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节南山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jié bĭ nán shān,wéi shí yán yán。

赫赫师尹,民具尔瞻。hè hè shī yĭn,mín jù ĕr zhān。

忧心如惔,不敢戏谈。yōu xīn rú yăn,bù găn xì tán。

国既卒斩,何用不监!guó jì [zú,cù] zhăn,hé yòng bù [jiān,jiàn]!

节彼南山,有实其猗。jié bĭ nán shān,yŏu shí qí yī。

赫赫师尹,不平谓何。hè hè shī yĭn,bù píng wèi hé。

天方荐瘥,丧乱弘多。tiān fāng jiàn [chài,cuó],[sāng,sàng,sang] luàn hóng duō。

民言无嘉,惨莫惩嗟。mín yán wú jiā,căn mò chéng jiē。

尹氏大师,维周之氐;yĭn shì dà shī,wéi zhōu zhī [dĭ,dī];

秉国之钧,四方是维。bĭng guó zhī jūn,sì fāng shì wéi。

天子是毗,俾民不迷。tiān zĭ shì pí,[bĭ,bēi,bì] mín bù mí。

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bù diào hào tiān,bù yí kōng wŏ shī。

弗躬弗亲,庶民弗信。fú gōng fú qīn,shù mín fú xìn。

弗问弗仕,勿罔君子。fú wèn fú shì,wù wăng jūn zĭ。

式夷式已,无小人殆。shì yí shì yĭ,wú xiăo rén dài。

琐琐姻亚,则无膴仕。suŏ suŏ yīn yà,zé wú hū shì。

昊天不佣,降此鞠訩。hào tiān bù [yōng,yòng],[jiàng,xiáng] cĭ [jū,jú] xiōng。

昊天不惠,降此大戾。hào tiān bù huì,[jiàng,xiáng] cĭ dà lì。

君子如届,俾民心阕。jūn zĭ rú jiè,[bĭ,bēi,bì] mín xīn què。

君子如夷,恶怒是违。jūn zĭ rú yí,è nù shì wéi。

不吊昊天,乱靡有定。bù diào hào tiān,luàn [mĭ,mí] yŏu dìng。

式月斯生,俾民不宁。shì yuè sī shēng,[bĭ,bēi,bì] mín bù nìng。

忧心如酲,谁秉国成?yōu xīn rú chéng,shuí bĭng guó chéng?

不自为政,卒劳百姓。bù zì wéi zhèng,[zú,cù] láo băi xìng。

驾彼四牡,四牡项领。jià bĭ sì mŭ,sì mŭ xiàng lĭng。

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wŏ zhān sì fāng,cù cù [mĭ,mí] suŏ chĕng。

方茂尔恶,相尔矛矣。fāng mào ĕr è,xiāng ĕr máo yĭ。

既夷既怿,如相酬矣。jì yí jì yì,rú xiāng chóu yĭ。

昊天不平,我王不宁。hào tiān bù píng,wŏ wáng bù nìng。

不惩其心,覆怨其正。bù chéng qí xīn,fù yuàn qí zhèng。

家父作诵,以究王訩。jiā fù zuò sòng,yĭ [jiū,jiù] wáng xiōng。

式讹尔心,以畜万邦。shì é ĕr xīn,yĭ [chù,xù] wàn bāng。

译文

巍巍的终南山高耸入云端,层层叠叠的山石危立险矗。太史尹氏正得势权位显赫,引得普天下百姓万众瞩目。仁人君子为国政忧心如焚,不敢开玩笑哪来幽默谈吐!国运已经衰落得如此不堪,你为什么还这样熟视无睹!

巍巍的终南山高耸入云端,山谷幽深草密林木可参天。太史尹氏正得势权位显赫,但他执政不平有何善可言?苍天无眼正降下重重祸患,丧乱何其多竟是不可言传!百姓们怨声载道没人说好,你却不曾有丝毫愧怍嗟叹!

我敬爱的太史尹氏大官人!你可是咱大周王室的根本,执掌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臣。天下四方的安稳靠你支撑,天子权威的牢固靠你辅振,百姓的生活道路靠你指引!现在却得不到苍天的眷顾,你不该总让我们饱受穷困!

