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苏幕遮·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bì yún tiān,huáng yè dì。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qiū sè lián bō,bō shàng hán yān cuì。

山映斜阳天接水。shān yìng xié yáng tiān jiē shuĭ。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fāng căo wú qíng,gèng zài xié yáng wài。

黯乡魂,追旅思。àn xiāng hún,zhuī lǚ sī。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yè yè chú fēi,hăo mèng liú rén shuì。

明月楼高休独倚。míng yuè lóu gāo xiū dú yĭ。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jiŭ rù chóu cháng,huà zuò xiāng sī lèi。

译文

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

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注释

苏幕遮:词牌名。此调为西域传入的唐教坊曲。宋代词家用此调是另度新曲。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

碧云天,黄叶地:大意是蓝天白云映衬下的金秋大地,一片金黄。黄叶,落叶。

秋色连波:秋色仿佛与波涛连在一起。

波上寒烟翠:远远望去,水波映着的蓝天翠云青烟。

山映斜阳天接水:夕阳的余晖映射在山上,仿佛与远处的水天相接。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草地延伸到天涯,所到之处比斜阳更遥远。

黯乡魂:心神因怀念故乡而悲伤。黯,黯然,形容心情忧郁,悲伤。

追旅思:撇不开羁旅的愁思。追,紧随,可引申为纠缠。旅思,旅途中的愁苦。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每天夜里,只有做返回故乡的好梦才得以安睡。夜夜除非,即“除非夜夜”的倒装。按本文意应作“除非夜夜好梦留人睡”。

赏析

这首《苏幕遮》,《全宋词》题为“怀旧”,可以窥见词的命意。

这首词的主要特点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声情并茂,意境宏深,与一般婉约派的词风确乎有所不同。清人谭献誉之为“大笔振迅”之作(《谭评词辨》),实属确有见地的公允评价。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直接使用这首词的起首两句,衍为曲子,竟成千古绝唱。

上片描写秋景:湛湛蓝天,嵌缀朵朵湛青的碧云;茫茫大地,铺满片片枯萎的黄叶。无边的秋色绵延伸展,融汇进流动不已的江水;浩渺波光的江面,笼罩着寒意凄清的烟雾,一片空濛,一派青翠。山峰,映照着落日的余辉;天宇,连接着大江的流水。无情的芳草啊,无边无际,绵延伸展,直到那连落日余辉都照射不到的遥遥无际的远方。

这幅巨景,物象典型,境界宏大,空灵气象,画笔难描,因而不同凡响。更妙在内蕴个性,中藏巧用。“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范晞文《对床夜语》)。眼前的秋景触发心中的忧思,于是“物皆动我之情怀”;同时,心中的忧思情化眼前的秋景,于是,“物皆著我之色彩”。如此内外交感,始能物我相谐。秋景之凄清衰飒,与忧思的寥落悲怆完全合拍;秋景之寥廓苍茫,则与忧思的怅惆无际若合符节;而秋景之绵延不绝,又与忧思之悠悠无穷息息相通。所以“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遁情”(宋邵雍《诗画吟》)。这里,明明从天、地、江、山层层铺写,暗暗为思乡怀旧步步垫底,直到把“芳草无情”推向极顶高峰,形成情感聚焦之点。芳草怀远,兴寄离愁,本已司空见惯,但本词凭词人内在的“丹诚”,借“无情”衬出有情,“化景物为情思”,因而“别有一番滋味”。

下片直抒离愁:望家乡,渺不可见;怀故旧,黯然神伤;羁旅愁思,追逐而来,离乡愈久,乡思愈深。除非每天晚上,作看回乡好梦,才可以得到安慰,睡得安稳。但这却不可能,愁思难解,企盼更切,从夕阳西下一直望到明月当空,望来望去,依然形单影只,莫要再倚楼眺望。忧从中来,更增惆怅,“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愁情之浓岂是杜康所能排解。“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意新语工,设想奇特,比“愁更愁”更为形象生动。

如此抒情,妙在跳掷腾挪,跌宕多变。望而思,思而梦,梦无寐,寐而倚,倚而独,独而愁,愁而酒,酒而泪。一步一个转折,一转一次深化;虽然多方自慰,终于无法排解。愁思之浓,跃然纸上。其连绵不绝、充盈天地之状,与景物描写融洽无间,构成深邃沉挚、完美融彻的艺术境界。

背景

这首词作于公元1040年(宋仁宗康定元年)至公元1043年(庆历三年)间,当时范仲淹正在西北边塞的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

