斜月,小窗风触鸣琴。

春风倾倒。

京洛春回早。

走马章台人未老。

金翠*雏更好。

安排美景良辰。

放教花柳搀新。

谁似君家池馆,又添丹桂灵椿。

一帘红雨。

飘荡谁家去。

门外垂杨千万缕。

不把东风留住。

旧巢燕子来迟。

故园绿暗残枝。

肠断画桥烟水,此情不许春知。

晨辉初转。

拜舞金銮殿。

想见对敭符睿春,天语丁宁见晚。

雍容玉笋班聊,功名早上凌烟。

金鼎刀圭莫惜,愿随鸡犬升仙。

功名休望。

且看龙钟状。

身是龙钟心坦荡。

大吉宜称上上。

如今已结幽庵。

溪山好处须探。

料得山风知我,隔林吹下飞岚。

雪余寒退。

惟有青松在。

春不加荣寒不悴。

用舍如公都耐。

流肪磊落龟蛇。

会留红日西斜。

欲助我公寿骨,蟠桃等见桃花。

风韶烟腻。

春事三之二。

说与人生行乐耳。

富贵古来如此。

西园已有心期。

姚黄魏紫开时。

纤指金荷潋滟,香唇银竹参差。

波纹碧皱。

曲水清明后。

折得疏梅香满袖。

暗喜春红依旧。

归来紫陌东头。

金钗换酒消愁。

柳影深深细路,花梢小小层楼。

莺啼残月,绣阁香灯灭。

门外马嘶郎欲别,正是落花时节。

妆成不画蛾眉,含愁独倚金扉。

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

东园向晓。

阵阵西风好。

唤起仙人金小小。

翠羽玲珑装了。

一枝枕畔开时。

罗帏翠幕低垂。

恁地十分遮护,打窗早有蜂儿。

瑶笙吹罢。

月满仙台下。

歌扇半欹羞淡冶。

一点芳尘不惹。

临溪更洗残妆。

低回玉洞春光。

换却当时脂脸,从教恼杀刘郎。

高眠窗北。

偃卧喧雷息。

依约关山归路忆。

梦绕池塘春碧。

功名负我青春。

匆匆日月奔轮。

且把琴书归去,山林道发儒巾。

十里行歌路欲迷,石桥曲径过龙溪。

村翁底事争相笑,驴背风吹白接?。

春前别後。

常是双眉皱。

生怕莺声催残漏。

梦破闲衾堆绣。

又还玉露金风。

秋声先到房栊。

川上不传尺素,云间犹望飞鸿。

绿杨春雨,金线飘千缕。

花拆香枝黄鹂语,玉勒雕鞍何处。

碧窗望断燕鸿,翠帘睡眼溟蒙。

宝瑟谁家弹罢,含悲斜倚屏风。

百花开后。

一朵疑堆绣。

绝色年年常似旧。

因甚不随春瘦。

脂痕淡约蜂黄。

可怜独倚新妆。

太白醉游何处,定应忘了沈香。

镜容鹰爪,面目可憎。

掉发南岳,下山教化。

从臾檮林,对御讲经。

不守疆界,干犯清平。

灭得中峰正法眼,破沙盆子话方行。

六鳌初驾,缥缈蓬阆,移来洲岛。

还又是、梅飘冰泮,一夜青阳回海表。

渐媚景、傍元宵时候,花底余寒料峭。

更喜报、三边晏静,人乐清平宇宙。

画鼓簇队行春早。

拥烟花、粉黛缭绕。

开洞府、桃源路窈。

戟外东风吹岸柳。

正翠霭、映星桥月榭,十里红莲绽了。

庆万家、珠帘半卷,绰约歌裙舞袖。

重锦绣幄围香,阖凤管鸾丝环奏。

望非烟非雾,春在壶天易晓。

早隐隐、半空星斗。

看取收灯后。

趁凤书、吹入黄扉,立马金门玉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