你贵为太史却不亲政勤政,已经失去天下百姓的信任!你对朝政也总是不闻不问,不要再欺哄瞒骗至德圣君!你就该静心执政莫再发昏,不要再委政小人危及国运!那些委琐宵小的裙带姻亲,就不该教他做高官厚禄人!

苍天大老爷不肯阳光普照,给人间降下如此大的灾疫;苍天大老爷不肯施恩眷顾,给人间降下如此深重戾气。至德的圣君如果降趾莅临,一定会让百姓的乱心平息;至德的圣君如果执政公允,一定会让百姓的怨怒远离!

可叹命多舛不被苍天怜悯,天下槽乱至今还没有平定;祸患滋生伴随着岁月增长,使黎民百姓生活不得安宁。我忧国忧民之心痛如沉醉,是谁执掌国政竟如此无能!你不能鞠躬尽瘁亲劳勤政,遭秧受害的还是天下苍生!

我驾驭着那四匹高头大马,四马奔腾抖动着粗壮脖颈。我站在车上瞻望四方风景,心头茫然不知向何处驰骋!

你刚才还肆意为恶抖威风,两眼盯着矛戟想和人作战。很快又平息戾气悦色和颜,犹如宾朋对坐把酒来言欢。

苍天大老爷总是如此不公,害得我君王整日不得安生。太史尹氏不但不自警自省,反倒抱怨君子们行端坐正!

家父大夫苦心孤诣作讽诗,为的是探究我王遭难深因。抑或是为了感化你的狠心,以有利国家造福天下黎民!

注释

1.节:通“巀(jié)”。长言之则为巀嶭(niè),亦即嵯峨。

2.岩岩:山崖高峻的样子。

3.师尹:大(tài)师和史尹。大师,西周掌军事大权的长官;史尹,西周文职大臣,卿士之首。

4.具:通“俱”。

5.惔(tán):“炎”的误字,火烧。

6.卒:终,全。

7.何用:何以.何因。

8.有实:实实,广大的样子。《诗经》中形容词、副词以“有”作词头者,相当于该词之重叠词。猗:同“阿”,山阿,大的丘陵。

9.荐:再次发生饥馑。瘥(cuó):疫病。

10.憯(cǎn):曾,乃。

11.氐:借为“榰(zhī)”,屋柱的石磉。

12.均:通“钧”,制陶器的模具下端的转轮盘。

13.毗(pí):犹“裨”,辅助。

14.吊:通“叔”,借为“淑”,善。昊天:犹言皇天。

15.空:穷。师:众民。

16.式:应,当。夷:平。已:依全诗前后及此处文义,今理校为“己”,义为以身作则。

17.殆:及,接近。

18.琐琐:细小卑贱,《尔雅·释训三》:佌佌,琐琐,小也。姻亚:统指襟带关系。姻,儿女亲家;亚,通“娅”,姐妹之夫的互称。

19.膴(wǔ)仕:厚任,高官厚禄,今世所谓“肥缺”。

20.佣:通“融”,明。

21.鞠讻(xiōng):极乱。讻,祸乱,昏乱。

22.惠:通“慧”。

23.戾:暴戾,灾难。

24.届:临。
25.阕:息。

26.式月斯生:应月乃生。

27.成:平。

28.卒:通“悴”。

29.牡:公牛,引申为雄性禽兽,此指公马。

30.项领:肥大的脖颈。

31.蹙(cù)蹙:局促的样子。

32.茂:盛。恶:憎恶。

33.矛:通“务”,义为侮。

34.怿:悦。

35.覆:反。正:规劝纠正。

36.家父:此诗作者,周大夫。诵:诗。

37.讹(é):改变。

38.畜:养。

赏析

《小雅·节南山》所指责的对象则是幽王及其权臣。前人屡辩诗旨是“刺王”还是“刺尹”,甚为无谓。总因古代君臣名分颇严,论者又往往横亘一“诗可以怨”或一“《小雅》怨诽而不乱”之念于胸中,因之便有不同的“先入为主”之念在作怪。今就诗论诗,直刺师尹,颇为鲜明;而一再怨望“昊天”,又借以指责天子。