诗人简介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310篇诗文

诗文推荐

昨夜严家集,是夕饮于严氏园,霜斗_晴天。

乾坤如许空阔,著我两人闲。

醉帽三更月影,别袂一帘花气,语隽不知还。

二十年间事,肝肺写明蠲。

记相逢,一似昨,两经年。

风波闹处,推出心胆至今寒。

也为故人饮酒,也念邦人怀旧,姑为驻征鞍。

未忍作离语,留待月华圆。

穿茶坊,入酒店。

后巷前街,日日常游遍。

只为饥寒仍未免。

度日随缘,展手心无倦。

愿人人,怀吉善。

舍一文钱,亦是行方便。

休知山侗无识见。

内养灵明,自有长生验。

天末逢秋半,临流玩佳月。

置酒延孤光,夜久凉风发。

感时歌慨慷,醉来翻不悦。

念人有聚散,念月有圆缺。

万事转头空,百年飞鸟瞥。

粤从罹乱离,头角嗟垂折。

兀坐山谷间,何人定交结。

素琴已尘埃,孤剑尚清刮。

故人不可见,幽怀欲谁说。

明月自团团,幽忧空烈烈。

忽得陈子诗,辞旨两奇绝。

历历叙旧游,笔端如有舌。

何处复可从,酒壶行自揭,遥想鲍与刘,应亦叹胡越。

要当按酒兵,无令冒斧钺。

吾侪岂长贫,庙堂方简拔。

陕楼重倚望轩城,百感中来久未平。

屈指疑迁饶岁月,逼身添重许功名,飞觞置酒高阳兴,旧树攀条司马情。

昔日使君今上将,请看前后万犀兵。

处和无近累。

天然有胜质。

萧瑟负高情。

耿介怀秋实。

义贵良为重。

兰摧非所恤。

一罢平生言。

宁知携手日。

丹岩今良士,南塘古当时。

馆餐未有适,义图以助之。

渠渠推毂心,终莫副所思。

遇合各有缘,天只非人为。

裴回明月枝。

乃在海一涯。

一字以拔人,我惭蔡子尼。

遂使文字交,远迈为人师。

骚坛不可即,比兴安所施。

唱酬怀旧章,绚若辞藻摛。

细玩二君咏,形神坐欲驰。

踪迹有聚散,情意无盈亏。

非晚即簪盍,宁久成诀离。

停云思亲友,且和渊明诗。

元长秉奇调。

弱冠慕前踪。

眷言怀祖武。

一篑望成峯。

途艰行易跌。

命舛志难逢。

折风落迅羽。

流恨满青松。

倦舞轮袍后。

正鸾慵凤困,依然怨新怀旧。

别有艳妆来执乐,春笋微揎罗袖。

试一曲、琅璈初奏。

莫放珠帘容易卷,怕人知、世有梨园手。

钗玉冷,钏金瘦。

烛花对翦明於昼。

画堂深、屏山掩翠,炭红围兽。

错认佩环犹未是,依约雏莺啭柳。

任箭滴、铜壶银漏。

一片雄心天外去,为声清、响彻云霄透。

人醉也,尚呼酒。

王台峰,三耀刹。

八识俱明,四象灵光匝。

罗汉回头看菩萨。

佛果圆成,这里无言答。

证虚无,腾可恰。

清净全扶,澄湛尤相洽。

休衮神珠分等甲。

彩色传辉,再现黄金塔。

我离浏川七载强。

去思那有召公棠。

方怀旧友归鸿阁,忽枉高轩戏彩堂。

频举白,剩添香。

剧谈不觉引杯长。

官居也有城门禁,未到三更尽不妨。

会传杯,经每醉。

能吃残馀,得饱长长睡。

眼里清闲祥又瑞。

时复观瞻,白黑黄红翠。

出虚空,无堕坠。

琼蕊玲珑,显现真嘉致。

**灵神来望视。

移入金盘,天上夸奇异。

豫州怀风范。

绰然标雅度。

处约志不渝。

接广情无忤。

颉颃事刀笔。

纷纶递朱素。

美志同山阿。

浮年迫朝露。

右率馥时誉。

秀出冠朋僚。

耸兹千仞气。

振此百寻条。

藴藉含文雅。

散朗溢风飚。

楸槚今已合。

容范尚昭昭。

敷坐同残衲,题轩欠此君。

(山谷有题元上人此君之作)邻园闲倚杖,溪水自成文。

怀旧悬灭壤,飞吟破海云。

寒阳辉几榻,鹤唳已能分。

日常行,游四海。

每日街前,闹处为乞丐。

口口相违化不回。

暗损精神,只为凡情昧。

苦劝君,生死大。

颇奈顽愚,作业贪心煞。

不肯修真犯天戒。

堕落*都,受苦无年代。

莫端身,休打坐。

摆髓摇筋,嘘咽稠粘唾。

外用修持无应和。

赢得劳神,枉了空摧挫。

要行行,如卧卧。

只把心头,一点须猜破。

返照回光亲看过。

五色霞光,覆焘珠明颗。

塘水碧。

仍带面尘颜色。

泥泥_纹无气力。

东风如爱惜。

恰似越来溪侧。

也有一双鸂鶒。

只欠柳丝千百尺。

系船春弄笛。

有微言,深可说。

兔死孤悲,伤类声凄切。

人见人亡宁喜悦。

大限来时,莫也无分别。

愿回头,搜秘诀。

猛舍家缘,频把心猿歇。

修炼金丹收白雪。

九转功成,永永无生灭。

晏先生,惠我面。

亲做庖人,妙手*和软。

细细搓来成玉线。

致在锅中,水火同烹炼。

觉馨香,成美膳。

四个平分,各各无深浅。

欲要充饥须九转。

饱后云游,处处行方便。

玛璃冈头,左酾酒、右持螯食。

怀旧处,磨东冶剑,弄清溪笛。

望里尚嫌山是障,醉中要卷江无滴。

这一堆、心事总成灰,苍波客。

叹俯仰,成今昔。

愁易揽,欢难觅。

正平芜远树,落霞残日。

自笑频招猿鹤怨,相期早混渔樵迹。

把是非、得失与荣枯,虚空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