  关于师尹,自毛传以来皆解作“大师尹氏”,至王国维始辨析其为二人,即首掌军职的大师和首掌文职的史尹。观《大雅·常武》中大师“整六师”、尹氏及其属“戒师旅”,则大师统军而尹氏监军,对照《小雅·节南山》诗首章,“忧心如惔,不敢戏谈”正合于军国主义背景,偏于责师;而“国既卒斩,何用不监”。乃监察司之失职,偏于斥尹。

  全诗十章,共分三部分。首二章以南山起兴,以象征二权臣。以山之险要象征其权之枢要,又以山之不平联系到二臣秉政不平。结合篇末“昊天不平,我王不宁”的呼应来看,天怒人怨,总由师尹秉政不平使然,故“不平”二字为全篇眼目。只是第二部分却一再将不平(不夷)与不己(不自为政)并提而责难,推思其义,全诗是指斥师尹失政在不能持平(夷),而要持平则又须事必躬亲(己),因而全诗结构是起于夷(平)终于夷(平)而介于己。

  首章点出“不敢戏谈”以致“国既卒斩”;二章点出昊天再降饥疫以致“丧乱弘多”,民众无法存活,从而“不敢戏谈”之高压失控,遂而“民言无嘉”。一章言人祸,二章言天灾,由时间及顺序暗示天灾实人祸所致,人间暴戾上干天怒所致,此即第一部分的要害。

  从第三到第六共四章为第二部分。在上两章铺垫的基础上,三章进一步点明师尹之害人害天,天再施报于人,人民双重遭殃。“诗可以怨”,怨而至天,亦已极矣!

  四、五两章句式排比,结构整齐而又不乏疏宕之美。四章围绕“夷”“己”二字正反展开,既为师尹说法,更为一切秉政者说法,三十二字可铭于座右,可镌于通衢。五章“昊天不佣(融)”“昊天不惠(慧)”二解是“刺”,“君子如届(临、己)”“君子如夷(平)”二解是“美”,也是对师尹说法。两章排比、对比之势,酣畅淋漓,一气呵成,诗人的责怨之情也推到了高潮。

  六章承上启下,由怒转叹。

  统观第二部分四个章节,结构颇为讲究:五、六章既以“昊天不佣”“昊天不惠”和“不吊昊天”以上应第三章的“不吊昊天”,又以“君子如届(临、己)”、“君子如夷”和“谁秉国成(平、夷)”、“不自为政(不己)”以上应第四章的“式夷式已”,可见此部分是以怨天和尤人双向展开而又并拢合承,甚耐玩味。

  第七、八、九、十章为第三部分。变每章八句为四句,于音乐为变奏。于诗情为由怨怒转悲叹。唯七、八两章疑有错简而当易位:前“方茂尔恶”章言师党与尹党既相倾轧又相勾结,以见朝政难革;后“驾彼四牡”章言无奈之下只有往奔四国避乱(或求诸侯勤王),然而四方亦不可往,“蹙蹙靡所骋”。诗人说:既然宗周与四国皆被师尹扰乱,国已不国,今日上干天怒,下危人主,尽管师尹不自责己而反怨怒匡正,我身为大夫,也只有勇作诗“诵”,“以究王讻”,成此一篇檄文,为来者垂诫了!

背景

关于《小雅·节南山》的时代背景和作年,历来有周宣王时(《三家诗》)、周幽王时(《毛诗序》)、周平王时(韦昭)和周桓王时(欧阳修)诸说,但诗既以(终)南山起兴,则不应写的是周室东迁后事。考虑到宣王时虽用兵频繁,但毕竟号称“中兴”,与诗中描写的势臣跋扈、政权腐朽之情事不合,因此其事当在周幽王时代。又《小雅·节南山之什》的前五篇哀怨忧愤,非经历国亡家破之大惨痛者不能发。《小雅·节南山》既有天再降饥馑、瘟疫、四方不宁及“国既卒斩”,《小雅·正月》又有“赫赫宗周,褒姒灭之”,《小雅·雨无正》也有“降丧饥馑,斩伐四国”和“宗周既灭”等,因而可知诸诗大致作于东、西周之交,幽王末平王初之际。

诗人简介

诗文推荐

精意严恭,明祠丰洁。

献酬既备,俎豆斯撤。

日丽天仪,风和乐节。

事光祀典,福覃有截。

今日雪飞六出,明夜月圆三五,梅腊正传芳。

恰值生申节,共献椒觞。

溪东溪西水牯,四海五湖皇化,俱胝指头禅,一生受用不尽,赵州无拣择,五年分疏不下。

南山忍俊不禁,今日轻酬重价。

五马持山节,三衣对水田。

四月二十五,久晴忽尔雨。

竺士大仙心,东西密相付。

这个犹是时节因缘,未是衲僧门下消息。

北山老大虫,咬杀南山虎。

百福四象初。

万寿三元始。

拜献惟衮职。

同心协卿士。

北极永无穷。

南山何足拟。

南山翠鬅鬙,四荔拱故宅。

采衣侍三寿,教爱如夙昔。

晓然一梦阑,无复万里隔。

了知恩爱缚,障我修行力。

亦尝勤遍参,渐欲空结习。

唐朝念绝攀援,自性非假借。

百千三昧门,惟此一事实。

持我问诸禅,少露真消息。

子美欲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正宗是士俱欢颜。

嗟我一室久疏陋,风飘雨剥堵不环。

欲具茅茨小编葺,斤斧四顾家无山。

谁谓潘郎坐华屋,肯为湫隘兴永叹。

惠以南山好松板,翦伐毁就皆丸丸。

我今朴斩遂有日,居处可望奄冗宽。

方知广厦庇寒士,子美之论非高谈。

古人骨朽高义尽,习为鄙吝风俗悭。

皆使如公眼青白,古人风义当复还。

吾闻渊明谢主人,冥报止谓因盘餐。

公今饭我德何啻。

渊明诗来犹可攀。

秦水别陇首。

幽咽多悲声。

胡马顾朔雪。

躞蹀长嘶鸣。

感物动我心。

缅然含归情。

昔视秋蛾飞。

今见春蚕生。

袅袅桑柘叶。

(柘一作结)萋萋柳垂荣。

急节谢流水。

羁心摇悬旌。

挥涕且复去。

恻怆何时平。

草枯燎发原野业,老罴愤起千军敌。

将军名号巴而思,白羽惯数黄狼肋。

老罴决石如怒猊,将军立马攒霜蹄。

满弓一射正贯脾,马前突立人而啼。

南山白额当道卧,东西之人不敢过。

少年匹马随噪呼,从渠生拔白额须。

刳白额,作饮器,坐令泰山之妇歌好世。

面皮刮得霜,脊梁生铁铸。

活弄恶机关,真本奉化子。

据南山白额落却威,锁冷泉清波无透路。

最无端是不近人情,把断贯索,倒悬佛祖,四海禅流恶见渠。

任妙手僧繇,画得全真,且无著处。

南山云,北山雨,四七二三面相睹,新罗国里曾上堂,大唐国里未打鼓。

苦中乐,乐中苦,谁道黄金如粪土。

工祝交映,笙镛云赊。

酒茅既除,牲俎斯入。

幽胆罔恫,中外咸悦。

礼成伊何,天地同节。

泥滑滑,向谁语,山南山北幽林裹。

一朝笼入闹廛中,犹自千声万声不知止。

尔勿呼,人憎汝。

蔚彼南山,有松其猗。

孰堂而基,孰坏不支。

远莫与识,其斩以狙猿之杙。

是近是度,谓家之无桷。

呜呼松乎,余归此休乎。

德盛乎水。

玄冥纪节。

阴降阳腾。

气凝象閟。

司智莅坎。

驾铁衣玄。

祈寒拆地。

晷度回天。

悠悠四海。

骏奔奉职。

祚我无疆。

永隆民极。

当头一句,无过直与。

南山有口,不敢错举,笑破露柱。

买褚得薛不落节。

肃严威不可干,剑铓莫作等閒看。

丈夫砥砺平生节,到此孤忠激肺肝。

於穆圣祖,宅神皇极。

降鉴在下,子孙千亿。

羽衣玉佩,旗纛旄节。

巍巍煌煌,秩祀万国。